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每天苗条一点点
4468400000004

第4章 享“瘦”有理:美丽减肥新主张(3)

人体是由水、脂肪、蛋白质、矿物质以及糖分所构成的。所谓“太胖”,大多数是指脂肪的量超过了标准而言。如果纯粹只是体重的增加,这并不能说成是太胖。

以一个运动选手来说,经过锻炼后的身体体内并没有多余的脂肪,但是他的体重一定不轻,这是因为他的肌肉比脂肪还重。像是这样的人,当他要减肥时,就必须先考虑到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在不影响自己健康的情况下,才能考虑到底还能在身上减掉多少体重才行。

正在减肥的人通常会有“吃多了会发胖”的心理,所以常常避免多吃。然而人类的心理与身体间有种不可思议的联系。有时“不行”却往往更加引起自己的口腹之欲,结果常常是脑海中想吃的东西一大堆,但身体方面却因为过度使用能量而使新陈代谢减缓,体重不减反增,所以当你要减肥时,应该在心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减肥程序,否则一个不小心,可是会愈减愈胖的。

2.到底是“太胖而减肥”还是“因减肥而太胖”?

通常想减肥的人总是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效果,结果常常因为减肥方法太过分,所以没有办法持续进行。不只这样,一时的反复经常会变成下次过量进食的借口,然后太胖了又开始减肥,这样一会儿拒食,一会儿又过食,最后导致太胖,结果原来应该是减肥的,却变成了愈减愈肥。

减肥过后体重增加的速度是原来的3倍。

采取饮食控制的办法来减肥,一个月下来可以减3公斤左右,但再下来指针便不动了。通常这时停止减肥后,便开始吃自己喜欢的东西,恢复以前的饮食习惯,可能还不到一个星期,就又胖了2公斤,你也有过这种经验吗?这是因为在减肥时,身体已经习惯了少量的进食,一旦改回原有的饮食习惯,因为食物的热量过高,但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却变低,无法消耗吃进的热量,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另外,在没什么事情做的情况下,减肥的人会再大食一番,没有减肥的人却不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减肥的人通常会抑制自己的食欲,但却变成了什么都想吃。这种不安和过度抑制,反而容易造成进食,使你的减肥计划失败。

3.如何减肥才能减得漂亮?

有些人利用节食来减肥,其实这并不能减得漂亮。美丽诱人的身材的标准是:没有赘肉,肌肉、骨骼比例匀称,线条优美,呈一种向上的趋势;而绝不是一身排骨。所以减肥其实是将体内多余的脂肪去掉,但千万不可将不该减掉的养分也一并给减掉了。而且,减肥是有一定的方法循序渐进的,什么该保持?什么该去掉?都要弄得一清二楚,否则到时减肥的目的达不成反而弄得面青唇白、平胸弓背的,就得不偿失了。

温馨提示:体重下降多少才是正常的?

一些女性在明确自己需要减肥后,就有些急于求成,恨不得一天减去一二公斤肉。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如果靠禁食或腹泻使体重骤减,这无益于健康,反而对身体有害。

有些女性,靠禁食减肥,一天只吃一根黄瓜或两个西红柿,别的什么都不吃,这很容易出现低血糖、低血压、头晕、心悸、乏力,严重时可出现酸中毒。要知道,摄入热量食物少了。机体为了满足正常活动的能量需要,就会动用体内贮存的脂肪,但体内脂肪的转化需要有一个过程,不会及时转化为糖类供人体需要。长期禁食、限食还会导致神经厌食综合征,体重是下来了,却骨瘦如柴,丧失了生活能力。

还有些人把减肥寄托在泻药上,如泻得过猛,因体内失水过多,造成电解质紊乱,出现烦躁、乏力、心率增快,严重时会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由此可见,减肥应当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那么,怎么样才算减肥有效果呢?

临床上要求,单纯性肥胖3个月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体重下降3公斤为有效,下降5公斤为显效,体重下降至标准体重为临床痊愈。

但个人自己减肥,一般来讲,轻度肥胖者,控制在每月体重下降0.5~1公斤,渐渐达到正常标准为宜。中度肥胖者,控制在每个月减轻体重1~2公斤,日渐达到正常标准为宜。

三、健康不能承受之“重”

肥胖是万病之源

肥胖不仅影响自己的形象,而且挫伤自信心,同时还可引发许多疾病。专家指出,超过标准体重10%以上者,死亡率比正常体重者要高22%;如果超重20%以上,死亡率将比正常体重者高出44%。可见肥胖对人类危害之大。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肥胖促成的直接或间接死亡人数已达30万,并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头号杀手。因此要积极关注肥胖,了解肥胖带来的危害。

