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在徐根庆帮助与支持下,徐江川在德安棉纺织厂踏踏实实地干了将近一年;对缓解家庭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在这将近一年时间里,徐江川与徐根庆的友谊更加深了一层,他俩互相关照,情同手足。上班时,他俩不在一起;工作之外,大多时间总相处在一起谈论着人生大事;更多的话题谈论着未来。随着年龄增长,已近二十岁的大小伙子,也逐渐涉入恋爱圈里,他俩谈论话题又多了一个字眼,那就是深藏在心里的深爱的姑娘,都有念头想追求自己爱着的姑娘,但又怕为时还早不现实。为此,他俩又互相鼓励着对方,向着美好、甜蜜、幸福的爱情目标进取。
步入青年的徐江川,青春的脉搏在跳动,有一颗不安的心在狂飙,开始了一种对爱的追求,像火山一样爆发;爱的萌芽在心头上渐渐地露出头角;那深藏已久在心中深爱的姑娘汪雪梅,已浮出在眼前久久飘动,他的脑子里又多了一个浮想联翩的爱;情人眼里出西施,这话一点不假;那怕是遇到再迷人、再漂亮、再动人的姑娘,在徐江川的眼中,与汪雪梅相比,那汪雪梅太动人可爱,招人喜欢,让人情不自禁。
徐根庆自从与叶小花解除了婚约,又在厂里物色自己想追求的目标,追了几个要好的朋友;可城里姑娘眼光高,她们所重视的是,不仅小伙子长得帅,而且家庭条件要好;前者,姑娘们还基本满意,后者谈家庭条件,徐根庆家庭条件远远达不到所追姑娘如愿。她们认为徐根庆出身农村,文化程度低。八十年代初,城里姑娘们基本上都是高中毕业生,文化的差异,地域的区别,无异给徐根庆谈女朋友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他所追求的姑娘,都被婉言谢绝。可徐根庆不气馁,他相信自己的实力,一定会找到个好姑娘。
更多的时间里,徐江川喜欢看文学书籍,看书是他一大爱好;干活之余,再苦再累,他都要找本书看看,看书能解除疲劳,书能给人增加力量、精神与智慧;是人的一大精神之柱,是良师益友,教诲人们怎样做人,指导着人们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只要有书看,就是最大的快乐。在棉纺织厂,看书有优越条件,厂里图书馆藏书很多,他经常拿着徐根庆的工作证到厂图书馆借书看,图书馆里书丰富多彩,看了能开阔人的视野,增加精神食粮,增强人的才干。
有时,晚饭之后,徐根庆与徐江川漫步在马路的路灯下,也喜欢走进商场欣赏琳琅满目的商品。为了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厂工会每个星期发电影票到各车间;这时,徐根庆找主任多要一张电影票,同徐江川一道进入影剧院看电影。由于他俩从小在乡下长大,乡下文化活动几乎是零;徐江川觉得诚里文化生活五彩缤纷,丰富多彩;比在乡下单调的文化生活要丰富得多。
一九八一年农村分田到户试点工作基本落实,首先在农村改革这股强劲东风,吹遍华夏大地。徐岭生产队也在这强劲的改革中,将要实行分田到户责任制;以前的大队,将改为村支部,徐岭生产队,将要改为徐岭组;消息传来,人们不知是喜还是忧,喜的是手脚真正地放开了,可以有自主权,生活自由了;忧的是人们在集体单一的生产方式,如今个个要变成犁、耙、耖全能庄稼把式;特别是年轻人和家庭没有主要劳动力的人,有些担心干不好农活,将影响收成;体壮年长的种田能手,有着种庄稼的丰富经验,他们胸有成竹地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
其实,有些人担心种不好庄稼是多余的;种庄稼活没有什么决窍,只要选好品种,追好肥,除掉草,治好虫害,防干旱,深耕细做,做到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实行科学种田,产量就会大幅度提高。分田到户时,袁隆平院士实验出杂交水稻种子,已在全国普及推广;杂交种子培育成功,给粮食产量带来了大的丰收;农民们争相栽插,种出的水稻产量比老品种要高出一半,甚至更多;农民们开始尝到了种庄稼甜头,积极性大为提高,他们看到自己劳动得来的丰收成果,大为高兴,对种田充满了希望。
