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幸福的秘密——每天不可缺少的亲子游戏
4386100000010

第10章 1~5岁亲子游戏(2)

幼儿喜欢听丢东西落地的声音,所以看到什么就丢什么。当他丢金属汤匙时妈妈可以在一旁说“锵”,丢积木时说“咔啦”,丢手帕时说“咦,没有声音?”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自会知道声音跟物体间的关系。

22.把小石头丢入空罐中

给幼儿准备装果汁等的塑料制的空罐子,让他玩丢石头的游戏。不管是抓或丢,对他来说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把瓶子倒立,从小洞中抓出石头虽然很困难,却非常好玩。

23.从哪里放进去呢

可以开始学习什么是三角形、四边形、圆形了。玩积木游戏时要边玩边跟他说:“这是圆形,这是三角形。”要他把积木按各自的形状放人打了洞的箱中,他也能玩得很高兴。

24.捞小鱼

培养孩子耐心、认真、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训练孩子主动控制其他物品的能力,培养他的自信心。

训练孩子手眼协调的能力。

准备一盆水,放上纸做的小鱼和同样大小的石子。

引导孩子将纸片和石块从水盆中捞起。反复进行。

采用竞赛形式。让两个孩子比赛,看谁捞的“小鱼”多。

喜欢玩水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使孩子在愉快的玩乐中形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小鱼”被捞光后,家长的赞扬使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他的自信心。

25.喂鱼

培养孩子从小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培养他的同情心。

训练孩子的投掷能力,发展孩子手的灵活性。

准备一个小皮球,作为投掷物。

爸爸、妈妈双手相握,成一个大圆圈作鱼嘴状一张一合,说:“宝宝,鱼饿了,你喂喂它。”让孩子把皮球投入“鱼嘴”,再一张一合,表示吃得很高兴,并连声道谢。随即,用双臂把孩子抬起来在室内走几圈。

游戏反复进行后,父母可扮不同的动物,嘴巴的大小、高低可根据幼儿投掷能力而定,尽量调整为让孩子作一些努力才能将东西投进去的位置,以此来激励孩子克服困难,提高孩子对游戏的兴趣。

26.过小桥

培养孩子勇敢的精神,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

准备一块木板(宽25厘米,长1.5~2米左右),将木板的一头升高到离地面8~12厘米,把它作为“小桥”。

让孩子沿着“小桥”从下往上走,再从上往下走。

开始,父母可牵着孩子的手走上“小桥”,等孩子熟练后,鼓励他独自走上小桥。

家长要在旁边保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7.儿歌《小剪刀》

附:

小剪刀

小剪刀,张嘴巴。

不吃鱼,不吃虾,

爱吃宝宝的长指甲。

培养孩子剪指甲的良好生活习惯。

父母带领孩子念儿歌。

配合动作,让孩子理解儿歌的内容。如父母可将食指、中指一张一合,模仿剪刀状。

最好在给孩子剪指甲时念念这首儿歌。念到“小剪刀,张嘴巴”时,把剪刀口一张一合地给孩子看;念“不吃鱼,不吃虾”时,把剪刀在空中晃动几下;接着念“爱吃宝宝的长指甲”。

28.踢罐子

对幼儿来说,一只脚支撑着体重且维持平衡,另一只脚抬高踢东西的确相当困难。妈妈可先扶住他的脚,从踢的动作开始,再一步步进展到站着踢,边走边踢。

29.歌曲《咚咚锵》

1=F 2/4

3 3 3 1 | 3 3 | 2 2 2 3 | 6 6 | 1 1 6 1

—— —— —— —— —— ——

我 敲 小 鼓 咚咚, 我敲 小镲 锵锵, 咱们 两个

| 3 1 2 | 3 6 | 3 6 | 3 6 3 3 | 6 0 ‖

—— —— ——

一起敲, 咚锵, 咚锵, 咚锵 咚咚 锵。

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

使孩子认识鼓与镲,并对它们的声音有初步了解。

准备一面小鼓和小镲。

敲小鼓让孩子听声音,告诉他这是小鼓,让孩子自己敲着玩。

用同样的方法让孩子认识小镲。

孩子拿着小鼓,父母拿着小镲,家长先唱歌曲,唱到“咚咚”“锵锵”时,按节奏敲敲,让孩子模仿自己的节奏敲敲小鼓,当唱完最后一句后,家长与孩子一起敲动手中的乐器。

注意让孩子按照一定的节奏敲动小鼓。

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节奏感后,可让他独自敲小鼓,唱完“咱们两个一起敲”时,家长、孩子共同按“××、××、××、×××”的节奏敲动乐器,既让孩子感受音乐的节奏,又训练孩子行为的控制能力,使他遵守一些简单的游戏规则。

