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每天学点饮食学
4470600000009

第9章 饮食卫生:将细菌拒之门外(2)

各种调味瓶、碗碟、炊具碰撞时发出的叮当声,抽油烟机在运转时发出的呼呼声,橱柜柜门闭合时发出的噼啪声……厨房里这些恼人的声音都会增添您下厨时的焦躁情绪。

按国家规定的标准,住宅区白天的噪音不能超过50分贝(一般说话声音为40~60分贝),室内噪声限值要低于所在区域标准值的10分贝。据了解,一个未经专业设计的厨房,噪声要远大于这个标准。

医学证实,过度的噪音污染,会导致人的耳部不适,出现耳鸣耳痛症状;损害心血管;分散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此外还会对视力产生影响。

专家建议:为把噪音的污染降至最低,设计合理的储物架能安置好各种瓶瓶罐罐;安装减震吸音的门板垫;按国家规定,油烟机的噪音要控制在65~68分贝,所以应选用抽力与静音两全其美的产品。

2.视觉污染:彩色“陷阱”

视觉污染主要指错误的色彩搭配和光线运用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由于色温(光源颜色温度)会引起人体生理上的一些变化,不同的人对色彩的偏好有所不同。中老年人的橱柜应选用中性或淡雅的色调。

医学专家认为,过于强烈的色彩会刺激人的感官,导致血液流通加快,心情易紧张;而太沉静的色彩,会减缓血液流通速度,长时间接触容易让人迟钝。因此这两种色调都不太适合中老年人。

厨房装修,除了考虑色彩搭配外,还应注意灯光的选用。很多人认为,厨房里有盏灯,能照明就行了。据设计师介绍,其实这样做的后果是在厨房中形成不少阴影,即背光的视觉障碍区。这会影响下厨时的心情。

专家建议:最好在厨房安装一些辅助光源协调照明。装修中也不适合使用较大面积的反光材料,以免引起头晕眼花。

3.嗅觉污染:无形“危害”

厨房内的不少气体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危害——且不论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泄露会造成危险的后果,单是炒菜时产生的油烟废气,对身体的危害就相当大。

烹饪过程产生的油烟中,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颗粒物外,还会有丙烯醛、环芳烃等有机物质逸出。其中丙烯醛会引发咽喉疼痛,眼睛干涩,乏力等症状;过量的环芳烃会导致细胞突变,诱发癌症。

现在时尚的厨房装修多采用开放式设计,但制作中餐的过程会产生较大的油烟。开放式的厨房,空气流动范围较大,油烟机不能很好地聚敛排放油烟,这就造成餐厅和客厅的油烟废气污染。

专家建议:降低油烟污染的方法,首先是加强厨房的排换气系统,其次是尽量改变一些烹调方式,少煎炸,多使用微波炉、电饭锅,减少厨房明火的产生。开放式的厨房要缓解油烟污染,可以在灶台与油烟机间附加一个半开放式的隔层,这样能有效聚敛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

温馨提示:巧妙清除厨房的异味

由于厨房里经常储存剩菜剩饭,还有一些食物垃圾,所以是夏天最容易出现异味的地方。因为食物残渣中的蛋白质会被细菌分解而发出异味,最直接的办法是,垃圾勤倒,尽量少让其在空气中暴露,但还是不能完全消除厨房里的味道。同时,在睡觉前,用水稀释一些醋,倒在水池的角落里,第二天早上,厨房的空气一般就会变得清新些。

厨房要卫生,抹布洗帚应当先

小物品大用途,抹布和洗帚就是这样的典型。别小瞧它们,它们可是搞好饮食卫生的重要环节,厨房的卫生很大程度上都要靠抹布和洗帚来完成。如果它们本身就不卫生,那饮食卫生也就无从谈起了。饮食卫生要从小事做起,从抹布和洗帚做起。