袁隆平院士实验出的杂交种子,确实给世界粮食增产带来巨大效益,解决了中国人吃饭这个大问题,给中国老百姓提前解决了温饱问题;对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造福了天下老百姓,给老百姓带来了福音。纵观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可以说杂交水稻品种培育成功,对人类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导弹实验成功。
听到分田到户这个消息,杨英香心里七上八下,有点为难;为难的是,庄稼活不在话下,可以说样样精通;可耕地的活还是门外汉,徐江川去JX打工,徐江政、徐长青还在学校读书;凭自己个人能力,想种好这六、七亩责任田也不是件容易事,这些田地完全靠的是原始社会方式耕做;水稻又是季节性的植物,弄得不好,就会给粮食带来减产。望着快要分到手的田地,杨英香不知是喜还是忧,也许是喜忧参半;为了干好这几亩责任田,想把大儿子徐江川叫回家,可徐江川对庄稼活虽能干,但耕田打耙也不精通,也算不上全能的庄稼把式。思前想后,她还是叫江政写信把分田到户的消息告诉给徐江川。
徐江川接到弟弟写来的信,心里也为母亲一人在家种这么多田担心,母亲毕竟是四十多岁的人,要想种好责任田,凭母亲一人劳做,肯定母亲吃不消。要是放弃这份工作,回家种田,对家庭收入大有影响。如果不回家,凭母亲一双手很难干下这些农活;母亲为了这个家,已经够辛苦了,再让她一人独干这么多活,肯定会把母亲身体累垮;母亲长年累月地劳动,腰腿部已出现了劳损。自己已成为青年人,再也不能把家中重担压在母亲一人肩上。经过再三考虑,徐江川毅然决定辞掉这份工作。想好了一切,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徐根庆说:
“根庆哥,我母亲寄信来说,家乡开始分田到户,你也听说了吧,我家分了六、七亩田地,俩个弟弟还在读书,我母亲一人干这些田地,恐怕干不了,我想辞掉这份工作,回家帮母亲种田。”
“江川,你要回家种田,可要考虑清楚;在厂里干活,工资还可观;你一个月七、八十元工资,能抵上我两个月工资,比在乡下强多了,你可要三思而行啦!”徐根庆不赞成说。
“你说的道理我懂,我母亲为了我这个家,受的苦太多了,我现在已成为壮小伙子,如果再把家中重担让母亲一人承担,我心里会感到不安。”
“你既然有这份孝心,我也不好说什么,那你回家帮你母亲种好责任田,等到农闲时,再过来打短工,也是两全其美的事。”
“根庆哥,这话说在理上,这叫种田打工两不误。”徐江川赞成这种说法。
杨英香二十多年来,艰辛地为了这个家,她把自己的青春和精力完全奉献在这个家庭里,为了仨个孩子快乐的成长,她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为了这个家;长年风里雨里阳光下做着田间地头、家务、缝缝补补,那永远干不完的活;她在那辛勤、辛酸的日子里看着仨个孩子在一步步的成长,懂事的孩子们从小都为这个家庭努力奋斗,同母亲一道解决温饱问题,她由衷地感到高兴,也为孩子们未来看到了希望;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苦日子即将过去,好日子即将到来,她每天浑身是劲地干着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没有歇过一天工,时刻为这个家庭操劳。
母亲长年累月地劳累;徐江川心里最清楚母亲为这个家付出的每一滴汗水,母亲为这个家呕心沥血,从没有享过一天福,母亲付出太多太多辛劳;现在自己成为年青人,没有什么理由让母亲独自承担家庭重担;自己应该承担起家庭生活的责任,让母亲也有个喘气的机会,让母亲卸下肩上的重担,这样才能对得起生我养我的母亲。徐江川考虑好一切,立即写信回家告诉母亲,他在信中写道:
尊敬的母亲:
首先向您问好!
