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5大素质让你变身职场达人
4469300000023

第23章 独立地开展工作——不让领导多费一分心

工作具有独立性,意味着下属能够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替公司处理许多问题,并能够让领导省下时间来进行更多的其他工作,因此,单位和公司都需要这样的人才作为自己的“开路先锋”,以干出大成绩,成就大事业。因此,公司对能进行独立性工作的人才委以重任,是一件很理所当然的事情。

工作有独立性才能让公司放心,让领导省心。合适地提出独立的见解、做事能够独挡一面、善于把同事和领导忽略的事情承担下来是一个好员工必备的优秀素质。

站稳脚跟需具有独立’陛每个单位的工作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和系统,这个整体和系统总体上由领导来把握,其中每一部分都要有具体的人分工负责,领导一般只是在宏观上控制和把握。这种分工的特点就要求下属要有独立性,能够独挡一面,替领导处理一摊子问题。

事实上,领导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讲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他的精力不允许他每件事情都操心过多,更何况有些尴尬的事情领导不便于出面,需要有一些下属做“马前卒”替领导挡驾。

工作有独立性,独挡一面也是下属“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素质。下属把一摊子事独立地做好,比如在公关或理财方面干得出色,领导就会觉得在这方面离了你就不行,觉得你的存在并非可有可无,那样你的价值和地位才能得以巩固,才能在单位立足扎根。另一方面,一个人做下属可能只是一种“过渡”,在“过渡”时期积累工作经验和锻炼各种能力是很重要的,要想在未来顺利走上领导岗位,也需要有独挡一面的能力。

然而,很多人在独立性方面表现相当差,一味地依靠领导,离开领导一事无成。在领导面前不敢发表自己的主张,唯唯诺诺,做事无主见,缺乏独创性,唯领导的命令是从。这样的下属领导并不喜欢,至少觉得靠不住,甚至认为有之不多、无之也不少。有些人连在工作中需要干什么、怎么干、干得怎样,一点也不清楚,凡事都向领导请示、向领导汇报,不仅不让领导省心,还给领导增添了不少麻烦,把领导搞得焦头烂额,结果把领导搞得很心烦。

因此,我们说工作有了独立性才能“吃得开”,才能在同事和领导心目中稳住脚跟。

锻炼工作的独立性一般来说,锻炼我们的工作独立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有独立见解。独立的见解是一个人胆识、经验、能力和态度的综合反映,领导决策时很希望下属出谋划策,想出一些点子借他参考。当然,这些见解并不一定被采纳,但他至少可以启发领导的思路,帮助领导修正他的决策。只有这样,领导才能重视你。

阿尔巴顿·康是福特很赏识的建筑工程师,37岁时被福特委以重任,去设计建造海兰德公园工厂。阿尔巴顿·康对此早形成了大胆且独特的方案,他问福特:“把工厂设计成长865英尺,宽75英尺,四方形的4层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材料,可以吗?”

“好!”福特基于信任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个建议。

“玻璃占建筑物外观总面积的75%?”阿尔巴顿·康接着问道。

这个大胆的设想对一般人而言简直不可思议,福特却深懂其中的奥妙:“玻璃面积大,厂房内采光效果好,对大规模作业非常有利。”像受到启发似的,福特兴冲;中地接着说:“机械厂房设在另外一边,是一栋玻璃屋顶的一楼建筑总厂和机械厂房在天井中并有钢梁联通,上有吊车,制造完的引擎或变速器就可以利用天井中的吊车搬到总厂了。总厂四楼全楼面的天井也加装吊车,建造倾斜方式的生产流水作业台。”

阿尔巴顿·康心领神会:“对极啦,成品可以由高向低自然滑下,人可以不动,只要产品移动就行了。”

“太好了!就照这样设计吧!”福特最后拍板,充满信任地把这个任务交给阿尔巴顿·康去办。

独立地见解需要用合适的方式发展,阿尔巴顿·康正是掌握好交谈的节奏,通过启发诱导并给福特以充分考虑的时间和空间,让自己的见解融入福特的意见,最终给福特的感觉是:这家伙设想真大胆,受其启发我也竟想出这些好办法。

(2)能够独立地承担一些重量级任务。

独挡一面更多地体现在能干大事上,能够替领导承担一些棘手的问题是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尼古拉就是林肯身边能够替林肯处理很多麻烦事的亲信。林肯当选总统后,经常派尼古拉到华盛顿以外的地方去执行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如调解一场有使纽约共和党发生内讧危险的关于授权问题的激烈争吵,或派到明尼苏达州去协助消弭一场印第安人的战争。在1864年重新确定总统候选人的共和党代表大会上,他是林肯的个人观察员。林肯当选总统后工作忙,不可能亲自翻阅报纸,为了关注报纸对总统的评论,只好依靠尼古拉严密注视报界动向,尼古拉便对重要消息作简短提要,这项工作直至今天仍是大多数政府的一项固定工作。

