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告别了家人和乡亲们;徐江川又踏上了去九江的路程。九江是母亲的出生地,也是自己幼年成长的地方,这里有童年的梦幻,也是长辈们和自己三番五次谋生之地;这里人杰地灵,有陶渊明故里;有神奇壮丽的庐山,长江滔滔江水流经九江,奔腾不息向东流去,有中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鄱阳湖的水在HK县与江水汇合,形成了乳白色和碧绿色,并溶入江水之中,格外分明;江边有琵琶亭,有壮观清丽的庐山瀑布,古今中外有许多文人墨客称颂着这块美丽神奇的大地。
徐江川从小跟着母亲来往于安庆与九江之间,九江对他来说太熟悉了,太亲切了;为了使自己走出困境,在徐根庆帮助下,即将又在这里找到工厂上班,从乡村来到城市,像城里人一样,早上八点钟上班,下午五点钟下班,中午还有二个小时休息时间,成为上班族一员,他羡慕自己这份工作,为此,还感到特别荣耀;最为兴奋的是,如果真在棉纺织厂干下去,汪雪梅父母会另眼相看;一九八四年,农村人员进城上班,令人有种羡慕。徐江川一路上默默地想着,想着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
列车马上进站了,火车一声长鸣,打断了徐江川的思路,他用眼望着窗外,列车缓缓地向前滑动,路旁的房子在眼前掠过,在列车制动声中,站牌上写着德安站几个大字,清晰可见;列车终于停稳,徐江川喜形如色露在脸上,他心情激动走下列车,双脚踏在城市坚硬的水泥地上,他有种飘飘然的感觉,感觉到城市的魄力与活力,这是当代人向往的地方,自己终于要溶入为其中一员。
走出车站,徐江川手提行李快步向棉纺织厂走去,他巴不得早点见到朝思暮想的徐根庆,如今又可以每天相聚在一起,这是件多么幸福的事;他一路兴奋地想着,浑身是劲,快步如捷地赶向棉纺织厂,到了宿舍时,徐根庆正好下班在宿舍里;俩人见到面,格外亲热;徐根庆满面笑容地从徐江川手上接过行李说:
“江川,你终于来了,我们又可以相处在一起。”
“是,与你在一起,是我朝思暮想的事。”徐江川说出自己内心的情感。
“好,以后有的是机会;江川,长途旅行累了吧,坐,我倒杯水给你喝。”徐根庆用手指着单人床说。
“好,你忙你的,你可不能因为我的到来,而耽误你的工作。”徐江川认真地说。
“下了班,没有什么事可做,等你喝完水,我俩去食堂吃饭。”根庆笑着回答。
“那好,根庆哥,又给你添麻烦了。”
“江川,说那里话,我们谁跟谁。”徐根庆责怪着说。
“根庆哥,我说的是真心话。”徐江川笑着回答。
城市是乡村人人向往的地方;徐江川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徐根庆介绍下,自己有幸入住城市上班;DA县城不大,可这里有山有水,夜晚城里灯光如同白昼,白天商业市场上,人潮如涌,热闹非凡;还有那二层老式小楼连成东西南北不宽的小街道,最高楼层也有几座五至六层,鹤立鸡群的挺立城中,在八十年代中期,也算是高层建筑;百货大楼、邮电大楼、医院、影院、剧院、政府招待所、县政府坐落在宽敞街道旁,影院前的广场上,是县城最大的场所,也是晚上人们娱乐场所,人们在这里休闲散步,城市里五彩缤纷的生活太有趣。
徐根庆进厂时,在空调班调节温度,温度的高底,决定着纱的质量。由于厂生产扩大,供销科增加人员,现调到供销售科当业务员;供销科虽经常出差,但很自由;上班时,没事也可聊聊天。出差时,主要是联系业务,或是买配件、催帐要款;比在车间里上班要自由。
第二天上班,徐根庆把徐江川带到后纺车间办公室,李主任正在用抹布擦桌子,李主任三十多岁,身材魁梧,硕大头脸上,有一双精明的大眼睛。徐根庆一见打着招呼说:“李主任,厂里给后纺安排个推纱工,我把堂弟介绍来上班,厂长叫我带来,请你安排上班吧。”
“那好啊,人已经来了,是吧。”李主任问。
“带来了,这就是。”徐根庆指着徐江川笑着说。
“正好缺人手,我带他去车间,安排他干活。”李主任说完带着徐江川向车间走去,有点雷厉风行的作风。
“李主任,以后叫我老弟干活,尽管吩咐,李主任你忙,我去上班了。”徐根庆告辞着说。
“好,你忙你的。”李主任言简意短。
李主任把徐江川交给朱组长,并说:“以后干活,问小朱就行了。”
“好,那李主任谢谢你了。”
朱组长三十岁左右,身材丰满,短发塞在工作帽里,是个精干的女性,她对徐江川吩咐说:“小徐,你把细纱车间落下的纱,推到后纺车间,放到打筒机旁就行了。”
“好,知道了。”徐江川答应着。
“那你推纱吧。”朱组长说完,帮徐江川在车间里找到手推车,忙自己的事去了。
徐江川推着手推车从纺纱机旁走过,现代化的纺织设备,令人咋舌,有些目瞪口呆,纺纱机纺纱速度快得惊人,使人看了眼花缭乱;比起小时候见过奶奶纺过的小纺车,不知要快出多少倍,而且纺出的纱粗细均匀。他走到落纱袋旁,把纱往手推车上搬着;这时,落完纱的姑娘们围来十几个,亲热地问道:
“你是新来的。”
“对,是新来的。”徐江川见到这么多姑娘围着自己,脸有点微红地说。
“你是合同工,还是正式工。”有个姑娘奇怪地问。
“合同工。”
姑娘们七嘴八舌地问道,弄得徐江川有些发窘,他从没有见过这阵式,城里姑娘大胆直接问话,弄得徐江川面红耳赤,像个大姑娘似的腼腆;好在姑娘们问过话之后,又各忙各的;徐江川这才解了窘态。
细纱机自动地纺纱,只要有根纱头断了,机头上警报器会发出亮光,纱筒子一满,灯也会亮起,女工人手快眼快地落下纱支,扔在运转的皮带上,通过皮带传送,纱团全部装进布袋里。有了这先进的纺纱设备,难怪工人们不慌不忙地工作。
