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区域经济发展难点问题研究
4400700000010

第10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2)

从总体上看,“梯度推移理论”符合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也符合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客观上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体上依据三大经济地带形成了三个经济技术梯度。在正确认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基础上,自觉地利用经济技术梯度,让发达地区首先掌握先进技术,使经济高速发展,然后逐步向中、西部地区传递、扩散,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这一理论思想有其存在和运用的合理性。根据这一不平衡发展战略,自1978年以后,我国投资布局开始向沿海地区推移,主要有两次高潮。第一次是1978—1982年,沿海与内地投资比率由0.79上升到1.04。第二次是1983—1988年,沿海与内地投资比率由0.98上升到1.36。1990年,沿海与内地投资比率下降为1.277。这一投资惯性态势使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增长。

3.“梯度推移理论”面临的挑战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到90年代初期,“梯度推移理论”遇到了严重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四个方面:(1)能源与原材料供应的严重不足迫切要求加快中西部资源产业的开发;(2)外部环境变化和对外开放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国家接壤的中西部地区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3)各省区在地方经济利益的推动下,利用国家财政制度改革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地方财力纷纷大力发展自己的加工产业,以至出现了重复引进与生产能力过剩为特征的“地区经济结构趋同”趋势;(4)消费基金持续高速率增长,且投向经历、抢购保值、持币待购、盲目投资等阶段的不断转换,导致了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剧烈起伏与不断再组合。在这种情况下,理论界对地区发展问题展开了讨论,不少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思路,如“反梯度推移”论认为,现有生产力水平的梯度差异不一定决定经济开发的顺序,决定经济开发顺序的应该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只要经济发展需要,而又具备条件,就可以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开发,而不管这个地区处于哪一梯度;落后的低梯度地区可以直接引进采用先进技术,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实行超越发展,然后向二级梯度、一级梯度进行反推移。他们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拥有东部地区短缺的石油、煤炭和有色金属等,因此具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如加速对西部地区进行开发,就可以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有力地推动东部地区的发展。

4.简要结论

综观以上理论探讨,主要分歧在于对地区发展目标的不同侧重。地区发展的目标有二:一是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更快增长,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二是消除地区经济的二元结构,使地区发展趋于平衡。如果侧重于前一个目标,一般倾向不平衡发展;如果侧重于后一个目标,则一般倾向平衡发展。理论分析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表明,在一国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地区发展上不宜采取平衡发展模式,不然,投资效果和经济活动的效益都会下降。我国过去片面强调地区平衡发展,以牺牲总体经济效益为代价维持低水平的地区平衡,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也难以达到平衡发展的目标。所以.应该将地区平衡发展建立在生产力水平提高及国民经济更快增长的基础上,这是地区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基点。当然,在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同时。要从全国的发展角度作通盘考虑,不能过分强调倾斜而忽视了地区间的协调发展。90年代以来,基于对过去实践经验的反思和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进一步深刻认识,便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该理论的基本点可表述为:地区间的分工应建立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国家和地方应积极支持和促成分工的形成;国家对地区的倾斜政策应当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优势有机地结合,即对重点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或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进行倾斜,对其他产业不予倾斜;国家加快条件较好地区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落后地区的发展,将地区差距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二)区域经济开发模式选择的基本理论依据

1.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区域经济开发模式选择的基本参照系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特别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命题。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所谓“公平”,是指社会成员收入的均等化;所谓“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公平与效率两个政策目标是相互抵触、相互矛盾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据是市场对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禀赋)贡献的评价和付酬制度,其逻辑关系是:市场愈起作用,收入差距相应拉得愈大,经济效率也愈高;相反,市场作用愈小,政府管制作用愈大,收入分配愈平均,经济效率当然也就愈低。因此,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一种此长彼消的替代关系,为了达到收入均等化,就要牺牲效率;为了提高效率,势必要牺牲公平。故公平与效率就有一个先后顺序问题,它涉及西方经济学中深层次的价值判断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经济理论中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两大思潮的冲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有其独特的含义。一般来说,“效率”是指在发展国民经济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合理布局,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区域经济的较快增长,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而“公平”则是人们要求利益和权利分配合理化,它包括的范围很广泛。除经济领域外,还涉及政治、法律、文化等领域。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不公平所反映的主要是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和权利关系。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公平,主要指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并存,高收入地区与贫困地区并存,区域之间在国土开发程度、经济技术水平、经济实力、人均收入与消费水平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实现区域发展的公平目标,就是要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条件下逐步提高不发达地区的开发程度,壮大经济实力,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最终实现区域之间相对均衡发展,达到真正的利益统一。

