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名叫丹普赛的孩子,他生下来就是一位畸形人:四肢不全,只有半边右足和一只右臂的残端。作为一个孩子,他想跟别的孩子一样从事运动。他喜欢踢足球,他的父母就给他做了一只木制的假足,以便使他能穿上特制的足球鞋。丹普赛一小时接着一小时、一天接着一天地用他的木脚练习踢足球,努力在离球门越来越远的地方将球踢进去。后来,他变得极负盛名,以致新奥尔良的圣哲队都愿意雇他为球员。
在一次比赛中,当丹普赛用他的跛腿在最后两秒钟内,在离球门63码的地方破网时,球迷的欢呼声响遍了全美国。这是职业足球队当时踢进的最远的球。这次比赛,圣哲队以微小的比分战胜了底特律雄狮队。
底特律雄狮队的教练施密特说:“我们是被一个奇迹打败的。”对许多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奇迹。
丹普赛的故事很有启发性。不论你在生理上是否有残疾,不论你是儿童还是成人,从丹普赛的故事中,你都能得到反败为胜的启示:
①那些能够产生强烈的愿望力求达到崇高目标的人才能走向伟大。
②那些以积极的心态不断努力的人才能取得并保持成功。
③在人类的任何活动中,要变成一个成熟的成功者,就必须实践、实践、再实践。
④当你有了既定目标时,努力和劳动就会变成乐事。
⑤对那些被积极的心态所激励要成为成功者的人来说,伴随着任何逆境,都会同时产生一粒等量或更大利益的种子。
亨利写过这样的诗句:
“我是失败的主人,我主宰自己失败的心灵。”
是的,只有你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有你才能把握自己,改变失败的命运。
成功者的心理特征
成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本能,人人都能成功。然而,成功也有质量问题。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成为卓越的成功者。因此我们希望能找出一些成功的规律或法则,以造就更多的卓越的成功者。
根据前人的总结:心态是成败的关键。
据说,在推销员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人都习惯打赤脚,怎么能买我的鞋呢?”于是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鞋穿,看来皮鞋市场大得很呀。”于是想方设法,向非洲人推销皮鞋,最后发了大财。这就是心态导致的天壤之别。
拿破仑·希尔还讲过一个发人醒悟的故事:塞尔玛陪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中的陆军基地里,丈夫经常外出演习。她一个人留在狭窄的小铁皮房子里,奇热无比,又没人和她聊天,周围都是不懂英语的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她很难过,写信对父母说:她一心想回家去。她的父亲给她回了一封信,信中只有寥寥数字,但这几个字却永远留在了她的心中,并改变了她的生活。这几个字是:“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从此,塞尔玛决定在沙漠中找到“星星”。她观看沙漠的日落,寻找到几万年前留下来的海螺壳;她和当地人交朋友,互送礼品;她研究沙漠植物、物态等,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把原先认为最恶劣的情况变成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并为此出版了一本书——《快乐的城堡》。她从自己心灵的牢房中望去,终于望到了星星。
是什么让她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呢?沙漠没有变,小铁皮房子没有变,气温也没有变,印第安人也没有变,改变的是她自己的心态。这就是说,当人在遇到困难时,坏心态让你退缩并陷入失败的深渊,好心态让你乐观并获得惊喜的成功。可见,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
心态是什么呢?心态就是一个人面对生活所产生的心情以及自己对生活所采取的态度。
拿破仑·希尔告诫人们:
①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②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③一个人一开始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后的成败,这比其他因素都重要;
④地位越高的人,就越能找到最佳心态。
人的心情,即心理的情绪和情感决定了一个人的态度和行动。
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就是乐观、热情、大度、奉献、进取、自信、必胜,有强烈的成就感,相信自己的价值,永远怀有美好的希望。
养成成功的好习惯
成功和失败,都源于你所养成的习惯。有些人做每一件事,都能选定目标、全力以赴;另外一种人则习惯随波逐流,凡事碰运气。不论你是哪一种人,一旦养成习惯,都很难改变。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惯性”,是自然界共通的法则。
大自然利用惯性定律,维持宇宙万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小至原子的排列组合,大至星球的运行,一年四季、疾病与健康、生和死,形成井然有序的系统。
一粒橡子可以长成橡树,松子萌芽长成松树。大自然从来不会出差错,让橡子长出松树,或是让松子长成橡树。这些都是你看得到的事实。但你是否看得出来,这些都不是偶然发生的?有一种力量造就了它们,同样的力量,也使我们养成习惯之后就不再改变。造物者只让人类有权利依照自己的欲望,养成适当的习惯。