只要纱袋子满了,他搬上手推车上,马上推到后纺车间,让工人们装在机器上,打成筒子纱或支纱,再由其他工人们,又用车推到仓库堆放,然后出售或运到织布车间织布。工厂里工人们干活有秩序,一人一个岗位,不会出现窝工现象,这是工厂一种管理方式。棉纺织厂以纺为主,以织为次。八十年代初期,化纤纱问世不久,由于耐磨耐穿光洁不退色,深受老百姓喜欢,市场潜力巨大。厂里涤棉纯棉都纺,纺棉纱比化纤纱速度快,出的纱团多,推车次数多,纺化纤纱出力比纺棉纱相对来说要少些。在车间里出力大小,对于农村出身徐江川来说,比在田地里要轻松得多。
徐江川看上去很瘦弱,由于长期劳动锻炼,整天浑身充满活力,在干好自身工作之余;为了多增加点收入,他还利用下班时间或休息时间,到仓库里驮棉纱装车,二百斤纱包,扛在肩上,走在汽车跳板上,沉重的负荷,压在肩上,一步一步走动两腿有些颤动,可他咬紧牙关,稳住身子,硬是一步一步走上车,从肩上扔下纱包,才感到轻松;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扛棉纱包时,汗从脸上滚落下,他也顾不上擦;五人装一车棉纱包,一个人也能挣个二元钱,这些钱,当场打条,就能从货主身上拿到钱,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个三、五十元钱,加上工资,每月也有一百一、二十元钱左右,比厂长工资还高,看着自己挣来的钱,就是苦点累点也高兴。
第一次扛棉纱包时,搬运工老熊看到徐江川像个文弱书生模样,不可能能扛起这二百斤纱包,他有意试探一下徐江川体力,把纱包扶在他肩上,虽然看到他走上跳板有些吃力,但徐江川真的把这二百斤棉纱包扛上车,老熊看了心服口服,再也不敢小瞧徐江川。
徐江川毅力相当惊人,能吃苦,能耐劳,能挨饿,能抗冷热,他能有这种精神,完全是从小磨炼,才练出一身斗志,他的风格完全继承了他母亲吃苦耐劳的精神;只要想到为家里多挣钱,能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就是多吃苦多受累也乐意。徐江川上班时,不但上好自己的班,有时还把别人代晚班,连续工作,仍精神焕发,从不叫苦叫累。生活方面,从不乱花一分钱,在食堂就餐时,按最低标准吃,完全以蔬菜为主;每天虽没有摄入营养多食品,但他精力充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他,是母亲吃苦耐劳的精神影响着他,是书中英雄们事迹鼓舞着他,他以英雄们斗志为榜样;他经常说:要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要说累不累,想想英雄们流血流汗。他要以英雄们为榜样,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要用自己的才能付诸实现家庭奔小康水平,让家庭经济尽快好转,让俩个弟弟能读得起书,让一家人吃饱穿暖,不再过从前的苦日子,这是他奋斗目标之一。
徐江川每月能给家庭挣来一百多元固定收入,给家庭带来了新面貌;由于经济有所好转,杨英香为了让徐江政、徐长青在学校穿体面些,特地为他俩人做了一套涤卡、的确良衣服;小哥俩长这么大,从没有穿过这么好的新衣服,如今看着新衣服穿在身,高兴得又蹦又跳;还有意在村里人面前转转,以示荣耀,脸上透着一种满足感,走起路来特别地有精神;在学校上体育课时,还生怕把衣服弄脏弄破。
徐江川的到来,徐根庆多了一个谈心的伙伴,上街时,他俩总是相依相伴地走在城区的道路上,边走边谈,成了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的知己,他俩在一起谈话很广泛,有文学,有爱情,有未来,有理想,海阔天空,自由畅谈。为了锻炼体质,每天早上,俩人一同跑步在郊外的公路上,来回跑上五、六公里。
徐根庆没有考上高中,在集体干了两年农活,经过了田地间劳动锻炼,具有吃苦耐劳精神。他顶职到厂里,工作积极,勤勤恳恳;见到同事总是面带微笑,热情地打着招呼,与同事们和谐相处,赢得了同事们一致好评;年年被评为厂里“先进工作者”,这些荣誉与他工作积极分不开。在厂里,虽也深受姑娘们喜爱,也有姑娘对他产生好感,但无有配偶之心;他在厂内也追了几个姑娘,可城里姑娘眼光高,有的姑娘嫌他文化低,有的嫌他家不在城里,一无所有,就像他当初嫌弃叶小花没有文化一样;也有姑娘嫌他农村出身,所追求的几个姑娘,都被姑娘们婉言谢绝,他工作积极,人长得帅,一表人材,总想找个自己满意的姑娘,可总得不到姑娘芳心,这种情形虽让他痛心,但他不灰心,决不气馁,他常用一句口头语说:一个追不成,再追第二个,不可能在一棵树上做窝;可他每追一个姑娘,总是首先带徐江川前去观看评价,徐江川却评价说:“这姑娘长得不错,有品质。”
城市里姑娘有气质,有品味,有文化,引人入迷;可徐江川却装不进脑中,他心中始终如一地装着朴实的汪雪梅,他不喜欢城里姑娘身上具有的娇气,那种娇气,对朴实的徐江川来说,有种不顺眼感觉,总觉得农村姑娘朴素实在;他在评价一个姑娘时,与徐根庆眼光有所不同。徐根庆每追求一个姑娘,发生挫折时,可他不灰心,不苦恼,顺其自然,仍保持乐观;因为他所追求的姑娘,都是一面之交,没有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所以爱情失利时,也不放在心上;他能从挫折中站起,对爱总充满信心说:
“江川,我不像你对爱情那么执着;我所追求的姑娘,先追求长得标致一点,实在不行,次一点也可以,有树不怕鸟不来做窝。”这就是他的爱情哲理。