1.高血压病与肥胖有关

据有关资料报道,肥胖者的高血压病发病率要比体重正常者高2~3倍。医学研究也证实,在一个时期内体重增长较快的个体,其血压增长也快,而且证实,肥胖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性因素。减肥之所以能降低血压,在于减重后可使血清胰岛素减少,利于排钠,并能降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水平,从而使血压降低。所以,减肥是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之一。

2.冠心病与肥胖有关

正常人体的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地收缩和舒张,维持着血液的循环流动,人体肥胖就会增加心脏的工作负荷。另外,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这些合并症又可以进一步影响心脏,导致冠心病。所以,肥胖者容易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3.高脂血症与肥胖有关

经常有人问:“肥胖与高脂血症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研究发现,血浆中血脂水平的变化,与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和机体对脂肪的利用情况有关。例如,在高脂肪饮食或从事剧烈运动后,体内的血脂水平都会升高;平时喜食糖类食物者体内的三酰甘油亦都经常保持在较高水平,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有研究发现,肥胖者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并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血脂水平亦呈上升趋势。因此科学家认为,血脂增高与过度肥胖有一定关系。

4.癌症与肥胖有关

肥胖者不仅易患心脑血管疾病,也是癌症病魔“钟情”的对象。科学统计表明,过分肥胖者,癌症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结肠癌明显高于非肥胖者,而且肥胖者患癌症后,癌细胞比一般人更容易转移,死亡率也更高。这些都要归罪于肥胖的祸根——过量食用脂肪。

5.脂肪肝与肥胖有关

健康成年人的体重指数越大,脂肪肝的检出率就越高。各项数据证实脂肪肝与肥胖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约半数肥胖者可见有轻度脂肪肝;在重度肥胖症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可高达60%~90%,可见肥胖者有明显的脂肪肝好发倾向。肥胖者的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患肝炎后盲目地增加营养而又缺乏运动所致的肥胖是我国最常见的致脂肪肝的原因之一。

6.痛风与肥胖有关

肥胖与痛风有一定的关联。有人描述,原发性痛风患者的平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7.8%。另有报道,痛风患者中78%的患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57%的患者超过标准体重30%。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血清尿酸盐水平与肥胖程度、体表面积及体重指数呈正相关,而肥胖患者体重降低后,血清尿酸盐水平降低,痛风发作减轻。所以,痛风患者往往合并有肥胖症。降低体重是治疗痛风的综合措施之一。

7.糖尿病与肥胖有关

肥胖常常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因为肥胖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糖的利用受到 障碍,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病。肥胖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该型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不低于正常人,有的甚至还稍高于正常人。女性上体肥胖者易患糖尿病。有人认为女性上体肥胖这种体型可作为糖尿病的一个重要信号。

8.中风与肥胖有关

临床观察发现,肥胖者与一般人比较,发生中风的几率要高40%。为什么胖人容易发生中风呢?这与肥胖者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的紊乱,血中胆固醇、三酰甘油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因素有关。此外,胖人还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疾病,这些都是诱发中风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腹部肥胖的人比臀部肥胖的人更易患中风。一般而言,女性容易胖在臀部和大腿上,男性容易胖在腹部,这也是男性易患中风的原因之一。因此,防止肥胖对预防脑血管病有一定的意义。

温馨提示:其他疾病与肥胖

肥胖可使消化功能及肝功能紊乱。高热量饮食及脂类代谢紊乱,使胆固醇过多,易发生胆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其发生率较正常体重者高1倍。肥胖者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易发生呼吸系感染,肺炎发生率较高。肥胖者皮肤折皱处易磨损引起皮炎。此外,泌尿系及消化系感染发生率也高。有报告说,肥胖者阑尾炎发生率为正常人的2倍。在急性感染、严重创伤、外科手术以及麻醉情况下,肥胖者应激反应差,往往出现病情恶化,耐受手术及麻醉能力低,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肥胖还能引起睡眠打鼾。肥胖过度可造成肺的功能性和器质性损害,脂肪过度堆积可引起肺扩张受限,氧交换降低,长此以往则会导致白天嗜睡、夜间睡眠不良的“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严重者则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甚至导致慢性肺功能和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肥胖儿童如出现较严重的打鼾,家长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妇科疾病青睐肥胖女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普遍吃得好、动得少,再加上进入高科技、智能化时代,大幅度降低了人类体力的付出,致使肥胖人数猛增。

肥胖不仅影响体型美,还会给身体带来一些危害及并发多种疾病,对人体有很大的影响。人们所熟知的有肥胖导致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不过,人们往往不知道,肥胖妇女还易合并一些妇科疾病,如:卵巢机能不全、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不孕症等病症。

