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每天学点饮食学
4470600000010

第10章 饮食卫生:将细菌拒之门外(3)

不粘锅的主要原料是全氟辛酸铵(PFOA),这是制造“特富龙”(Teflon)的一种关键原料。据专家介绍说,全氟辛酸铵是人工制造的含氟聚合酸,由于其高度的稳定性,不易和食物产生粘连而作为不粘锅涂层必用的生产材料,这种不粘涂层其实就是一层薄膜,厚度在0.2毫米左右,如果干烧或油温达到300℃以上,这层薄膜就可能受到破坏。因此使用不粘锅时要尽量避免高温。烹饪时许多菜肴都需要煎炸,如炸鸡翅、煎排骨等,而油的沸点是320℃,在煎炸食品时,油一直是滚烫的,温度非常高,这很容易导致不粘锅中的有害成分被分解。所以烹制煎、炸食品时应尽量避免使用“特富龙”不粘锅。

特富龙是美国杜邦公司对其研发的所有碳氢树脂的总称,类似于工程塑料,具有独特的自润滑性(不粘),相对比较耐热(180~260℃)、耐低温(-200℃),且化学性能相对稳定,被开发为不粘锅的表层涂料。最常见的就是用于不粘锅,在衣物、医疗、部分宇航产品中也被广泛应用。目前所知的它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在高温下分解熔化时才容易产生。全氟辛酸铵高度稳定,难以在自然环境中降解,它还可以通过脐带传输到胎儿体内积累。高剂量的全氟辛酸铵在动物实验中曾引发癌症、胚胎畸形等多种疾病。

温馨提示:使用不锈钢餐具要小心

不锈钢是由铁铬合金再掺入其他一些微量元素制成的。其金属性能良好,而且比其他金属耐锈蚀。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不锈钢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同样会在人体中慢慢累积,达到一定量就会危害人体健康,例如镍就是一种致癌物。

因此,使用不锈钢餐具要特别小心,不要长时间盛放强酸或强碱性食品,防止铬、镍等金属元素溶出;不能用不锈钢器皿煎熬中药,以防不锈钢在加热条件下与中药中的生物碱和有机酸反应,生成毒性更大的化学物质;同时,也要注意不能用强碱和强氧化性的药剂洗涤不锈钢餐具;一旦发现不锈钢餐具变形或者表层破损,就应该及时更换餐具。

塑料食具勿乱用

对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塑料食具、容器,如碗、筷、盆、盘、匙、各种型号的桶、篮以及微波炉容器等塑料制品,由于使用起来轻巧方便又美观大方,许多家庭喜欢选用。目前市场出售的塑料容器,选用的较为安全的材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三聚氰胺等。但应注意的是不同原材料的塑料容器,在使用或储存食物时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其主要有以下一些不同要求。

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的容器,可用来储存酱菜、果汁,但不能长期存放酒。因为长期存放酒会使酒失去芳香味,所以一般储存不要超过3个月。聚乙烯类容器也不能长期放油,这是因为低分子聚乙烯会被油溶出,使塑料软化,油变色、变质,出现异味。

由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容器,可用来装醋、酱菜、酒、果汁等食品。因为聚丙烯无毒、无害、无味,并且其制品的化学性能稳定,耐热,因而是比较安全的。

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容器只能装水,不能装食物。这是因为聚氧乙烯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增到剂、稳定剂,且由于聚合不完全面留有氧乙烯单体,这样向食品中迁移的有毒物质就多。因而,不宜存放食物,更不宜存放酸、碱性食品,酒精,油等。

密胺食具是三聚氰氨与甲醛的缩合物。密胺食具色彩鲜艳,耐高温,但遇力易破碎。密胺塑料不能当做微波炉餐具用,很容易烧坏。

如何鉴别这几种塑料制品呢?聚丙烯和聚乙烯制品是半透明的,其中聚丙烯的透明度要比聚乙烯好些,表面硬度也高。

温馨提示:别用塑料瓶装醋

有些人喝完饮料后,常将饮料瓶用作装醋的调料瓶。这种作法看似废物再利用,实则对健康大有害处。

专家指出,塑料制品遇到酸剂等就会慢慢释放出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并且不易被人们发觉,所以绝对不能长期使用。

