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尘世佛心
4376700000012

第12章 他经常晚上不睡觉,彻夜长坐,而不知道保养身体。(12)

第一次与住持见面谈话时,泥舟马上就自诩自己的枪术如何高明。住持默默地听完他的自诩之言,然后笑笑说:“老衲对于枪也多少有些心得。我俩较量较量如何?”泥舟立即跳到庭院当中,操起一根晾衣竿准备进攻。住持手里只捏着一双筷子。泥舟用力刺过去时,住持出筷一夹。泥舟刺了数次,却未损住持分毫,倒是自家已汗流浃背,最终以认输告终。泥舟问和尚的心得是什么,和尚说:“没有什么秘诀,真要说的话,它可谓‘山高水深,山闲风静’,或者是‘眼横鼻直’,或者说‘柳绿花红’也可。”

泥舟从此用心参究佛法。几年过去了,和尚什么也没有教他,他仍然一心一意坚持去穷尽枪术的绝招、秘诀。一天,他读到快川国师说的“灭却心头火自凉”一句,顿时体悟了不动常动的悟境。

“灭却心头火自凉”,人生也如此。如果我们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受太多欲望的诱惑,专注于某件事情,我们必可在此领域取得成就。所谓“不动常动”,“以不变应万变”,关键在于首先战胜自己,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然后便可化解一切攻击,处于不败之地。

都是人生的旅客

有一次,正在云游宣扬佛法的憨山大师迷了路,不知走了多久,才在漆黑的夜空见到一盏灯火。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户人家,立刻兴奋地奔上前去请求借宿。

“我家又不是旅店!”屋主听到他所提出借宿一晚的要求后,立刻板着脸拒绝。

“我只要问你三个问题,就可以证明这屋子就是旅店!”憨山大师笑着说道。

“我不信,倘若你能说服我,我就让你进门。”屋主也爽快回答。

“在你以前谁住在此处?”

“家父!”

“在令尊之前,又是谁当主人?”

“我祖父!”

“如果施主过世,它又是谁的呀?”

“我儿子!”

“这不就结了!”憨山大师笑道,“你不过是暂时居住在这儿,也像我一样是旅客。”

当晚他就在屋里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

对于生活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的旅客。好好地珍惜现在,就是人生最大的收获,把握住眼下的时光,也就是最大的成功。

同样的事情

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妇人,与一个独生子相依为命。老妇人原以为可以与独子长相依靠的,不料独子突然得了重病,不治而亡。

老妇人的邻居帮助老妇人把死者埋了,老妇人痛失爱子,死也不肯离开坟地。她不吃不喝,哭呀哭呀,只想与儿子一道离开人世。就这样过了四五天,老妇人果然气息奄奄,命在旦夕了。

这时,虚竹大师来到老妇人身边,问道:

“你为何停在坟间不肯离去呢?”

“唉!我唯一的爱子离我而去,我痛不欲生,只求同儿子一同离开人世。”老妇哭着说。

虚竹大师又问老妇:“你想不想让儿子活过来呀?”

老妇一听,精神倍增,说:“当然想呀,你可有什么办法吗?”

虚竹大师道:“你如果能找来一种香火,我便可以拿着此火为你儿子许愿,叫你儿子复活。”

“那是什么样的香火呢?”老妇问。

“这种香火就是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燃着的香火,你去把它找来吧。”虚竹大师说。

老妇听信虚竹大师的话,便四处讨香火去了。

每到一户人家,老妇就问:

“你家死过人吗?”

“死过,曾死过不少人呢。”

老妇继续走,每到一户,老妇依旧问:

“你们家以前死过人吗?”

“死过,我们的祖先都在我们前面死了。”

“怎么会没死过人呢?”回答几乎千篇一律。

老妇跑了许多路,问了不知多少户人家,每家的回答,几乎一模一样。无可奈何,老妇回来了,告诉虚竹大师:

“我已经遍求所有人家,却没有一家没有死过人的,这样的香火看来我是取不来了。”

虚竹大师说:“既然如此,你又何必为死了儿子而过度悲伤呢?”

老妇人恍然大悟。几乎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遭受类似失去亲人的不幸,我们要冷静客观地看待这种境遇,不要因此而盲目地怨天尤人。

人生的意义需要自己确定

在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里,作家毕淑敏正在演讲。从她演讲一开始就不断地有纸条递上来。纸条上提得最多的问题是——“人生有什么意义?请你务必说实话,因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话了。”

她当众把这个纸条念出来了,念完这个纸条以后台下响起了掌声。她说:你们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很好,我会讲真话。我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对着浩瀚的苍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个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反复地思索过这个问题。我相信,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是会无数次地叩问自己——我的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样的意义?