(3)把被同事忽略的事情承担下来。

任何单位无论分工多么细致,也总有一些不起眼的地方被大家忽视,有心的下属往往注意于细微处下功夫,独立地把这类工作承担下来。在领导眼里,这些做法属于填补空白、弥补疏漏的行为,说明你比其他人心更细、心眼更多一点、考虑更周全些。

某单位订阅了《领导参阅》杂志,大家看完后便扔进放在墙角随时准备扔掉的纸袋里,谁也没想到日后还有用。李琳琳觉得这么重要的资料扔掉很可惜,就一期一期地收集大家扔掉的《领导参阅》。年末,一位副书记忽然想起要看这份资料,大家忙地焦头烂额慌了手脚,此时,李琳琳笑眯眯地把自己苦心收集了一整年的《领导参阅》拿给副书记,副书记很吃惊又很欣赏地表扬了这个“别有用心”的细心人,要求大家不要光知道做面上的事,更要注意工作中易被忽视的问题。

努力成为开拓型人才

一个单位要干出大成绩,创出大事业,没有开拓型的人才,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开拓型的人才,是谓帅才,他们往往具有超于常人的勇气和勇往直前的闯劲,目光敏锐又充满自信,喜欢冒险和刺激,能够开创前人所未曾涉足领域的事业,能够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并且往往是事业有成。干大事的领导都需要这样的人才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而失去他们就等于是损害领导者自己。

开拓型的下属是领导事业取得更大发展的关键所在。任何一个领导都希望干出一番大的事业,也都需要干出一定的成绩,特别是要干出超过前人的成绩,因为政绩会给领导者带来成就感、名誉和更大的权力,因为政绩会使领导者声名鹊起,奔向更大的成功。所以,所谓的广纳贤才,都不过是为了帮助领导者成就自己的事业,达到某种目标。

开拓型的下属可以替领导独挡一面,并开创出新的业绩来。在许多时候,领导的能力是有限的,他必须倚重这些有才干、富于开创性的下属来成就自己的事业。汉高祖刘邦就曾当着群臣的面公开说:“运筹策划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调运军粮,疏通道路,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史记·高祖本纪律》如果我们把这三个人作一下大致的分类,那么,张良当属谋士型的下属,萧何当属管家型的下属,而韩信则非开拓型莫属。翻开史书,我们不就不难得知,刘邦之所以能打下天下,没有韩信在疆场上的厮杀和政治上的支持是万万做不到的。试想,如果韩信在平定了齐国以后,拥十万大军以自重,天下必成刘、项、韩三足鼎立之势,刘邦如何能够剪除劲敌,登上皇帝的宝座呢?

开拓型的下属不仅能够开创事业,还能振奋企业的精神,鼓舞人们去改革、去创新。当得到好处的时候,或者事业稍有成就,便容易耽于安逸,安于现状,故步自封,不求上进,这是人类的通病。因此,那些有远见卓识的领导非常注重发掘和培养开拓型的人才,以改变部门内部不思进取的安逸之风,使事业再上新台阶。

驰名全球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慧眼识才、善于提拔勇于开拓的下属,使得自己的事业不断地取得进步。

松下幸之助的公司里有一个DU山下俊彦的雇员,由于工作很有实绩当上了该公司的董事。松下发现,这个人具有很出众的才能,不但管理成绩卓著,而且对公司内部因循守旧等弊端看得准,并且锐意改革。松下幸之助认为他是松下家族里根本找不到的杰出人才,在整个公司也是最优秀的将才。于是,他力排众议,不计门户出身,破格起用了山下俊彦,把他从一个名列第二十五名的董事直接擢升为总经理,越过了前面所有“老资格”的董事。

山下俊彦当了总经理后,亦颇有松下幸之助的遗风。他重视有才干的少壮派,亲自破格提拔了22名具有战咯眼光、能力出众的新董事,加强管理、锐意进取,不断开拓。

在山下俊彦当上总经理的第二年(1978年),该公司的经营状况就由原来的守势经营很快变为积极进攻的势态。1983年,该公司的利润总额已达到1891.1亿日元,比他刚上任的1977年的利润额976.8亿日元几乎增加了一倍。

这说明,领导是多么需要开拓型的人才,而开拓型的下属又能够创造出多么巨大的工作实绩来。

因此,开拓进取,干出成绩就是开拓型下属最大的资本,也是其与领导融洽相处、获得领导重用的一大法宝。但是,辩证法告诉我们,一个人最大的长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可能是他最大的短处。所以,开拓型的人才不要以为有功劳、有实绩就一定能得到上司的重用,而是要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成绩,有功而不傲,有成而不骄,只有这样,功劳才不会把你压垮。个人最大的长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可能是他最大的短处。所以,开拓型的人才不要以为有功劳、有实绩就一定能得到上司的重用,而是要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成绩,有功而不傲,有成而不骄,只有这样,功劳才不会把你压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