书城政治点滴集——发展·项目·改革·文论
4352100000008

第8章 定西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2)

1.以推进城镇化战略为重点。城镇化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这是传统农业经济向工业文明转移的必然趋势。目前,定西的城镇化水平还不到10%,远远低于全国30%的水平。因此,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已迫在眉睫。首先,做好城镇体系的规划和布局。要在加快县城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一批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设施安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重点小城镇,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重点小城镇为骨干,中心集镇为基础的“二卫”、“二类”、“四级”城镇体系。“二卫”就是把定西、临洮建成兰州的“卫星城”;“二类”就是把已列入省地试点的10个小城镇作为点轴发展区,把集商流、人流、资金流、能源流、信息流为一体的中心乡镇作为点状发展区;“四级”就是卫星城、县城、县域重点小城镇和中心集镇四个层次。其次,把城镇建设与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以科学管理为先导,以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为依托,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为重点,多渠道筹资,高标准建设,全方位管理。在户籍管理、投资渠道、社会服务、劳动保障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鼓励长期和有能力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到小城镇定居、投资、经商、办企业。其三,充分发挥县乡(镇)政府在城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把城镇建设列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制,县政府给予试点小城镇必要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下放必要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城镇化步伐。

2.以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经济发展中最有潜力和活力的一个增长点,民营经济要围绕总量持续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内在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认真落实出台的“八不限制、两维护”等扶持政策,进一步放宽经营主体、经营范围、经营方式:要把发展民营经济同深化企业改革、实施再就业工程结合起来,鼓励党政机关干部、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领办、创办民营企业;要鼓励金融部门对产品有销路、经济效益好、吸纳下岗职工多的民营经济给予重点支持,积极发放贷款,扶持扩大规模发展:要鼓励民营企业利用多种渠道引进区外、境外资金。

3.以推进对外开放为重点。定西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限制,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十分落后,仅靠自身力量发展是非常有限的。一要把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结合起来。结合定西实际,必须拿出比东部沿海更有力度的大开放措施,拿出更“特”的突破性举措。加速打开市场大门,大规模引进外资、管理、技术和人才,不仅带来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而且带来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城市经济全方位的改变。要进一步眼睛向外,打破地区、行业、隶属、所有制界限,提高对外联合、招商引资的水平。凡是能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竞争能力。具有内在的经济联系,符合经济的自然流向,能发展,在行业中有地位,企业自愿联合的,不管是哪种形式,都要大力支持。二要积极争取兴办封闭式特区或外资管理的开发区,打开“窗口”求发展。沿海的大开发大开放说明,特区、“窗口”的示范作用带动力极强,我们落后地区,更需要办特区,开“窗口”,作为对外敞开大门促开发的突破口。这方面,可依托岷归搞中药材经济特区,也可以马铃薯开发为“窗口”,搞马铃薯系列产品超市,也可以大面积荒山荒地为依托。无偿限时转让搞开发,吸引外商搞投资,作为兰州的卫星城,扩大规模自由开发,或搞房地产开发。三要以勇于吃亏、敢于让利的精神去招商引资,给外来的投资者以看得到、能得到的投资效益。要拿出有利可图、有钱可挣的好项目向外推介,要敢于将现有的国有中小企业中的好的让外省、外地的优势企业兼并联合,搞产品扩散发展,坚持数年,精诚所至,就会引进好企业,引来外资,推动发展。四要降低政策门槛,创造一个让外部资金、技术、人才愿意来、能进来的政策环境。取消不合理的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通过制定落实硬措施,给外来投资者创造出自由畅游的市场空间,使其放胆投资,放心发展。

(四)抓好“四个关键”:人才、信息、产品、流通

1.抓好人才市场。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造就一个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效应。首先,要注重人才选拔,善于发现人才,把那些事业心强、讲政治、善经营、懂管理、能实干的人才大胆选拔到企业领导岗位,把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精的人才用到最适合发挥特长的岗位。其次,要注重人才培养。要适当提高智力投资的比重,通过短期培训、定向培训、境外培训、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加快培养一批中青年领导人才:在实施“115跨世纪人才工程”的基础上,抓好学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的实施,加快培养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采取政府培训与企业培训相结合。区内培训与区外培训相结合等办法,加快培养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要随着知识不断更新的客观需要,实行“继续教育”。培养一大批精通业务的职工队伍。其三,要注重人才使用。当务之急是解决人才流动问题,要打破人才的单位、部门所有,落实用人及择业自主权,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其所长”的原则,对不同行业、专业及岗位,采用不同的人才任用及管理办法。其四,要注重人才引进。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常住,但求常来”的思路,从国内外、省内外、区内外聘请高层次的管理和科技人才,主持项目和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对聘请的高层次技术人才,确定年薪标准,实行特殊化管理,谁用人,谁受益,谁付薪。其五,要注重对人才形成环境的培育。建立高层次人才工作站、实习基地及区外优秀人才创业园区,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建立专家服务中心,负责人才配置和流动管理。