每个人都受到习惯的束缚,习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因此,若能够掌握思想,养成正确的习惯,我们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得到。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取代原来不良的习惯。
每一种生物的习惯都是由所谓的“直觉”形成的,只有人类例外。造物者赐予人类完整的、无可匹敌的权利掌握思考的力量。运用这种力量,我们就可以达到所有期望的目标。
这是一个奇妙的真理。你可以用意志来开启智慧之门,让生活有条不紊。你也可以掌握成功所必要的因素。只要能够把握自己的意志力,一心一意迈向既定的明确方向,报酬是非常可观的。如果不好好把握这种能力,则会受到很大的惩罚。
惯性的作用不足为奇,也不会无中生有,更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它的确会帮助甚至强迫一个人追求目标,将理想付诸行动,养成能让你成功的好习惯。一心一意地专注于你想追求的目标,等到时机成熟时,这些新的思考习惯,将为你带来预期的名声与财富。
你自己够不够专注?你是否知道自己想要追求什么?是否有确实的计划?那么你接下来就必须专注于这个目标和计划,下定决心,任何阻碍都不能使你动摇。
记住,只要你不自我设限,就不再有任何限制。突破自我设限,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你。
卡耐基的成功法则
卡耐基在他的成功学中列出了26项成功法则,并给出了关键行动的纲要,面面俱到,具有指导意义。
成功人士的六个良好习惯
(1)成功人士良好的习惯之一:珍视时间的价值
“在现代企业,应该按小时给员工付酬更为合适,这样更能让人感觉到时间的分分秒秒的价值。”这句话的深层意思是说,时间本无价,它本身的价值在于,每个平等的拥有时间的个人能够利用相同的时间创造多少价值。所以说时间的价值区别在于如何被利用。我们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时间。这比以前所倡导的单纯的珍惜时间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2)成功人士良好的习惯之二:分清事务的轻重缓急
分清事务的轻重缓急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把握一日中精力充沛的时间,把一天中最优先的一两项工作安排在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去做,然后再做次要的工作。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可现在很多上班族却把每日早晨的时间浪费在交通上,到了公司之后又不能及时地投入工作中,而是花很长的时间去做例行事务:阅读若干个E-mail,把时间白白浪费在Internet的延迟中和垃圾邮件中、阅读新闻、打例行电话等。这无疑是一种浪费,我们应当把一天最好的时间用在最优先的重要事情上。因为这些事情需要最充沛的精力、敏锐的思维以及最大的创造力。
(3)成功人士良好的习惯之三:迅速而有效地做出决定
莱奥帕尔迪说过,优柔寡断的人们有时对自己的决定非常固执,因为他们如果放弃了原先的计划,就不得不做第二次决定。许多企业和组织效率低下,就是因为它们过于“民主”,每当重要事情发生的时候总是找很多人开会、讨论。表面上他们一直在努力促使事情的进展,想给问题找到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拖延和逃避决策的障眼法。
(4)成功人士良好的习惯之四:尽量减少书面工作
作为时代财富的一名顾问,S君经常会面对很多繁杂的事情,所以写备忘录就成了S君的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使S君的工作更加有条理,更能分清楚事情的优先级次,不会遗忘。S君觉得这是一种好的习惯,后来S君改进了这个习惯,就是减少撰写“精美”备忘录的时间。因为S君认为备忘录的使用者只是他一个,自己只要能够让自己明白就可以了。还有就是对自己记录下来的工作迅速作出举动,减少拖延。
(5)成功人士良好的习惯之五:开始之时就怀有最终目标
一个人没有目标就不可能有实际的行动,更不可能获得实际的成功。成功人士最明显的习惯之一就是:他们往往做事之前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根据这一目标,自己必须切实做到哪些事情,然后一一付诸实施。因此他们往往如期成功、如愿以偿。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人不要见一步走一步,拖拖拉拉、一事无成,并不代表目标是一成不变的。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我们制定了目标之后,还需要经常审阅目标表,针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修改。修改后的目标表必须能够体现出你当时对要完成某事的最好判断,而不是认为自己无法完成目标而去修改。
从现在做起,拿出一张白纸,列出你最近6个月要做到的事情。如,去北京旅游;银行存款要达到某个数目;体重要减轻多少等,并一一去实现它。
(6)成功人士良好的习惯之六:做事绝不拖延
这点与第三点密切相关,是第三点的扩充和拓展。在事务面前,要迅速做出决定,如果不做,就不要再为之犹豫、懊恼。如果做,就要正确制定目标和方针,然后立即实施,不要患得患失,令自己举步为艰。
一个很有效的提高效率的办法,就是减少文档的堆积。有用而暂时没用到的文档要存档,失效的文档就直接扔进废纸篓。这样一来,工作是不是看起来少了很多呢?
