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每天苗条一点点
4468400000003

第3章 享“瘦”有理:美丽减肥新主张(2)

对发育期的少女来说,脂肪是促使女性发育成熟的重要物质,体内脂肪要占体重的17%才会出现月经初潮,而要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体内脂肪需要占体重的22%以上。这是作为女性将来能够行经、怀孕及哺乳的最低脂肪水平。所以,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少女,不要盲目节食和拒绝吃含脂肪的食物,以防止脂肪摄入过少。少女每天能量供给的25%~30%应该来自于脂肪,其中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的比例为1:2最好。许多少女为了减肥,一日三餐滴荤不沾,以为不吃脂肪类食物就能达到苗条的目的,但结果事与愿违,仍然长得很胖。这是因为淀粉和糖类也能转变为脂肪。人吃了较多的脂肪后,容易有饱腹感,就不会再吃更多别的食物。不吃肉和脂肪,就总会有没饱的感觉,多吃的淀粉和糖类也会转变成脂肪,仍然使人长胖。另外,如果长期吃素,由于脂肪酸在素食中含量比肉类、乳类、乳加工品、蛋类等食品低的多。人体所需的脂肪酸就会供应不足,这会促使人体很快把糖类转变为脂肪。所以,无论年轻女孩还是成年女性,从长远看来,积聚一些脂肪是必需的。

二、发现我的野蛮肥肉

看看你的体重标准吗?

肥胖是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到一定程度,是营养过剩的表现。医学家给“肥胖”下了这样的定义:肥胖是指当人体摄取食物过多,而消耗热量的体力活动减少,摄入的热量超过了机体所消耗的热量,过多的热量在体内转变为脂肪大量蓄积起来,使脂肪组织的量异常增加,体重超过正常值20%以上,有损于身体健康的一种超体重状态。

不过,要想判断自己到底胖不胖,应该有个客观标准,除了现在比过去胖,或者是以前比现在胖的自我比较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测定:

1.按体重来测定胖与瘦

体重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随着年龄、性别、种族、季节、环境和昼夜的不同而各异。一般情况下,从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会逐渐变重。

男性比女性重,黑种人比白种人重,白种人又比黄种人重。中国的北方人比南方人重。

同一个人,在冬季比夏季重,空气湿度大时比干燥时要重,晚上又比白天要重。

在一定的条件下,年龄和身高与体重的关系最为密切。按国际法规定,人体的标准体重有一个公式:

(1)成年男子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公分)-100

女子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公分)-105

例如:男子身高183公分,按公式183-100=83公斤

女子身高165公分,则165-105=60公斤

(2)儿童(2岁以上)标准体重(公斤)=年龄×2+8

例如:3岁的儿童3×2+8=14公斤

(3)新生儿平均体重约3.2公斤。

(4)3~5月的婴儿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约6.4公斤。

(5)一岁的孩子为新生儿时的3倍,约9~10公斤。人的体重波动在标准体重的10%上下范围内,均属于正常。

如女子身高165公分的标准体重是60公斤,若在66公斤,又不到72公斤者,即超过10%,又不到20%的,称为“过重”或“超重”,还不算肥胖。

只有超过72公斤(超过标准体重20%时)才称为“肥胖”。

有的姑娘身高165公分,体重只有55公斤。其实已低于标准体重,根本不属于肥胖范围。如果再减l公斤的话则属于“过瘦”范围,这就完全没有必要再减什么“肥”了。

2.按体脂来测定肥胖

严格地说,体重并不是测定肥胖的唯一标准。正确判断肥胖与否,应该根据体内脂肪的多少,即“体脂”是否过量来决定。

也就是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体内脂肪超过全身重量的30%时,方可确诊为“肥胖症”。

其中又按程度不同,分为3种:

(1)轻度肥胖:体重超过20%,体脂含量超过30%。

(2)中度肥胖:体重超过30%~50%,体脂含量超过35%~45%。

(3)重度肥胖:体重超过50%以上,体脂含量超过了45%以上。

此外,还有一种简单测定体脂的方法:

