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边读边悟菜根谭
4377100000106

第106章 出世涉世了心尽心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

超脱凡尘俗世的方法,应在人世间的磨练中,根本不必离群索居与世隔绝;要想完全明了智慧的功用,应在贡献智慧的时刻去领悟,根本不必断绝一切欲望,使心情犹如死灰一般寂然不动。

王澄,仁和人,字天碧,号雪村,虽然他是农民,但从小专攻写诗作书,他的书法中透露出赵孟兆页书法的气势。里甲把他的名字呈报为吏员,布政使却很生气,让王澄到修建阁楼库房处服役。这是冷僻边远的差使,王澄不得已只能接受。一天,他写一首咏马诗:“一日行千里,曾施汗马劳。不知天厩外,谁是九方皋。”他把诗写在府门屏风间。太守见到便问是谁所写,大家答道:“小吏王澄所写。”于是王澄被召见,王澄回答说:“不是,我只是一个农民。”太守十分惊讶,出“南山晴雪”的题目考他,王澄提笔马上写好呈上。诗曰:“雪霁南山正坐衙,莹然相对两无瑕,瑞光晓布三千里,和气春生百万家。未可拥炉倾竹叶,且须呵笔咏梅花。丰年有象皆侯德,五挎歌谣遍海涯。”太守看了他写的诗,心中十分高兴,也十分欣赏王澄的学识和才能,于是便召集官员子弟拜王澄为老师,王澄的差役由别人代替。由此,王澄的名声更大了。等到王澄服役期满回杭州后,有官员请他当幕僚代笔,王澄坚决推辞,无心为官了,只愿在湖山间吟咏诗篇,最后终老湖山之中。

王澄写咏马的诗,本身就是渴望自己是匹千里马,希望能得到伯乐慧眼所识,说到底是入世的;同样,他作南山晴雪的诗,同样是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恰恰因为他入世,最后他出世避仕,是深有体味的,倒也合乎自然。

【感悟一点】

不要以为穿上袈裟就能成佛,不要以为披上道袍就能成真。同理,披上件蓑衣,戴上顶斗笠未必是渔夫,支根山藤坐在松竹边饮酒吟诗也未必一定是隐士高人。追求形式的本身未必不是在沽名钓誉。就像想明白自己的心性灵智不在于自己苦思冥想或者如死灰般时才知道。所以,人生的要义,既在于出世,也在于入世。不必绝人以逃也,不必绝欲以灰心。应学以致用,把自己的才学发挥出来,做想做的,做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