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区域经济发展难点问题研究
4400700000009

第9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1)

在充分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确保开发依据及总体思路的基础上。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要在开发模式、开发机制、开发路径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开发模式、机制、路径的选择客观上需要经历一个比较、学习、继承、转化、兼容的过程,同时要正确处理好相关模式间的关系。类似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在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其所采取的区域开发模式也往往表现出较大差异。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

(一)均衡发展模式与非均衡发展模式

均衡发展模式与非均衡发展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两种基本模式,是研究确定西北开发模式的基本参照系。

1.均衡发展模式

均衡发展模式是指在各地区均衡布局生产力,谋求各地区经济均衡增长。这一战略以美国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为代表。纳克斯强调,在经济发展初期,“一切部门应当同时扩大”,一方面各部门平衡增长可以产生外在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备部门的平衡增长可以帮助供给与需求保持平衡,使经济均衡而稳定地增长。均衡发展战略虽然可以抑制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减少区域间的利益冲突和摩擦,但却容易出现平均分配资源和降低投资的经济效益,致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产业结构转换效率低。

2.非均衡发展模式

非均衡发展模式是指优先发展某一区域、某一产业或某几个区域、某几个产业,以带动其他区域、其他产业的发展。这一发展模式以美国经济学家、“不平衡发展”理论的创立者赫尔希曼为代表。赫尔希曼认为,发展中国家真正缺乏的不是资源本身,而是运用这些资源的手段和能力。经济发展并不主要取决于资本形成,而是取决于使用现有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率的能力。赫尔希曼的目的是要说明经济发展的初期实行不平衡增长的必要性和意义。他同时也指出了发展初期强调不平衡增长,目的还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平衡增长。只不过平衡发展战略能够将有限资源投向效益较高的区域和产业,获得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但这一战略也会产生“极化效应”,使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并产生诸多社会问题。

(二)极点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网络辐射开发模式

这三种模式主要反映区域开发模式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

1.极点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适应于经济发展落后或者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在建设资金有限,而基础设施建设又需要巨额社会资本投资的情况下,要促进这类地区的经济开发,关键是选择一两个区位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进行重点开发,使之构成区域的增长极或增长点。通过增长极(点)的迅速增长及其产生的较大的地区乘数作用,促进和带动周围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增长极能否对周围广大地区产生较大的增长推动力,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需要有主导工业和推进型企业。一般说来,在增长极中心.都有一种占统治或支配地位的大型推进型企业,它隶属于主导工业。这些企业既可能是一个多工厂企业,也可能是各个企业所组成的群体。二是需要适当的周围环境。适当的周围环境是指导那些有利于增长极发展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地区资源及其空间组合、经济结构及经济活力、技术水平、社会生活习惯以及国家的区域政策等。三是需要一个高效畅通的区际增长传递机制。

2.点轴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经济发展已有一定基础或者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在经过第一阶段的点状开发后,地区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交通通信网络初步建成,而人口和制造业等迅速向一些城镇地区的集中,形成了启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点)。因此,要促进这类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关键是选择好重点开发轴线,采取轴线延伸、逐步积累的渐进式开发模式,即沿着重点开发轴线,配置一些新的增长极或增长点,或对轴线地带的原有增长中心、城镇中心进行重点开发,使之逐步形成产业聚集地带。在一定时期内,重点开发轴线不宜太多,一般以1—3条为宜。重点开发轴线的选择,主要根据以下原则:(1)以水陆交通干线为依托。实现产业布局与交通运输的最佳空间组合;(2)工业和城镇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且有较大的经济发展潜力;(3)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同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要素的可供给性及空间组合良好;(4)轴线的开发,对整个广大的腹地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和带动作用较大。

3.网络辐射开发模式

在经过较长时期的极点开发和点轴开发后,地区经济已有较好的基础,并开始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地区。一般经济技术力量雄厚,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高,人口和产业密集,劳动力素质较高,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通信已形成网络。这类地区通常是国家经济重心区的所在,其经济发展状况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联度相当高。在发达、繁荣的掩盖下,许多矛盾随着岁月的积累,形成潜在的衰退因素。因此,这类地区的经济开发同时面临着整治(再开发)和开发两大任务。它一方面要对原有大城市集聚区进行整治,调整产业结构,扩散、转移部分传统产业,重点开发高新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又要全面开发新区,以达到经济的空间均衡。新区的开发,一般也是采取点轴开发的形式,而不是分散投资、全面铺开。这种新旧点轴的不断渐进扩散和经纬交织,将逐渐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经济网络体系。

在经济发展已有较好的基础或者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地区经济开发所以要采取网络开发模式,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整个区域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时经济的空间均衡即地区差异的缩小,就成为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资金供给对区域经济开发的约束已不像前两个阶段那么明显,区域经济实力已允许或能够全面开发新区,进行大幅度的空间结构调整,以便促使区域经济逐步趋向均衡。第二,集聚规模经济是有其限度的,当经济活动在少数点、地带上过度集聚,将会产生一系列的“膨胀病”,如运力紧张,原燃料供应不足,用地用水困难,环境质量下降,公共服务成本及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迅速增加等等,这又将使集聚产生的规模不经济超过集聚带来的利益。

