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菜根谭心得
4376900000002

第2章 功业成败的心得(2)

不多时,鳌拜入朝,康熙传令要单独召见他。鳌拜不疑,欣然前往。到了内廷,只见康熙端坐在宝座上,两旁站立的全是一班少年侍卫。鳌拜一向把这些人看成是一群孩子,成不了什么气候,心里毫无戒备,仍旧摆出一副傲慢的架势,来到康熙面前,康熙一见时机已到,便果断地作出擒拿的手势。少年侍卫们一拥而上,把鳌拜团团围住。看到此情,鳌拜大吃一惊,起先还以为是皇帝教一群孩子来与他戏耍,后来感觉不对劲,便全力进行挣扎,与这班少年打成一团。鳌拜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不仅生得熊腰虎背,有一股蛮力,而且精通武艺,曾经驰骋疆场几十年,立过不少大功,是清朝的一代骁将。讲近身交手,他并不外行。他仗着自己体大力强,拳脚并用,竟一连打倒好几个人,差一点脱身。可是,这些少年侍卫毕竟训练了一年,不仅气血方刚,武艺超群,而且都有除奸报君的决心,岂容奸雄逃脱!他们你一拳,我一脚,轮番向他攻击,直打得鳌拜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最后不得不束手就擒。

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自谦上进的品质。即使是为国家建设有大功,成为天下崇拜的英雄,假如自己产生自夸功勋的念头,把自己沉浸在一个荣誉的花环中,那他的大功不但会在自傲中丧失,说不定为此还会招来意外的祸患。

天道忌盈业不求满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做任何事都要留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这样即使是造物主也不会嫉妒我,神鬼也不会伤害我。假如一切事物都要求尽善尽美,一切功劳都希望登峰造极,即使不为此而发生内乱,也必然为此而招致外患。

商鞅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姓公孙,所以也叫卫鞅或公孙鞅。他原本在魏国宰相公叔座手下任中庶子,帮助公叔座掌管公族事务。

公叔座很欣赏商鞅的才华,曾建议魏惠王用商鞅为相,但魏惠王瞧不起商鞅,便没有答应;公叔座死前又向魏王建议,魏王仍没有起用商鞅。

公叔座死后,失去了靠山的商鞅便投奔到了秦国。通过宠臣景监的荐举,秦孝公多次同商鞅长谈,发现商鞅是个难得的治国奇才,便“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秦孝公之所以看重商鞅,是因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认为封建生产关系已经登上政治舞台,社会正处于新兴的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大变革时期,商鞅变法正好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同时秦孝公也是一位奋发有为的君主,商鞅提出的一整套富国强兵的办法,也正好符合他的愿望。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除井田制,从法律上确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商鞅特别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垦荒以扩大耕地面积;建立按农、按战功授予官爵的新体制,以确立封建等级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分封制,普遍实行法治,主张刑无等级。

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都是促使社会发展的进步措施,当然会受到许多守旧“巨室”的反对。变法之初,专程赶到国都来“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甚至太子还带头犯法。为了使变法顺利实施,商鞅毫不留情,“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结果,新法实行十年,秦国便国富兵强,乡邑大治。最后,秦孝公成为战国霸主。

然而,正当商鞅在秦国功勋卓著的时候,他的心情却反而感到孤寂和迷惘,为什么会这样呢?他自己也弄不懂。于是,商鞅便去请教一个名叫赵良的隐士。他对赵良说,秦国原本和戎狄相似,我通过移风易俗加以改除,让人们父子有序,男女有别。这咸阳都城,也由我一手建造,如今冀阙高耸,宫室成区。我的功劳能不能赶上从前的百里奚呢?百里奚是秦穆公时的名臣,现在商鞅和百里奚比,当然颇有一点委屈的情绪。谁知赵良却直率地说:

“百里奚一得到信任,就劝秦穆公请蹇叔出来做国相,自己甘当副手;你却大权独揽,从来没有推荐过贤人。百里奚在位六七年,三次平定了晋国的内乱,又帮他们立了新君,天下人无不折服,老百姓安居乐业;而你呢,国人犯了轻罪,反而要用重罚,简直把人民当成了奴隶。百里奚出门从不乘车,热天连个伞盖也不打,很随便地和大家交谈,根本不要大队警卫保护;而你每次出外都是车马几十辆,卫兵一大群,前呼后拥,老百姓吓得惟恐躲闪不及。你的身边还得跟着无数的贴身保镖,没有这些,你敢挪动半步吗?百里奚死后,全国百姓无不落泪,就好像死了亲生父亲一样,小孩子不再歌唱,舂米的也不再喊着号子干活,这是人们自觉自愿地敬重他;你却一味杀罚,就连太子的老师都被你割了鼻子。一旦主公去世,我担心有不少人要起来收拾你,你还指望做秦国的第二个百里奚,岂非可笑?为你着想,不如及早交出商、於之地,退隐山野,说不定还能终老林泉。不然的话,你的败亡将指日可待。”

