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朋友手牵手、肩并肩在河堤上漫步。匡章由衷地感激孟子,若不是孟子为自己辩解,他永生也难洗掉这“不孝”的罪名;若不是孟子向威王荐举他,威王哪里会委他为将军,率兵抗秦救韩、魏,哪里会有今日之荣华富贵,从某种意义上讲,自己的一切全都是孟子给的,孟子是自己的再生父母。他痛心疾首地检查了齐军在燕国的暴行,残酷地杀害燕国百姓,自己手上沾满了燕国人民的鲜血,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永远也赎不清的罪孽!……匡章在满面泪痕地忏悔着自己,孟子却连一句也未听进心里去,他只是以呆滞的目光愣怔怔地注视着溪中的流水,仿佛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的大脑此刻已经凝滞,不再思维。其实何尝如此,他是在接受溪水的洗礼。每当这种时候,他都要回归大自然的怀抱,让这位最纯真、最圣洁的母亲的爱来温暖自己这颗受伤的心,来陶冶自己的性情。二人循着蜿蜒的河堤缓缓向前,跳跃、翻滚、欢唱、奔腾的溪水启发了孟子,世间的万事万物本像这溪水一样活泼、流淌,而自己却往往以静止的眼光看人,将人看死,看得一成不变,这怎么能会不犯错误呢?河床有时狭窄,河水湍急如泻;河床有时宽阔平坦,河水沉稳斯文;河水有时会成一泓清池,其清见底,游鱼可辨;有时聚成一个死潭,枯枝败叶浮其上,腐禽烂兽储其中,散发着冲天的恶臭;有时……事物无不像这溪水一样,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应该全面地观察,万不可只看一个侧面,看人自然也不例外。与这活泼欢快的溪水相比,自己是多么愚蠢、多么鲁钝呀!这愚蠢和鲁钝使自己看不清王豺狼般的本质,料不到他竟会卑劣凶残至这地步!这愚蠢与鲁钝蒙住了自己的双眼,模糊了自己的视线,将齐师在燕国暴行的责任不恰当地全都推到了匡章一个人的身上,致使以偏盖全,否定了一个好人。想到这里,孟子心中疼如刀搅,两眼汪着晶莹的泪水,这是惭愧的泪水,悔恨的泪水。
孟子与匡章再次审讯贼首,贼首俱都供认不讳。审讯之后,孟子对他们训斥了一顿,教诲了一番之后,松绑放行,听其所之,任其所为。
孟子师徒告别了匡章等五位将领继续赶路,晓行夜宿,旬日后抵达齐之西南边城昼邑。连日来所发生的诸多事情困扰着孟子,匡章、王、齐宣王、田婴等人的身影和行为时刻浮现在他的面前,驱不散,赶不走,搅得他心烦意乱,闷闷不乐,弟子们见了,无不为之担忧。一日充虞问道:“夫子似乎颇为不快,然而从前虞曾听夫子讲过:‘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近日却为何满脸阴云,愁眉不展呢?”
孟子说:“彼一时,此一时也,情况不同啦。纵观历史,五百年必有圣君兴起,且其中必有命世之才。自周以来,七百余年,论时间,早已超过了五百年;论时势,正系圣君贤臣出世之时。天不想平治天下,如想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我何以要不悦呢?”
孟子掩盖了自己心中不悦的真相,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老犹志壮的博大情怀。然而理智和感情毕竟是两回事,能时时处处以理智支配、控制感情者,自古罕见。
昼邑乃齐之边塞小城,残垣断壁,破烂不堪,既无可观赏之山水风光,又无可游览之名胜古迹,更无可供享用之珍馐美味,但孟子却命弟子在此逗留三日,弟子们议论纷纷,不解其意,多认为夫子这是老糊涂了,惟万章心领神会——夫子这是在等待齐宣王来挽留他。
孟子虽非齐人,但在齐为卿,身为大夫。按周礼规定,大夫无罪而离国,需在边境上住三天,若国君差人送来玉环,便是挽留;如果差人送来玉,便表示决裂;倘国君置之不理,根本不派人来,便将其离去视为无关紧要。人,是个矛盾着的有机体——每个人都充满着矛盾,任何人的一生都始终处于矛盾之中。当在临淄时,齐宣王亲赴稷下挽留,孟子执意离去,似乎一天也不肯多待;齐宣王又委托娴于辞令的淳于髡去挽留,他与之辩了个不欢而散;更有齐之官吏与百姓纷纷前往挽留,全被他婉言谢绝。如今他又于昼邑停留三日,盼望等待着齐宣王派人送来玉环,这岂不是十分荒唐吗?他心中充满了激烈的矛盾,他对齐、对齐国人民、对齐宣王有着深厚的依恋之情,对齐宣王并没有绝望,仍寄托着殷切的希望。当然,即使齐宣王此刻真的派人送来了玉环,倘仍不改变原来的观点,孟子也还是不会留下,他绝对不会放弃行仁政这一思想原则。
宿昼三夜,孟子就是这样在熬煎着自己,辗转反侧,难以成眠。其实这全是自贻伊戚,因为齐宣王像孟子不能放弃仁政一样不能放弃霸道。
孟子来昼的第二天中午,有一齐国绅士来访,此人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穿着考究而无华,举止随便而不俗,颇有贤者的风度,很显出德高望重的神情。他是专为替齐宣王挽留孟子而来的,但却并非受宣王的差遣或委托,也许是出于爱国爱民的一片至诚之心。他很健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不像淳于髡那样批评指责孟子,与孟子辩真伪、论是非,而是大谈仁政,谈仁政的内容,仁政的意义,百姓迫切需要仁政,仁政将会给齐国和齐国人民带来的恩惠和好处,一言以蔽之,齐国百姓离不开孟子,孟子不能走。此人颇有些班门弄斧,仿佛孟子根本不懂什么是仁政,正需要他来讲解和教授;又有些嘴巴痒痒挠脚后跟,似乎齐国能否行仁政,关键取于孟子,眼下是孟子不肯在齐行仁政而欲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