后来,徐根庆的婚事,还是刘厂长从中帮助,把自己一个老乡女儿介绍给他;姑娘姓侯,名字叫秀丽,老家是AH淮北人,她父亲在铁路上工作;侯秀丽在后纺车间工作,俩人也经常见面,就是双方没有交流过,经刘厂长介绍,俩人一见钟情,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就这样,他与侯姑娘相爱了,侯秀丽纯朴实在,他父亲从农村进入城市,她虽在城里长大,考大学时只差几分,由于弟妹多,家中条件也不是太好,也没有继续复读;棉纺织厂招工时,被招到棉纺织厂当了一名挡车工,但从她身上很难看出城里姑娘少有的娇气。自从与徐根庆相识后,也从不嫌弃徐根庆是农村出身,文化低;她看上的是徐根庆的人品与英俊。
厂子基建完毕,徐高华又回到AH老家种责任田。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徐根庆经常地被侯秀丽带回家里,改善一下徐根庆的伙食。徐根庆每次见到岳父岳母总亲热地喊着:“爸、妈。”嘴特甜,俩个老人见了,特喜欢这个未来的女婿。
只要徐根庆与侯秀丽出去约会时;徐江川很少外出玩,坐在宿舍里看书,或厂宿舍楼前场地上看电视,为了丰富工人们业余文化生活,厂子买了一台电视机,由值班人员专门负责,每天晚上俩人抬出一张办公桌,把电视机放在上面播放;那时国产电视机刚刚问世,家庭里基本上还没有电视机;因此,看电视的人特别多。徐江川经常站在人群里看电视,当时电视里正热播着电视剧《霍元甲》,还有RB电视剧《血凝》,这些电视剧特别好看,引人入胜,让人看了热血沸腾。除了上班和业余文化生活之外;脑子只要静下来,随着青春的萌动,脑子总回想着与汪雪梅一举一动,一言一笑,眼前总浮现出汪雪梅可爱的面容,总像电视屏上画面一样,在眼前一一闪过。
相思苦,相思甜;胜过世上任何一件珍品,而种醇美的感觉,感情同时间一样是无价之宝,太值得人珍惜。
和徐江川在一个班推纱工李姨,李姨家有个女儿,也在厂里上班;李姨看徐江川人实在,干活卖力,扎扎实实干好工作,在一起工作时间长了,她喜欢这个诚实的小伙子;她有心想把自己女儿许配给徐江川,想招徐江川为上门女婿,又不知他愿不愿意,思前想后;一天,她想到仓库保管员蔡萍萍,她知道蔡萍萍与徐江川关系不错,因为徐江川搬运棉纱,经常到仓库去,俩人关系很好;她找到蔡萍萍说:“小蔡,我看小徐这个小伙子不错,不知他到我家做上门女婿可愿意。”
“小徐这个小伙子是不错,一个农村小伙子,到城里面找个姑娘,应该会乐意。”蔡萍萍满有把握地说。
“我看你与小徐很熟,我想委托你问一声小徐,问他可愿意上我家,我想招为女婿。”李姨委托着说。
“那好,见到小徐,我问一声,好吧。”蔡萍萍回答着说。
一天下班时,性急的蔡萍萍见到徐江川,她紧赶几步,来到徐江川身边说:“小徐,我想给你介绍个对象。”
“蔡姐,谢谢你的好意,我可有个心上人啦!”徐江川不假思索说。
“在厂里谈的吗?”
“不是,在乡下老家。”
“在城里面找一个姑娘多好,以后,后代都是吃商品粮。”蔡萍萍劝着说。
“可我也羡慕城里生活,城里虽好,可我不能喜新厌旧啊!”徐江川说出内心的话语。
蔡萍萍一番善意的试探,被徐江川一口回绝了,这是谁也预料不到的事,放着美好的前程不要,城里优越的生活,打动不了他的心;可见一个诚实痴情的徐江川,对汪雪梅充满着柔情蜜意,铁了心爱着汪雪梅,汪雪梅是他心目中爱神;世上如果还有再美的姑娘看上他,城里再有舒适的生活等着他,这些对于他来说,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不屑一顾;他脑子里根深蒂固地培植着对汪雪梅的爱,从小与汪雪梅培养的感情,在心里扎下根,要想拔掉这棵友谊之树,对徐江川来说,是万万办不到,也是不可能的,他要时刻呵护着这棵友谊之树成长,永远长青。
优越的生活,对一个移情别恋的人来说,那真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根本上不把感情当回事,这是一个低俗的人,是一个不思进起,贪图享受的人。可徐江川却有所不同,物质生活引诱不了他,他重视的是感情,他对汪雪梅的感情太专一了,牢不可破,这份感情天下少有;对于爱情方面,他满脑子想的是俩小无猜的汪雪梅,世上姑娘再好,除了汪雪梅,没有第二个姑娘能溶入他脑中,能打动他的心,这份爱是人间少有的爱。
可李姨是个有眼光的人,她看上去的是徐江川的人品,徐江川不仅长得英俊,而且诚实、勤奋,这是千金难买的优点。她有心想把徐江川招为女婿,看重的就是这些优点;可事与愿违,徐江川却一口回绝了蔡萍萍美意,这是她万万没有想到,也是她难以理解的事;经过再三考虑,李姨决定亲自问一声,一天,她见到江川有空,亲热地喊了一声说:“小徐,我想找你说个事。”
“李姨,有什么事,尽管说。”徐江川追问着。
“我对小蔡说了,想招你为我家女婿,我家吃喝不愁,以后还把你户口转到城里来,还会帮你转为正式工;但有一点我可以告诉你,我女儿长得还不错,应该说能配得上你。”李姨一口气说出家庭近况。
徐江川听到李姨这么信任自己,很感激地说:“李姨,您这么信任我,我感激不尽;您的好意,我心领了;我在老家有个青梅竹马的好姑娘,虽然我们还没有订婚,还没有经过她家人同意,但我们很相爱;只有在等待中等待时机;我知道城里条件,比在乡下好;可我不能丢下我喜爱的姑娘,去贪图享受;李姨,您这么对我好,我会记住一辈子,我衷心地祝愿你女儿,找个比我更好的小伙子。”他向李姨倾吐内心情感。
李姨见徐江川爱一个人如此坚决,心如磐石,见他对感情如此专一,实属人间真情,她听了心有感动;她更知道礼义情真的价值,千金易得,知己难寻,全在徐江川身上体现出来,这种人间少有的真情实爱是多么的伟大。李姨和徐江川在一起共事时间虽然只有几个月,打从第一眼起,打从徐江川做的每一件事,从不考虑个人着想,和同事们相处,以团结友爱为重,他的美德深得人们赞赏;因此也深得李姨欢心;她有心想招徐江川为上门女婿,谁知徐江川内心里还蒇着如此深的爱,要不是自己有心把女儿许配给他,她怎么能知这个整天乐呵呵,每天尽力工作的徐江川,对爱是这么执着,为了爱而放弃优越的生活,对爱抱着一颗坚定的心,这种爱难能可贵,值得人们大加赞赏,确实让人感动。