1.抹布的使用卫生

(1)抹布不是万能的:厨房一定要多备几块抹布,根据其洗抹东西不同分开使用。如洗碗、刷锅以及在干净容器外表擦干等,应分别选用不同的抹布。

(2)抹布的清洗和消毒:每当使用完抹布后,应蘸上洗洁精或肥皂搓洗掉抹布上的污物,然后用清水洗净,铺开晾干。对于洗擦干净物品的抹布,必须做到用完立即清洗、立即消毒。其消毒的最好方法是每天放在沸水中煮沸消毒10分钟以上,这样才能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确保卫生安全。

(3)抹布的选料:以棉织品为好,如选用白色的毛巾、洗净的口罩等纯棉织品。

2.洗帚的使用卫生

洗帚又称炊帚,是每个家庭厨房加工食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用具,也是搞好厨房卫生的重要用品。由于洗帚每天都不断地使用,总是相当的潮湿,里面常常粘附油污和杂质,是细菌生活和生长繁殖的好场所。如果不注意洗帚的使用卫生,则日积月累成为细菌安营扎寨的细菌帚。

(1)洗帚的使用也不能一帚万用,而应当相对地加以分门别类使用。

(2)每次用完洗帚后,一定要用洗洁精进行清洗,去除油污,再用清水冲洗几遍,将里面的污物冲出,然后放在阳光下暴晒,以确保卫生与安全。

(3)如果是金属丝的洗帚,在每次用后可直接用火烧,以杀灭洗帚里面的病原微生物。

温馨提示:不宜用化纤布当抹布

有人习惯用化纤布或线团擦洗餐具,这样对身体非常有害。常见的化纤布都是由化工原料加工而成的。用此类物品擦洗餐具,一些难以被肉眼发现的细小纤维,就会粘在餐具上,随着食物进入人的胃肠道。由于化纤纤维不能被胃酸和身体内的多种活性酶分解,很容易滞留在胃肠黏膜上,刺激和诱发胃肠道疾病。若用带有颜色的化纤布或线团擦洗餐具,其纤维上的染料对人体的刺激将更大,甚至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不要用化纤布擦洗餐具。

家庭餐具勿忘消毒

为避免家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防止餐具被污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家庭应重视对餐具的科学消毒。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简单实用的消毒方法很多只要严格认真操作,都可以达到消毒和灭菌的目的。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消毒方法:

1.蒸汽消毒

将餐具按照大小清洗干净后摆放到一个干净的大笼屉上,盖上盖子,加火蒸。当水沸腾后,再继续蒸20~30分钟。采取自然冷却法,将餐具冷却。使用时一定不要被脏抹布污染,使得餐具再次成为传染源。

2.煮沸消毒

将餐具洗干净后,放入一个大的锅中,加入自来水,水的深度要没过餐具。加火煮沸,开锅后继续煮30分钟,自然冷却后,即可以使用。

3.臭氧或红外线消毒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臭氧或红外线消毒箱使用起来既方便又可靠,非常适合于家庭应用。使用消毒箱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去操作,不要随意减少消毒时间。

4.利用太阳光紫外线消毒

太阳光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如果 上述方法不能采用时,也可以将餐具洗净后,在烈日下曝晒40分钟以上,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晾晒时要注意不要被尘土和蚊蝇污染。

5.药物消毒

可用于餐具消毒的药物很多,必须选择有卫生部门批准文号的。可按使用说明中的比例配置消毒药,水量以浸没待消毒的餐具为宜,消毒浸泡时间约5分钟。

6.洗碗机消毒

洗碗机是一种清洗、消毒一体机,方便实用。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严格按照消毒的时间和温度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消毒效果。

7.消毒柜消毒

消毒柜有臭氧和远红外线等种类。将餐具放入消毒柜,打开按钮,15~20分钟后关机冷却即可。

温馨提示:电子消毒碗柜的科学使用

目前,一些家庭都有了电子消毒碗柜,但使用不当会危害人体健康。专家指出:不能将所有的餐具都放进消毒碗柜中进行消毒,如搪瓷制品是用石英、硝石、碳酸钠等烧制成像釉子的物质,涂在金属胚胎上,并烧制成不同颜色的图案所制成,而釉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铜化物等物质,艳丽的彩色中一般含有镉,在高温下镉会渐渐分解,附着于其他餐具上,可随食物一同进入人体,时间长了就会危害人体健康。有些塑料制品也会在高温下分解出有害物质,不宜放在消毒碗柜里进行消毒。

