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关键词
实现价值升级、跟低端车说再见
成功方略
李书福和他创立的吉利始终是中国民营企业家自强不息、逆境奋进的缩影。每次吉利都会抓住重要的历史机遇,勤练内功,狠打基础,勇敢地进行调整。现在,他就正实施从“价格竞争”到“技术竞争”的战略转型,要造全世界最环保、最节能、最安全的好车。因为李书福的梦想是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
战略转型:跟低价说再见
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李书福和他的管理团队坚信,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和胆识进行战略转型,关键是要善于在大市场里找到大商机,创造大希望、形成大优势。
李书福认为:“世界汽车工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一场重大的重组整合,可能会淘汰一批,可能会起来一批,现在美国三大汽车集团都遇到了困难,吉利能否生存,我们必须要用一个清醒冷静的眼光来看,这对吉利来说就是一次巨大的商机。”
由于油价的高位走势,吉利造车的理念也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变为“造最安全、最节能、最环保的好车”。
其实早在这次高调转型之前,吉利已经开始了在核心技术上的大规模投入,技术上得到了创新,特别是在安全碰撞和BMBS爆胎检测与安全控制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CCVT发动机、BMBS轮胎防爆系统等具有自主产权的技术都是这些投资的成果。李书福太明白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了,他要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重新定位为技术优势、品质至上和服务优秀。
吉利战略转型已经为公司的再度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在产品结构上,吉利果断淘汰了进入行业初时生产的还有利润空间的“老三样”,告别了纯粹的低价,转而生产“安全、环保、节能”的“新三样”,并推出了全新的“全球鹰”品牌,科学规划了5个技术平台、15个产品平台和40多款新车型的布局。
多品牌战略的正式启动是吉利汽车最新展示出来的。吉利一直作为一个低端车的品牌为消费者熟知,转型后的吉利汽车需要更多的品牌为不同的车型服务。
在广州车展上市的熊猫就是刚刚诞生的“全球鹰”品牌下的首款产品。
在顾客满意度上,J.D.Power报告表明吉利汽车满意度提升居自主品牌首位;吉利集团香港上市公司的2008年上半年报显示,吉利汽车比去年同期销量上升27%,上半年营业额实现23.66%的增长,经营利润则同比增长了119%,净利润的增长更高达217%。三款较高档次的轿车自由舰、金刚及远景的销售增长迅速,这三款车的销售占集团总销售的7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个百分点。
“现在转型初见成效。”李书福说。吉利希望借助战略转型实现企业的软着陆。李书福坦言:“向上提升是最艰难的,就像飞机起飞一样不容易。”
人才模式:自主培养,增加储备
人才的培养是吉利发展的一大健身利器,吉利正把全方位、大面积提升人才竞争力作为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在资金紧张的时候,吉利就咬牙拿出3.5亿元建立吉利汽车研究院,并付出大量精力兴办多所汽车职业学校。人才储备为转型提供了基础。
吉利集团投资创建的中国第一所民办研究生院——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在2008年10月份迎来了64名新生。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在开学典礼上慎重表示: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吉利在产品结构调整布局、新品牌构建、新技术研究、顾客满意度和人才培养上均有了重大突破,吉利的前景将越来越好。
浙江汽车工程学院是为全方位提升吉利人才竞争力,为支持吉利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而着力打造的,主要培养的是高层次的人才,与吉利旗下的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和吉利大学的培养体系相辅相成。
浙江汽车工程学院经过19个月的发展,目前已拥有工学院、管理学院和营销学院三个分院。学院有两大特色。
首先,就是汇集了一大批由国内外知名大学的著名教授、国家重点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国际知名咨询结构的专家顾问、业界经验丰富的管理及营销专家组成的125人的师资队伍,其中仅院士就有5人。“这是全日制的学校也做不了的。”其次,学院教学计划注重“针对性”,教学过程体现“实战性”,课程内容强调“实用性”。“培养的人才是能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吉利汽车工业发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克服实际困难的、取得实际创新成果的人才。”
该院已为吉利培养了近200名研究生,吉利高层次人才培养初具规模。目前在浙江汽车工程学院接受硕士、博士教育的吉利集团高管共计183名,同时学院还开办了经销商和供应商研修班,已培养经销商、供应商总经理累计达300名。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已经成为吉利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和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吉利在人才培养上未雨绸缪,真可谓是明智之举。
调整内部组织结构
吉利控股集团还进行内部组织机构改革,指导思想是:精益组织,优化流程,管控清晰,高效率和高效益;调整的原则是:属地化管理、系统化管理、同类化管理、扁平化管理、产品线管理,充分体现汽车行业管理特色,同时也适应战略转型中的吉利汽车发展现状和特点。
改革后的组织架构,集团总部部门从22个减少到15个,一级公司从25个减少到19个,并撤销了原有5个二级公司建制,全年销售目标提高25%,全员劳动生产率目标提高17%~30%。
对于在机构改革中裁撤的人员,吉利也进行了妥善安排,通过集团内部调剂和新基地扩展需求予以消化。
吉利通过这次组织机构改革,使企业机构更加精益,队伍更加精干,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竞争力更强,真正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
吉利为了加强品牌锻造,实施了持续的调整策略。当然,这个目的显然不是突击可以达到的,仍需要李书福和他的管理团队作出长久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