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大社已经不是农业合作社的性质了,它已发生质的变化。那么,还能叫"岈山大社"吗?有人建议,苏联有集体农庄,我们学习苏联老大哥,是不是也叫集体农庄?遂平县委副书记补充说,再反映出农庄的先进性,加上"卫星"二字比较好。
4月22日,"岈山大社"改名"卫星集体农庄"。
这一信息很快反馈到河南省委书记处,又汇报到中央。
5月5日,遂平县委书记处书记在郑州的河南省委会议室被安排向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谭震林汇报岈山卫星集体农庄的情况。
"为什么叫集体农庄呢?你说这个情况,已经不是集体农庄了,你们实行的管理和分配形式实际比苏联集体农庄的层次要高。"谭书记认为,它实际和巴黎公社的情况差不多,有武装、公安等机构,又包揽经济,是政法合一的组织。
谭书记表示,叫农庄还是叫公社,自己做不了主,要向毛主席汇报。
会见结束后,遂平县委书记处书记马上就通过电话指示遂平县委办公室当晚把全县8个农庄全部改称公社。
第二天,卫星集体农庄改名卫星公社。
5月中旬,《红旗》杂志编辑李有久来此搞调查,他对岈山公社党委书记建议,你这个公社要带个地名。又问:"这儿什么地方最出名?"公社书记说,岈山。但那是个小村庄,在最南边,公社建到那里不行。李有久说,社址可以建在其他地方。又问:"这是谁的公社?"公社书记几乎不假思索地说:"中国是人民的中国,岈山也是人民的。'公社'前应该加上'人民'二字。"李有久很赞同。
这是中国大地上第1个农村人民公社。距1871年建立的巴黎公社相隔整整87年。
公社成立后不久,6月的夏收中,在县委副书记的试验点韩楼大队,就放出了小麦亩产3521斤的第一颗高产卫星。
6月18日,《河南日报》、《人民日报》均以头版头条的位置发布这个新闻。不久,《人民日报》又以套红号外专门发表,经过复打,韩楼大队每亩又加产300斤,实际亩产3821斤的消息,震动全国上下。8月上旬,遂平全县合并为1个"卫星人民公社"。
其实,那亩产3521斤是以20亩地的总产10210.9斤按2.9亩计算出来的。对此,毛泽东是不会知道的。但见了面,毛泽东会问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是不是像你说的那样?一列火车由远而近缓缓停靠站台,毛泽东来了。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把遂平县委书记一行人请到车厢内靠桌边坐下。
在史向生递来的一张白纸上,他们依次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史向生又在上面分别添写上他们的职务,然后交给工作人员拿进另1个车厢内。
不一会儿,那边请他们进去。
这一节车厢收拾得干净明亮。白色的四壁与窗帘,灰色的地毯,一长条桌旁放着几把椅子。毛泽东由其他几位领导人陪着从住的包房里走出来。握过手,问过好,大家便围着长桌坐下来。除了被接见的心情颇为紧张的岈山有关负责人,还有史向生、谭震林、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木,农业部部长廖鲁言等在场。
毛泽东拿起名单,一一问到岈山有关负责人的情况,还问到:"你们有什么困难没有?"县委书记答:"我们没有什么困难,只是缺少机械。"毛泽东便在白纸上写下"机械"二字。
接下来,毛泽东问到人民公社的一些具体情况:"你们社里每个社员一年吃多少粮食?"县委书记说:"每人一年吃500斤。""500斤社员吃得了吃不了?"他又问。
岈山管理区党委书记开口说:"吃不了。"毛泽东道:"群众高兴吗?"县委书记处书记说:"群众可高兴了,每顿吃4个菜,还有1个汤,群众高兴得快要跳起来了!"毛泽东有点怀疑:"是不是像你说得那样?"岈山党委书记接过县委书记处书记的话题说:"群众吃的有小糖糕、油馍、点心。我们在张店还开了现场会,谁搞得好,就拿出来展览。"毛泽东听后笑道:"好,好。"他详细询问人民公社的组织管理、群众生活、医疗教育和文化事业方面的问题后,又问社里养了多少猪?县委书记答:"全社养12.6万多头。"岈山管理区党委书记补充说:"岈山管理区养9万多头猪,过八月节吃一部分,卖给国家一部分,现在还有2万多头。明年计划发展到15万头。"毛泽东听后,表示怀疑说:"不可能吧?"对方说:"1个母猪一窝下14个猪崽,有可能。"毛泽东不再说什么,就转而问岈山人民公社的人口情况。他们介绍,有9369户,43263人。又讲到,原来叫农庄,后来在省里给谭震林书记汇报,谭书记说叫公社,我们回来就改成公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