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边读边悟菜根谭
4377100000117

第117章 激流勇退功德圆满

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居身宜居于独后之地。

激流勇退应当在事情正处于巅峰的时候,这样才能使自己有一个完满的结局,而处身则应在清静、不与人争先的地方,这样才可能真正地修身养性。

对于名利权势,不同的人态度不同。有的人很明智,知道权势不一定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所以不去争权夺势,而是忍耐住自己对权利的渴望,在事业成功时全身而退。

西汉张良,字子孺,号子房,小时候在下邳游历,在破桥上遇到黄石公,替他穿鞋,因而从黄石公那儿得到一本书,是《太公兵法》。后来追随汉高祖,平定天下后,汉高祖封他为留侯。张良说道:“凭一张利嘴成为皇帝的军师,并且被封了万户子民,位居列侯之中,这是平民百姓最大的荣耀,在我张良是很满足了。愿意放弃人世间的纠纷,跟随赤松子去云游。”司马迁评价他说:“张良这个人通达事理,把功名等同于身外之物,不看重荣华富贵。”

张良的祖先是韩国人,伯父和父亲曾是韩国宰相。韩国被秦灭后,张良力图复国,曾说服项梁立韩王成。后来韩王成被项羽所杀,张良复国无望,重归刘邦。楚汉战争中,张良多次计出良谋,使刘邦险中转胜。鸿门宴中,张良以过人的智慧,保护了刘邦安全脱离险境。刘邦采纳张良不分封割地的主张,阻止了再次分裂天下。与项羽和约划分楚河汉界后,刘邦意欲进入关中休整军队,张良认为应不失时机地对项羽发动攻击。最后与韩信等在垓下全歼项羽楚军,打下汉室江山。

公元前201年,刘邦江山坐定,册封功臣。萧何安邦定国,功高盖世,列侯中所享封邑最多。其次是张良,封给张良齐地三万户,张良不受,推辞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同皇上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有意把我交给您使用。皇上对我的计策能够采纳,我感到十分荣幸,我希望封留县就够了,不敢接受齐地三万户。”张良选择的留县,最多不过万户,而且还没有齐地富饶。

张良回到封地留县后,潜心读书,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军事著作,为当时的军事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感悟一点】

激流勇退是功德圆满的一种方式,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不少,自觉做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多。一个大人物要想使自己的英名永垂不朽,必须在自己事业的巅峰阶段勇于退下来。做事业需要意志,退下来同样需要意志。任何事都存在物极必反的道理,随着事业环境的变化,以及人自身能力的限制,自身作用的发挥必然随之而变。江山代有才人出,并不是官越大,表明能力越强;权越大,功绩越丰。不论大人物、小人物,作用发挥到一定程度就要知进退。退不表明失败,主动退正是人能自控、善于调整自己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