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边读边悟菜根谭
4377100000061

第61章 身处局中心在事外

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惧,而舟外者寒心;猖狂骂坐,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故君子身虽在事中,心要超事外也。

波涛滚滚,巨浪滔天,坐在船上的人不知道害怕,而在船外的人却感到十分恐惧;席间有人猖狂谩骂,席中的人不知道警惕,而席外的人却感到震惊。所以有德行的君子即使身陷事中,也要将心灵超然于事外才能保持清醒。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一天,唐太宗李世民意外得到了一只漂亮活泼的小鹞(即雀鹰,可帮助打猎),喜出望外,戏逗入迷。忽见魏征进来奏事,怕魏征责怪自己玩物丧志,忙将鹞子藏到怀里。魏征佯作没看见,却故意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等魏征退下,唐太宗才敢取出鹞子,可它早已被闷死了。又有一次魏征出外办事,回来后对李世民说:“听说陛下要外出巡幸,浩大的装备都已布置妥当,怎么迟迟不动身呀?”唐太宗笑着说:“前阵子有此打算,想到卿必定要来劝谏阻止的,所以干脆在卿谏阻前打消了念头。”……魏征是贞观年间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谏官,在短短的几年里,魏所陈谏的事情多达200余件,且多被采用,深得唐太宗的赞赏。

魏征虽然有名,但当时敢于直言忠谏且劝谏有功的大臣绝非只有魏征一人。贞观年间,君臣共商国事,谏诤蔚然成风。这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史上的特异光彩,也是唐初“贞观之治”之所以引人注目的重要方面。像王、刘洎、房玄龄、褚遂良、杜如晦……甚至包括长孙皇后,都是敢于忠言犯颜且卓有成效的进谏者。

王被荣封为侍中,便奉诏入谢。见有一美女侍立在李世民身旁。王觉得面熟,便故意盯着美女看。李世民只好向他说明:“这是庐江王李缓的姬人。李缓听说她长得漂亮,就杀了她的丈夫而娶了她。”王听后故意问:“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李世民答:“杀人而后抢人妻子,是非已很清???,何必要问?”王说:“臣听说齐桓公曾经向郭国遗老询问郭国败亡之因,遗老说是因为善的不用而恶的不除。今陛下纳庐江王侍姬,臣还以为圣上要肯定李缓的做法,否则便是想自蹈覆辙了。”李世民一惊,接着说道:“不是卿来提醒,朕差点要怙恶不悛,坚持错误了。”等王一离去,李世民即把美女放回娘家去了。

贞观六年3月,一次罢朝后,唐太宗大声怒骂道:“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田舍翁!”长孙皇后忙问田舍翁是谁。唐太宗道:“就是魏征!他多次在我身边絮叨,还常在大廷上屈辱朕躬,必杀了他,才泄朕心头之恨!”长孙皇后听后大吃一惊,随后赶快退下。一会儿,她正儿八经地换上了上朝司礼用的严整朝服,向唐太宗拜贺道:“妾听说君主清明,臣下才会忠直。当朝既有魏征这样的忠直之臣,便可以想见陛下当政无比圣明了。”唐太宗听后,立即转怒为喜了。

贞观年间谏诤之风盛行一时,犯颜直谏、面折廷争的事例屡见不鲜,实在是举不胜举。当时上自宰相御史,下至县官小吏,旧部新进,甚至宫廷嫔妃,都不乏直言切谏之人。人们不禁要问:“何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单单在贞观年间出现如此令人惊喜的开明局面呢?”

这不能不归功于唐太宗“恐人不言,导之使谏”的“采言纳谏”之计了。魏征说得好:“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如果陛下本是个不愿采言纳谏的君主,下臣们哪里敢触犯忌讳,以卵击石呢?”唐太宗非常欣赏“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哲理。有一次,他把生平所得而珍藏的数十张“良弓”送给工匠验看。不料工匠看后却说,这些弓木心不正,脉理皆邪,统统不是良弓。于是唐太宗感叹说:“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既然人无完人,就只能依靠“采言纳谏”来弥补。他对大臣们说:“朕高高居于皇位,无法看清天下的各种细节。卿等分布各处,应该力求像朕之耳目一样,帮助朕增长见识。”

唐太宗既深知不“采言纳谏”,必使自己愚昧固执,使国家昏暗衰败,因而千方百计要使“采言纳谏”之计得以切实施行。因此,他竭力鼓励极言规谏。早在他刚被立为皇太子时,就“令百民各上封事”,广泛提出治国意见与建议。登基后,为打消臣下进言的顾虑,力求使自己和颜悦色,诚恳和气,并多次表示,即使是“直言忤意”,也决不加以怒责。

不仅如此,唐太宗还从制度上来促进广开言路、“采言纳谏”的施行。他沿袭了隋朝三省六部制,同时他又让一些职位稍低的官员以“参与朝政”的名义,加入最高决策层。特别规定重要政务都须经过各部门商量,经宰相筹划,认为切实可行时,再向他申报。如果诏书有不稳妥之处,任何人都必须扣住,不准顺旨便立即施行。而应恪尽臣下上谏之责。唐太宗还特别重视对谏官的选择,并敢把杰出的谏官一步到位提到宰相的位置。

【感悟一点】

一个人做事就怕迷惑于事中却不自知,这样可能会把谬误当真理,把错误当正确。而要超然于事外,超脱于尘世,除了要有自身的高尚修养与较好素质,还要学会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多了解实际情况,所谓当局迷而旁观清,偏信暗兼听明。人处于事中不仅易迷且往往被其势所左右,变得激情磅礴,不能理智思考,冷静处之。故处事应身在局中而心在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