而饮料瓶多数是塑料制品,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后制成的。聚乙烯、聚丙烯这两种材料无毒无味,用来灌装饮料等对人体很安全。但聚乙烯一旦受高温或是酸性腐蚀就会慢慢溶解,并释放出有机溶剂,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有报告指出,长期食用被聚乙烯分子污染的食物,会使人头晕、头痛、恶心、食欲减退、记忆力下降等,甚至贫血。所以用塑料瓶装醋,对人体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

玻璃器皿小心点

在家庭中常用的玻璃器皿,是用一种称为二氧化硅的化学物质,加入一定的辅料,经高温溶解成型的。玻璃容器表面光滑,又透明度高,并可在表面加工成多种图案,以致大方美观而广受欢迎。一般说来,玻璃容器由于原料无毒无害,成品耐热、耐酸,因而使用起来也比较安全。

但是,玻璃器皿所用花纹的颜色中,含有镉、镍、铬等金属元素。如果使用有花纹的玻璃器皿盛装酸性食物,其中的有害金属会析出来,迁移到食物中。如果长期食用含有玻璃花纹毒物的食物,可使毒物在身体内蓄积,引起慢性中毒。

因此,选择玻璃器量时,最好是接触食物的一面不要有彩色图案,更不要用红色图案的玻璃器重,因为红色图案中含着有毒的镉元素,并且花纹中的镉元素较容易折出并通过食物进入体内。此外,易碎裂是玻璃器皿的最大缺点,使用中应多加小心,以防发生意外。

温馨提示:水晶餐具不可盛酒或酸性饮料

用水晶餐具装盛的食物、饮品,看起来华美绚丽,令人爱不释手。但很多人想不到,它也会使人慢性中毒。专家称,水晶制品是一种颇具威胁的铅污染源。其中的氧化铅含量往往高达20%~30%,用它来盛水,一般还不至于引起铅中毒,但若用来盛酒或酸性饮料,水晶制品中的铅就会被析出并溶于酒或酸性饮料之中。实验表明,盛酒的时间越长,酒中的含铅量就越高。

什么筷子最安全?

筷子是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进食工具,每天都与我们做亲密的接触,免洗筷也有人称为卫生筷,20年前为了防治乙型肝炎而倡导使用。完成了当时的阶段使命后,不但没有退出,而且用途越来越广,如今,不论是观饭店、餐厅,还是夜市、路边摊,免洗筷都随处可见,您既关心又担心,这个每天都要入口多次的东西,是否安全?

免洗筷包装袋因为与筷子直接接触,而筷子又会直接放入口中,若是包装材质含有有害重金属,一旦污染到筷身,长期食用不免危害健康。如包装材质中过量的铅,会使人体的血液、胃肠、肝脏、泌尿及神经系统都受到影响,特别是对成长中的儿童,即使微量的铅,也可能导致其智力下降、学习障碍、生长迟缓、多动等问题。

免洗筷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保持美丽的外观,通常会经过亚硫酸盐处理,以防止筷子变黄、变黑及发霉。食入过量的亚硫酸盐,可能会造成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症状,且亚硫酸盐与人体的钙结合,会造成骨质中钙的流失。

因此,不要买太白的免洗筷,防止过度漂白。也不要用有酸味的筷子,或者浸泡清洗完再用。

另外家庭中购买的筷子常常选择美观、有花纹的,这样的筷子外面都有一层漆,这是否安全呢?

