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沙漠密语
4416900000035

第35章 陕甘宁篇(7)

王有德的办公室还在灵武城边那个老地方。和三年前相比,他的外貌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还是高而瘦的身材,脸上长着一个特别醒目的大鼻子。一见面,没有多少客套,他便“透明度”很高地邀请我参加当天上午的白芨滩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会议,接着,又给了我一份他自己撰写的文章,这是记录胡锦涛总书记对白芨滩保护区视察详情的。

我很感谢他的坦率,让我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

在这次会议上,我开始感觉到他的变化——他似乎变得更加性急,对工作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了。会上全面汇报和研究了保护区管理局近日的工作情况,包括工程进度、后勤保障、职工福利、职工培训、管理制度、职工情绪等等。看得出来,王有德对许多部门的工作并不满意,他常常打断科长们含糊不清的汇报,追问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措施,批评得坦率而毫不留情,有一些语言明显地带着王有德式的色彩:

“不要只盯住钱,要是只盯住钱,我们的沙就不要治了!”

“你工作不深入,只在房里做工作,你下面的人咋办?你们领导班子就搞成了两套,下面听谁的?”

“你的人没积极性,停职的、跳槽的、上班后不干活的都有,你咋解决?咋样让他们觉得有奔头、有积极性呢?搞工作应该首先从‘人’上做文章!”

“各级政府只给了保护区400万元,仔细算算账,除了管理费、社保费等等外,一线300多工人的工资一分钱都没有,咋办?只有自己挣!”

对有的制度,他还明确地一口气叙述了具体条款,譬如对汽车的管理问题,他就考虑得很具体:“公车不能私用,有必要私用经批准后要自己加油;管车的对用车情况要按月报账;汽车要按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停放;财务方面要按核定的行驶里程、核定的经费使用;安全行驶,爱护车辆,遵守交通规则……还要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管车的要做到当月核算,当月兑现,总之,既要严格合同,又要能鼓励人的积极性……”

在会议结束时他又总结说:“汇报要有重点,要有工作目标、特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打算和建议。对工作要‘前移’,要主动服务,有超前的思考,就像对尕娃娃尿床一样,在没尿之前就要预防,等已经尿了就晚了!”他还宣布:“以后工作汇报可以放在晚上,不要占用白天的工作时间了。”

为什么53岁的王有德会变得比过去更加性急呢?保护区的一些工作人员告诉我:“他的压力太大了!您看看,他拥有多少荣誉头衔,我们常说,有这么多荣誉的,全国恐怕只有他一个。荣誉多了,压力也就大了。”

原来,王有德这个回族人、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党委书记兼局长,不仅是全国惟一的“治沙英雄”,而且还是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大代表、中共17大代表,先后曾被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白芨滩自然保护区也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并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确定为外国政党的考察培训基地。

2007年4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曾亲临白芨滩保护区视察,亲切看望了一线治沙工人。工作人员们说得不错,确实荣誉多了压力也就大了!

我翻开了王有德撰写的《亲历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白芨滩自然保护区》,这是一篇朴实无华的文章,详细记录了胡锦涛视察保护区一个多小时中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充满了激动、感谢和新的决心。

总书记直接去到了沙漠腹地大泉管理站的治沙现场,看望治沙的一线工人,自治区领导通知王有德到现场进行汇报,在回忆自己当时的心情时,王有德是这样写的:“我当时从感觉上不好接受:总书记到了白芨滩大泉管理站来视察防沙治沙工作,看望长期奋战在防沙治沙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我们应该敲锣打鼓隆重欢迎,而组织上确定让我一个人站在那里迎接,确实让我难以接受……”

在王有德汇报时,胡锦涛不但详细了解了白芨滩保护区的功能区划、资源分布、生态价值及防沙治沙情况,还详细询问了职工们的住房问题、子女上学问题、职工收入和生活水平、职工思想情绪、治沙资金的筹措情况等等。在治沙现场,胡锦涛亲手种植了两棵沙柳和两棵沙拐枣,和职工们一起扎起了固沙的草方格,和大家亲切交谈时,再次询问了职工们的工作和收入情况,最后和职工们合影留念,并且勉励大家说:“你们工作辛苦,但是非常有意义。一方面固沙植树对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同时也通过辛苦劳动尽快富裕了起来。沙退人才能进,反之,如果沙进人退,那么我们的下一代还有什么希望?”

在从治沙现场返回时,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说:“有德,你有什么想法和打算,向总书记汇报汇报。”王有德便向总书记反映:“宁夏是个小省,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广大群众保护生态、防沙治沙的决心很大、热情很高,请中央考虑能否把我区确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省区。这样我们在确保项目和资金的前提下,每年预计可以完成3万亩的治沙任务。”在和总书记告别时,王有德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他说:

“总书记,感谢您对我们宁夏人民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您对保护区广大职工的厚爱和关怀。我代表灵武人民和保护区干部职工感谢您。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按照中央的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继续扎根荒漠,为保护母亲河、保护家园做出贡献。”

总书记站了起来,和王有德亲切握手告别,并且对同行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们说:“他们有这样的决心,从中央到地方都应该支持、应该关心!”

