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尘世佛心
4376700000006

第6章 他经常晚上不睡觉,彻夜长坐,而不知道保养身体。(6)

有人问小和尚何以能始终面带笑容,小和尚笑着说:“只有想买货的人才会指出货如何不好。”

也许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比不上小和尚,平常有人说我们两句,我们就已经气在心里了,更不用说微笑以对了。而且在生活中批评指责我们的,往往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和最好的朋友。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被嫉妒打断的双腿

老和尚患了风湿病,两条腿酸痛不已,他的两个徒弟为了表达孝心,每天轮流替师父按摩双腿。大徒弟负责按摩右腿,小徒弟负责左腿。

老师父很感谢徒弟们的照顾,因此常常在大徒弟面前赞美小徒弟,按摩的手法很灵巧,让他的左腿减少很多疼痛;也在小徒弟面前夸赞大徒弟,按摩时很用心,使他的右腿日渐康复。

老和尚原是一番美意,希望师兄弟彼此勉励,相互学习。可是两个徒弟却误以为师父赞叹对方,就是不喜欢自己,因此双方都产生了强烈的嫉妒心。

有一天大徒弟来按摩时,趁着小师弟出门办事,将老和尚的左腿打断了,心中洋洋得意,这下你没有左腿可以按摩,师父就只能靠我了!

小师弟回来以后,看见自己按摩的左腿被打断,不禁怒火攻心,可恶的师兄,你把我按摩的左腿打断,让我没有机会亲近师父,我也要把你按摩的右腿打断,让你从今以后无法帮师父按摩。

人的嫉妒心像一把双刃的刀,当你举起它时,虽达到了伤害别人的目的,但也使自己鲜血淋漓。

打断师父双腿的两个徒弟,如同世间的人和事,彼此互不相容,互不尊重,为争一口闲气,以致兄弟相残,亲人怨隙疏离,朋友同事仇视以对,就在于不能放开心胸,欢喜别人,赞叹长处,赞叹别人的成就。

世界上最成功的将领,不是打败百万敌军的将军,而是调伏自己内在邪见恶念的魔军的圣贤。在《佛本行集经》中说:“若人善巧解战斗,独自伏得百万人。今若能伏自己心,是名世间真斗士。”

嫉妒,会使我们失去灵魂的双腿,走在人间路上,没有支柱,寸步难行。

唯一重要的是现在

一个人在森林中漫游时,突然遇见了一只饥饿的老虎,老虎大吼一声就扑了上来。他立刻用最快的速度逃开,但是老虎紧追不舍,他一直跑,最后被老虎逼到了断崖边。

站在悬崖边上,这个人想:“与其被老虎捉到,活活被咬死,还不如跳下悬崖,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这个人纵身跳下悬崖,非常幸运地卡在一棵树上。那是长在断崖边的一颗梅树,树上结满了梅子。

正在庆幸之时,他听到断崖深处传来巨大的吼声,往崖底望去,原来有一只凶猛的狮子正抬头看着他。狮子的声音使他心颤,但转念一想:“狮子与老虎都是猛兽,我不管被它们谁吃掉,都是一样的。”刚想到这里,又听见一阵声音,仔细一看,原来有一黑一白两只老鼠正用力地咬着梅树的树干。他先是一阵惊慌,立刻又放下心了。他想:“被老鼠啃断树干跌死,总比被狮子咬死好。”

情绪平复下来后,他看到梅子长得正好,就采了一些吃起来。他觉得一辈子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梅子。他找到一个三角形的枝丫休息,心想:“既然迟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觉吧!”于是靠在树上沉沉地睡去了。

睡醒之后,这个人发现黑白老鼠不见了,老虎和狮子也不见了。他顺着树枝,小心翼翼地攀上悬崖,终于脱离了险境。原来就在他睡着的时候,饥饿的老虎按捺不住,终于大吼一声,冲着他的方向跳下了悬崖。

黑白老鼠听到老虎的吼声,惊慌地逃走了。倒霉的老虎跳下悬崖时,没能挂在梅树上,而是直接扑在了崖底,狮子扑过来与摔得半死不活的老虎展开激烈的打斗,双双负伤,最后只好各自逃开。

苦难中的感知,总是远比欢乐中的体味更刻骨铭心。生命经历了挣扎、奋进、搏斗以后,又回归了“本色”:自它诞生之日起,便有万般忧愁,活着总是苦多乐少。

无论如何显赫和辉煌,都无法避免生命的苦,而唯一重要的,就是现在。

福神与穷神

有一个美丽的女人,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到一个家庭。这家的主人问:

“你是哪一位?”