从健康角度来看这非常不可取。因为油漆多含铅、铬等有毒物质。长期使用油漆筷子,特别是油漆脱落后随食物一起进入胃内,就有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因此,您最好选用无毒且符合卫生标准的竹制或木制筷子。

温馨提示:筷子的科学使用

筷子使用时间长了,由于木制品比较容易被腐蚀,筷子的强度会下降,表面会变得不光滑,容易留住杂质,为细菌的滋生提供温床。因此,家庭中每个成员最好使用固定的一双筷子,每人的筷子要分开清洗;同时,至少每年要更换一次筷子。

食品保鲜膜,你了解吗?

1.保鲜膜都有哪些

在超市购物时,多数熟食都用保鲜膜包装;在家中冰箱储物时,人们也习惯用食品保鲜膜包住再贮存,这样一是为了干净,二是为了方便。但是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是否一样呢?

市场上保鲜膜多为PE、PVC和PVDC(聚偏二氯乙烯)三种材料制成。

PE是聚乙烯的简称,这种材料主要用于食品的包装,像我们平常买回来的水果、蔬菜用的膜,包括在超市采购回来的半成品用的都是这种材料。

PVC是聚氯乙烯的简称,这种材料也可以用于食品包装,但它对人体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含有氯乙烯单体(VCM),或者含有DEHA。如果VCM的成分在1ppm(百万分之一)的范围内是无毒的,如果超标就有致癌的可能性,另外DEHA是一种增塑剂,国家相关标准不允许使用,含有DEHA的保鲜膜遇上油脂或高温(超过100℃)时,增塑剂容易释放出来,随食物进入人体后给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PVDC是聚偏二氯乙烯的简称,主要用于一些熟食的包装。

2.保鲜膜有何毒性

保鲜膜分有毒和无毒两种。目前PE和PVDC较为保险。

PVC食品保鲜膜对人体有比较大的危害,这种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析出,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特别是干扰人体内分泌,引起妇女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男性生殖障碍甚至精神疾病等。

3.如何鉴别PE和PVC

PVC保鲜膜的透明度、拉伸性和黏性都比PE保鲜膜强。PVC保鲜膜在用火烧时,火焰发黑,冒黑烟,有刺鼻的气味,不会滴油,离开火源后会自动熄灭。而PE保鲜膜燃烧时火焰呈黄色,无味,会滴油,且离开火源后可以继续燃烧。

温馨提示:使用保鲜膜的注意事项

无论何种材料制咸的保鲜膜,在使用时都应注意以下事项:按照产品包装上规定的温度范围使用;保鲜膜不要长期与食品直接接触;加热时应在保鲜膜上留下缝隙或扎几个小孔,以免爆炸,并防止高温水蒸气从保鲜膜落到食品上。

四、食品的保鲜储存

食物保存6法则

周末是家庭聚会、举办筵席、享用美食的好时候,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之一是,大量的食物需要保存、分批食用,你是否有忙不过来的感觉?

一大堆等待处理的食物摆在眼前,令你心烦意乱,忘了用热肥皂水清洗菜板就开始切肉;和客人们在饭桌前磨蹭好几个小时,饭菜冷了又热;超出日常分量的食物,致使你在后来的几天吃冰箱里的剩菜度日,食之无味,却弃之可惜……以下6法则可以告诉你如何更好地处理大量食物。

1.清理冰箱

在去商场购买大批量食物之前,应先将冰箱里那些将过保质期,或看上去、闻起来可疑的食物统统扔掉;将食品柜内用热肥皂水洗净并晾干;把冰箱内的温度调节好(冷藏室的温度在4℃左右,冷冻室的温度在-18℃左右),手动调节后,冰箱内的平均温度一般会在 6小时后调整过来。

2.2小时原则

任何食品——即使是最不容易熟透的火鸡,在做成熟菜之前,准备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一旦食物长时间地、完全暴露在室温环境下,细菌会迅速增长,因此食用者患病的几率也会增加。

那么,到底什么食物需要冷藏呢?答案是:任何潮湿的食物都易腐败,因此均需冷藏。不要认为土豆泥就一定比烤乳猪安全得多,如果你采用的保存方法不当,它照样会成为细菌的天堂,令您防不胜防。

