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中国人可以吃得更安全
441200000017

第17章 给买回家的食物上“安全保险”(5)

前不久,上海市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项跟踪调查了三年的数据显示,超市购物篮底部的霉菌阳性率可达69%,大肠杆菌阳性率为51%,手推车车底的霉菌阳性率可达37%。其中,购物篮篮底和手推车车底被污染程度最高。此外,购物车的把手也是污染源之一。韩国研究人员也发现,购物车把手每1.55平方英寸(1平方英寸=6.4516平方厘米)内的菌落形成单位多达1100个,远远超过了网吧鼠标、电梯按钮等污染源。

为了避免你辛辛苦苦挑选的安全食物毁于不起眼的购物篮,建议各位可以这样做。

1.去超市购买商品时,最好自觉将生、熟食品分开放。

2.对于火腿肠等直接食用的食品,先用塑料袋装好,再放入购物篮或手推车内,避免交叉污染。

3.牛奶、豆浆等即食食品,最好先加热再食用。

4.购物后要注意洗手。

总之,不要把购物篮当成无菌篮,要想家人远离食品隐患,就要多注意这些细节,别让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9. 别把冰箱当成“保险箱”

我刚结婚的时候,我婆婆也像很多老年人一样,喜欢什么东西买来就往冰箱放。我告诉她那样不科学,老人就是固执,说:“放在冰箱里不科学,那放在外面就科学了?”几次劝说无效,有一次,我就特意给婆婆做了个实验。我买了一把香蕉,掰开一半放在冰箱里,另外一半放在常温下,结果放在冰箱里的香蕉很快就变黑了。眼见为实,这下婆婆服了,相信原来冰箱存放食物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我又趁热打铁,就冰箱食物的存放问题好好地给婆婆上了一课。

自从冰箱走进寻常百姓家,大多数家庭主妇认为,既然冰箱是制冷的,那么所有放在冰箱里的食品都可长期保藏,经久不腐,太平无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很少有人知道,冰箱存放食物其实也是大有文章的,什么时候放、怎么放都要根据食品的特性来进行,否则一样会让食物变质、污染,影响身体健康。

★各种食物不应混放在一起

我相信在家庭生活中,各种食物胡乱地塞在冰箱里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夏季更是如此。冰箱里往往堆着肉类、蔬菜、水果、腌制品、鸡蛋等多种多样的食品,还有吃剩的饭菜,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

殊不知,食品混放极易造成交叉污染。举例来说,如果某种肉类食品中含有细菌,污染了葱、香菜等,尽管肉食品煮熟之后已经杀灭了细菌,但由于葱、香菜之类的调味品一般都是简单洗洗,切碎了洒在菜上,未经加热杀菌,容易引起中毒。因此,一般来说,食品买回家后最好先分类处理,分别包装、密封后再放进冰箱;生熟食品分格子存放,熟食放在上面。

★不要把冰箱当成储藏室

肉类食品、熟食品、速冻食品很容易有大量细菌滋生。因此,这些食物在冰箱里的存放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天。还要注意及时清除冰箱里存放时间太久或已变质的食品。

含水量较多的果蔬,如番茄、黄瓜、荔枝等,最好保存在冷藏室的抽屉中,而且不宜久存。由于含水量较多,这些果蔬长时间冷藏后会变黑、变软、变味。热带水果最好放在避光、阴凉的地方贮藏。如果一定要放入冰箱,应置于温度较高的蔬果槽中,保存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天。

★需要搁置一天再放入冰箱的食物

白菜、菠菜、芹菜、胡萝卜、桃、葡萄、苹果等适宜在0℃左右保存。不过,这些果蔬刚买回来时最好不要立即放入冰箱,因为低温会抑制果蔬的酵素活动,使残毒无法分解。所以,以上果蔬最好在室温下存放一天后再放入冰箱。

★不宜在冰箱中存放的食物

香蕉、柠檬、南瓜等的适宜储藏温度是13℃~15℃,低温储存容易使之变黑、腐烂。火腿也不宜冷藏,因为会使其中的脂肪析出,导致火腿肉结块或松散。巧克力冷藏后表面容易结白霜,失去原味。

面包等面食也不宜在冰箱内保存,否则会导致淀粉中的直链部分慢慢缔合,从而逐渐变硬,出现“变陈”现象。黄瓜、青椒在冰箱中久存,会变黑、变软、变味,黄瓜还会长毛发黏,因为冰箱里保鲜室的温度一般为4℃~6℃左右,而黄瓜贮存的适宜温度为10℃~12℃,青椒为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