在脐旁选受试者3公分腹部皮肤,用食拇两指轻轻抓起,(抓到皮下脂肪层深度)测定食拇两个手指间的宽度若超过l公分以上者为皮下脂肪过多。再参考体重测定,若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者,可以列为“肥胖”之列。

温馨提示:最佳腰臀比例

用一个卷尺,测量你的腰围,然后再测量你的臀围(一定要是臀部最宽的部分)。最后,用你的腰围除以你的臀围,就得到了你的腰臀比例。例如:如果你是女性,腰围是38英寸,臀围是46英寸,那么腰臀比例就是38/46等于0.82。

理想的腰臀比例最小值应该是多少,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理想的腰臀比例最大值是多少,已经得到了众多专家的确认。如果是女性,理想的腰臀比例大约在0.67~0.80之间。如果是男性,这一比例大约在0.85~0.95之间。

导致肥胖的常见原因

为什么人会变胖呢?以下就是医学报告所指出的原因,我们可得好好想一想,是哪个因素造成了身上的野蛮肥肉呢?

1.饮食过量

我们都知道,如果人体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五大物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但并非致胖的物质。

人体内生理机能和工作、学习、活动都需要消耗能源,也就是热量。在糖、蛋白质、脂肪三类物质所供应的热量中,脂肪提供的热量最多,1克就可供应9.3卡的热量,而糖和蛋白质每克只能提供热量4.1卡。若吃得过多,超过一天的热量需求,就会造成脂肪的货源累积,而变成肥胖。

2.热量消耗过少

每个人因为性别、年龄、职业的不同,需要的热量也不同。一个20岁的男人,每天需要2500卡热量。到35岁时,降到2000卡,50岁时又降到1800卡。

如果这位男人步入老年,工作量仍不变,食量也相同,但因为能量消耗得少,就会发福变胖。这是因为老年人活动减少造成热量过度积累的缘故。

3.酶的失调

脂肪的合成与分解应该相对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体重量的稳定性。

而这种平衡需要透过酶来调剂,因为酶是生物的催化剂,脂肪合成和分解的每一个步骤都少不了它。

酶可分成三类,分别是合成酶、脂肪酶、三磷酸腺苷酶 (ATP)。合成酶负责合成增加脂肪,脂肪酶负责分解脂肪,而三磷酸腺苷酶负责储存多余的脂肪。如果这三种酶配合得不协调,就会形成脂肪堆积,变得肥胖。

4.内分泌失调

甲状腺素、肾上腺素、性激素和胰岛素、前列腺素等内分泌素,对脂肪的分解和合成都有控制调节作用。

胰岛素可以促成糖转化成脂肪、抑制脂肪分解,而肾上腺素与性激素正好相反,有加强脂肪分解的作用。

所以一旦胰岛素分泌过多,脂肪就会出现,或是老年期性激素减退,削弱了分解的功能,体重也会增加。这些发胖现象都和内分泌调节不当有关。

5.中枢系统的失控

内分泌系统受到中枢系统的支配,如果中枢系统指挥失控,就会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脂肪合成增多,造成肥胖。

6.遗传性肥胖

医学报告曾指出,脂肪细胞有遗传性,当父母脂肪细胞中的肥胖基因遗传给子女后,子女也容易发胖。

7.心理习惯性肥胖

肥胖者一向吃得多,他们心理上认为吃得少会影响营养和健康,所以不肯少吃,甚至稍微少吃一些,就会感觉自己好像生病,要赶快补充食物。在如此循环下,便造就了肥胖。

8.体力活动突降性肥胖

一些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者,一旦停止运动或体力劳动时,由于饮食习惯未变,食量却依旧,但活动量减少,于是就会造成热量过多,而堆积成脂肪。