弟弟在来信中说,农村实行责任制,农民们手脚放开了,可以灵活机动地干好每一件事,忙时在家务农,闲时出外打工,这样做,种田打工两不误,人们更好地搞好生产增加家庭收入;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辞掉这里的活,回家种好责任田。
。。。。。。
杨英香接到儿子的回信,徐江川在信中表示要回家种田;她心里也很矛盾。这几个月来,由于徐江川出外打工,每月有固定工资寄回家,徐江川在外挣的钱,比在生产队出工要好得多;一时也缓解了家庭困难,并还清了丈夫生前留下的债;让杨英香不再一年到头都为钱担忧。虽然一家平时过日子勤俭持家,不讲究吃,不讲究穿,过着平淡的生活;由于还清了债务,手头上还积蓄了点余钱。只要村里那家有困难,她会借给别人用,她过过苦日子,也知道别人的难处;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也是一种感恩报德的表现。看着苦日子已过去,杨英香脸上也挂起了笑容;但她也清楚家中日子比以前好过一点,这些都与徐江川在外打工挣来的钱分不开;如果大儿子回家务农,那对家庭收入将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家庭利益,杨英香又叫徐江政写了封回信。徐江政在信中写道:
哥:你好!
来信无别,妈妈说,你要在厂里干下去,不要回家,回家是没有出路;妈妈说,这几亩责任田能干好,农忙时,又是节假日,我和小弟能帮着母亲干活,但你不要挂念着家里事;听母亲一句劝没错,千万不要动着念头回家;你如果回家会影响家庭收入,安心在厂干活为好。
。。。。。。
徐江川读着弟弟回信,母亲不赞成自己回家。他深知母亲的话有道理,但他也知道靠母亲一人耕做,身体肯定吃不消的,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又不让母亲过于劳累,他有个打算在脑中形成,准备忙时在家种田,闲时学个手艺;农村里人常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有了手艺,加上还有母亲家庭养殖业,也许家庭收入不会下滑。想到这些,他再也没有回信同母亲商量,毅然决定回家助母亲一臂之力,担当家庭重任。
感情战胜一切,徐江川再也不让母亲吃太多的苦,他要尽自己的孝心孝敬母亲,他太敬重自己的母亲。自己长年在外,心里也经常牵挂着母亲与俩个弟弟;在谩长的思念中又多了一个心上人,那就是自己魂牵梦萦的汪雪梅。说实在的离家太久,家乡的亲人们,真的让人有种想念,有种牵挂;盼望着与家人相见,在一起互诉衷肠,过着天伦之乐;故乡的天、故乡的地、故乡的人是那样的亲切,是那样的难舍;每当想起父老乡亲们,父亲病重时,村里好多人都伸出援助之手,对自己家的关照,让自己铭记在心,终身难忘;他心里默念着:只要自己有能力报答乡亲们,他一定要感恩图报,像从前一样,只要别人遇到为难之事,他都会乐意帮忙,帮别人做点事,是自己最大的快乐。因此,他在乡亲们眼中成了乐于助人的好小伙,人们见面总夸着说:“江川,真是个好小伙子,与人共事肯吃苦,不怕吃亏,真不错;这一点完全继承了他母亲风格。”
辞掉棉纺织厂工地上工作。徐江川又回到了阔别的故乡,踏上家乡的土地,有种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他看到分田到户的乡亲们,都在忙碌着分到户的责任田;农民们早早地在翻耕着土地,用稻草捆成包子,用火熏着土肥,给自己的田里增加有机肥;田埂边的杂草铲除干干净净,防止杂草蔓延到田间,这样做对禾苗生长将没有影响。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又用泥巴把田埂糊上,把土地平整得平平整整,耕翻得精细,田野上换上了一种全新的面貌。看到家乡热气腾腾的生产场面,喜人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此时他忘记了城市的喧闹,繁华的美景;暂时忘掉了与徐根庆告别时,恋恋不舍之情。他看到人们热火朝天精神焕发的模样,他笑了,笑得是那么开心,那么惬意;他看着人们的思想在无形中起着变化,种好责任田的劲头比在大集体时要强百倍;人们那自私自利的思想,充分地展现出来,个个积攒在内心的劲头终于暴发了;这就是家乡,实行责任制带来的变化,乡亲们虽还不太富裕,此时,人们全身迸出了巨大的精神活力。由于人们过去在一起吃大锅饭,在一起混日子,过着滥竽充数的生活而贫穷;如今人们有了用武之地,个个大显身手,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而雄心勃勃,干劲冲天。