后来的事实不幸被赵良所言中,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他能够抑制上层保守派的反抗,例如刑及太子的老师。试想,太子犯法尚且不容宽恕,老百姓当然只有遵照执行了。但这同时,也就给商鞅埋下了致命的败因。“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恨者。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一旦有机可乘,上层保守派肯定会合而攻之。

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是为秦惠王,公子虔等人立即诬告“商君欲反”,并派人去逮捕商鞅。商鞅走投无路,最后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商邑,秦发兵攻打,商鞅被杀于渑池。秦惠王连死后的商鞅也不放过,除了把商鞅五马分尸外,还诛灭其整个家族。

事事留有余地,从多方面考虑事物发展的大势,无论为文还是从政经商都有大益。俗话说,做日短,看日长。要考虑到将来的前程,设身处地地想,人生的福分就像银行里的存款,不能一下子就透支,应当好好珍惜,精打细算,方能细水长流。不因一时贪心毁坏将来的名声,抱着平常心,乃是得乐的大法。

洁自污出明从晦生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在粪土中生活的幼虫是最为肮脏的东西,可是它一旦蜕变成蝉后,却在秋风中汲饮洁净的露水;腐败的草堆本身不会发出光彩,可是它孕育出的萤火虫却在夏夜里闪耀出点点萤光。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可以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洁净的东西最初是从污秽之中诞生,而光明的东西也常常从晦暗中孕育。

1921年11月11日,在香港麦当奴大道的一座豪华花园洋楼,何世光夫人生下一男婴。

何上舟出身于豪门世家,他的童年无疑具有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幸福。在他出生之时,父亲何世光的事业正处鼎盛:地位显赫,财运亨通,豪华的洋房里时常高朋满座。而何上舟则聪明可爱,举止与别的孩童迥异,家人们都喜不自禁,认为他的前途远大。

但是,商场险恶,好景不长。在何上舟13岁那年,躺在金银窝里的他一觉醒来,家中财尽钱空——父亲何世光刹那间破产了。幼小的他永远也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前几天,庆贺大典才刚刚过去,但是曾经所拥有的一切全像肥皂泡沫一样幻灭了。一朝暴富、一夜破产,这在何上舟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痛苦记忆!

如果不是家道中落,何上舟肯定会被送到英国留学,然后继续父业,做洋行买办;也可能被港督赏识,委任为议员。如果这样,何上舟也就不会闯荡澳门,写下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夜晚,当何上舟躺在硬板床上,看着母亲忧郁的神色、简陋的家庭用具,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富丽堂皇的洋房、宽大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最不堪忍受的是原来那些亲戚见何家财大势大,见了何家人总是恭恭敬敬,颔首低眉。现在对何上舟却避而远之,甚至冷嘲热讽。家道中落,世态炎凉,13岁的何上舟不得不面对这冷酷的现实。

家穷促使他早熟,他明白穷人只有靠读书方可出头。他发愤苦读,到学期末,成绩居全班第一,这样的成绩即使在A班也能居中上。何上舟获得奖学金,开创了皇仁书院差班生获奖学金的纪录。以后,他年年获奖学金。

在苦难当中,何上舟终于迎来了他18岁的生日。虽然现在的他再也不可能像他小时候那样开一个像样的生日Party了!但是他已经长大成人——这是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加重要的。1939年,何上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香港名校香港大学,专修理科。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新港督规定香港大学生都有义务参军。1941年12月8日,日军进攻香港。何上舟被分配到防空警报室做电话接线生。警报室设在他叔公何甘棠花园洋房的地下室里。

自从战争爆发,物价飞涨,母亲做工的积蓄应付不了昂贵的米价。母亲唉声叹气,不知日子怎么过,更为他的安全担忧。与母亲商量后,怀揣10元港币的何上舟正式踏上了他的澳门创业之旅!一天晚上,他搭一艘小船逃往澳门,加入联昌公司——澳门最大的公司之一,由葡、日、中三方合办。齐藤是日方主管。联昌主要是借战争之机利用机船运送粮食货物供应市民而获取利润。

来澳没几天的何上舟,遇到来澳避难、声名显赫的何东爵士。他虽是何东的侄孙,在香港却很少有见他的机会,而在何上舟的心里,何东一直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现在都是避难,爷孙俩见面格外亲切。何东经常勉励何上舟:“年轻人出来干活,要想成功,就记住两条:一是要勤力、肯干;二是钱到手里要抓紧,不要乱花。”

此后,何上舟牢牢地记住何东的鼓励,他发誓要在澳门干出一番事业!他在联昌公司任秘书期间,还负责粮油棉纱生意。原有的中、英两种语言不够用,他就拼命学习日、葡萄牙两种语言。凭着语言天赋,没多久他就会使用简单的日常用语。