1.乳腺癌

大部分以腹部肥胖为主的女性,腹部脂肪虽然容易消除,却对心血管病和乳腺癌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而且,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有关,肥胖妇女体内雌激素除卵巢分泌的一部分之外,还可由脂肪组织生成相当可观的雌激素,雌激素水平越高越易患乳腺癌。因此,女性控制体重才是预防乳腺癌不可忽视的措施之一。

乳腺癌症状:乳房上长有肿块,肿块大部分长在乳房的外上方,形状为圆形和不规则形,肿块坚硬,早期能够移动。大多数病人无疼痛的感觉。当肿瘤侵犯皮肤时,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点。有的患者乳头可有溢液或溢血。但由于乳腺癌的肿块在很多方面都与乳腺良性肿瘤十分相似,因此,单凭触及到肿块是不能确定它的性质,必须到医院检查。

2.子宫内膜癌

肥胖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大多数肥胖者都患有高血压、高血糖,内分泌激素紊乱,其中雌激素是诱发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更年期妇女肥胖者。因此,要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就要控制肥胖,减少肥胖程度。高危人群一旦出现月经紊乱,绝经期延迟或绝经后阴道异常出血,应及早去医院检查。

子宫内膜癌症状:不规则子宫出血,阴道排液增多,呈黄水样或血样。晚期若癌瘤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以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并向下肢及足部放射。子宫内膜癌在早期做妇科检查时无明显异常,而到晚期时,就会出现子宫增大、变软、固定,宫旁有结节状块物。

卵巢癌症状:卵巢癌是发生于卵巢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仅次于宫颈癌,位居第二位。临床上表现为:下腹不适、腹痛、腹部有肿块、月经紊乱、压迫等症状。此外,卵巢癌在早期没有症状,而且容易转移。晚期病人会明显消瘦,出现严重贫血等现象。卵巢癌一般多见于更年期和绝经期妇女。

3.月经异常、卵巢机能不全

单纯性肥胖妇女的月经异常,有些在体重减轻以后,就可以恢复正常。月经异常症状:月经过稀及过频、月经延迟、月经过短、出血量过多或过少等。通常而言,月经异常多发于青春期和更年期。而且,在进行妇科检查时,盆腔内无器质性疾病。

下腹、胯部、臀部肥胖的更年期女性,应该警惕是否是生殖腺素过低引起的肥胖,该种肥胖与卵巢功能衰退有关,当女性正值46、47岁的更年期时,卵巢不排卵,并引发功能性月经失调,这时有可能大出血也可能流血不止。皮下脂肪组织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还易引起绝经期后延。统称为卵巢机能不全症。月经异常容易导致贫血,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4.不孕症

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是排卵障碍,表现为无排卵、排卵延迟等。女性不孕皆与月经不调有关。而储存在皮下的脂肪刺激子宫内膜,可以造成月经不调。同时患有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肥胖患者也易造成不孕。为此,专家建议,女性最好将体重控制在标准体重正负10%的范围之内。

温馨提示:肥胖对女人性功能有一定影响

肥胖女性由于高胰岛素血症可以刺激卵巢产生过多的雄激素,所以体内的游离睾酮水平可能比普通女性高。导致女性出现多毛等男性化表现,还可以引起月经紊乱甚至闭经、不育。另外,肥胖女性往往容易合并黑棘皮病,表现为脖子、腋下和大腿根部皮肤又粗又黑。肥胖女性的皮肤还容易长癣、长疖子,再加上男性化表现,非常影响妇女的容貌,对性生活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必须减肥的若干条理由

当今社会,减肥是大家一个永远说不尽、时髦的话题。当然,减肥的确令小姑娘变得苗条可人,轻盈美丽,然而,在医学家看来,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一些理由。相信你看了之后会更加增强你的减肥决心和愿望。

1.根据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如果按身高计算的理想体重的话,可以活更长的时间。美国的人寿保险公司往往都是用该方法来预先估计保险者的寿命。

2.因为胖人留汗比较多,所以容易得湿疹,红疹等皮肤疾病。

3.体重越重的人越容易患高血压,而患有高血压的人心脏会比健康人工作起来更吃力。即使轻微的高血压在65岁以前患脑中风的机会也比正常人高3倍,死亡率也比相应的人群高1倍。另外,即使胆固醇较低的肥胖者患心脏病的几率比正常人也要高出好多。因为脂肪会附着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时,多余的脂肪会使血液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人体会弥补这种情形,会代偿性制造过多的红血球,而这反过来会使血液变得很黏稠,流速变地非常慢,从而更容易形成血栓。一旦形成血栓,则会出现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据研究,这一种疾病的发生率是瘦人的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