分田到户;徐江川看到了人们的积极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高涨,村民们笑了、乐了、自由了,再也不受集体约束了,手脚松开了。从乡亲们得意的脸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农村发展前景,看到了自由开放的天空,是那么广阔无垠;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看到了宽广富裕的道路正在筑起,看到了正在温饱线上的劳动人民在奔小康的道路上起点,正朝着致富的康庄大道迈进,这一切预示着贫困的生活即将过去,好日子马上就要到来。
徐江川自做决定回家,杨英香也没有埋怨,,她明白儿子这么选择,是好意,是为自己母亲着想,难得孩子这么一片孝心;孩子回家锻炼或许是件好事。徐江川回到家,放下背包对母亲说:
“妈,我回来了,你不会见怪吧。”
“我知道你的心意,你是怕我吃太多的苦,难得你有这片孝心;既然回来了,我也不会怪你的。”
“妈,那你带我去看看我家分到的责任田。”徐江川不顾旅途疲劳说。
“刚到家,歇会儿,我做饭给你吃。”
“不累也不饿,妈,带我去看看分到的责任田地吧。”徐江川有点急不可耐。
“好,好;看你这么性急,那我带你去看看田地,好吧。”杨英香望着儿子笑着说。
到了田间,徐江川跟干活村里人打着招呼,在母亲指点下,在自家的责任田转了一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新的生活开始了,他将要在村里老农指点下,学会犁、耙、耖,学会播种;他跟种田能手徐光荣队长,讨教做庄稼活技巧;在徐光荣大叔指点下,他把一些种田要领全部记在心上。
徐江川与徐高华、徐华祥三家合分一条大黄牛,这牛性子烈,牛通人性,它看到徐江川是个新手,徐江川给它套枷时,它硬是躲躲闪闪地不上枷,就是不听使唤;给它一阵鞭抽后,稍微老实点;套枷犁田时,这条黄牛总改不了本性,总是想往田埂上跑,弄得徐江川使劲地拽着僵绳,扶着犁柄掌握着犁头,两脚在泥田里乱踩,气嘘喘喘跟在牛尾巴后面转,一天下来弄得特别的累。后来,经过几番较量,这条大黄牛终于被驯服了,只好顺从地耕着田。
干农活是件体力活,风吹雨打烈日下劳动,这些还能忍受;可开始学干农活,有些活不熟练,一天干下来确实有些累;徐江川为了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他不怕苦,不怕累;整天浑身是劲地做着田间活;他看着自己与母亲亲手种的庄稼,一天天茁壮成长,看到茂盛的庄稼,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他每天扛着锄头到田间转转,观察着禾苗生长,防止旱涝,防治病虫害。
田地分到各家各户,的确有种优越性,不存在窝工现象。人们安排好自家农活,同样的田地,同样的劳力,干起活来比集体要快得多;进展快,质量好;以前在集体需要一个多月的农活,如今不到半个月就能干完,可见单干的能量比集体要强多了。再说,抢季节是粮食丰收的保证,禾苗早栽一天,收成增加会有所保证,农民们种的是自己田地,种子选得好,栽插合理密植,肥料施得足,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治虫防虫害,才能种出好庄稼。
第一年实行承包责任制,就给国家带来第一个丰收年。杨英香家种的责任田,同全组所有农户一样,粮食取得前所未有大丰收。村里人望着丰收的果实,个个喜笑颜开,人们终于解决了温饱问题。连以前在集体干活懒惰的徐大宝,分了田地后;在徐光荣和有经验的种田能手指导下,收成喜人;由于在自家田地干活自由,他对种田也有了兴趣,除了留足口粮外,还有余粮,第一次卖了粮食有了余钱。
丰收之年,国家对粮价有所调整,提高了粮食作物收购价,每百斤粮食涨价五元钱。杨英香家除了留足口粮,留足早稻种子,除交农业税,这一年又积余了一点钱。看到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好,杨英香终于松了一口气,压在心上的石头终于搬开了,再也不为吃不饱肚子而担忧;人逢喜事精神爽,杨英香终于迎来了好日子;从未有过如此开心的笑容,在脸上荡漾开来。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实行一系列措施,给农村带来了惊人的发展,使种田人看到了希望,让种田人尝到了甜头,觉得以后的日子有奔头。杨英香看到了种田人前途光明无限,一家人衣食无忧,再也不像从前饥一餐饱一餐生活着,全家人终于每餐能吃饱肚子,再也不为粮食发愁。想到如此美好的生活,杨英香一家人开始踏上美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