(三)综合开发模式与体制创新模式

1.综合开发模式

综合开发模式是针对过去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脱节,资源开采与加工利用脱节,工业与农业脱节,一、二、三产业之间脱节的“嵌入式”单打一的开发模式而言的,它要求从区域内各产业间的关联性和经济结构的协调性上把握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开发促发展,以发展促开发。综合开发模式的具体内容,从横的方面说,就是一、二、三产业综合开发;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综合开发;自然资源与智力资源综合开发。从纵的方面说,就是要把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以及现代经济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扬资源之长,补缺乏先进技术之短,远近结合,扩展经济开发层次,扩展产品加工深度,开发新产品,为区内外和国际市场生产多种多样、优质适销的商品。综合开发模式的着重点,是如何把待开发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如能源、矿产、土地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以加速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它要求把自然资源开发同智力资源开发、技术引进、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把农牧林业开放在首位,深化加工层次,扭转生态平衡,发展商品生产,实现农业振兴;把开发能源资源作为重点,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加工工业发展,以促进输出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扩大资源开发的规模和强度,积累建设资金。综合开发模式事实上是一种区域平衡论,它着眼于优势资源的选择与配置,由于综合开发模式需要巨量资本投入、关键技术投入、高素质人才等资源投入作为支撑,又牵系各种矛盾与关系的协调与解决,配套条件较高,故适应于开发的较多阶段。

2.体制创新模式这种模式又称改革推进模式

本质上观察,这种模式既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理论模式。又是一套探索改革模式的目标系统或模式体系。它包括:通过股份制改革,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并辅之混合经济与私营经济参与的所有制结构模式;通过加速城镇化建设,培养城市增长极,拉动农村经济成长,构造区内外、国内外多层次、全方位经济循环、相互参与的开放模式;通过多重组合的毗邻经济区的组建,构造改革与发展配套、相互参与的重点实验区大辐射网络的发展模式;通过价格体制改革,构造东西部双重利润合理再分配机制、生产要素效益配置、相互参与的市场发育模式;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在培养和扩大民主政治机制的过程中,强化地区政府协调、服务、指导、规划、调控的“硬政府模式”。在这一系列模式中,其他模式运作均与“硬政府”模式运作相关并受其制约,因此,改革推进模式又可称为“大参与、硬政府”模式。改革推进模式与其他战略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把体制改革、政府职能的改善与强化等非经济因素纳入战略研究范围,并作为关系到西部发展前景、发展速度的基础性因素优先考虑,从而使经济与政治、改革与发展、改革与开放、发展与调控、短期与长期等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具体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覆盖面宽、操作性和可控性好等特点,为研究和制订西部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体制创新模式主要反映改革与开发的关系,它立足于待开发地区经济社会结构的协调,政策的合理确定,开发措施的启动与突破。在区域经济开发的战略准备与启动阶段,这种模式具有一定优势。

(四)计划经济开发模式与市场经济开发模式

计划经济开发模式主要是依据有关行政当局对当时形势、环境的判断,利用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统一调拨、集中控制等手段实施大开发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力量集中、行动迅速、动员能力强、见效较快,在经济启动或建立初级工业化阶段有一定优势。我国沿海开发模式特区建设模式、新疆建设兵团模式、“一五”重点建设模式、“三线”建设模式都属此类模式。但由于这种开发模式的动力或开发主体是政府,强调开发服从于行政指令,忽视地方利益,算政治账、军事账,忽视开发的经济合理性即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所以一般存在重规模、重速度、重齐全、轻质量、轻效益、轻特色的现象,收益与成本极不对称,浪费严重,是一种粗放型开放模式。随着国内外形势及周边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地区利益格局的形成与强化,这种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市场经济开发模式主要是指以市场机制作为开发的基础手段,按照价值规律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以利益为导向进行的开发。这种模式的主要优势是能较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兼顾国家、地方、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不足是利益的协调困难较大,开发的效应有一定迟滞性。但总体上讲它是一种较好的开发模式,已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应当强调指出的是,这两种模式的划分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论抽象,现实中绝对、纯粹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开发模式均不存在。现实中广泛采用的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模式,即所谓“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同时运用。但这里的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开发模式的结合不能混同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模式的结合,而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即在实行市场经济大前提下,以市场机制为主要手段,同时充分发挥计划机制的作用。美国西部开发、意大利南部开发、日本开发北海道等。基本上都是沿着这一路径进行的。

二、对原有开发模式的反思

(一)“非均衡梯度推移”开发模式的实施与挑战

1.改革开放前区域均衡发展模式的实施

建国后至今30年中,我国政府为了粉碎西方国家对我国经济上的封锁,从国家安全和旧中国工业基础及工业布局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和与之相配套的区域发展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实行以“条条”为主的统一管理体制,较少考虑地区优势和自主权的发挥;在区域发展方针上,实行自上而下的外部控制为主的发展模式;在区域发展目标上,强调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和国防原则。较少考虑投资效率的提高;在区域布局与投资分配上。突出内地。有计划地推动生产力布局的大规模推移。这种区域均衡政策保证了中国生产力布局由沿海向内地扩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内陆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为沿海地区开辟了资源产地和消费市场,同时保持了各区域大致均衡发展,区域间经济摩擦较少。但这些成就是以牺牲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率为代价的,是以支付巨大的社会成本为支撑和前提的。

2.改革开放以来“梯度推移”模式的推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使我国区域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以平衡为目标的“均衡”模式逐步转向以效率为目标的“倾斜”模式。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模式由“均衡”到“倾斜”的转换,是建立在“梯度推移理论”之上。

在生产力布局学中,“梯度”概念用来在地图上表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过程。在现代生产力布局研究中,普遍绘制地区经济发展梯度图,表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梯度变化状况。70年代末80年代初,“梯度推移理论”被引入我国生产力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中,主要是针对我国经济分布与发展的不平衡性,运用这个理论来探讨开发重点的空间转移和调整空间结构的途径。“梯度推移理论”在我国表述为:各地区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地区间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生产力的空间推移,首先要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并掌握先进技术,先发展一步,然后逐步依次向处于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的速度加快,也就可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相对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