那女人回答说:“我是给人带来富贵的福神。”

主人高兴地请她进屋,给予款待。

随后又有一个衣着简陋、模样丑恶的女人跟着进来。主人问她是谁,她回答说自己是穷神。主人大吃一惊,想要把她赶走。那女人说:

“刚才进来的福神是我的姐姐,我们姐妹从来不分开的,如果把我赶走,我姐姐也就不在了。”

果然,她走后,美丽的福神也就消失了。

有生就有死,有幸福就有灾祸,有好事就有坏事,人们必须懂得这个道理。愚蠢的人只追求幸运,真正的聪明人应超越这两者,对这两者都不执著,从而拥有平常心。

来去随缘

有一天,佛光禅师开讲禅门真谛以后,学僧甲向禅师禀告道:“老师!生死事大,要了脱生死,唯有念佛往生净土,故弟子想要到灵岩念佛道场去学念佛法门。”

禅师听后,非常高兴地回答说:“很好,你去学净土念佛法门回来,能让此地佛声不断,使我们的道场真正成为莲华世界。”佛光禅师话刚说完,学僧乙起立合掌禀告说:“老师,戒住则法住,佛门没有比戒律再重要的事,所以我想到宝华山学戒堂学律法。”

禅师听后,也很高兴,说:“很好!你学律法回来,能让我们大家都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真正成为一个六和僧团,真是太好了。”

佛光禅师话音未落,学僧丙亦整衣顶礼说道:“老师!学道莫如能即身成就,弟子思前想后,急于到西藏学密去。”

禅师淡淡一笑,答道:“很好!密宗讲究即身成佛,等你学密回来,影响所及,我们这里一定有许多人成就金刚不坏身。”

听了佛光禅师和众学僧的对话,一旁的侍者很不以为然,非常不满地问道:“老师!您老是当今一代禅师,禅是当初佛陀留下的以心印心的法门,成佛作祖,没有比学道参禅更重要的事,他们应该留下来跟您学禅才对,您老怎可鼓励他们走呢?”

佛光禅师听后,哈哈大笑,说道:“我还有你啊!”

与人争论时,我们的目的一般也只是想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别人是错的——不是为了增加我们对问题真正的了解和认识。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偏见。其中,最明显的偏见是对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感到害怕和怀疑,心底里恐惧这会侵犯到我们。然而,随着我们的成熟和经验的增多,我们可能会慢慢发现:其实,宽容他人会带给我们更多。

对观点不同的看法做到宽容??意味着要有很大的灵活性,要用更开阔和更合理的认识来修正或增益我们的心灵。

聋人和盲人

有一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而所谓的桥则是几根横亘在悬崖峭壁间光秃秃的铁索。

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以及两个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四个人一个接-个抓住铁索,凌空行进。

结果呢?盲人、聋子过了桥,一个耳聪目明的人险些过不了桥,另一个则跌下深渊丧命。

难道耳聪目明的人还不如盲人、聋人吗?

是的!他的弱点恰恰在于耳聪目明。

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索。”

聋人说:“我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了很多。”在不可改变的现实条件下,尝试忍受不公平的待遇,以平常的心态对待。

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我们努力追求的方向。

从这种境界入手,可以趋入禅机。

这样就拥有了无所畏惧的心态。

六、减一分欲望多一分滋味

在对欲望的追逐中,人们常感觉身心俱疲,却又无法停下走向这个无底洞的脚步,正所谓“世味浓,不求忙而忙自至”。但忙来忙去,多的是更大的贪念和对心灵的负罪,少的是人生的真滋味。

淡有淡的味

有一位富翁来到一个美丽寂静的小岛上,见到当地的一位农民,就问道:“你们在这里都做些什么呀?”

“我们在这里种田过活呀!”农民回答道。

富翁说:“种田有什么意思呀?而且还那么辛苦!”

“那你来这里做什么?”农民反问道。

富翁回答:“我来这里是为了欣赏风景,享受与大自然同在的感觉。我平时忙于赚钱,就是为了日后要过这样的生活。”

农民笑着说:“数十年来,我们虽然没有赚很多钱,但是我们却一直都过着这样的日子啊!”

听了农民的话,这位富翁陷入了沉思。

也许,生活简单一点,心理负荷就会减轻一些。外出到远方,眼前的繁华美景,不过是一时的安乐,与其辛苦地去更换一个环境,不如换一个心境,任人世物转星移,沧海桑田,做个安贫乐道的无事之人。

所以,人要真正获得自在、宁静,最要紧的就是安贫乐道。春秋战国时代的颜回“一瓢饮,一箪食,人不堪其忧,而回亦不改其乐”是一种安贫乐道;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安贫乐道;近代弘一法师“咸有咸的味,淡有淡的味”也是一种安贫乐道。

欲念一生福自去

在巴拉圭有一对即将结婚的年轻人,很高兴地大喊大叫、相互拥抱,因为他们中了一张“高额彩券”,奖金是7.5万美金。

可是,这对马上要结婚的新人,在中奖后不久就为了“谁该拥有这笔意外之财”而闹翻了。两人大吵一架,并不惜撕破脸、闹上法庭。为什么呢?因为这张彩券当时是握在未婚妻的手中,但是未婚夫则气愤地告诉法官:“那张彩券是我买的,后来她把彩券放入她的皮包内,但我也没说什么,因为她是我的未婚妻嘛!可是,她竟然这么无耻、不要脸,居然敢说彩券是她的,是她买的!”