如何协调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世界各国都普遍遇到的问题。西方经济学者从他们的立场观点出发,作了大量研究,其中有些观点可供我们借鉴和参考。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指出:如果平等与效率双方都有价值,而且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没有绝对的优先权,那么在它们冲突的方面就应该达成妥协。这时,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平等,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率。然而作为更多地获得另一方的必要手段(或者是获得某些其他有价值的社会成果的可能性),无论哪一方的牺牲都是公正的。从纯经济学的领域看,奥肯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概念,它还涉及社会政治、道德伦理等领域。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对公平与效率的取舍从来没有出现只追求一方而舍弃另一方的现象。甚至进一步说。也不能为了一方面过度牺牲另一方。这已为历史经验所证明。过分偏重于公平目标,将损害总体经济效益,这种过度牺牲效率、缺乏物质基础的区域公平,只能是区域的普遍贫穷,这种公平也是维持不下去的;反之,过分偏重于效率目标,将进一步拉大区域差距。甚至造成区域间的两极分化:各地区、各民族利益关系上的失衡,是各地区、各民族间发生摩擦而引发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根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地域都不可能有持续效率的经济增长。因此,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公平与效率的妥协。具体地说,就是要寻找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区间”,即公平、效率兼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与统一

效率与公平是有一定矛盾的,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促进全国经济增长和宏观区域之间均衡发展的双重任务,但具体到一定的发展阶段,由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效率与公平又存在矛盾。这一矛盾表现在:实现区域平衡发展和公平目标,就可能影响某一阶段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效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少经济效益指标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态势。这就使得我们在制定区域政策、协调区际利益关系和组织经济运行时受到两个相反力量的制约:要从宏观效益出发。保持其稳定增长,就需要采取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区域政策,但这样会加剧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权利、利益上的不均等;而要加强和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生产能力,实现公平和利益的统一,又会影响宏观经济效益,为此会支付可观的机会成本。然而,效率与公平又是统一的。第一,效率决定公平的存在和发展。只有当效率提高,剩余产品出现后公平才会发生。随着效率的不断提高。公平也会不断发展。我国区域发展的目标是各区域均衡发展,走共同富裕之路。而随着宏观和微观、全国和各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必将为实现区域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当然,效率决定公平的发展,要受到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在区域发展初期,区域经济的极化效应较扩散效应显著,通过采取适度的倾斜政策,在不同地区有重点、有差别地发展经济的做法虽在短期内使区域之间差距有所扩大,但却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促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最终会缩短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均衡化目标的时间,达到公平与平等。第二,公平是效率的激素或催化剂。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整体效率的提高,需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达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而这一切,靠的是区域全体成员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这又取决于每个成员对公平的感受。因此说,公平出效率。为了提高区域的整体效率,必须创造一个公平环境。可见,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并不是此消彼长截然对立的,而是效率决定公平、公平反作用于效率的辩证关系。为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就应寻找效率与公平相关运行的轨迹,制定一个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区域发展战略。

三、区域经济开发的模式选择

在新的体制背景、市场格局、开放环境和发展阶段下。要求区域经济开发必须在模式选择上有所创新,从西部、中部和东北的现实情况出发,开发模式的选择具体应体现在以下方面大的转变上。

(一)由以计划开发模式为主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以市场开发模式为主转变

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发展滞后,除了自身基础条件与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关键在于市场经济体制发育滞后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在种观点认为,西部地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得到长远发展,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却发展相对缓慢,且与发达地区差距拉大,据此得出西部地区应继续选择计划导向为主的模式。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难以自圆其说的,他没有看到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差距拉大的体制性差异这一根本性原因,没有看到改革开放前依靠“三战”建设等“嵌入式”发展方式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沉痛教训,也没有看到今天西部大开发是在买方市场、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新经济大力发展等新环境下进行的,而改革前的开发是在计划经济、短缺经济、对外封闭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一新情况,更没有充分考虑到在目前形势下试图以牺牲发达地区利益,靠抽肥补瘦、“劫富济贫”来促进西部开发的现实障碍。

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大开发,必须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和新的对外开放的环境,充分考虑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这只“看见的手”来推动。为此,重点应解决以下问题:

1.要大力培育开放的市场主体

一般可把经济发展概括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真正的市场经济是各类市场主体唱主角,自下而上地发展。这样无论处于经济高涨期,还是市场低迷期,总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充当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角色。地区经济的活力、应变力、自。我发展力正处于这种优胜劣汰、兴衰更替之中。

要尽快形成众多的市场主体,首先是在实现富民兴区的过程中,坚持富民为先、富民为本,不仅要使居民有生活资料,亦要有生财之本。这样才能加速千万个市场主体的形成。其次,真正“四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是市场交易的结果。譬如拥有技术特别是专利技术的工程技术专家可以其“知本”与拥有土地、厂房、资金的持有者,通过交易形成市场主体。如果大批市场主体形成,许多看似棘手的问题,都会较易解决。

2.要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

在广泛开展横向联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开放性、竞争性的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使城乡生产要素在最大限度的区域间和产业间得到合理配置优化。

3.要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开展水平分工.既可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又有助于全国生产力分布和合理化

4.要大力培育资源市场,造就资本流入的条件。促进资源向资本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