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维决定成败
4477700000003

第3章 换位思维(2)

有一个年轻人去买摩托车。推销员带着这个年轻人看过一辆又一辆的摩托车,但是这个年轻人总是不称心。这儿不合适,那儿也不好用,价格又太高,在这种情况下,推销员无计可施了,他就去向有经验的推销员求助。

经验丰富的推销员告诉他,此时最好停止向那个年轻人推销,而让他自动购买。不必告诉那个年轻人怎么做,为什么不让他告诉你怎么做?让他觉得出主意的人是他自己。这个建议听起来非常不错。于是,几天之后,当有一位顾客希望把他的旧摩托车换一辆新的时,这位推销员旧开始尝试这个新的方法。他了解,这辆旧的摩托车对那个年轻人可能很有吸引力。因此,他打电话给那个年轻人,问他能够过来看一下,提供一点意见。那个年轻人来了之后,推销员对他说:“你是个很聪明的买主,你懂得摩托车的价值。能否请你看看这辆摩托车,试试它的性能,然后告诉我这辆摩托车应该出价多少才合算?”那个年轻人的脸上呈现出“满意的笑容”。

终于有人向他来请教了,他的能力已经受到赏识。他把摩托车开上了大道,跑了一会就开回来了。“假如你能以5000元买下这部摩托车,”他建议说,“那你就卖对了。”

“假如我能以这个价钱把他卖下,你时否愿意买他?”这位推销员问道。5000元?果然,这是他的主意,他的估价。这笔生意立即成交了。

让别人觉得办法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运用在商场上的确是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换位思考,就是要避免以己度人,改变他人而不致伤感情或引起憎恨。无论是谁,如果你想说服他人,你想影响他人接受你的思想方式,你就要换位思考。

有一家卖家用电器的销售部经理发现公司的销售人员做事时没有精神,态度散漫。于是他召开了一次业务会议,鼓励下属说出他们对公司的期望。

他把大家的意见写在黑板上,然后说道:“我可以给你们所希望得到的,可是希望你们告诉我,我在你们身上,能获得些什么呢?”他很快有了满意的答案,那是忠心、诚实、乐观、进取、合作以及每天8小时的热忱工作。其中还有人愿意每天工作14个小时。这次会议的结果,使员工们充满了新的斗志,新的激励。至此,整个公司的销售业绩大幅度上升,公司业务蒸蒸日上。

销售部经理感慨地说:“这些人不过是与我做了一次道德交易。只要我实现自己的诺言,他们就会实现他们的诺言。我征求他们的愿望和期待,这一做法刚好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的确,没有人愿意被人强迫去做一件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行动或做事,我们喜欢别人征询我们的意见和需求。换位思维恰恰给了我们这样的思考方法,让我们能够换一个角度,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的解决问题。

多为他人考虑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有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天早上,牧人进来捉猪,猪大声地嚎叫着,猛烈地反抗。绵羊和乳牛很讨厌猪的嚎叫,便一起责备猪:“你吵什么呀,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猪听了回答道:“他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

这是一个寓言,它形象地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理解别人是不容易的。当然,寓言就是寓言,它需要的是简单透彻对比强烈,而在现实里,判断可就复杂得多了。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在交际过程中,人们都是以具体角色出现的。由于长期习惯于从自己角色出发来看待自己何别人的行为,就使认识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例如,顾客认为营业员都不尽职责,营业员却觉得顾客总是在找麻烦;作领导的觉得下属不服从管理;作下属的觉得上级不了解实际情况……因为角色不同,人际间总是发生冲突,不能相互理解,造成交际障碍。

要想克服这一障碍,就要进行换位思考,即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假使自己处在对方的位置上,会作何感想?这样,就会通情达理地谅解对方的行为何态度。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祖母打算织毛衣,而家中刚学步的孙子老来打扰,把毛线扯得一团糟。老奶奶生气地把孙子放进围栏里,结果孙子大哭,她又不得不把孙子抱出来。这时,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目的,并不是要把孙子围起来,而是要把孙子和毛线分开。这样一想,她就把孙子留在外面,自己爬进围栏里织毛衣,很好地解决了。既不影响孙子玩耍,也不影响自己织毛衣的问题。

这个故事开始的问题是,一般人容易受习惯的影响,认为只有孩子才进围栏,哪有大人进围栏的。这位老奶奶却转换了一般人的习惯,自己进围栏,孙子留外面。形式似乎一样,但结果却大相径庭,由此找到解决的方法。

