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维决定成败
4477700000014

第14章 逆向思维(5)

具有逆向思维的人往往就会在社会中有所成就、有所名声。但这种人在社会中却又寥寥无几,因而其遗失便于人们所传说。

南唐后主李煜派博学善辩的徐铉到大宋进贡。按照惯例,大宋朝廷要派一名官员与其使者入朝。朝中大臣都认为自己辞令比不上徐铉,谁都不敢应战,最后反映到宋太祖那里。

太祖的做法,大大出乎众人意料,命人找十名不识字的侍卫,把他们的名字写上送进宫,太祖用笔随便圈了个名字,说:“这人可以。”在场的人都很吃惊 ,但也不敢提出异议。只好让这个还未明白是怎么回事的侍卫前去。

徐铉见了侍卫,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侍卫根本搭不上话,只好连连点头。徐铉见来人只知点头,猜不出他到底有多大能耐,只好硬着头皮讲。一连几天,侍卫还是不说话,徐铉也讲累了,于是也不再吭声。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宋太祖以愚困智解难题之举。

照一般的做法:对付善辩的人,应该是找一个更善辩的人,但宋太祖偏偏找一个不认识字的人去应对。这一做,反倒引起了善辩高手的猜疑:认为陪伴自己的人,是代表宋朝“国家级水平”的人才,大国猜不透,又不敢放肆。以愚困智,只因智之长处,根本无法发挥。

逆向思维就像天空绚烂的彩虹,无论它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出现在天空,扯起的都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赞叹与向往。

逆向思维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都有着其独特巨大的价值。启发自己的逆向思维,无疑是一个迈向成功的极好法宝。

从反面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想问题,一般都是顺着想,也就是或者按照某种大家都能认同的常情、常理、常规去想;或者遵循事情的顺序,从前到后,从大到小地想,这是我们一般的思维模式,我们也大多采用这种思维方式去与别人交流。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运用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时会遇到困难,这时,我们就不妨倒过来想,从事物的另一面来看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思考问题,特别是有助于我们形成新的看法、产生新的设想。

一天,美洲草原上失了火,烈火借着风势,无情地吞噬着草原上的一切。那天刚好有一群游客在草原上游玩,一见不远处的烈火正向他们扑来,一个个惊慌失措,大喊大叫,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幸好有一个年老的猎人与他们同行,他一见情势危急,便站起来喊道:“为了我们大家都有救,现在都要听我的。”老猎人要他们把掉面前这片干草,清出一块空地来。于是大家一起动手,很快就清理出一块空地。这时大火越来越近,人们已经感觉道烈火的灼热了,大家看着面前这一小块空地,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恐惧。因为风正挟带着烈火向这边扑来,看来这火不难越过他们面前的空地,在他们身后的干草和树林上烧起来,那他们将会葬身在这片火海里。但老猎人胸有成竹,他叫大家站在空地的一边,自己则站在靠近大火的一边,他看到烈火像游龙一样越来越近,便果断地在自己脚下放起火来,于是眨眼间在老猎人身边升起了一道火墙,这道火墙同时向三个方向蔓延开去。奇迹发生了,老猎人点燃的这道火墙并没有顺着风势烧过来,而是迎着那边的火烧过去,当两堆火终于碰到一块时,火势便骤然减弱,然后渐渐熄灭。游客们和老猎人都脱离了危险。

老猎人以火灭火的方法就是运用了逆向思维,他打破了以水灭火的正常思维,在遇到特殊情况,即草原失火,虽然风是向着游客们这边刮来的,但近火的地方,气流还是会向火焰那边吹去。因此,老猎人放的这把火就是抓准时机借这气流向那边扑去,用火把附近的草木烧了,这样那边的火也就烧不过来了,所以大家得救了。

