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中国人可以吃得更安全
441200000018

第18章 厨房操作的“王道”(1)

看到这儿,各位姐妹们赶紧打开自家的冰箱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不该放或者放得不对的食物正在你家冰箱里睡大觉呢?

第四章 厨房操作的“王道”

中国人做饭、做菜最注重口味和颜色,讲究色、香、味俱全,有时甚至会为了追求口味而牺牲食物特有的营养。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有些得不偿失。家庭饮食尤其要避免做这类不讲求营养的饭菜。同时还要注意,如果食物在烹饪时加工不当,或者在细节上马虎大意,还很有可能产生多种有害于身体健康的物质。虽然我并非烹调方面的专家,但结合食品安全和自己的烹饪经历,却也总结出了不少经验,希望我的经验能为你的健康厨房添滋加味。

1. 妙招去除蔬菜自身毒素

盐水毛豆,在夏季的大排档里是一个招牌小吃,虽然没有“麻小”的名气响,但受欢迎指数似乎要比“麻小”高。我身边的朋友中,凡是吃过大排档的人都叫过这道小吃,三五个朋友一起剥豆、吃豆、喝酒、聊天,很是自得其乐。在大快朵颐的时候,他们可能很少会对这种好吃又好看的小东西起戒心。但实际上,毛豆在煮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熟透的话就会产生一种毒素,吃多了之后会恶心、呕吐、腹泻。与毛豆有同样问题的还有以下几类食品,我们在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豆类:如四季豆、红腰豆、白腰豆等,它们都含有植物血球凝集素,如果煮得不熟,会导致人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研究发现,半生半熟的红腰豆,豆内毒素反而会更高,因此必须煮得熟透才能吃。

竹笋:含有一种叫生氰葡萄糖苷的毒素,食用前应将竹笋切成薄片,彻底煮熟后再食用。

鲜黄花菜:含有有毒物质秋水仙碱,如果买的是新鲜的黄花菜,食用前最好先用开水焯一下,然后用清水多浸泡、冲洗一会儿;当然,也可以直接购买干制黄花菜。

马铃薯:误食青色、发芽的马铃薯后会出现口腔灼热、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不要购买这类马铃薯。

此外,未成熟的青西红柿、已经腐烂的南瓜、冻过的生姜都有可能使人中毒、致癌,千万不要误食。

2. 烹调不当会产生致癌物

我有个在肿瘤科工作的医生朋友,他曾和我慨叹,医疗技术现在是越来越先进,但是患癌症的人反倒越来越多,而且发病年龄也日趋低龄化,甚至还有一些儿童癌症患者!

是啊,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很多癌症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果发现得早,还可能根治,但是要防病于未然却还是要靠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和饮食中多加注意才行。特别是在日常的饮食中,因为烹调方法不当致癌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肉类中的蛋白,如果在烹饪的时候火候过了,就很容易变成致癌物。另外,高温加热、油炸、新鲜的蔬菜洗切后搁置很长时间不吃、用煤炭等燃料熏制食品,这些生活当中很常见的一些不良做法,如果长时间不加以修正,都会成为让我们身体致癌的隐患。

所以,要做一个合格的家庭主妇,一定要注意避免用上述这些方法烹饪食物。我个人认为,在烹饪方法上,蒸比煮好,炒比炸好,汆比炒好。重要的是要根据食物的性质,合理选择烹调方法,不能因为追求口味而使用不恰当的烹饪方法,否则会给身体留下重大的健康隐患。

3. 烧烤、油炸食物一定要少吃

每到入夏,各个饭馆门口的烤串生意就开始兴隆起来,在呛人的烟雾中,众多食客吃得津津有味,再配上一碟煮花生、一杯扎啤,更是许多人吃宵夜的不二之选。我老公没结婚前也是乐此不疲,但是现在在我的循循善诱之下,烤串已经无法再诱惑他了。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家庭烹饪要少用烧烤、油炸的方式,因为这两种做菜方法会产生很多副作用,对人体伤害很大。

首先说烧烤类食物。整个烧烤过程就是把生肉放在烧得很旺的火上,用很高的温度把生肉烤熟。肉里面被高温分解的脂肪,与蛋白质结合,就会产生一种叫苯并芘的致癌物质。这种物质有很强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为此,国家卫生部门曾通过各种渠道多次呼吁民众少吃或不吃烧烤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