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永远没有分外的工作
4463800000011

第11章 责任到此,不能再推(3)

很多情况下,老板需要的是员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员工认为这只是老板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并且抱怨老板不应该如何如何做。如果员工这个时候从老板的角度为其着想,并且以老板能够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这个时候老板应该是非常欢迎的,我敢保证,绝大多数老板都有这样的想法。

有一点我们必须要知道:抱怨于事无补,并且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那些喜欢终日抱怨的人,即使独立创业,也没有办法改变这种恶习,也没有办法获得成功。

一个人在面临挑战和身处被动时,总会为自己未能实现的某种目标而抱怨。而对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抛弃所有的抱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二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态度,你选择哪一种呢?

——瓦伦蒂诺

8、时常地检讨自己

只要我们能够时常进行自我检讨,而不是一遇到麻烦事就找借口推搪责任,我们就能建立起正确的工作态度,逐渐成长为公司里最优秀的员工。

有人在研究员工找借口推卸责任时,归纳出以下几种原因:

(1)丧失对工作的兴趣;

(2)因为懒惰;

(3)对老板心怀不满;

(4)把工作当成苦役;

(5)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

当然,这些情况也有共通的地方,比如说,有的人是一直懒惰,有的人则是因为对工作不感兴趣而懒惰。

这些毛病会吞噬人的心灵,使心灵中对那些勤奋之人、成功之人充满嫉妒。

那些思想贫乏的人、愚蠢的人和慵懒的人只注重事物的表象,无法看透事物的本质。他们只相信运气、机缘、天命之类的东西。看到人家发财了,他们就说:“那是幸运。”看到他人知识渊博、聪明机智,他们就说:“那是天分。”发现有人德高望重、影响广泛,他们就说:“那是机缘。”

他们不曾亲眼目睹那些人在实现理想过程中经受的考验与挫折;他们对黑暗与痛苦视而不见,光明与喜悦才是他们注意的焦点;他们不明白没有付出非凡的代价、没有不懈的努力、没有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是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任何人都要经过不懈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收获的成果取决于这个人努力的程度,没有机缘巧合这样的事存在。

在他们看来,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等价交换,仅此而已。有的人甚至逃避工作,却心安理得地拿薪水。他们看不到工资以外的东西,毫无责任感,这对他们自己来说是非常有害的,迟早将面临被淘汰的境地,甚至没有人愿意再聘用他们。

假使一个人身体上有了疾病,他就会去找医生,好好检查一下,把它医治好。而如果我们的心灵上犯了卑劣、愚蠢的毛病,那就该服一帖有力的心药来治愈它。

有一个小孩走到杂货店的自动电话亭里,因为电话亭的门没有关好,所以店员可以听到他的话:“几天前,你们不是在报上登广告要招雇一个男孩子吗……噢,已经找到了?……这个孩子的工作还合适吗?……谢谢你!再见!”

那个店员看见那孩子走出电话亭,就说:“运气很坏吧,没有得到这份工作。”

那孩子说:“你想错了,三天前我已经获得这份工作。我只是想知道,他们对我满意不满意。”

有一位太太向人说,她的婚姻濒于破裂,可是终于挽回了。原来,她总是指责丈夫的不是。可是,有一天她坐下来,自己责问自己:“假使丈夫的女秘书走了,他会很不方便。假使丈夫丧失了一两位知友,他会很伤心。可是如果我走了,他有什么损失呢?我只不过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寄生虫!”

经过如此忠实的自我检讨,终于把即将破裂的婚姻挽救了回来。

假使我们能够时常这样检讨自己,这就是一种很健全的态度。

其实,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只要我们能够时常进行自我检讨,而不是一遇到麻烦事就找借口推脱责任,我们就能建立起正确的工作态度,逐渐成长为公司里最优秀的员工。还有比这更鼓舞人心的事情吗?

只要我们能够时常进行自我检讨,而不是一遇到麻烦事就找借口推卸责任,我们就能建立起正确的工作态度,逐渐成长为公司里最优秀的员工。

——马克·贝尼夫

9、事实来说话

一天下午,上司让一位员工上网查一个资料,当时那位员工正在翻阅刚收到的杂志,低着头说“好”。但是隔一阵上司却见员工在梳头,上司又催,员工才去开电脑,还一边咕咕哝哝地埋怨电脑速度太慢,做起事情来真费劲。

上司看到这些情况,心里很不舒服,把员工训斥一顿:我真搞不懂,你明明手头有事情做,为什么还看那些杂志。就算你要看杂志,也可以一边开电脑,一边看杂志吧;自己的效率不高,却抱怨机器运转得不快。

之后,就把这位下属开除出公司。

员工很不平衡,来找上司理论:“我没有什么大错。你说的话我都照做了,该我做的事情我都负责了。”

上司说道:“你是做了,但是你做事情的风格让人不能忍受,做事情的效果更是糟糕,耽误了公司的工作节奏,还好意思说负责了?”