2.抓好信息市场。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信息经济,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传统经济与网络密切结合,信息资源正在成为企业、个人和国家增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谁拥有先进的信息手段,谁拥有的信息最丰富,谁得到的信息迅速,谁就可以占领市场的制高点。从国外网络经济发展来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占网络交易额的80%,国内也已有10%的国有大型企业利用网络,实施电子商务。而定西仅处于初步认识和了解阶段。因此,一要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经济的认识,树立信息社会的观念,切实认识到企业的市场营销、生产组织、国际贸易、内部管理、财务分析、经营决策等都要依赖于信息技术,并尽快地学会掌握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二要切实重视信息市场建设,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建成覆盖定西、联结省内外、国内外的信息基础设施及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拓网上市场,为政府宏观决策、为各行各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及时、全面、方便的信息服务。三要建立企业的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外部经营、总体规划等实施信息化战略;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注重组织形式、管理程序与信息时代企业管理方式相协调,与加强信息管理同时并举:注重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创造知识型的企业,用信息代替库存,用知识代替资产,掌握主动权。总之,要依靠信息对千变万化的市场进行预测,把握经济发展方向,提高对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预见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3.抓好产品市场。产品是资本运营的载体,市场竞争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产品的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必须要有一个好产品。要面向市场,从产品入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围绕支柱产业升级换代,发展特色工业,重点发展一批市场份额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和产品。一要围绕财源建设,选择一批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有重大牵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成果,有针对性地开发科技精品:瞄准国内外市场,围绕支柱产业,筛选名优特新产品,使新产品产值率每年都保持在30%以上。二要加强“产、学、研”交流与合作,企业要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联合,采用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咨询、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建立双边或多边技术协作机制。三要加强财政支持企业的各类资金的集中管理,要安排一定的技术改造贴息资金,集中用于支持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和重点行业的产业调整。四要改进项目管理办法,属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项目,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避免项目多头管理,资金多头分配:凡限额以下的自筹项目和银行贷款项目由业主自主决策,银行审贷,谁决策谁承担责任和风险。五要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积极创造开发条件,把新产品的贡献率和对开发者的奖励挂起钩来,充分调动新产品开发使用人员的积极性,把企业命脉与科技进步紧紧相连,使企业技术进步产生巨大的裂变效应。

4.抓好流通市场。企业困难起因于市场,“起死回生”的关键还在市场。可以说,市场是企业发展的载体和灵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大市场,搞好大流通是必须抓好的关键。首先,要积极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依托市场机制调节销、供、产关系,实现资本重组、能人重组、产业重组、产品重组,达到发展高新产业、支农产业、基础产业、生态产业,加速经济更快发展的目的;其次,要积极发展市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包括中心批发市场、主产区和主销区批发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及人才劳动力市场网络:再次,要按照发展与规范并重的原则,加强市场中介组织的建设,完善市场体系,服务经济建设。

(五)抓好“五个保证”:职能转变、政策落实、组织领导、社会配合、廉洁从政

抓经济发展必须抓城市,抓城市经济必须抓企业,抓企业增效必须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城市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要有强有力的宏观条件作保证。

1.职能转变的保证。政府及其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指导、管理方式;按照政企职责分开,宏观要管好,微观要放开的思路,要敢闯被实践证明是过时的条条框框的“禁区”,要敢闯前人没有涉足过的“盲区”,要敢闯矛盾错综复杂的“难区”,要坚持这样一个原则:“你赚钱,我保护;你发展,我铺路;你纳税,我服务:你有难,我帮助;你违法,我查处。”真正运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推动改革和发展。具体落实到“六管、六不管”上,即管规划,不管计划;管服务,不管事务;管项目推荐,不管项目承建;管社会保障,不管企业内部分配:管投资环境改善,不管企业经营活动;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管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产生,为企业创造一个能生存发展、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2.政策落实的保证。政策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发达地区的经验是:要资金不如要政策,要政策不如研究政策。要用活、用好、用足国家制定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私营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市场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要进一步制定有利于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的特殊政策,用政策资源调动改革、开发、发展的积极性,用政策资源弥补定西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目前,在融资方面,应针对融资渠道单一和不畅的问题,通过组建贷款担保机构,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和担保基金,扶持各类工商企业和龙头实体;在财税方面,不仅要保证落实已有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还应落实下岗人员和失业人员的各项政策,下决心减费保税;在清查收费方面,要实行重点企业挂牌保护措施,全面公开收费的项目、范围、标准和收费程序依据,实行收费亮证、公告、收费卡制度,加强对收费的税务管理,收费的清理整顿要与政府机构改革、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3.组织领导的保证。为了真正转变政府职能,落实政策,提供有力的各种服务。第一,城市经济工作应加强领导、强化办事机构,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集中精力,集中时间,统一协调经济改革、产品开发、资金融通、配套政策□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拿出方案,组织实施。第二,应建立领导目标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按照统一方向、统一政策、统一部署、统一考核的原则,靠实责任。督促检查落实。第三,应派人帮扶。抽调得力干部组成精干的工作组,进驻企业或县上帮扶,具体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第四,应抓好舆论宣传。要加强对城市经济工作的舆论宣传引导,总结典型经验,强化舆论氛围,广泛动员。大造声势,增强改革意识、帮扶意识、发展意识。

4.社会配合的保证。城市经济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项目落实、联合办公、督察反馈、合作承诺、纠纷仲裁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实现“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自营供销的方式与大市场对接,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应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快建设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着重抓好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

5.廉洁从政的保证。根据定西经济发展的形势,要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转变机关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并与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结合起来。要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加强对小汽车、通讯设备购置、接待、水电等大宗支出费用的管理,建立健全公款消费的自我约束机制,要坚决地和持之以恒地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树立政府机关高效、务实、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原载《新世纪的重大抉择》,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