2007年11月传来消息,如王有德所愿,在全国率先实现“人进沙退”的宁夏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八大治沙示范区之一,灵武市被确定为治沙的示范县(市),全国防沙治沙大会在银川举行期间,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参观白芨滩自然保护区后十分满意,当场拍板,给予保护区治沙资金300万元,并且说:“他们这里人行,你拿上钱弄给别人,没有人干咋行!”后来,贾治邦还语重心长地对白芨滩保护区的职工们说:“我们国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约只有六七百平方公里适合人类生存。沙在侵害,人的生存空间就越来越少,所以国土资源非常珍贵,保护好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就大……大家要好好干!”

再次见面时,我曾问王有德:“在这三年中,我们白芨滩保护区又做了些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王有德兴致勃勃地再次陪我去考察他的保护区。

在路上他告诉我,10年前保护区每年治沙5000到1万亩,现在每年可以治沙两万到3万亩了。为了建立宁夏的能源基地,上面对保护区进行了调整,调出去了大部分已经治理的地方,调进了24万亩没有治理的沙地,再加上能源基地修路,又破坏了一部分林地,因此保护区防沙治沙的任务仍然很重。沿毛乌素沙地的流沙区长70多公里,宽8公里到15公里,目前只治理了一半多一点;白芨滩到甜水河一带流沙近30公里,目前也只治理了一半左右。

在县城东南,我们看见沙漠离农田只有几百米,王有德大手一挥对我说:“你看看,你看看,沙漠紧挨着农田,再不治沙这些农田就保不住了!”

阳历8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沙漠里更热得像烤炉,但保护区的工人们仍然在烈日下扎着固沙的草方格,沿途堆放着许多麦草垛,汽车往来忙碌地拉着麦草,许多女职工头上围着鲜艳的红头巾,在黄色的沙海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保护区实行了计件工资,工人们一天可以扎草方格400到600个,每个1毛到1.5毛钱,干一天可以挣到五六十元甚至更多了。王有德笑着指着草方格有些得意地说:“我一天可以扎两百多个,数量没他们多,但质量比他们好!”说着便从工人手里拿过铁锨熟练地干了起来,他扎的草方格质量果然很好。一边扎他一边说:“刚麦收时就扎的草方格质量最好,这时的麦草更耐腐蚀,防风的效果也更好一些……”

我们到了种植了许多灌木的地方,被称作“沙漠姑娘”的花棒满枝都是红色的、粉红的、白色的小花,极为灿烂。沙山上已经种上了大面积的沙打旺、沙冬青,胡锦涛总书记几个月前种植的沙拐枣幼苗已经长到1米多高。白芨滩盛产天然白柠条,许多地方有大片白柠条,汽车走过时,群群野鸽从灌木丛中飞起,荒凉的沙漠似乎变得生气勃勃了。

在经过一片沙地时,我们的越野车突然陷进了大沙窝里,车轮飞转,扬起一片沙尘,开车的是位年轻的科长,急得满头大汗,但车子“嗡嗡”叫着,就是出不了沙窝。王有德下车看了一会儿后便叫那位年轻人让开,自己抢过方向盘,猛地往后一倒,再一挂档,车子便吼叫着从沙窝里冲出去了……我们大家都称赞他开车的技术好,他有些自豪地解释道:“不光是技术问题,在沙窝里开车动作一定要快,要果断,要有冒险精神,我和他性格不同,所以开车的方式也不同。”

以后,一路上凡是车陷到沙窝里了,都是由王有德亲自处理,而他每一次都会顺利地把汽车带出险境。

一路走王有德一路检查工作,我们来到新修的护林点了,这是一个由白色、灰色、紫色构成的小巧精致的四合院,有回廊、月门、花窗,院子里种了些用来压沙的麦苗,还有几株长势不太好的侧柏和樟子松,远远望去像一个美丽的旅游景点。但王有德并不满意,他一一批评道,房顶上的灰瓦中为什么散乱地夹了几片黑瓦?把黑瓦集中在一起不是更漂亮?窗户的形状不好看,还不能拉开,必须返工;水泥地面质量不合格,有的部分也要返工;院子里种些小麦来压沙根本不行,麦穗只苍蝇头大小,像什么样子?为什么不种些柠条和沙冬青?……

来到保护区的长流水管理站了,这座建筑又让我吃了一惊——这哪里是个荒漠中的管理站?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它庄重典雅、古色古香,竟让我想起了殷墟博物馆。后来我才知道,这座建筑物不单是管理水资源的地方,而且是保护区未来开展生态旅游的景点之一,王有德希望把昔日的荒漠变成一个集景观、旅游、餐饮、娱乐、生态为一体的绿色屏障,保护区内大大小小所有建筑物的整体风格包括细部都是他亲自设计的。我和他开玩笑:“您早就应该去学建筑,当个建筑设计师!”他笑了,回答我:“我只是喜欢研究别人的建筑,看到好的设计心里就记下来,保护区修房子时就用上了。”

在长流水管理站王有德召开了个临时办公会,现场许多管理站的负责人都参加,在会上他严肃地批评了护林点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