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
4383700000033

第33章 刘积仁—东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不断调整是企业的常青之法

经营关键词

创新业务层级、扩大外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

成功方略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刘积仁是强势的,人们有理由相信他所领导的东软会逐渐壮大。在东软人的思想中,丝毫没有怀疑这样的概念。事实上,人们更多看到的是这家闻名世界软件业的企业以一向清醒的头脑从事着既定的工作,一切都井然有序,一切都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推进企业不断调整

刘积仁认为,企业在营运中必须学会适时而动,不断调整。情况越困难的时候,越要进行有效调整。这次金融危机,又给了刘积仁一个调整的契机。

在一次由著名财经杂志主办的经济论坛上,东软董事长兼总裁刘积仁曾做了如下一番论述:

“中国在过去几年,我们所试图采取的一些措施,包括使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包括我们试图努力推动金融体系市场化,所有这些事实上在这样一个时刻,让我们真正有时间坐下来认真地思考、琢磨。今天我认为全世界各种各样的制度,包括政治体系、经济体系,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这样的危机使得大家对于多元化,对于自己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采取合适的体系和措施,根据不同的时间采取行动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刘积仁认为,企业自身的调整不能小打小闹,而应是显著且有成效的,以这次金融危机下的调整为例,它就将是更为深层次的制度层面。从整个未来产业的转移来说,刘积仁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是过去30年中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对于全球的经济格局和如今的金融危机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这四个方面包括人力资源、创新趋势、跨国竞争、发展路线。

同时刘积仁强调,经营者在调整的同时,还要兼具一种“创新机会”的意识。

就东软而言,所谓“创新机会”主要是围绕基础建设、加强合作、人才保障这三方面展开的。

基础建设的重点是要加强软件平台的资金投入和研发力度,扩大核心业务的市场占有率。

在合作上,东软着力于医疗领域,通过加强与飞利浦公司的合作,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成为中国医疗IT产业的领先者。

在人才保障上,继续加强与东软信息学院的合作,建立人才库,建立和完善员工的培训机制,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正是通过企业的调整和创新,刘积仁才保证了集团的迅速发展,所以在经济背景不甚良好的状况下,他仍很有底气地说:“今天这个危机第一对我们是机会,第二是我们一个特别好的课,在这样的课程中我们如果认真地思考,我相信我们所拥有的资源和机会在世界格局的变化中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软件外包不会衰退

谁也不能忽视市场的威力,这个脾气阴晴不定的隐形主宰,直接影响着每个企业的生存发展。面对市场上一次次的冲击和变动,刘积仁是否能像他说的那样“谈笑风生”?占据东软主营业务的软件外包又是否会受到市场的影响而衰退?

这些问题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不止一次地透过业内人士和媒体记者的发问而在刘积仁的耳畔响起。刘积仁对此的回应依然是“创新机会”。

就含义而言,外包就是把自己的工作交给别人来做,而这项工作并没有高端或者低端之分,高端或低端的区别是企业在此领域的能力问题。就东软的创新而言,过去这家企业更多的是把精力投放在新技术的创造上,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的概念和包含的意义愈加多样化,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的创新姿态,而这种创新姿态是比技术上的创新更为重要的因素。东软正是凭借这一开放式的创新姿态,加强了与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内部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外部开放创新,推动东软在这个严寒的季节中更健康、更高速地发展。

外包业务的发展和衰退需要从两个方面着眼,如果中国企业承接的外包业务来自欧美市场,那么此次市场的波动一定会让东软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美国金融风暴已经实实在在地危及美国从事生产制造的实体企业。而刘积仁认为东软的外包业务并不会因为这一市场情况的变化而衰退,原因在于东软的产业重点还是投向国内行业的解决方案,而且东软已经开始着手从原来的开发外包升级到设计外包的工作,目的是降低成本,提升内容。在中国这个被全球的商界精英和经济学家一致看好的市场上,刘积仁并不担心自己的企业会受到什么不利影响。

事实上,当一个软件进入生产环节并成为产品一部分的时候,生产厂商不会因为需求减少而停止生产或者因为市场一时的不景气而改行。

稳固根基,海外扬帆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在市场一片萧条之际,东软却逆势而上,在国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数字圈地”。而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2008年,东软依然承袭着自己一贯的作风,其海外扩张规模和速度表现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积极。

刘积仁对这个计划寄予了很高的厚望,这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也是以积极的心态去正确认识“危”和“机”的辩证关系。

刘积仁认为,东软十几年的风雨历程表明,最好的时光还得说是现在,这得益于客户的信赖和员工规模的扩大,尤为重要的是公司的领导力在不断提升。领导力的提升更有助于宏观把握市场,迅速地作出调整,而不会在调整中寻求创新机会的领导者是不称职的。

“当别人悲观的时候,我们会更疯狂。”或许我们可以用“股神”巴菲特的这句话来形容眼下的刘积仁和他的东软集团。无论是他一直秉持的“创新机会”理念还是对“危机”独到的看法,都充分表明对于2008年乃至2009年的经济形势,刘积仁有着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将引领东软走向另一个高峰。当然,对于高峰,谁都不能一蹴而就,正因如此,在这场以金融危机为舞台背景,以团结奋斗为台词的企业“翻身史”的话剧中,我们才能尽情领略以东软为代表的中国软件业是如何凭借自己创造的“上帝之手”来开创一个新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