9.病后营养过度性肥胖

很多病人在手术后进补,由于营养过多,活动减少,尤其是糖分摄食过量,便容易造成肥胖。

10.长期饮酒性肥胖

酒精易在体内氧化成热量,尤其是啤酒,刺激食欲,导致热量过剩、脂肪堆积。

11.违反生理时钟而产生肥胖

人体的生命活动如肺的呼吸、体温、睡眠、情绪等,会自然地交替改变,有准确的时间性。这种周期性的改变,是生命系统的特性,也就是生理时钟。

从生理时钟可以发现一些特点:

晚上10点到早上6点,身体在合成代谢,晚餐进食多,就会促成能量过多而肥胖。

早上7点到下午1点,是人体活力最旺盛的时间,吃得多也不会胖。

下午1点到3点,是人体第二次睡眠高潮,但是午餐吃得过饱,不活动而马上午睡,也会造成肥胖。

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最佳工作时间,不过下午4点血糖升高,容易转为脂肪,晚上8点胰岛素大量分泌,是体重最重的时间,这两个时间吃得太多也可能造成肥胖。

从生理时钟来看,早餐和中餐可以多吃,晚餐要吃得少,尤其是晚上八点后不该进食。

12.药物性肥胖

有些药物,像是皮质激素类、抗精神病类、避孕药,久服后会产生肥胖的副作用,只要消除致病原因,肥胖症状就能获得控制。

从这些原因来看,人会发胖其实不会超过这十二个因素,排行在前五名更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平日一定要谨慎了。

温馨提示:吃得太快易发胖

要知道,有没有吃饱并不是肠胃告诉你的,而是大脑向你发出信号,已经吃了足够的食物了。不幸的是,大脑和身体之间的联系有20分钟的延时。也就是说,只有在你事实上已经吃饱了20分钟后,你才会感觉到这一点。吃得越快就会吃得越多,因为你根本没有给大脑一个机会告诉你已经饱了。所以,吃饭还是应该细嚼慢咽。

你是易胖难瘦的体质吗?

很多减肥者最痛苦烦恼的经验,就是好不容易才减肥成功,不久就又胖了回去!你可知道,“复胖”不单单只是恢复原体重而已,忽胖忽瘦很容易造成体内脂肪比例增加,最后变成易胖难瘦的体质,这可是十分可怕的事!

由平常的生活习惯,可以检测你是否属于体重容易回升的体质。请在下列问题中回答“YES”或“NO”:

1.一天三餐不正常。

2.大多在外用餐。

3.常吃点心、宵夜。

4.很挑食。

5.常常一边吃东西,一边工作或看电视。

6.常喝果汁。

7.喝咖啡或红茶时一定加糖。

8.喜欢且常喝酒。

9.会以吃零食来减低焦虑。

10.吃东西的速度很快。

11.常和朋友在一起吃吃喝喝。

12.经常睡眠不足。

13.不经常运动。

14.不喜欢走路。

15.在家时总是闲着不做事。

16.外出时常以车代步。

17.肩膀常酸痛。

18.容易便秘。

19.抽烟。

20.家中有胖子。

21.神经质。

22.没有特别的嗜好。

23.人际关系不好。

请你统计“YES”的数目。

3以下者:目前的生活方式大致没有问题。

4~8者:必须改善一下生活方式,否则体重容易回升。

9~15者:属于体重容易回升者,要注意喔!

16以上者:现在的生活方式不改变的话,非常容易变成易胖难瘦的体质,且容易罹患各种疾病。

温馨提示:肥胖容易再次光顾的时期

肥胖者的体质与一般人略有不同,因此即使减肥成功了,一旦遇到某些时期,稍不留神,肥胖可能会再次光顾。以下是常遇到的身体复胖的几个时期。

(1)过年过节期间:每逢过年过节,家中总少不了许多美味佳肴,而且普遍是热量比较高的食物,如此几天吃下来,体重怎能不回升呢?