30.跟着妈妈的歌声起舞吧

幼儿喜欢有节奏感的游戏,妈妈如为他唱些他听过的童谣或儿歌,一定会很高兴。妈妈开口唱歌,幼儿也会想跟着唱,让他把快乐的心情用身肢体表现出来,这点非常重要。让他随着歌声自由摆动身体吧!

31.玩乐器

妈妈可以跟幼儿边唱边打击乐器。玩的时候不一定要教他乐器的正确名称,例如玩手鼓时可以跟他说“我们来玩大鼓吧”。一开始由妈妈带领,当唱到“大鼓咚咚”时,可配合着歌词敲打乐器或即兴更改歌词的内容。

32.随着节拍起舞

让幼儿配合着轻快的节奏摆动身体。妈妈握着幼儿的手,带着他一起拍拍手、踏踏步、跳一跳,尽情地玩吧!

33.小乘客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

准备一个小椅子。让爸爸当司机,宝宝当乘客。

妈妈说:“汽车马上要开了,宝宝快上车吧。”抱孩子坐在椅子上,面对椅背,爸爸说:“汽车开了!”然后以椅背的两条腿为支点,挪动椅子。

爸爸说:“汽车到站了,乘客下车。”把孩子从椅子上抱下来,让孩子挥手再见,继续挪动椅子,游戏循环开始。

刚开始爸爸的动作要慢一些,以后逐渐加快。

游戏过程中,孩子往往会不遵循游戏规则,汽车到站后仍坐着不愿下。家长要耐心地开导他,告诉他“宝宝到家了,爸爸妈妈都等着他,看不见宝宝会着急的”。

34.汽车比赛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培养孩子与同龄孩子做游戏的习惯。

取两辆玩具汽车,让两个孩子在平坦的地下或桌面上比赛。

发出口令让两个孩子一起将汽车推出去,谁的汽车跑得远谁赢。

做游戏时,教育孩子友好相处,帮助孩子克服自私、霸道的不良行为习惯。

35.妈妈的手在哪里

把“爸爸的”、“妈妈的”、“洋洋的”等人名跟“手”、“脚”等身体部位结合起来问他,如“妈妈的手手在哪里?”“爸爸的手手在哪里?”“洋洋的手手在哪里?”等,让他一个个回答,答对时要高兴地称赞他:“对,答对了。”也可以用布娃娃玩这种游戏。

36.用手指认

让幼儿跟着妈妈做,妈妈一边指着自己的鼻子一边说:“鼻子、鼻子、鼻子”,指着眼睛则说:“眼睛、眼睛、眼睛”,顺着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一个个移动。

37.面向镜子说出它们的名称

带幼儿到镜子前玩摸脸的游戏。幼儿因为能在镜中看到妈妈摸着自己的脸,所以玩起来会更高兴。首先,让幼儿坐在镜子前面,妈妈坐在幼儿的后面一面摸着他的脸一面说:“××的脸脸”,接着摸鼻子、耳朵等。

38.玩吃东西的游戏

用空杯子、塑料玩具或图画书上的食物等玩吃东西的游戏。妈妈先做几次很好吃的样子,然后拿到幼儿的嘴边说:“啊,好好吃,宝宝也吃吃看”,这样幼儿便会学着妈妈做了。有空多跟幼儿玩这种心灵沟通的游戏吧!

