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边读边悟论语
4377000000115

第115章 志存高远不恋“小家”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宪向第十四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足以称为士了。”

【感悟一点】

就其目标、目的来说,不是追求洁身自好,不是逃避尘世,而是主张积极入世,志存高远,修身以利国利民,要有“身无分文心系天下”的志向。同时就修身过程来看,不能过分贪恋家庭安乐窝,不能过分贪图安逸,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思事业,不虑国之前途,否则与禽兽相比,就只能是能够思维的直立行走的动物。人应当是这样:“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把自己融进时代的潮流中去,用积极端正的态度,专心致力于事业,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崭新天地。

齐姜助夫成大业

人生于世,即使不能成就宏图伟业,也不能没有理想,同时,更要有一种决心为理想奋斗的精神。一个小富即安,沉溺于温柔乡而不思进取的人,无疑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庸人。当然,甘愿放弃安全快乐的安乐乡,踏上艰辛危险的奋斗路,是需要很大的毅力的,有时候,还需要在别人的帮助激励之下才能做得到。

春秋时期的晋文公,在即位前曾有过一段流亡的生活,其间颠沛流离,经常食宿难安,可谓尝尽甘苦。

当重耳(即晋文公)和他的流亡团队来到齐国时,齐桓公听说重耳前来投奔,马上派人去迎接,给他们安排住处,供给车马,送米送肉,招待十分周到,还把本家的一个美女齐姜嫁给重耳做夫人。重耳非常感激齐桓公。他们在齐国一住就是七年。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死了,齐国的五个公子争夺君位,国势渐渐衰落下来。跟随重耳的几个人商量要离开齐国。

可是,重耳贪恋眼前的安逸生活,整天厮守着齐姜,再也不想离开齐国了。狐偃等人想见他,也很不容易。魏肇早就看不惯,骂骂咧咧地说:“我们认为公子是个有作为的人,所以情愿跟着他东奔西跑。如今他只知道吃喝玩乐,守着老婆,我们要见他一面都这样困难,莫非一辈子就这样下去了吗?”狐偃说:“诸位不要着急。要让公子振作起来,我倒有个办法。”赵衰说:“你有什么妙计?”狐偃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便拉着他们几个人,来到城外桑树林的深处,大家围坐在地上。狐偃说:“现在不离开这里不行了!大家回去把行李准备好,等公子一出来,咱们就说请他去郊外打猎,出了城,咱们赶车就跑,他还有什么办法?只是不知上哪国去好。”赵衰说:“宋国总想做霸主,他们很需要人,咱们投奔宋襄公试试。万一不行,再回秦国或者楚国去。”狐偃又说:“宋国大司马公孙固是我的朋友,我看可以到宋国去。”这几个人以为,他们的话没有人听见,商量完了就分头去准备。哪料到齐姜的几个使女正在树上采桑叶,偷听了他们的谈话,回去后就一五一十告诉了齐姜。齐姜怕使女们走漏消息,把她们杀了,然后对重耳说:“听说您要离开齐国了?”重耳说:“谁说的?这里挺舒服,有你陪伴着,我还到哪儿去?”齐姜劝他说:“您放心走吧!一味贪图安乐,会把您毁了。再说。夷吾现在已经闹得众叛亲离,晋国连年不得安宁,公子乘这个机会回国,一定能够得到君位,创立霸业。”可重耳还是不听。

第二天天刚亮,赵衰、狐偃来叫重耳。重耳还在酣睡。齐姜把狐偃叫了进来,问他有什么事。狐偃说:“公子过去在狄国,天天乘车驰骋,现在长久不出去活动,我们怕他闷坏了,想请他去打猎。”齐姜笑着说:“您别说笑了,打一次猎,哪里会去那么远呢!你们不要瞒我了。你们商量的事,我都知道了。我很敬佩你们一片忠心,我也曾劝过公子,可是他不听。这次,我一定帮助你们。今天晚上,我请公子喝酒,将他灌醉。你们乘天黑,把他拉出城去。”狐偃见齐姜不同于寻常女子,不禁肃然起敬。

当天晚上,齐姜在宫中摆下酒席,请公子喝酒,重耳问道:“今天晚上为什么这样大摆酒席啊?”齐姜说:“我听说公子将要远行,特地设宴送行。”重耳说:“人生有限,只要舒适如意,何必再想别的事呢?”齐姜说:“公子应该有志气,听从手下人的忠告,离开齐国。”重耳很生气,放下酒杯不喝了。齐姜怕事情弄僵,笑着说:“算了,算了,要是走呢,那是公子的志气,这酒就算送行;要是不走呢,那是公子对我的一片深情,这酒就算表示我对您的感谢。来,让我们开怀畅饮吧!”重耳转怒为喜,一杯接一杯地喝起来,加上齐姜不断劝酒,不一会儿就醉得不省人事了。齐姜急忙派人去叫狐偃。狐偃等人七手八脚地把重耳抬上车,连夜出城。他们一口气跑了五六十里,才放慢了脚步。这时候正值雄鸡啼晓,东方发白。重耳翻了翻身,感到摇晃得厉害,睁开眼一看,才知道自己是睡在车上,事到如今,重耳也无可奈何,只好和大家一起上路。

重耳这一次被动“上路”,算是走对了路。后来,他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即位,成为晋文公。再后来,经过一番励精图治,晋文公打败楚、陈、蔡等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齐姜深明大义,助夫摆脱温柔乡,披荆斩棘成就大业,实在堪称巾帼英雄。当然,能够主动投身于开创事业的洪流中,更显“士”的真正本色。

班超是东汉人,他表面虽不修边幅,却自小胸怀大志。年轻时,因家境贫寒,他就经常到官府担任抄写文书的艰苦工作,以此奉养母亲。某天,他因受到所抄内容的触动,突有所感,不禁掷笔而感叹:“大丈夫即使无更高的志气和胆略,也应当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到外面去建功立业,博取功名,怎能长期坐在此,老是从事笔墨工作呢?”一起抄书的几个人听他口出狂言,都报之以嘲讽。班超却正颜厉色地说道:“庸碌小人怎会理解壮大的胸怀与志向啊!”就凭此崇高的立身志向,班超投笔从戎,在日后终于成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为东汉谋取了极大的利益,建立了卓越的功绩。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凡为人者谁不想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谁不恋妻爱子,谁不想过安逸的日子?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注重一头,另一头就不能不受影响。同时安逸的生活不单耗人的精力,而且极易使人产生惰性,所以要成大事,就必须能“不怀居”。正如明朝人耿楚侗所说:“俗情浓艳处淡得下,俗情苦恼处耐得住,俗情劳扰处闲得下,俗情牵绊处斩得下。”在奋斗中追求事业的成功,在奋斗中实现精神上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