徐江川坚信自己的爱情,但也坚信着汪雪梅爱着自己,志趣相同,情投意合,心心相印,把两颗心紧紧拴在一起;每次相见,每次交谈,每次接触,都体现出汪雪梅对自己的关心与温暖,情意绵绵,让徐江川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有一种爱的力量在鼓舞斗志,催人奋进,催人向上,这就是爱的力量。
虽然两情相悦,可也有一股阻力阻挡他俩的爱向前发展,如今搁在浅滩上,此时需要有心人伸出手来,帮助推动才能向前发展;心理的障碍,阻拦着他俩不能向婚姻的殿堂里迈进,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牢牢地控制着汪雪梅的思想,使她对自己的爱不能做出重大决策;这一切又使徐江川感到左右为难,他曾求过徐兴生前去说媒,徐兴生至今不愿前往;自己性格懦弱,在雪梅姑娘面前表现腼腆,致使自己不能够大胆地前往汪雪梅家提亲,加上男女有别的陈旧观点,在脑中还没有彻底根除,致使所追求的爱,在恋人面前出现停滞不前,使他感到与汪雪梅的爱前程未卜;他只能凭自己的直观,凭着汪雪梅对自己的友好,凭着自己与汪雪梅处处投缘,这一切一切都表明汪雪梅对自己的爱是真挚的;他深深地懂得爱一个人不容易,他也深深懂得要博得一个姑娘的芳心,就要用纯洁的心灵去爱对方,取得对方信任;但他一直相信一句名言:黄金易得,知己难寻。
徐江川深知这来之不易的爱,这个爱是从小,从刚懂事时,与雪梅就开始培养交流,在一起相处无拘无束,玩得开心,谈得有趣,互相配合得默契,各方面都很投入,从没有为一个不相同的问题,而取得争论;而谈的每一句话都其乐融融,温暖人心;双方都投缘,就像俩个学者,在探讨一个问题,探讨未来,探讨人生观;可他俩从没有探讨个人问题,内心深处虽然都痴情对方,但从没有面对面地说出爱的字眼,要想这个爱字在他们口中吐出,的确有些令他们左右为难;但这个爱字已在他们各自心中爱河里流淌,在心里慢慢流动,还没有形成溪流;如今的现状,只能让爱在心里倍受煎熬,让人思念,让人魂牵梦萦。
既然爱是这么令人向往,就应该大胆地去追求,大胆地在情人面前说出心中的爱;可徐江川却缺少这一股勇气,在情人面前总是懦懦弱弱,显出无力动态;总盼望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恋出现,有槐荫树出面做媒;盼望着自己的爱情与同董永一样,有人从中牵线,来实现爱情理想,让爱出现奇迹,可这种想法太不现实;可汪雪梅没有七仙女那种对爱的大胆追求,家庭阻力也难以让她冲破;由此可见,徐江川对汪雪梅爱的追求,眼前仍是那么迷茫,对爱的结晶,只能形成幻想,一时还难以实现这个理想,他觉得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要想实现与雪梅达到爱情共识,也只有在等待中等待。
日历一天天地翻过,时间留给每一个人待遇是公平而又公正;看你如何去把握,看你如何去对待。时间对徐江川来说,是日复一日上好自己的班,还有对亲人的思念;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干些装卸活,以充实自己的经济,夜晚看看书,每天都在充实愉快中渡过。到了每月发工资时,除了留点生活费,剩余工资全部汇给母亲,并写封信向母亲问候,并叫弟弟们好好读书,并带问高华叔全家好,表达对亲人们思念。
徐江川是农村户口,当时城市户口,供应的是平价粮;他没有平价粮,他在食堂吃饭的饭票,必须到市场上买来粮票或者大米,再把粮票或米和钱,到食堂科兑换上饭票;由于整天劳动,刚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正是长身体时候,营养对他来说很重要;整天的劳动,他每餐在食堂里吃最便宜的菜;虽然饭量有些大,但他每月把自己的生活费,控制在三十元钱以内,从不铺张从不乱花钱。由于在城里生活,为了使自己体面些,为了使自己溶入城市这个圈子里,不至于穿得太寒碜;在徐根庆撮合下,徐江川也买了几件新衣服,穿在身上,洋气是足;让自己穿体面些,让城里人看得起,也是他所慕求的,脸上也觉得特光彩。
徐根庆见徐江川进城后,在自己的鼓动下,穿着有所改善,穿着当时盛行的喇叭裤,再也不是从前白、黑、兰三种颜色衣服,如今时髦衣服穿上身,衬着那白净的脸面,修长的身体,越发英俊,潇洒帅气,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曾对徐江川开玩笑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这话一点不假,穿着是人的外表形象,你看你穿着一改变,谁能看出你是农村来的小伙子。”
“虽然我的穿着有所改变,但我满身土气难改。”徐江川有些不自在说。
“我也一样,慢慢的会适应的。”徐根庆笑着说。
“但要改变这一切,还需要钱来支配。”徐江川说出当今现实。
“只要平时生活上节俭些,也要把穿着讲究些,这样,别人才能看得起。”徐根庆有种爱美之心,对虚荣有种追求。
“那是,这话也对。”徐江川附和着说,这是他们共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徐江川已是大小伙子,当然有爱美之心,那怕吃差点,也想穿好点,才觉得体面;可徐江川想到在乡下过着朴素生活的母亲,他也不想过于打扮自己,毕竟是劳动者;他买一、二套衣服,还是工作之余,上街去才换上,装装体面,平时根本上舍不得穿。上街时,穿上新潮衣服的确美,走起路来,腿脚有力,精神倍增,浑身充满着活力,有种风度翩翩的绅士风度。加上生活方面有所改善,比起家中单调的伙食要好,劳动强度有所下降;由于增加了营养,脸盘长得稍圆微胖,显得英俊潇洒,上街时,惹得姑娘们都愿意看他一眼;上班时,也有姑娘有意无意接近他,有话没话找他聊几句,以示亲热。