3.分类处理食物

分量大的食物最好安排在最后制作成菜肴,以免在取出、制作、盛出、摆放的过程中受到更多污染;将小份的食物按每位客人1份的标准准备好,并一一单独盛出,剩余的则保存在冰箱或烤箱里,以备在宴会进行过程中不断进行补充;凉菜的温度在4℃以下时,能呈现最佳风味,而热菜则需保持在60℃左右,既吃起来可口又不会令营养成分流失过多。

4.细心包装

分量多的食物在烹制好后,一餐内吃不完的部分应提前分离出来,快速而均匀地降温,然后冷藏;最好将肉类食物切成薄片,用保鲜膜包好,再同其他食物一起放入冷藏室中,这样不仅会令其快速降温,还能有效地利用冰箱空间;关上冰箱门之前,要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给每一份食品贴上标签,标明名称与烹制时间。

5.冰箱不能被塞得太满

冰箱里的食物不能过满,因为冷藏保鲜除了需要合适的温度,还需要空气流通。与其让食物把冰箱塞得满满的,最大程度的降低食物的新鲜程度,令其失去原有好味道,不如将多余食物直接转送给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既增进感情,又能帮助你吃得精致、健康。

6.食用前重新加热

为了杀死冷藏食物中的细菌,在次日食用之前,应将食品加热到75℃以上(肉汤必须煮沸3分钟)。如果你不清楚温度如何控制,可以借用厨房专用温度计,来确保达到适合温度。

做到上面这些,一开始会让您觉得比较麻烦,但绝对值得去做,而且养成良好的习惯后,便不再觉得是一种琐碎的负担。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不妨按照文中所讲细心实践吧。

温馨提示:水果保鲜小窍门

水果的季节性较强,而且较难保存。然而,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找到了一种水果保鲜的较好方法,这就是以淀粉、蛋白质和动物油等混合而成的液体,喷洒在苹果、梨等新鲜水果的表面上,待这层液体干燥后,便对水果有保鲜作用,其保鲜时间可长达半年。

食品不同,存放异样

食物要是保管不善,选择错了保管容器或方法,不仅会影响食物的质量,还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对健康的影响可就大了。

食物的处理与保存格外重要,以下是各类食物保存的宜与忌:

1.饮料的存放

酸性饮料:不宜用保温瓶装酸性饮料,因为保温瓶经常装开水,内壁或壶底会积上一层水垢。水垢原是混在水中的重金属;钙盐、灰尘、病菌、虫卵等的沉淀物,不仅不卫生,而且有碍人体健康。据化学分析,水垢中含有铅、砷、汞、镉、铁等多种成分,还含有一些致癌物质。

酸性饮料如啤酒、果汁等,可将上述有害物质溶解,如果饮用这种饮料,就容易中毒,危害身体健康,最好是装在玻璃容器或陶器中,

牛奶:当牛奶温度降低后,牛奶中原来未被杀死的细菌和杯内含有的细菌,就会在适宜的温度下,将牛奶当咸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大量地繁殖起来,在牛奶中,细菌约20分钟就会繁殖1次,隔3~4小时,在室温下保存的牛奶就会变质。所以牛奶不应在室温下保存,即使短时间也会有风险。

2.调料的存放

最好不要用塑料或不锈钢器皿长期存放盐、油、醋、酱油等调味料。

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单体聚合而成,并在制造过程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增塑剂、稳定剂和色素等,这些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长期接触调料,聚氯乙烯塑料会溶出增塑剂,对人体有害,而且,聚氯乙烯单体也有致畸、致癌作用。

不锈钢与其他金属一样,容易和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长时间用不锈钢存放盐、酱油、醋等调料,容易引起中毒。

盛放调料的容器最好用陶器、搪瓷或者玻璃制品,容器应洗净、控干,并放置在清洁、净爽、通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