(2)遭遇重大变故的时期:突如其来的打击会使人情绪低落,于是有些人会利用吃来弥补情绪上的失落感及悲伤。这使很多减肥本来已经成功的人,又回归肥胖者的队伍中了。

(3)工作忙碌时期:经常加夜班或赶工的人,因生活不规律,饮食习惯打乱,也易导致再次肥胖。

女性易发胖的阶段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并不是每个时期都容易发胖,了解发胖时期及其发胖原因,可以帮助胖起来的人更有效地采取措施,预防肥胖。

1.婴幼儿期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婴幼儿肥胖就是健康。因此,许多父母都希望小宝宝养得越胖越好。尤其是现在,经济条件优越,唯恐小宝宝营养不良,于是大量地给婴儿补充过多的营养。

而婴儿存头3个月还不能翻身运动,喂饱了就睡,能量消耗少。因此,过度喂养造成了摄入量超过消耗量,促进婴儿肥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想吃什么就让其满足,不知不觉中养成孩子挑食、偏食的坏习惯。日积月累,使体内能量贮存,最终导致孩子肥胖。

2.青春发育期

进入青春发育期后,性腺和卵巢功能发育已趋成熟.雌性激素分泌旺盛。雌性激素能影响代谢,使少女的皮下脂肪含量显著增加。

同时,由于这一时期学习负担比较重,活动和锻炼的时间少。因此,如果在这个阶段,摄入过多,运动减少,就很容易导致发胖,

3.结婚后

这是女性最甜蜜的阶段。由于夫妻常在一起做饭,一起吃饭,饮食形成了规律。同时,社交活动大大减少,尤其现在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家用电器齐全,家务事较轻松,加上精神愉快,饭菜可口,吃得好,睡得香,自然易胖。

4.妊娠期

妇女在妊娠期时营养过多,活动减少,加之体内雌激素的功能和代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脂肪合成加快,加速肥胖发展。

5.产后

孩子产出后,女性的腹壁普遍受损松弛,腹肌经过近10个月的包容,现在已失去了弹性,使脂肪沉积,同时为增多乳汁而多喝汤,吃脂肪丰富的食物。产后又缺乏运动,易发生肥胖。

6.中年期

这个阶段女性的雌性激素分泌依然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但活动明显减少,多数人都会发胖。

7.更年期

这个阶段女性的性腺功能减退,但是垂体分泌促使性腺激素却增加了,打破了体内性激素的平衡,从而影响了脂肪的代谢,造成代谢紊乱,导致人的肥胖。

因此,人到老年开始发“福”并不奇怪。

温馨提示:发胖的先兆

有不少肥胖者,自己是怎么胖起来的,到最终也感到莫名其妙。其实,许多疾病在发病前,身体都会出现一些异常反应,肥胖也不例外。当排除了疾病因素外,如果出现了以下情况,那么就要给自己的体重敲响警钟了。

(1)爱吃爱喝:在排除了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后,若近来食欲大开,上一顿刚用完,却又感到饥饿了,特别是到了晚上,如果没有夜宵,总觉得有一件事没办完似的。那就要警惕肥胖的发生了。

(2)特别爱睡觉:原来的作息时间比较有规律,但不知什么原因,近来经常感到很困,睡觉特别香,已经睡了足够的时间还想睡,要不就是经常哈欠连天,如果不是过于疲劳的话,这就是肥胖即将到来的预兆。

(3)变懒:如果一向勤快、比较喜欢运动的人突然变懒了,经常无精打采,很多事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对原先喜爱的运动也提不起精神,甚至感到参加运动是一种负担,那可能就是发胖的预兆。

(4)怕累:如果与平时相比,现在很容易感到疲劳,稍一活动就会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如果不是生病,就有可能是肥胖到来的信号。

以上四条肥胖预警信号,每一条都与肥胖密切相关。红灯已经亮起来了,接着就看自己怎么应对了。

完美体态新主张

拥有苗条的身段是大多数女人的愿望,但是在达成这个目标之前,你需要了解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必须先对自己有一番正确的了解。

1.这样不会太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