自从进城后,生活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对于这一切,徐江川感到很满足;自己的诚实,自己的行动,自己的形象,自己的魄力,自己对别人友好,博得了人们的好感,他也乐意接近所认识的朋友,与同事们打成一遍。
纺织厂真是女人世界,每天交往的大多是女人,看到这些活泼可爱的姑娘们,闲遐之时,徐江川脑中总充满着幻想,幻想中总出现可爱的汪雪梅的身影,这个时刻让人心动的心上人,太令人相思;他想起与汪雪梅在一起交往,没有虚伪,没有拘束,而是单纯的友爱。纯真的友情,使他俩拉近了距离,千里之外,也互相牵挂着对方,在心里默念着对方,这就是爱的结晶;虽双方在书信来往中,也表明了双方的爱,但还没有落到实处;脑中总是充满爱的幻想,就是不能实现。
看到诚实的江川太实在,汪雪梅曾经想从侧面暗示他,曾经调侃说:“江川,你村里人说你是个好人,你真是个大好人啦!”
徐江川听后,明白汪雪梅有意嘲弄自己,但他觉得雪梅说的是实情,是自己本身弱点,难以改变,为了掩饰自己的窘态,他故意用玩笑的口气幽默避开话语说:“雪梅,做个好人,有什么不好,难道你愿意做个坏人;你说做好人好呢!还是做坏人好呢?”
“去你的,那当然做好人好喽;江川,我喜欢你的诚实,世上还是好人多。”汪雪梅看江川故意调转话头,这么轻描淡写回答,她满意,并用手轻轻捶了一下江川说。
“好人必有好报,做一个好人也难,有时好心也办成坏事,全靠自己把握。”徐江川感慨说。
“那总比干坏事强;干什么事要扎实,尽量避免干不切实际的事。”汪雪梅认真地说。
回想俩人在一起的时光,是那么美好,是那么快乐,是那么有缘,又是那么默契。
徐江川业余时间,几乎是书不离手,知识丰富了他的人生,增长了他的才干,使他懂得了许多道理,也丰富了自己文化知识;在人群中,他也喜欢说些有趣的笑话;汪雪梅也喜欢听他讲的幽默和有趣味笑话,她听着会发出一阵笑声,笑得胸脯一起一伏,怀中像揣个小兔子乱蹦乱跳;女孩子那纯真的笑容在脸上全露出来,就像一朵出水芙蓉,是那样美丽,是那么可爱,又是那么纯净;看着汪雪梅面如桃花的笑容,看她笑眯眯的眼睛,当她接触到汪雪梅那明亮的眸子,从里面看到闪出少女般的柔情,这种柔情像火一样灼得他浑身发烫,心潮起伏,让人心醉,让人发痴。
自从初中毕业后,除了在集体干了两年农活;徐江川干好农活外,农闲时年复一年在外闯荡,其结果也给家庭带来了一定收入,但对扭转家困境,仍无剂于事。如今在徐根庆帮助下,在棉纺织厂有了稳定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可他心里还不满足,他心里头还想着那些在外闯荡做生意的万元户。
有了这种想法,他又盼望着春节那半个月假期到来;那是个令人企盼的日子,是朝思暮想令人向往的日子,是个充满柔情蜜意的日子,是见到母亲见到亲人,与汪雪梅相见的日子;在外谋生将近一年,时间的煎熬,令徐江川更加思念亲人;故乡只要离开时间长了,乡情总在脑中萦绕,那里有亲人,那里有乡亲,那里有朋友,那里有恋人,那里有芬香的热土,那里有五颜六色的青山,有青青的水,还有温暖的家,这一切一切使人浮想联翩,值得人思念。更重要的是,能和家人团聚,能见到慈祥的老母亲,还有可爱的俩个弟弟,还有一起成长的伙伴们,见了面,能互诉衷肠,叙说外面见到的精彩世界;徐江川能把纺织厂见到先进的纺织设备,纺出的纱,织好的布,又快又好,介绍给乡亲们听,让村里人听到会大开眼界。
回家心切,最主要的还有一个念头,就是盼望早点见到朝思暮想汪雪梅,倾吐外面所见所闻,以了相思之苦。一年之中,虽经历不少变故,可他不变的是,始终爱着汪雪梅那忠贞不二的心,一年一次相见,如同牛郎织女,但他盼望鹊桥相会的日子到来,那将是个幸福日子,是个快乐日子,也是相见恨晚的日子,多少个思念交织在一起的日子,会在这个日子做个总结,互吐衷肠;相思的日子太苦,又太甜,苦中有甜,甜中有苦,这种情感交织的纠结,他最盼望与汪雪梅早点相见的日子到来。
其实,汪雪梅内心深处也盼望着这个日子到来,女孩子细腻的感情,把这份爱深藏在心里,徐江川外出谋生,很长时间不见面,也令她日夜思念,魂牵梦萦;她心中像失落了什么,有种苦涩的东西在心里翻腾,她盼望着春节这个神圣的节日到来,春节期间,徐江川回家探亲,她到姑妈家拜年,利用这个时间与江川相见,她最爱看徐江川那天真烂漫的笑脸,能听到那纯朴甜蜜暖心的话语,她最喜欢同江川在一起共渡时光,心灵相通,俩颗年轻相爱的心,好像有许许多多的知心话要说,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俩都有一个共同心愿,就是早点见到对方,互诉离别之情。
这个伟大的日子,在漫长等待中,终于来到了;他俩在正月喜气中相见了,将近一年的分别;徐江川在徐友芳家见到汪雪梅,眼前为之一亮,以前扎着两条小辫的汪雪梅,如今松开束成一条秀发拖在脑后,又粗又黑,看上去像个成熟又秀气姑娘,一件小米花色上衣穿在红色棉袄外面,细长的腿穿了一条青绿色裤子,在这个姑娘年龄阶段,姑娘们都喜欢刻意打扮自己,汪雪梅由于装束改变,越发脱落成一个婷婷玉立秀丽的大姑娘,变得比以前成熟些,长年的劳动,使身体越发强健,胸部略有丰满,让人看了楚楚动人,格外招人喜欢。
汪雪梅看到江川眼里有般亮光,这么直瞪瞪地看着自己,看得自己有些不好意思,脸上不自禁涌上红潮,但她也用眼神含笑看着徐江川问:“江川,一年不见,你的形象发生了变化,比以前帅气些,城里比乡下好吗!”