人是有感情的社会性的动物,需要别人的理解。学会换位思维就能够帮助我们通过转换认识立场来发现新问题、寻求新答案,克服自我中心主义或先入为主的种种主观偏见,打破旧的思维框架或心理定势,以超越自我的态度客观公允地审视和认识自我的实际情况以及与客体的真实关系。

换位思维可帮助人们通过相互理解和沟通来了解他人需要、服务社会,可培养人之仁爱、平等、同情、宽容等优秀道德品质。众所周知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等呼吁都是换位思维在交往中的反映。正如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孟子在论及仁政时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包含着以己度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之类的换位思维方法。

摆脱思维定势

心理定势,这种心理现象最早是由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发现的。他提出,在人的意识中出现过的观念,由一种在意识中再重复出现的趋势。他曾经通过大量实验来证明心理定势的存在。其中一个有趣的实验是:让一个人连续10~15次手里拿两个重量完全相同的球,然后再让他拿两个重量有差别的球,他也会感知未完全相等。反过来也一样。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定势,指的是“过去的感知影响当前的感知”。心理定势反映在思维上就是思维定势。简单的说,思维定势是反复思考同类或类似问题所形成的定型化的思维模式。

一般来说,思维定势有利于常规思考。它使思考者在思考同类或相似的问题时,能省去许多摸索和试验的步骤,能不走或少走弯路,这样就既可以缩短思考的时间,减少精力的耗费,又可以提高思考的质量和成功率。举例来说:机械装置要自动化,需要能源来提供装置运行所需的动力,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电动机,这早已成为机电专业方面的常识。这一常识,在众多机电专业人员的头脑钟,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有了这样的常识和思维定势,使科技人员在设计各种自动化机械时,对于如何解决它们的动力问题,就不需要再费时费力地逐一探索、试验,很快就能明确:需有电动机来驱动。这显然对设计自动化机械能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但是,这种思维定势只适用于常规的思考,遇到特殊的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了。

一家规模不大的建筑公司在为一栋新楼安装电线.在一处地方,他们要把电线穿过一根10米场、但直径却只有3厘米的管道,而且管道是砌在砖石里,并且弯了4个弯。这对非常又经验的老工程师来说都感到束手无策,显然,用常规的方法很难完成任务。最后,一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工人想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主意:他到市场上买来两只白老鼠,一公一母。然后,他把一根电线绑在公老鼠身上,并把它放在管子的一端。另一名工作人员则把那只母老鼠放到管子的另一端,并轻轻地捏它,让它发出吱吱的叫声。公老鼠听到母老鼠的叫声,便沿着管子跑去救它。它沿着管子跑,身后的那根电线也被拖着跑。因此,工人们就很容易把那根电线的一端和另一处的电线联在一起。就这样,穿电线的难题顺利得到解决。

思维定势在工作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是有时却不利于创新思考。一个长期习惯于“一定之规”考虑问题,很少进行创新思考的员工,久而久之,往往会把很多本来大不相同的问题,也因为它们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而看成是同一类问题,用相同的办法去解决。这样,自然就会白费精力。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需要用换位思维来摆脱和突破这种思维定势的束缚,克服心理障碍,达到改变的目的。

科学家曾用小虎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小虎鲨一出生就在大海里,很习惯大海中的生存之道。肚子饿了,小虎鲨就努力找大海中的其它鱼类吃,虽然要费力气,却也不觉得困难。有时候,小虎鲨必须追逐良久,才能猎食到口。这种困难度,随着小虎鲨经验的长进,越来越不是问题,猎食的挫折并不对小虎鲨造成困惑。很不幸,小虎鲨在一次悠游追逐时,被人类捕捉到。离开大海的小虎鲨还算幸运,一个研究虎鲨的单位把它买了去。关在人工鱼池中的小虎鲨,虽然不自由,却不愁猎食。研究人员会定时把食物送到池中,都是些大大小小鱼食。有一天,研究人员将一大片玻璃放到池中,把水池隔成两半,小虎鲨看不出来。这一天,研究人员把活鱼放到玻璃的另一边,小虎鲨等研究人将放下鱼之后,就冲了过去,撞到玻璃,痛得头眼昏花,什么也没吃到。小虎鲨不信邪,等了几分钟,看准了一条鱼,又冲过去,撞得更痛,差点没昏倒,一样吃不到。休息十分钟之后,小虎鲨饿坏了,这次看得更准,盯住一条更大的鱼,又冲过去,情况没改变,小虎鲨撞得嘴角流血。想不通到底是怎么回事?小虎鲨瘫在池子里。最后,小虎鲨拼了最后一口气,再冲,仍然被玻璃挡着,撞了个全身翻转,鱼就是吃不到。小虎鲨终于放弃了。研究人员又来了,把玻璃拿走。然后,又放进小鱼,在池中游来游去。小虎鲨看着到口的鱼食,却是不敢去吃了。