虽然何上舟在联昌公司只做了一年职员,但是他的成绩斐然,才干出众,最后被公司吸收为合伙人。此后,他主要职责是押船,即把货物运到海上,与贸易伙伴在海上交易。

他凭借着自己良好的作风与机敏的反应力,受到老板赏识。有一次押船,不是以货易货,而是现金交易。老板需要他身揣30万港元现金——相当于今日的几千万。

这是一次不容闪失的重要押运。当天午夜他的船开到交易海面,不见对方船只。天上没有月亮,海面一片漆黑。到凌晨4点,才听到马达声由远而近。为慎重起见,他叫胖水手过去验船。胖水手说:“对方吃水这么深,不会有诈。”话音刚落,机关枪就横扫过来,胖水手当场身亡。就在这时,从乌黑的海面上跳过来数个海盗,把船上的枪缴去。有几个凶神恶煞的家伙用枪顶着船员,叫道:“统统把衣服脱光!”

当何上舟把他的衣服脱光时,30万巨款暴露出来。海盗们从未见过这么多钱,个个眼珠发绿。一个海盗忍不住扑到钱堆上,被海盗老大喝住。老大命令一个海盗把钱抱回海盗船,另一个盗贼抬起一脚,把何上舟踢到船舱底下去了!而船上的水手一丝不挂,被海风吹得瑟瑟发抖。

海盗数完钱,马上分赃,又吵又闹,拳脚相见。看守何上舟的海盗熬不住了,也跳上海盗船去抢钱。此时,海浪已把两艘船分开。何上舟下令水手开船逃跑。海盗船上的机枪猛扫过来,因联昌船是空载,速度很快,没多久就逃脱了。

经过昨夜的死里逃生,大家暗自庆幸得以活命。与往常不同,这次出海花了将近一个多星期。联昌公司的老板,见船未准时回港,知道事情不妙,在码头从早晨??直等到了中午。

正当众人无奈要离开的时候,船终于回港了,只有何上舟与舵手穿着雨衣,其他水手皆赤身躲在舱里不敢出现。齐藤等抱着何上舟及其水手潸然泪下。

何上舟的出生入死,成为联昌公司赚钱的头号功臣。这一年,联昌公司给他分红,金额高达100万港元。这时,何上舟才22岁。一是为了考虑到家里人,二也是因为有了一定积蓄,何上舟意欲改换一种工作。而这时,梁基浩邀请他去做澳府贸易局供应部主管,何上舟欣然同意了。

此时,何上舟充分利用战时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看清了长期战乱,农田荒芜,粮食匮乏,澳门经常闹米荒,就召集一批人前往广州购米。广州的黑市米也非常昂贵,但是他凭着出色的外交才能,购到市政府囤积的官粮。数天之后,何上舟已经率领4艘满载大米的船队回澳,船抵码头,上千澳民站在岸边拍手欢呼。这时何上舟激动的不是那一打又一打白花花的钞票,而是他已经成为了澳门人民的英雄!

战后,时局平稳,不少香港人乘船来澳门赌钱。何上舟不失时机创办了一间船务公司,购置了一艘载客3000人的客轮,为当时港澳航线上最大最先进的客轮。此后他不断将经营范围扩大至当时的各行各业。

何上舟应叶汉的邀请,决定到澳门独霸赌业。次年3月30日,他正式与澳门政府签订承办博彩业的新合约。

签约后的2个月,四人合组的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时霍英东任董事长,叶汉、叶德利任常务董事,何上舟则作为股东代表人和持牌人出任总经理,主管公司事务,因此实际上何上舟才是澳门赌业的真正掌门人。

自此以后,澳门的赌场生意蒸蒸日上,连东南亚的赌客都赶来澳门豪赌。1970年,娱乐公司扩大赌场,斥资6000万澳元建起葡京酒店。至此,白手起家的何上舟终于成为澳门响当当的人物。

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讲,应具备这样一种认识:环境不是有作为的决定条件,不能因此自艾自怨而自卑,而要想方设法去改变命运的安排。生活在恶劣的环境里,如果是自然环境,需要自己勇于克服困难,战胜环境的艰险;如果是社会环境,不能因此而同流合污而堕落。一个人不必为了环境不好而苦恼,关键是要自强、自尊、自爱、自律才有可能实现自我。不但如此,有时往往物极必反,生活环境越好越容易使人腐化堕落。人性也跟物性相同,越是温暖或暑热的地方,东西越容易腐臭,寒冷的地方却能使东西保持常久新鲜。人在清苦的环境中,最容易激发斗志,古今中外很多伟人,都是从他们青少年时代的艰苦环境中奋斗成功的。由此观之,环境的清洁与污秽是相对的,清洁中未必没有腐物,污秽中未必不出有益的东西。所处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制约也是相对的。

忧勤勿过澹泊勿枯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尽心尽力去做事本来是一种很好的美德,但是过于认真心力交瘁,使精神得不到调剂就会丧失生活乐趣;把功名利禄都看得淡本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是过分清心寡欲而冷漠,对社会大众也就不会有什么贡献了。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种豆南山,精神上是够幸福的。但他作为理智的性情中人,也应考虑基本的物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