“一样,城里虽好,时间长了,就是有点想家。”江川说出实情。
“在外面挣到钱,外面世界是那么精彩,家有什么好想的。”汪雪梅调侃地说。
“更重要的一点,我也想你,你太让我魂牵梦萦,让我日夜想念。”徐江川红着脸看着身边无人,吞吞吐吐说出了心里话。
“我有什么好想念的,城里有宽敞的马路,有热闹的人群,有漂亮的姑娘,我看你说假话吧。”汪雪梅说这话,脸更红了,眼睛不敢正视江川,看着地面说。
“城里姑娘再好再漂亮,也不如你美丽可爱,雪梅,我真的好想你,想得好苦呀!”徐江川一把抓住汪雪梅的手,用一双火辣辣眼神看着雪梅说出内心蕴藏已久的话语。
面对徐江川对爱的表白,一股幸福的暖流涌遍俩人全身,随着年龄的增长,渴望爱情的激情在心中越来越强烈,她也动情地说:“江川,我也想你,时间长了见不到你,我心中像失落了什么,江川,我也喜欢你。”雪梅终于说出了内心话语。
“雪梅,不知为什么,我觉得你是我身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真的离不开你,我真的好想你,每天每天都在想你。”徐江川终于说出了藏在心中的情感,把雪梅的手握得更紧了。
汪雪梅羞涩地抽回自己的手,委婉地说:“江川,你太可爱了,我俩从儿时相处,这份感情,我太珍惜了。”
“我也珍惜过去,但也珍惜未来,我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感情,我多么愿我俩成为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徐江川含情脉脉地看着汪雪梅眼睛说。
徐江川那大胆多情的目光里,含着纯洁、忠诚与追求,像是一道柔情的亮光射向汪雪梅;汪雪梅被徐江川那少有灼人泼辣的眼光,羞得低下头,两只手不停地动着衣服下摆的扣子,脸上露出少女的羞涩,心里却充满着柔情蜜意。徐江川那毫不掩饰的真情表白,像蕴藏已久的火山终于暴发出来,徐江川终于抒发出内心情感,身上轻松了许多。但没有羞于说出那个“爱”字,只是用目传情,用心灵传递爱的信息,还不敢面对汪雪梅的面求爱,这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是一种缺少勇气的懦夫,还有一点,家庭的贫困,使他在汪雪梅面前缺乏自信,自卑心理仍占上风,让爱在心理备受煎熬,让相思在心里苦苦思念,变成苦酒,造成内心酸楚。
人一旦自卑,就是一种坠落,让人低沉;徐兴生的话,像刀子样剜着心,对他是最大的打击,也是推动他向前的动力;但徐江川苦苦奋斗,有心想改变家庭贫困现状,来回应徐兴生的轻视;经过了两年努力,其结果除了家庭日常开支,还清了债,家庭环境稍有好转,仍摆脱不了贫困现实;他总想使家庭富起来,自己才能理直气壮地向汪雪梅求爱,才能让她父母心服口服,可这愿望他使出了浑身之力,一时也难以实现。
面对家庭困境,他心里很矛盾、踌躇着、傍徨着;脑中一片空白,毫无主张,毫无底气面对汪雪梅,这种自我折磨比痛苦还加三分;面对自己相爱的人,可话到嘴边却又不敢说出口,让自己痛苦至极,这是自己最大的错,也是自己致命弱点。
既相爱,就要袒露双方情怀;可传统思想约束,使他们对自己的爱铸成大错,在徐江川发出两封求爱信后,汪雪梅坚持着首先征求父母意见,这句话给徐江川提出了一大精神障碍;他担心窗户纸一捅破,她父母不同意,怕汪雪梅回避自己,连朋友都做不成;他最怕的是失去汪雪梅。他总是这么胡思乱想着,对爱持一种毫无主见的态度。这种单独苦恋相思,会给身体带来危害,最不幸的是会危害人的精神健康,使爱会失之交臂。爱一个人是人生一种自我享受,是一种精神与理想的寄托,是一片广阔天空,任人腾飞,任人遐想的美满人生,也是人生一种美好的理想,这种理想能催人奋进,奔向好的前程,奔向幸福美好的甜蜜生活,让人有种幸福感,这种幸福让人兴奋,让人感到无限美好。
如果这种理想,不能成为现实,那也是一种自我折磨,是一种损害精神健康的痛苦折磨,实际上心灵上折磨比任何受伤痛苦还难受,让意志薄弱者精神成为颓废者,成为爱情牺牲品;这种爱恋之情说不明道不透,太让人痛苦,痛彻心扉,是一种剜心剜肉的痛苦,让人无法忍受,痛苦难当。传统旧观点害人不浅,有的长者深入脑髓,一时还难以根除,门第观点仍存在某些人脑中根深蒂固,让俩个相爱的人,因门不当户不对,却不能结合在一起,实在是人生一大撼事;要想冲破这种旧观点阻力,只有男女青年双方,敢于同封建思想搏斗,向旧观点宣战,才能争取人生自由,才能得到幸福,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观。