在生活中,有些人很容易像小虎鲨一样,将思维编入既存的框架里,产生“命中注定”或“无法更改”的思维定势。从而逐渐失去踏出围绕自己框架的勇气,然后将自己对人生的梦想一个个抛掉。而没有追逐梦想、缺乏信心的人将会缺乏激情。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地利用换位思维,就能够突破这种思维定势。

有个年轻人曾告诉拿破仑·希尔,当他失业而走投无路时,是如何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框,把注意力放在好的一面。他说:“我当时在一家信息报道公司工作。待遇虽然不怎么好,但以我的资历,还是可以的。那时经济不景气,公司不得不裁员。因此,对公司可有可无的员工就成为遣散的对象了。一天,我忽然接到解雇通知。接下来的几小时我真时万念俱灰。后来,我决定把它看成是外表不幸,其实万幸的事。我一直不太喜欢这个工作,要事一直留在那里,我的前途就不可能进展了。所以,解雇正是找一个真正喜欢工作的好机会。果然不久我便找到一个更称心的工作,而且待遇也比以前好。我因此发现被辞退这件事,确实是件好事。”

如果一味地习惯固定的思考模式,使生活、工作成为机械化的程序,结果只能是复杂了你的生活和你的心情。而这种习惯性情越多,人的个性也越萎缩,从而逐渐失去创新的想法和动力,使人们成为受习惯支配的机器。为此,我们要多运用换位思维,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

将心比心,学会宽容

宽容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较强的相容度。相容就是宽厚容忍,心胸宽广,忍耐性强。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这就是说,相容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反之,相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阻力。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人相遇激战,最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分开,失去了联系。他们之所以在战场上还能相互照顾,彼此不分,因为他们是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朋友。两个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然未能与部队联系上。这一天,他们打到了一只鹿,依靠鹿肉他们又艰难地度过了几天。可是也许十战争的原因,动物都四散奔逃,或被杀光了,他们这以后再也没有看到任何动物。仅剩下的一点鹿肉背在年轻一点的战友身上,这一天,他们在森林的边上又遇到了敌人,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自以为安全的时候,他们饥饿难忍,这时只听见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是在肩膀,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赶忙把自己的衬衣撕开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战士一直叨念着母亲,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的生命即将结束。虽然饥饿,身边的鹿肉谁也没有动。天知道,他们怎么度过了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了他们。

事隔离30年,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朝我开了一枪,他就是我的朋友,他去年去世了。在他抱住我的时候,我碰到了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但当晚我救宽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带的鹿肉活下来,但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他的母亲。此后的30年,我装作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的母亲还是没能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他跪下来说,请我原谅,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理由不宽容他。”

宽容是换位思考的要点,是换位处世的准则。一个以敌视的眼光看人,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心胸狭窄,处处提防,不能宽大为怀的任,必然会因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而宽宏大量,与任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则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够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有一个年轻人近来变得忧郁、沮丧,原因是他的妻子常为一些小事对他吵吵闹闹,甚至大骂孩子,无可奈何,他只好躲到办公室,不想回家。

有位年长的同事见到他这样,就问他最近是否与妻子争吵过,年轻人回答说:“为装饰房间争吵过。我爱好艺术,远比妻子更懂得色彩,我们特别为卧室的颜色大吵了一架,我想漆的颜色,她就是不同意,我也不肯让步。”

长者又问:“如果她说你的办公室布置得不好,把它重新布置一遍,你又如何想呢?”“我绝对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年轻人回答说。

长者解释说:“办公室是你的权力范围,而家庭以及家里的东西则是你妻子的权力范围,若按照你的想法去布置‘她的’厨房,那她就会和你刚才一样感受到侵犯似的。在布置住房上,双方意见一致最好,不能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她,要商量,妻子就应有否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