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老庄之道悟生活智慧
4376500000039

第39章 别人看不到的好处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译文: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不成材的树,对于做家具来说是没有用的,但是对于这棵树免于被砍伐尽其天年来说却是有用的。这有用与无用之间,究竟谁能说得清呢?

匠人石去齐国,来到曲辕这个地方,看见一棵被世人当作神树的栎树。这棵栎树树冠大到可以遮蔽数千头牛,用绳子绕着量一量树干,足有几十丈粗,树梢高临山巅,离地面80尺处方才分枝,用它来造船可造10余艘。

观赏的人群像赶集似地涌来涌去,而这位匠人连瞧也不瞧一眼,不停步地往前走。他的徒弟站在树旁看了个够,跑着赶上了匠人石,说:“自我拿起刀斧跟随先生,从不曾见过这样壮美的树木。可是先生却不肯看一眼,不住脚地往前走,为什么呢?”

匠人石回答说:“算了,不要再说它了!这是一棵没有什么用处的树,用它做成船定会沉没,用它做成棺椁定会很快朽烂,用它做成器皿定会很快毁坏,用它做成屋门定会流脂而不合缝,用它做成屋柱定会被虫蛀蚀。这是不能取材的树。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它才能有如此寿延。”

匠人石回到家里,做了一个梦,梦中那棵栎树对他说:“你将用什么东西跟我相提并论呢?你打算拿可用之木来跟我相比吗?那楂、梨、橘、柚都属于果树,果实成熟就会被打落在地,打落果子的时候枝干也会遭受摧残,大的枝干被折断,小的枝丫被拽下来。这就是因为它们能结出鲜美果实才苦了自己的一生,所以常常不能终享天年而半途夭折,自身招来了世俗人们的打击。各种事物莫不如此。而且我寻求没有什么用处的办法已经很久很久了,几乎被砍死,这才保全住性命,无用也就成就了我最大的用处。假如我果真是有用,还能够获得延年益寿这一最大的用处吗?况且你和我都是‘物’,你这样看待事物怎么可以呢?你不过是几近死亡的没有用处的人,又怎么会真正懂得没有用处的树木呢!”

匠人石醒来后把梦中的情况告诉给他的弟子。弟子说:“旨意在于求取无用,那么又做什么栎树让世人瞻仰呢?”匠人石说:“闭嘴,别说了!它只不过是在寄托罢了,反而招致不了解自己的人的辱骂和伤害。如果它不做栎树的话,它还不遭到砍伐吗?况且它用来保全自己的办法与众不同,而用常理来了解它,可不就相去太远了吗?”

在这个故事里,栎树因为不结果子、不能盖房子造船,对于人来说什么用处也没有,所以才没有人去砍伐它,让它活了那么久。结果活得久了以后,它是这样庞大,引人注意,反而又被人们供奉起来,这样一来更没有人会去砍伐它了。

这棵栎树用来保全自己的法子真的不同寻常,令人惊异啊。

山上的大树,天然活在那里很好,但为什么不是所有的树都变成栎树,永远活下去呢?“自寇也”,因为它们本身长得太美丽,长得太好了,自己招来别人的寇盗。因为太有用的材料,一定招来别人的砍伐。动物招来杀身之祸,是因为它身上的脂膏皮毛有利用的价值。凡是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就被人们破坏了。这样看来,要活着才有价值,其实人生的价值做到没有用,才是最有用!才可以规规矩矩活一辈子。这是庄子的结论,看起来非常消极,对于人生、社会是讽刺的。实际上庄子很积极,他是告诉我们:“世路难行。”世界上这条路很难走,万物活着要有价值,自己处世要很有艺术,在不同的环境中,自己要懂得怎么处,否则自取其辱,就完了。

我们在社会上是否也是如此呢?有时候需要显得有用,才能有被利用的价值,才可以生存;有时候却又要显得没用,让人不去防范,才能够活命。通常人们都不会去在意那些自己觉得没有什么用的人,可是这样的人真的就一点用处都没有吗?也不见得。

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是四大公子之一,他养了食客3000多人,都有各自的才能。一旦孟尝君遭遇困难,食客们一定全力相助,帮他解决困难。

秦昭襄王一向很仰慕孟尝君的才能,因此就派人请他到秦国作客。孟尝君为了报答秦王的赏识,于是就送上一件名贵的纯白狐裘,作为见面礼。孟尝君与秦昭襄王二人一见如故,秦王对于孟尝君的才华也是非常敬佩,因此就想拜他为宰相。但是秦王对孟尝君的宠幸,引起了秦国大臣的嫉妒,于是有许多大臣就在秦王面前说孟尝君的坏话。起先秦王并不理会,但是大臣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秦王进谗言,最后孟尝君终于被软禁起来了。

孟尝君遭到软禁后,就派人去求秦王的宠妾燕妃帮忙。但是燕妃却说:“如果孟尝君送我一件和皇上一样的白狐裘,我就替他想办法。”孟尝君听了燕妃的话,不禁暗暗叫苦:“白狐裘就这么一件,现在要到哪里再去找一件白狐裘呢?”

就在这时候,有一位食客自告奋勇地对孟尝君说:“我有办法,天明以前我一定可以弄回一件白狐裘来。”这天晚上,这位食客就偷偷进入皇宫,学着狗叫把卫士引开,顺利地偷回当初献给秦王的那件白狐裘。孟尝君利用白狐裘收买了燕妃,燕妃果然替孟尝君说了不少好话,过了没多久,秦王就释放了孟尝君。

孟尝君害怕秦王临时反悔,因此一被释放就马上乔装改扮,趁着月黑风高的夜晚,来到了秦国的边界——函谷关。只要通过了这道关口,秦王就奈何不了他了。可是当时是深夜,城门紧闭,根本没有办法出关。孟尝君一行人内心真是急死了,城门必须等到鸡鸣才会开放,但是如果等到天亮,又???秦王发现他们逃走了,而派人追赶,这该如何是好呢?

就在这时候,忽然有位食客拉开嗓子,学着鸡鸣“喔——喔喔”,一时之间,全城的鸡都跟着一起鸣叫。守城门的将兵一听到这么多公鸡在叫,以为天亮了,于是就按照规定把城门打开了。

孟尝君一行人就这样平安通过了函谷门,离开秦国,回到齐国去了。

鸡鸣狗盗的这两位食客,他们的才能平时看起来简直就是和没有才能一样,学学狗叫鸡叫、偷偷东西,这难登大雅之堂,甚至连作为杂技娱乐一下的资格都不够。可是在关键时刻这两项技能却救了孟尝君一行人的性命,这又怎么能说它们没用呢?

虽然世路难行,但并不是世路不可行,世路是可行的,关键在于你自己要善于处。那么归结起来告诉我们什么呢?三个字:守本分。人要守本分,在什么立场就做什么事,处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