在男女双方交往方面,被父母管教很严的汪雪梅,在爱情起跑线上,不敢越雷池一步,什么父母做主,什么媒妁之言,这种爱情观点,至今还残留在汪雪梅脑中;这种爱情旧观点,实际上葬送了多少有情人美好恋情梦;使多少有情人分离两处,不能结合在一起,成为爱情牺牲品,使不爱的人痛苦一辈子;又使多少相爱之人,为了反抗婚姻受约束而轻生;导致爱情悲剧发生;虽然也有意志坚强者不轻率做出轻生,但造成其结果是让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让一对年青人造成终身遗憾,使俩个有情人造成剜心裂肺的痛苦,让脑神经受到极大摧残,让心灵上裂痕无法弥补,有些让人痛不欲生。这一切造成悲惨后果,也令当今世人觉醒,引以为戒,应该让有情人幸福生活在一起,甜甜蜜蜜快快乐乐过好这一生。
徐江川面对从小与自己相爱的汪雪梅,却不敢互诉衷肠,生怕一说明,雪梅父母不答应,与雪梅这条爱情线被掐断,自己将不知飘向何方?他怕失去汪雪梅,让自己精神难以承受;可始终不变的是,徐江川对雪梅一往情深,对雪梅的爱总抱着满腔希望,每天都在苦苦思念中渡过,永不放弃对雪梅的爱,他要用精神力量去战胜这相思之苦;面对心中时刻对雪梅苦恋的爱,又不敢亲口向雪梅表白,无奈之中他只能用笔墨之情表达相思;在汪雪梅准备回家之际,为了表达自己情感,他写了一首《咏梅》小诗:
银妆覆地梅花鲜,
绝色佳美世无双;
百花待萌独开放,
不待杜鹃鸣三月。
这首小诗是江川对汪雪梅的赞美,但也表达自己内心不安;他也不知道汪雪梅能不能成为人生知己,他心里没底,还是个未知结果。
汪雪梅准备带着弟弟妹妹要返回自己的家;在回家之际,她前来同江川告别说:“江川,我准备回家了。”
“这么快就回家,多玩两天拜。”江川挽留看。
“弟弟妹妹作业题没有做完,回家迟了,爸妈会骂的。”雪梅为弟、妹学习着想。
“既然这样,走时,我送送你。”江川有些不舍说。
“不用送,你忙你的事。”雪梅脸泛起红潮。
“大正月里,没有大不了的事。”江川用眼正视着雪梅。
按照惯例,汪雪梅到姑妈家来玩,回家时,只要徐江川在家,他和徐友芳都要亲自送她们弟妹一程;临分别时,俩人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脚步缓慢地在村前的场地上移动,汪雪梅走在前面一步一回头,边走边同江川说着话,脸上挂满了笑容,还有一分羞涩的眼神,步子走得很慢很慢,腿上像绑上沉重的沙袋一样蹒跚前行,并用眼神向江川传递着感情信息,从双方的情意绵绵的眼神中,不难看出那种情意难分的心情,溢于言表;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徐江川和友芳把雪梅送到村口时,雪梅停住脚步说:“表姐,江川,止步吧。”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那好,我就不送你们啦!”徐江川和友芳停止脚步,站在村后山包上。怀着恋恋不舍心情挥手说:“雪梅,有时间一定过来玩好吗!”
“好,姑妈家,肯定会常来的。”汪雪梅眼中向江川透出一股柔情蜜意。
“你们慢走,下次相见。”徐江川一直挥着手。
“好,下次见,表姐到我家去玩啊。”汪雪梅回头挥着手说。
“好,过几天一定去,你们一定常来呀。”徐友芳挥手说。
“好,会来的。”汪雪梅走下村后山包,徐友芳转身走向村中。
汪雪栴带着弟妹走在田间小路上,并不时地回头张望,她见徐江川仍看着自己渐渐远行的身影,他那高高的身影站在村口的山包上,像座铁塔似的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自己;她心里一阵激动,心中不禁升腾起火一般的激情,这样的男人可以托付终身,她多么希望自己能成为徐江川人生路上一对伴侣;雪梅惆怅地想,这一别,也许又是一年后再相见,人生的历史长河里有多少个一年呀!
