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边读边悟论语
4377000000062

第62章 健康生活宁俭不奢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述而第七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骄傲,俭朴了就显得寒酸。与其骄傲,宁可寒酸。”

【感悟一点】

宋儒汪信民曾说:“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节制而俭朴的生活能磨练意志,锻炼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精神,使人们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直前。如果在个人生活上,迷恋于吃喝玩乐,既消磨人的意志,又会分散工作精力,这样的人必将难成大器,甚至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

以俭持身立世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御孙说:“俭,德之共也。”俭朴的生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可以培养人的高尚品质。生活俭朴的人具有顽强的意志,能经受得住艰苦的磨练,胸怀开阔。无心于考虑物质生活,更不会受钱财的诱惑。物质生活条件的好坏,对他们来说,没有丝毫的影响。因此,这种人住在竹篱盖的茅屋,也有清新的生活情趣。

晏婴是春秋末期齐国的宰相,有一次晏婴正在家中吃饭,突然景公派人到晏婴家来了,他得知这位大臣还没吃饱,便将自己的饭分出一半请客人吃,结果客人和他都没吃饭。使臣回府后,便把这件事告诉了齐景公。景公听后,十分感叹地说:“晏婴家里这样穷,我却一点都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啊!”他便派人送一大笔钱给晏婴,让他作为招待宾客的费用。可是晏婴坚决不收。景公见他既不要封地,也不要钱,心中实在过意不去,就命令手下人一定要想办法说服晏婴,让他把这钱收下。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来者陈说,自己的地位高,更应注意生活俭朴,这样才能给朝中的官员做出榜样,使朝政更加清廉。来者见他不肯收,就说这是景公的命令,不然要受到景公的怪罪。为此,晏婴亲自找到景公,对他拜谢说:“大王,我家并不穷。因为您的恩赐,我的亲族、朋友都得到不少好处,我们很是感激,千万不要再给我钱财,您不如用这些钱财去拯救百姓吧!”

后来,景公要给他造新的住宅,换上漂亮车子和好马都被他退了回去。晏婴一生过着俭朴的生活,为齐国在厉行廉洁、反对奢侈浪费方面做出了榜样。

唐太宗在位期间,不但注意节制自己的奢欲,对皇亲国戚、达官贵族的奢侈之风也能注意有所限制。

公元627年,他曾下令,限制王公以下贵族住房过于奢华,并对贵族生活用车马、衣着服饰的具体标准等做了规定。贵族婚丧费用是国家一项不小的开支,有些贵族,为了显示身份,大摆排场,有的当事人也想趁机大捞一笔。因此,唐太宗对各级贵族婚嫁丧葬的费用也做了一定规定,并强调:不符合规定的奢侈之举,一律禁止。严重者,要依刑法处罚。

太宗节制奢华,还表现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他见到桌子上有山珍海味,就对他们说:“你们知道耕种的艰难吗?”当听到他们满意的回答后,就一再嘱咐他们:“要懂得节制奢华,懂得百姓的艰难。”

在他临死的前一年,还多次告诫太子说:“要是为君的不注意节俭,骄奢淫乱,不要说政权保不住,恐怕连自己的性命也保不住了。”

司马光是北宋的宰相,历史学家,名重一时,可是,他却从来不摆阔。他给儿子司马康的信中说:“许多人都以奢侈浪费为荣,我却认为节俭朴素才算美。尽管别人笑我顽固,我却不认为这是我的缺点。孔子说:‘奢侈豪华容易骄傲,节俭朴素容易固陋。与其骄傲,宁可固陋。’他又说:‘一个人因为俭约犯过失的事是很少见的。读书人有志于追求真理,却又以吃粗粮穿破衣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和他讲学问的。’可见,古人是以俭约为美德的。现在的人却讥笑、指责朴素节约的人,这真是奇怪的事!”

司马光在信中批评了当时奢侈淫靡之风,并引述了几位以俭朴著称的人的故事。

宋仁宗时宰相张知白,当了宰相之后,其生活水平仍然像当年布衣时一样。有人说他:“你收入不少,生活却这样俭朴,外面人说你是‘公孙布被’呢!”公孙指汉武帝的宰相公孙弘,当时汲黯批评他:“位在三公,俸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张知白听了这位好心人的话后说:“以我的收入,全家锦衣玉食都可以做到。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像我今天这样的收入,不可能永远维持。一旦收入不如今天了,家人又已过惯了奢侈生活,那怎么得了呢?无论我在不在职,生前死后,我们都保持这个标准,不受影响,不是很好吗?”

张知白确实是深谋远虑的,他看到了别人平时想不到,看不到的地方。

鲁国的大夫季孙行父,曾经在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在位时连续执政。然而,他的妻妾没有穿过绸衣服,他家里的马没有用粮食喂过。别人知道后,都说他是忠于公室的。

晋武帝时的太尉何曾,生活十分奢侈豪华,每天吃饭就要用一万钱,还说没有下筷子的地方。他的子孙也极其奢侈,结果都一个个破了家。到了晋怀帝的时候,“何氏灭亡无遗焉。”

司马光说,这样的事例是举不胜举的。他希望司马康不但自己记住这些事例和道理,身体力行,而且还要向子孙后代进行这样的教育。

是俭是奢,这不仅是一个人的自我修养或品德问题,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问题,真正的智者总能宁俭不奢,不仅一生平安快乐,也留下令人景仰的清声令名。纵观古今,那种追求奢华、生活縻烂的人,到头来总落得身败名裂,走向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