“我想了无数个晚上和白天,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天,在这里,我将非常负责地对你们说,我思索的结果是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句话说完,全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如同旷野。但是,紧接着就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她接着又说:“大家先不要忙着给我鼓掌,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不错,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是的,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很多说法,由于熟悉和重复,已让我们从熟视无睹到感到厌烦。可是,这不是问题的根本。真谛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它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里,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比如我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过人生意义的答案,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谆谆告诫的老师和各种类型的教育,也都不断地向我们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这种外在的框架,当成了自己内在的标杆,并为之下定了奋斗终生的决心?”

人要为自己的人生定义。

人生的意义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了,从我们刚刚懂事的时候起,关于“人生意义”的教诲便一刻也没有停歇过。同时,这也是佛学里不断探究的一个命题。然而,即便如此,又有几人能够真正清楚地知道自己人生的意义呢?如果不是有过深入的思考,树立长远的目标,恐怕一生就要在浑浑噩噩中虚度了。

运用知识比拥有知识更重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芝加哥某报登了一篇社论,在其诸多论点之中,亨利·福特被称做“无知的反战者”。福特先生针对此言论提出抗议,并诉诸法律,控告该报诽谤他。法庭审理该案时,报方律师为证明报社无罪,要求法庭请福特先生本人出庭,以便向陪审团证明其无知。

报社委任的辩护律师问了福特先生各种问题,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福特先生自己来证明:他虽然了解一点制造汽车的相关专业知识,但总体上仍是一个无知者。

最后,福特讨厌透了这一长串的问答,在又碰到一个特别不怀好意的问题时,福特先生就靠过去,伸出手指对着发问的律师说:“如果我真的要回答你刚才提出的愚蠢问题,以及你们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问的那些问题,我可以提醒你一点,我的书桌上有一排电钮,只要按一下电钮,立刻就可以叫来帮忙的人。只要是我问一些跟行业相关的问题,他们都会为我解答。那么,请你耐心地告诉我,有这些人在我身边随时提供我想知道的知识,我何必为了能回答问题,而让自己的头脑塞满了一般性的知识呢?”显然,这个回答确实有道理。

这个答复击败了那位律师。在场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这个回答不是无知者的答案,任何一个有智慧的人都知道,在需要知识时,该上哪去取得知识,并且知道要如何把知识组织为确切的行动方案。亨利·福特凭借其“智囊团”,随时运用这些知识,并最终成为全美首富。

禅宗的六祖慧能不识字,但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代宗师。掌握知识的关键是要运用知识,只有对各种专业知识的高度规划和精心主导,才能够发挥知识的能量。如果只知道学习而不懂得运用,那只是个“书呆子”。一个人不一定要具备各种专业知识,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懂得组织和安排知识的技巧,才能够把知识变成财富。

这样的感觉

一行人去玩赛车。

头一次玩,除了兴奋,还不免惴惴。

玩赛车就是玩速度。胆大的,几圈过后,就“飞”起来了;胆小的,任别人一再超过他,也不紧不慢。

回来的路上,一行人仍谈论着赛车。有一位说:“啊!今天终于有了风驰电掣的感觉。”有一位说:“我怎么老觉得不够快。”

众人一听都笑了。原来说“不够快”的,乃是一行人中速度最快的;而有了“风驰电掣的感觉”的,恰是其中最慢的那一位。

初听好笑,细想对极,一个因感觉“不够快”,才会越开越快;一个已感觉到“风驰电掣”了,当然不会再加速了。

人的经历千差万别,人的感觉也会相去甚远。感觉痛不欲生者,其实并不一定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感觉春风得意者,不一定是最成功的人。

问题就是希望

有个商人坐在咖啡厅的角落里,独自一个人喝着咖啡。一位老人走上前去问道:“您一定有什么难题,不妨说出来,让我给您帮帮忙。”

商人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我的问题太多了,没有人能够帮我的忙。”

这位老人立刻掏出名片,要商人明天到他的家去一趟。

第二天,商人依约前往。那位老人说:“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商人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老人用车子把商人带到荒郊野外,两人下了车。老人指着坟场对商人说:“你看看吧,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统统是没有问题的。”商人恍然大悟。

禅从来不回避问题,不要怕有问题,只有躺在坟墓里的人才没有问题。坦然地面对眼前的一切,拿出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决心,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逐个予以击破。相信再顽固的敌人也会害怕遇上强大的对手,只要你有魄力,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一味地逃避和退缩,早晚会被堆砌的问题所吞没。

追求的是什么

从前,在沙漠中有一座美丽的城堡……

当太阳刚出来时,可以见到城门、瞭望台、宫殿,以及来来往往的行人,但随着太阳渐渐升高,城堡就慢慢消失不见了。

有些人以为它是一个快乐的天堂,却不知道这座美丽的城堡,只是沙漠中空气形成的一个幻象,根本不存在。

有一群从远方来的商人,无意间看到这座沙漠中的城堡,心想如果能够到那里做生意,一定能够赚钱致富。于是,他们飞快地赶去。

然而,当他们越接近城堡时,就越是找不到。这时,他们沮丧地喊着:“我好累!我好热!我好渴!”