六种值得学习的成功心态
(1)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亨利·福特说:“别光会挑毛病,要能寻找改进之道。抱怨只能使自己悲观失望,丝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人悲伤时想哭,而哭会使你更加悲伤。要想走出这个怪圈,你必须首先冷静下来,放弃抱怨,用解决问题的态度思考问题。
14世纪蒙古血统的印度皇帝莫卧儿在一次战役中大败,他自己蜷缩在一个废弃马房的食槽里,垂头丧气。这时,他看到一只蚂蚁拖着一粒玉米,在一堵垂直的墙上艰难地爬行。玉米粒比蚂蚁的身体大许多,蚂蚁爬了69次,每次都掉了下来。当它尝试第70次时,蚂蚁终于拖着玉米爬上了墙头。莫卧儿大叫一声跳了起来。蚂蚁尚能如此,我为什么不成?莫卧儿终于重整旗鼓,打败了敌人。
(2)世事的好坏,全看你怎么想
弥尔顿说过:“心灵是自我做主的地方!在心灵里,天堂可以变成地狱,地狱可以变成天堂。”成功者思考问题时多是使用积极的思考方式,主动发现别人身上闪光的一面,他们做事主动积极,有必胜的信念,因此往往都能成功。
吉田忠雄被称为“拉链大王”,他生产的拉链总长度相当于在地球与月球间往返两次半。吉田在经营上坚持“善的循环”,用他的话说就是:“如果我们散布仁慈的种子,给予别人以仁慈,仁慈就会循环给我们,仁慈在我们和别人之间不停地循环运转。”在公司利润分配上,吉田坚持实行“利润三分法”,即以质量较好的产品卖低廉的价格,让利三分之一给消费者,让利三分之一给经销商,让利三分之一给员工和股东。
(3)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他人。我们公平地对待世界和他人,世界和他人也会公平地对待我们。
一个过路人到加油站问路,并打探前边镇子里人怎样。加油站职员反问他从前住的镇上的人怎样,过路人回答说:“糟透了。”职员于是说:“我们这个镇的人也一样。”随后,第二个人驾车来到这里,并问了相同的问题,当驾车人回答说他原来所居镇上的人很友好时,职员说:“你会发现我们这个镇上的人完全一样。”
(4)自信增加魅力
索菲亚·罗兰认为,充满自信的丑超过缺乏自信的美。索菲亚承认自己并不美,她的嘴很大,面部长相平平。别人之所以认为她美,她之所以会在事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主要是她自我感觉好,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很美。
有个学生长相平平,自己悲观失望,自卑感非常强。为了改变这个学生的自卑情绪,老师和其他同学约好,每天有一个人送给她一束花,并不断赞美她。此后,班里每天都有一个学生送给她一束花,并赞美这个女生如何如何美。时间一长,这个女生真的相信自己很美,自卑感荡然无存,脸上经常挂着微笑。她真的变成了一个美女。
(5)付出多于回报
陈安之认为:一个人成功不是靠自己,而是靠别人帮助,你越愿意付出、越愿意与别人分享你所拥有的,就会有越多人愿意帮助你,你的收获也就越多。
日本东京岛村产业公司董事长岛村创业时,先以5角钱一根的价格购进45厘米长的麻绳,然后原价卖给东京一带的工厂。由于价格便宜,很多公司成为岛村的客户。一年后,岛村拿着购货收据找到客户,说明实情,客户为他的真情所感动,自愿把价格提高到5角5分。接着他又去麻绳厂交涉,厂家看到他给客户的收据存根,十分感动,答应每根麻绳的售价降为4角5分。买主卖主一升一降,岛村每根绳子可获利1角,按照1000万条交货量计算,他一年的利润就是100万日元。岛村由此发展了起来。
(6)苦难是宝贵的财富
日本和香港的巨富们几乎都是出身寒门,文化程度大多为小学、中学,贫穷的生活不容许他们接受太多的教育。他们成功靠什么?答案是“苦难”。比如霍英东,他出生于穷苦的水上人家,岸上没有他们的立锥之地,他们竟不习惯穿鞋。父亲穿鞋上岸,在饭馆跷二郎腿吃面,回家时竟把鞋子忘在那里。霍英东当过铁匠、苦力,当苦力时被煤油桶砸断一根手指。苦难没有使他屈服,他不断地激励自己“不在艰难中屈服,要在艰难中自强”,最后终成大业。影响一生的心灵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