员工又辩解道:“这只是偶尔出现的情况而已。我真实的行事风格不是这样的。”

上司说道:“不用说了,今天的事实说明了一切。”

从一般的角度上看,工作意味着承担着某种责任,把这个责任落实了就意味着工作的完成。但是,事实上,责任的范围远不止这些,它还包括工作方式,行为风格,做事态度,工作效果——太多太多。这些凌乱而难以捉摸的细节有着一个基本的评判标准,那就是使工作的效果最佳。如果没有良好的结果,再强的责任心也得不到印证。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简历或鉴定中加上“有工作责任感”之类的描述,也会在工作开始的时候谨慎小心、全神贯注。但这些能说明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吗?不能。上司们最关心你的工作效果。他们对你的高谈阔论和一时的激情没有多大的兴趣。唯一隐藏在他们心里的一句话就是:拿事实来说话吧。

拿事实来说话。这句话一下子可以辨别出形形色色的责任心:

伪装的责任心还是本色的责任心;肤浅的责任心还是深刻的责任心。

用事实来检验责任心时,责任心就不仅仅是一个责任问题,它还特别需要能力来支撑。优秀人物的身上处处闪耀着责任心和能力的结合。

一名工作着的人,不要空喊责任心,最重要的是恪守着自己的责任本色,在工作过程中孜孜不倦地追求尽善尽美的结果。下属如此,上司更是如此。

美洲独立战争之前,一批又一批的欧洲人迁移到美洲新大陆来开辟自己的新天地,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矛盾。由于法国和英国在美洲的领地边界没有得到清晰的确定,野心勃勃的法国军队开始由北南下,渗透到弗吉尼亚这块肥沃的土地。他们不停地蚕食着弗吉尼亚人民的土地,严重威胁着弗吉尼亚人的利益。这时候,华盛顿和英国皇家著名将军布雷多克同时参与了这场捍卫弗吉尼亚的战争。其中将军被公认为具有典型而出色的军事素质,富有勇敢的精神和正规作战的经验,理所当然地掌握着军队的大权。而华盛顿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弗吉尼亚军人,有勇有谋。他被任命为将军的高级参谋,负责协同将军作战。

问题产生了。对布雷多克将军来说,美洲是一块他完全陌生的大陆,地势不同于欧洲,正规军一旦进入这样的区域,固有的作战传统,完全失去它的效用。华盛顿一再向将军建议要改变传统的队列式进攻,采取灵活的丛林战术。同时,他还主张派熟悉地形的弗吉尼亚地方士兵作为先头部队。然而布雷多克将军拒绝了。他始终相信自己的判断,认为年轻的华盛顿不值一提。结果,这一场由英国将军导演的战役遭到了巨大的失败。狡猾的法国人以静制动,以暗制明,把英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尽管布雷克将军镇定地指挥战争,但是却没有一点成效。他的军队节节败退,自己也深受重伤。

战争失败了,责任问题也随之产生。在随后召开的弗吉尼亚会议上,将军的战术受到批评。可是,在此之前,英国王室对布雷多克将军的评价:高度责任感,骁勇有谋。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的将军要为失败的战局负责任,这是一种公平还是不公平?这是一种人性上的不公平,但绝对是事实上的公平。战争不容许失误,你必须尽一切力量去避免失误,不仅仅要保持着强烈的责任意识,而且还要让责任意识衍生出相应的能力,那才是真正地对工作负责任——以结果为目标,专注行动过程,致力于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和行动力。如同华盛顿,他有责任心,他也有落实责任的能力,所以他是比布雷多克将军更优秀的人: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军人,还是一名优秀的总统。

记住:责任心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用事实来证明,拿业绩来体现,就没有人可以质疑你,更没有人可以淘汰你,你永远是百战百胜的优秀将领。

如果你想做到出色,你就一定能够做到。只要从你有这个想法的一刻开始,停止再做碌碌无为、草草了事的工作。

——托马斯·约翰·沃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