39.现在是妈妈了

幼儿非常喜欢学妈妈的一举一动。把玩具放在购物篮里递给他,他就会高高兴兴地提着篮子走来走去。这时候可以鼓励他玩模仿妈妈的游戏,让他背着娃娃,手拿购物篮,他就会在屋里走来走去,玩得不亦乐乎。

40.做纸飞机飞上天

用广告纸或彩色纸帮幼儿折纸飞机。让他见识见识,爸爸的纸飞机能飞得老远,给幼儿一架,抓着他的手,让他学习如何放飞机。

41.帮妈妈拿东西好不好

这个阶段的幼儿如果将报纸、自己的帽子等经常放在同一个地方,只要用手势配合语言,他就能帮你拿过来。当他拿来时妈妈要高兴地跟他说“谢谢你的帮忙”,他就会很喜欢帮妈妈做事。

42.把红的拿给我

用着色的积木等玩具跟幼儿玩色彩游戏。先拿出两种较鲜艳的颜色,如红色、蓝色等,一开始先拿几个红色的给他看,跟他说:“这是一样的颜色。”积木有形状相同但颜色不同的,也有形状不同但颜色相同的,幼儿一开始很难分辨,妈妈应该强调“颜色”跟“形状”这两个字,慢慢地幼儿就会理解。

43.把图画书拿过来

把书放在书架上,幼儿拿得到的部位,方便他什么时候想看都可以拿得到。当幼儿开始偏爱某些书时,只要妈妈说出故事内容或书中的人名,幼儿就会自己去书架找出那本书。拿来时如果妈妈高兴地跟他说“拿对了”,幼儿也会感到非常满足。

44.一起来看图画书

为幼儿读一些有情节的图画书。也许有些父母认为内容深了点,但是幼儿会从图案来了解情节,妈妈说故事的声音也能让幼儿听得入迷。对于喜欢的图画书,幼儿会以再地要求父母亲念给他听,不妨应他要求,直到他听厌为止。

45.把各种颜色串起来

玩2~3种颜色的分类游戏。这段时期幼儿的手指已经很灵巧了,可以试着跟他玩串珠子的游戏,让他把同样颜色的串在一起。在眼、手并用的游戏中,不知不觉中便可分辨颜色。

46.全都是红色的

如果幼儿对颜色感兴趣,谈话时可加些描绘色彩的名词,例如带他去购物时可以指着东西说:“红色的苹果好好吃哦!”“想不想吃红色的番茄啊?”回家后也可以跟他玩画画游戏,用红色的蜡笔画出红苹果。

47.利用图画书的内容玩对话游戏

幼儿对反复听过、看过的图画书的情节,都已经牢牢记住了,他知道下一页将会出现什么,如果出现的图画跟他预想的一样,他便高兴得不得了。妈妈可顺应幼儿这种期盼的心情,慢慢地翻。

48.讲故事

训练孩子倾听成人讲话的习惯,发展他的注意力。

让孩子明白简单的道理,使他们学会良好的行为举止,促进优良品质的养成并丰富他们的词汇,发展孩子的语言。

与孩子交流情感,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选择故事情节简单、配有图画说明的故事书,让孩子一边看图画,一边听妈妈讲故事。

将故事反复给孩子讲几遍,使孩子对故事情节有粗略的记忆。

根据故事提问题,让孩子回答。如“故事里有谁?”等。

将故事内容进行延伸,如故事里出现小猫,可让孩子学学猫的叫声。

妈妈在讲故事时要语调亲切,吐字清楚,语速稍慢。

选择的图画书构图要简单,颜色鲜艳。

妈妈设计的提问不要太复杂。

附:

两则幼儿故事

吃牛奶的小狗

狗妈妈生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可是,狗妈妈没有奶水,把小狗饿得又哭又闹。这可怎么办呀!狗妈妈急得直掉眼泪。狗爸爸呢,抱着小狗不停地摇呀、拍呀,小狗还是哭个不停。牛妈妈知道了,马上来到狗妈妈家,她说让我试试吧。小狗吃了甜甜的牛奶,笑了,狗妈妈狗爸爸也笑了。

(教育孩子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像牛妈妈那样帮助他,这才是好孩子。)

小鸭和小鸡

小鸭和小鸡是好朋友,一块儿出去玩,他们来到草地上,发现很多小虫子,小鸡的嘴尖尖的,一下就能捉到小虫子,吃得可高兴啦;小鸭的嘴扁扁的,捉不到虫子,急得嘎嘎叫。小鸡看见了,就把自己捉到的虫子给小鸭吃,小鸭说:“谢谢你,小鸡。”两个好朋友玩得真高兴。

(教育孩子要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