阳光照在热气上时的景象犹如奔驰中的野马群,他们却以为是水。于是,又急忙向前奔去。但是同样地,他们越是向前走,越是找不到。

渐渐地,他们疲乏到了极点,最后来到峡谷中,忍不住大叫大哭。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听到自己的回音,误以为是有人在附近。于是,燃起了一线希望,决定再打起精神继续向前走,全身灰头土脸,越走越灰心。

最后,他们终于猛然发现:他们追逐的只是一个个的幻象。刹那间,渴求的心就此停止。这才发现他们将什么都得不到,连回去的路也迷失了。有美好的追求固然是好事情,但目标一定要明确,不要沉浸在对海市蜃楼的幻想中,否则,到头来一无所获。

度人度心

一个只有一只手的乞丐来到一所寺院向方丈乞讨,方丈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头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些砖头搬到后院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怎么搬呢?不愿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

方丈什么话也没说,用一只手搬起一块砖说道:“这样的事一只手也能做到的!”

乞丐只好用一只手搬起砖来,他整整搬了两个时辰,才把砖搬完。

方丈递给乞丐一些银两,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方丈回答说:“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赚到的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了寺院,方丈把他带到屋后,指着砖堆对他说:“把砖搬到屋前就给你银子。”但是这位双手健全的乞丐却不屑一顾地走开了。

弟子不解地问方丈:“上次您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您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您到底是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屋前?”

方丈对弟子说:“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若干年后,一个很体面的人来到寺院。这个人气度不凡,可是美中不足的是他只有一只手,原来这就是当年用一只手搬砖的那个乞丐。自从方丈让他搬砖以后,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然后靠自己的奋斗取得了成功,而那个双手健全的乞丐仍一直在山门外乞讨。

自尊改变命运,行动成就伟业。方丈度人更度心,有真正的慈悲心怀。

不要被表象迷惑

有一个痴者因为自己总是看不到人间的真实,于是去向禅师请教。

“禅师,请你告诉我怎样才能看到人间的真实?我在人生路上艰难地跋涉,到后来我才发现,我始终走在一个表象里。”

“当我被她的甜言蜜语所迷惑,决定娶她为妻时,-转身,就发现她在用相同的语言与别人约会。”

“当我把我的所有赠给一个衣衫褴褛、面色忧郁的路人时,却发现他对我毫无所求。”

“我把对我笑的人当做我的朋友,骂我的人当做我的敌人时,却发现想把我推下深渊的,正是那个对我笑的人。”

“为什么爱我的人偏偏不说爱我?人在我的身边,为何心却走了?怯懦者为何平时总是穿着勇敢的外衣?明明有求于我,为何偏偏要把一箱箱的珍宝送给我……这些表象实在令人迷惑。禅师,请你告诉我,我应该怎样去判断?”

禅师说:“年轻人,有时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未必是真相,耳朵所听到的往往是那些扰乱心智的声音。因此,离你而去者也许是真心爱你的人;送你珍宝的可能正是有求于你的人。”

“当一个人送你鲜花,一个则送刺给你,请不要急于断定哪一个是亲你者,哪一个是疏你者。”

“当你看见一个人鲜血淋漓地躺在地上、一个人站在旁边无动于衷时,请不要贸然断定哪个是死者,哪个是生者。”

“当你看到一个黑发者和一个白发者站在一起时,请不要在两者谁是老人的问题上妄下定论。”

“当一个人口齿伶俐、声调高亢,一个人结结巴巴、声音颤抖时,请不要盲目断定哪个是勇敢者,哪个是怯懦者。”

“当你看见一个人在不停地流泪,一个人却在放声大笑时,请不要立刻断定哪一个是欢乐者,哪一个是痛苦者。”

“当你站在冰封雪冻的湖面上,被飘舞的雪花环绕时,请不要认为明天还会是这样;今天的幸福可能会成为明天的痛苦,稍纵即逝的或许正是永恒的……”

痴者听了禅师的这番话后,豁然开悟了,他高兴地说:“我明白了。”

“在你对世间万物没有真正领悟之前,请不要说‘我明白了’。”禅师接着说。

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正确地待人接物,才能在面对生活、事业时少犯错误。

变得更强

一位拳击高手参加锦标赛,信心十足地认为一定可以夺得冠军。却不料在决赛时,遇到一位实力相当的对手,使他难以招架。拳击高手警觉到自己找不出对方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却往往能击中自己的要害。

比赛结果可想而知,拳击高手惨败在对方手下,也失去了冠军的头衔。

他懊恼不已地去少林寺找他的师父,并请求师父帮他找出对方招式的破绽。

师父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道线,要他在不能擦掉这条线的情况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

拳击高手苦思不解,如何能像师父所说,使地上的线变短。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不得不求教于师父。

师父在原先那条线的旁边,又画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相较之下,原先的那条线,看起来变得短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