这对未婚夫妻在公堂上大声吵闹,各说各话,丝毫不妥协、不让步,让法官伤透脑筋。最后,法官下令,在尚未确定“谁是谁非”之时,发行彩券单位暂时不准发出这笔奖金。而两位原本马上要结婚的佳偶,因争夺奖券的归属而变成怨偶,双方也决定取消婚约。

有人说:“结婚,经常不是为了钱;离婚,却经常是为了钱!”

的确,人的私心、贪婪、嫉妒,常使人跌倒,重重地跌在自己“恶念”的祸害里。

事实上,我们所拥有的,并不是太少,而是欲望太多。欲望太多的结果,就使自己不满足、不知足,甚至憎恨别人所拥有的,或嫉妒别人拥有的比我们更多,以致心里产生忧愁、愤怒和不平衡。

藏在衣服里的珠宝

从前,一个穷汉去拜访亲戚,受到热情的款待,以至于喝得酩酊大醉,在座位上酣酣睡去。刚巧,那位亲戚因为公事,必须立即外出,眼看着那个穷亲戚醉得人事不省,就把价值非常昂贵的珠宝缝在他的衣服里,匆匆离去。

这个穷汉已经烂醉如泥,哪里知道这件事情。醉醒之后,他便起身回去了。他仍然一贫如洗,生活潦倒,仅能糊口。

这时穷汉仍然不知道自己衣服里藏有价值连城的珠宝。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又碰见那位亲戚。对方目睹他衣衫褴褛的样子,不禁叹息道:

“那年你来我家里时,我曾把一枚价值连城的宝珠缝在你的衣服里。本想着你会从此富有起来,可是因你毫不知情,所以直到现在还在为衣食奔波劳碌!”

曾几何时,佛将一切智慧送给世人,可惜大家却不知不觉,仍然劳劳碌碌、糊里糊涂地奔波在人生的旅途中。

一匹马带来的烦恼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小和尚建议师父:“如果买一匹马,您就不用整天这么劳累奔波了,可以轻松很多。”

老和尚如愿以偿地买到了马匹,中午正想美美地睡个午觉。

突然,小和尚跑了进来,说道:“师父,我们忘了一件事,今晚马儿睡哪儿呀?我们应该给马儿建个马棚。”

老和尚想,徒儿的建议很有道理,很及时。

于是,老和尚决定,马上就给马儿建个马棚。

马棚终于建好了,老和尚累了一天,正想躺下好好休息一下,小和尚又跑到跟前,说道:“师父,马棚虽然建好了,但是你整天忙于化缘,而我又要学禅,平时谁来养马呀!我们还少一个养马的。”

老和尚想,徒儿的建议有道理,很及时。

于是,老和尚决定聘请一个马倌。

第二天,老和尚刚睡醒,小和尚跑了进来,说道:“师父,今天我又想起一件事,以前庙里就咱俩,饱一顿饿一顿的,很好打发。可现在,人变多了,我们应该再请一个厨师呀!”

老和尚想了一下,觉得小和尚的建议的确有道理,也很及时。

于是,老和尚决定,聘请了一个厨师兼保姆。吃完早饭,老和尚正准备外出讲经,小和尚跑到跟前,说道:“师父,厨师已经请来了。不过,他说庙里没有厨房,让我们赶紧造一间,他还说,他年老力衰,又不会算账,让我们再请一个伙计,帮他买买菜,打个下手。”

突然间,老和尚悟出了什么,想道:“以前的日子多简单、多轻松呀……”他对小和尚说:“这匹马只会让我觉得更累,赶快卖了它吧。”

生活中总是有很多的需要。但有些东西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辛苦地购置之后,才发现在实际的生活中并没有使用价值,反而还带来更多的负担,与其为其所累,倒不如果断地摆脱它。

价值20美金的时间

一位爸爸下班回家很晚了,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爸,你1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1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1小时赚20美金。”

“喔,”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

父亲发怒了:“如果你问这问题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小孩安静地回自己房间并关上门。

父亲坐下来还很生气。约一小时后,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着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父亲走进小孩的房间,问:“你睡了吗,孩子?”

“爸,还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

“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金。”

“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生气地说。

“因为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块钱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与你所爱的人分享这个故事,与你的家人分享这价值20美金的时间。辛苦而繁忙的工作常常让我们忽视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亲情,失去了亲人的爱和依恋,那我们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珍惜你所拥有的,不要等亲人成了陌生人,再想着去挽回,到那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找一处空旷

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在沙漠里安装了一部公用电话。

其初衷当然是为了那些偶尔经过的人,可以使用它来接通城市,以满足物质的、心理的种种需求甚至援救。

住得离这部公用电话最近的人名叫查理,他家离电话亭约10公里。有一天他经过这儿,听见电话铃声在响……

那个人显然是拨错号了,但他与接听电话的查理聊了一会儿,聊得挺愉快。后来查理经过时,只要听到电话铃声在响,就去接听,他和每个打进电话来的人都聊得很愉快。但心里不免奇怪,自己与那些人素不相识,他们都是来找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