我国宋代时的潭州城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财主王家的一个小孩子,有一次看见几个小伙伴用鱼钩引钓小鸡取乐,他也学着像小鸡那样用嘴去衔鱼钩。一不小心,鱼钩卡在了他的喉咙里。几位郎中看后都表现出束手无策。

后来请来了一位姓孙的老人,他叫人准备了一个蚕茧、一串佛珠和一些猪油。他先将蚕茧剪下一块,搓软涂了油;并在蚕茧上开了一个小孔,把残留在小孩嘴外的钩线穿了进去。然后他叫王家小孩子张开嘴,将剪下的那块蚕茧推入到小孩的喉中。接着他又将佛珠,穿进钩线的另一头。他一边穿佛珠,一边叫小孩吞下蚕茧。当小孩咽下了蚕茧和几颗佛珠后,他用力把已串起来的十几颗佛珠在小孩的喉咙里抵紧。这样,串起来的佛珠就成了一根“硬棒”。他再向下使劲推这根“硬棒”,最下面的那个蚕茧便把鱼钩包住了。这时他才将钩线轻轻上提。由于搓软了并涂了油的蚕茧已包住了鱼钩的钩尖,鱼钩未对小孩的喉咙造成任何伤害便被顺利地拉了出来。众人见了,莫不惊叹。

俗话说:你顺着河流走,可以发现大海;逆着河流走,可以发现源头。世界上常常是两极相通的,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方向思考,也可以从相反的方向思考。从正的方向思考可能会有收获;从相反的方向思考,可能也有收获,有时还会是出人意料的收获。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就是这意外的收获。有一天,爱迪生在研究改进电话机。他的耳朵不好,为了感觉振动,他用一根针固定在炭质薄膜上,针的另一端让它接触手指。那样他对电话机说话的时候,手指也能感觉到它的振动。

针的振动启发了爱迪生,他的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很奇怪的想法。他想,要是这根针记下了声音的振动,不就可以把声音记录下来了吗?如果这根针能按照声音留下的痕迹振动,不就可以复现原来的声音了吗?

这真是一个大胆而有创造性的想法。古往今来,谁也没有想到要留下声音。要贮存声音,就要让声音留下振动的痕迹。爱迪生想让声音在比较软的锡箔上移动,以刻下纹路。这些纹路不能重复,重复了,声音就会含糊不清。为了留下不重复声音的刻痕,就要让锡箔围在一个圆筒上面,说话的声音不停地引起钢针的振动,钢针不断地在转动着的锡箔上刻出纹路。

没有几天,爱迪生就按照这种构想做出了这架奇怪的机器。他把这架机器进行改进,自己觉得满意了,便把它带到有名的《科学的美国人》杂志的主编比蒂的办公室,在桌子上打开了这台机器。比蒂不知道这是什么,便问:“爱迪生先生,这是什么呢?”爱迪生笑而不答。他摇了几下曲柄,机器转动起来了,并且说起话来:“早安,先生,你知道留声机是什么东西吗?比蒂听了大吃一惊,不知道什么地方在发出声音。爱迪生见了哈哈大笑起来。

就这样,留声机向新闻界宣布了自己的诞生。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我取得了一点成功的话,那是因为我对什么问题都倒过来思考。”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研究和实验,证实了细菌可以在高温下杀死,食物可以煮沸后保存。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倒过来思考,推想细菌也可能在低温下被杀死或使其停止活动,食物也可以通过冷却过程加以保存。深入研究后,他终于发明了冷藏新工艺。

原来的破冰船起作用的方式是由上向下压,后来科学家们倒过来想,研制出了潜水破冰船。这种破冰船将“由上向下压”改为“从下往上顶”,既提高了破冰效率,又减少了动力消耗。

无论思考哪个方面的问题,按照常规思路去思考,大家都懂,大家都会,因此也就早有很多人都那样想过了。如果你不满足于只是重复别人的思路,不满足只是停留在别人已经达到的高度,而要有新的突破,新的创造,那就反过来想一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