徐江川看着汪雪梅她们渐行渐远的背影,直到她们弟妹一行消失在视线之中,才怀着惆怅的心情返身回村。
乡村一年到头是一片繁忙,早稻栽下,又要忙着收割油菜、小麦,自留地里作物又要管理,繁忙的春夏,给秋天带来硕果累累的收获,大地养育了人民,人民也为土地奋斗,流血流汗也心甘情愿,在所不惜。
没有考上高中的徐江政,已在家帮助母亲在田地里干了半年活,这半年他为土地出过力流过汗,但也有所收获;十七岁的江政,已长成一个棒小伙子,他的身材比哥哥壮,体力比哥哥强,干起活来浑身有劲。但他也是个有抱负的少年,放假后,和母亲在田地里一年忙到头,看到庄稼地里收获换来的收入,并没有给家庭带来富裕,只能度日糊口,不过比大集体时要好些,但他感到不满足现状。
少年壮志,志在江湖之中;徐江政有种远走高飞的念头,他不想在这贫困的小村子里窝住下去,他也要像年长的哥哥们一样,出去闯荡江湖挣钱;看到外出做木工、油漆工、裁缝、砖瓦工,这些有手艺的人,别看他们在外干活时,穿着脏衣服,干的体力活;到了临近春节回家时,个个穿得体体面面,精神焕发,回家时,还把一沓子钞票交给家人,经济好转人家,买家具,置家庭用品,添置衣服,过年时,鞭炮放得热热闹闹,令没有外出挣钱人家发生眼谗。看准了手艺这个行业的徐江政,从小就听到村里大人们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这个道理;既然自己没有读好书入,倒不如出去闯一闯,找个师傅跟人家学个手艺。
哥哥回家过年,徐江政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同家里人商量。一天,全家人坐在桌上吃饭,刚吃上几口,他突然停下筷子对母亲说:“妈,哥,我有个想法同您们说。”
杨英香也停下筷子,睁开眼睛望着江政问:“什么事,说给我们听听。”
“我看村里外出哥哥们挣到大把钱,回来时,风风光光,我也想学门手艺,这样对家庭有好处,以后可以为家里多挣钱。”
“你如果也想出去,那母亲一人,能干得了这些田地活吗?”徐江川插嘴说。
“哥哥,你也清楚地知道,母亲和我们在田地里,累死累活地一年忙到头,到头来还是只能糊口,和家庭开支;妈,我一个大小伙子在家种几亩田地,那是没有出息的。”徐江政有种远大理想志向。
“你这一岀去,那不又累了母亲一人。”徐江川皱起眉头说。
“这我都考虑好了,哥,你上班;我外出,家中活又落在母亲一人肩上,农忙时,母亲一人忙不过来,村里也有剩余劳力,可以请他们做事给工钱;到了双抢季节,长青也放假了,我也可以回家干活,我估计田地活,能干过来,庄稼照样收。”徐江政小小年纪,考虑得全面周到。
徐江政是个有主见的小伙子,性格耿直,敢说敢干,不像哥哥办事,有些唯唯诺诺。杨英香听到二儿子一番远大志向话语,想起徐江川出学校门时,也曾经想学个手艺,那时家里穷,拿不出师傅压金,致使江川至今仍在社会上闯荡,没有一个正式职业。如今,江政又提出学门手艺,现在家庭条件比前期好多了,应该大力支持,不能再有遗憾了;再说,徐江政这种想法是正确的,是为家庭发展经济着想。想到这里,他全力支持地说:“江政,你这样想是对的,妈妈支持你,你学个手艺,将来对你个人,对家庭的经济发展有好处,妈妈支持你。”
“妈,那太谢谢您!”徐江政高兴地拉着妈妈手说。
“二弟,妈妈答应你外出学手艺,那就要跟师傅好好学,将来好好为家庭争光。”江川鼓励着说。
“哥哥,你放心,我会好好学个手艺。”徐冮政喜笑颜开着回答。
徐江川同二弟说完话,又转脸对母亲有点愧疚说:“妈,我们兄弟仨人,虽然长大了,如今还没有让母亲享一天福,过一天舒心的日子,家中大大小小的事,仍让您老操心,太难为您老人家了。”
“孩子,说那里话,做妈为你们操点心,不是应该的吗?看到你们个个有出息,我心里也高兴。”杨英香高兴地说。
杨英香从苦日子里,渐渐挣扎过来;看到仨个儿子一个个正成长为大小伙子,他们能为家庭分忧解难,个个自食其力,江川走岀校门就想为家里挣钱,为振兴家庭岀力;如今家中日子过得比从前红火些,这些都与孩子们成长努力分不开;为了这个家,她也曾绞尽脑汁,让仨个孩子过上好日子,不再像上辈人那样受穷,那才是想要的生活;如果让孩子们过上幸福生活,唯一选择也只能让孩子们出去闯荡,才有岀路;孩子们大了,懂得了生活规律,只要谁提出外岀挣钱,她都会全力支持,她明白“人挪活,树挪死”的道理;她宁愿一个人维持这个家,自己受点苦,受点累,也要让孩子们有出息,让一家人过上幸福生活,这才是自己最大心愿。如今的好政策,带来好日子,好日子刚出头,她也为此感到高兴;为了家庭经济走上正轨,她用全心力地为这个家排忧解难;为了这个家,她鬓角又悄悄添上少许白发,但她的心情比以前好多了,过去那种过苦日子时的愁容在脸上消失了,不见踪影;如今经常挂在脸面的笑容,使她精神焕发,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看着仨个懂事的孩子,一个个地成长为大小伙子,个个长得高大英俊,充满青春勃发活力,她心里有种超然的满足与宽慰;值得欣慰的是这仨个孩子,从小到大,都会疼爱自己的母亲,打小都会帮母亲干活,只要能干得动的活,都帮着干,尽量地减轻母亲的劳动量,让母亲也有个休息的余地。
可劳动惯了的杨英香,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白天在田地干,回家又要忙家务,晚上又缝缝补补;她努力地尽一个母亲的责任,为这个家庭日夜操劳;她不但勤劳而且勤俭,尽量地节约每一分钱,尽力地为这个家庭过上好日子着想;她心里清楚地知道,孩子们大了,是到了该花钱的时候,建房子,说亲事,添置家具,每办一件事都需要钱;在没有大的收入来源情况下,杨英香尽量地节约开支,做到勤俭持家的风格,尽量让家庭积余点钱,为以后孩子们到了该花钱的时候好办事,全心全力地为孩子们着想。
徐江川、徐江政走出学校门,首先考虑的是为家庭挣钱,刚走上社会,虽挣钱不多,但也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压力;徐长青虽在校读书,放学回家,节假日里帮着母亲干活,从不贪懒。粮食自己生产,杨英香照例养了一头母猪,母猪生下猪崽,又多养一头肥猪,养猪一年下来,赚钱不多;猪粪能给田地庄稼施肥增加了不少肥料,给粮食作物丰收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