给抽油烟机去污妙招

安置在厨房里的换气扇或抽油烟机是保证厨房空气洁净的重要武器,但是它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便在其下槽或油盒内积存了许多排烟后所残余的废油。既影响厨房环境和机器的运行,又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要保持厨房环境,少不了要给厨房换气扇去污。下面推荐4种简单方便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1.“化学武器”除油

用干净的纸团或用软布吸足专用去油污洗洁精或碱水,擦拭换气扇、抽油烟机的油污油垢,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在超市里一般都会有专门的抽油烟机清洗剂出售,效果都不错。将它喷在换气扇等处,待一两分钟之后,油渍就会软化,然后流淌下来,用抹布一擦就会马上焕然一新,真可谓是“化学武器”。如果平日经常擦拭,只需要隔三四天,用洗洁精擦拭一遍,再用软纸擦两遍,便可使换气扇、抽油烟机锃亮、干净。

2.在油槽内垫上卫生纸

安装在厨房的排风扇,由于工作量大,用不了多久,除了在页片上吸满油渍以外,在排风扇下方的油槽内更是积满了油垢。

如果事先在油槽内垫上叠成几折的卫生纸,当吸满油污后及时更换,擦洗油垢的工作量便大大减轻了。如果排气扇没有油槽,或放不住卫生纸,可用曲别针或其他物品固定。

3.棉纱蘸锯末吸油法

将棉纱在锯末上滚动一番,便蘸上不少锯末,提高了吸油的容量,用其擦拭排气扇,去油垢效果比较理想。

4.洗洁精、食醋浸泡法

将叶轮拆下,浸泡在用3~5滴洗洁精和50毫升食醋混合的一盆温水中,浸泡10~20分钟后,再用干净的抹布擦洗。外壳及其他部件也用此溶液清洗。此法对人的皮肤无损伤,对器件无腐蚀,清洗后表面仍保持原有光泽。

温馨提示:另类抽油烟机清洗法

高压锅蒸汽冲洗法。把高压锅内冷水烧沸,待有蒸汽不断排出时取下限压阀,打开抽油烟机,将蒸汽水柱对难旋转扇叶,由于高热水蒸气不断冲入扇叶等部件,油污水就会循道流入废油杯里,直到油杯里没有油为止。

砧板消毒5法

砧板与刀具直接与食物接触,它们的卫生至关重要。砧板上最易粘附油污等,在适宜的温度中成为细菌生长的场所。用这样的砧板接触到菜,细菌就会进入食品。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就会引起食物中毒或肠道传染病。做好砧板的清洁卫生,是防止病从口入的措施之一。

1.洗烫消毒法

先用硬刷子和清水将砧板表面和缝隙洗刷干净,然后再将砧板用沸水冲洗1遍。

2.阳光消毒法

砧板不用时应放到太阳光底下进行暴晒,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死细菌的作用,进行暴晒不仅可以杀死细菌,而且还可使砧板干燥,减少病菌繁殖。

3.撒盐消毒法

每次使用砧板之后,都要用刀将砧板表面的残渣刮净,每隔一周左右在板面上撒一层食盐,这样既可杀菌,又可防止砧板干裂。

4.葱姜消毒法

砧板用久了不消毒,会产生一股怪味。如用生葱或生姜将案板擦几遍,然后刷子刷洗,最后用开水冲,怪味就会消失。

5.食醋消毒法

切过鱼的砧板有股腥味,只要洒上点食醋,放在阳光下晒干,然后再用清水冲洗一下,腥味就没了。

不管采用哪种消毒方法,都应先将砧板洗净,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消毒效果。

温馨提示:菜刀与砧板应生熟分开使用

有的家庭在生食和熟食的操作中,都使用同一把菜刀和同一块砧板,最多是在使用前用开水烫一下来进行“消毒”,但细菌往往消灭不干净,极易造成熟食被污染,如食下污染的食物会引发疾病。因此,在切配食物时必须具备两套砧板,即切生食物与熟食品的砧板分开使用,以防生熟食物交叉污染。每次用后要刮去污物、反复洗刷、清水洗净、消毒、晾干。

三、厨具的卫生隐患

不同锅具卫生大比拼

选择正确安全的炊具对安全饮食可是至关重要的,对各种材料的锅,您知道它们的性质吗?您了解它们的卫生情况吗?

1.铁锅

卫生优势:高温状态下的铁锅,在盐和醋等作用下,加上铲、勺等工具的搅拌、摩擦,可使锅内表层的无机铁脱屑落进食物中,使食物中无机铁含量显著增加,对防治缺铁性贫血有一定作用。

卫生劣势:铁易氧化而使食品带有黄褐色及令人不快的铁锈味。此外,铁遇单宁物质即产生化学作用,生成黑色的单宁酸铁。单宁酸铁对蛋白质有沉淀钝化作用,如富含单宁酸的海棠、山楂,在铁锅中加工时会产生黑色的单宁酸铁,吃了会引起中毒。

2.铝锅

卫生优势:质轻不生锈,受热快,光洁度好。

卫生劣势:铝性质活泼,极易与其他物质,尤其是酸、碱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而随食物进入人体。铝化物摄入量过多影响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使消化功能紊乱,长期过量摄入可导致人的早期衰老、大脑神经和行为的退化甚至出现老年性痴呆。所以不宜用来长期保存食物。

3.铜锅

卫生优势: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摄入适量含铜食品对人体有益。

卫生劣势:易氧化生锈。铜器搁置日久,在空气中受氧气、湿气和碳酸气等作用,还容易生成有毒物质铜绿,危害健康,甚至引起中毒。

4.不锈钢锅

卫生优势:不易被氧化生锈,抗腐蚀力也很强,金属屑不会溶解在食物和水中。

卫生劣势:烧煮食物容易焦,且焦斑不易去除。不锈钢锅基本材料都是金属铁,加入铬镍元素。由于加入铬镍,在高温加热条件下会使器皿表面呈现黑褐色,烹煮食物会使食物变性,损失营养价值,并对健康造成危害。另外大量的铬盐会对人体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引起代谢紊乱。

5.砂锅、搪瓷锅

卫生优势:耐用、耐热性能好。没有铅的成分,化学性质稳定,能耐轻度酸碱的侵蚀,使用比较安全。

卫生劣势:使用寿命远不如金属炊具。装饰画面的颜料中的原料是四氧化三铅,铅遇酸性食物易溶出,随食物进入人体,损害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铝铁炊具不可混合使用

铝元素进入人体贮存积累到一定数量时,脑功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一般情况下,人从幼年到老年,铝的累积量才能达到病变程度。但如果进入体内的铝突然增加,症状就会提前出现。铝铁炊具混合使用能使体内的铝元素量猛增,对身体有害。

例如,烧菜时用铁或不锈钢锅,锅铲是铝的,较软的铝铲就会被不锈钢锅或铁锅挫损成粉状微粒,从而随饭菜进入人体。相反,如果用铝锅而用铁铲或不锈钢铲,铝锅中的铝也会很容易被铁铲或不锈钢铲的铲尖挫掉进入人体。这样只需二三年,铝铲或铝锅就会磨掉许多,使人体内的铝量猛增千万倍。

不粘锅安全吗?

在厨房烹饪中,由于不粘锅独特的优点备受人们的青睐。但由于不正确的使用方式使得不粘锅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

如有的人在用不粘锅炒菜时,使用的是铁铲子,这样更会加快不粘涂层的破坏,很可能释放出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