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备忘录
4491500000053

第53章 市民英雄的创造者——米开朗基罗

我的责任就是要解放囚禁在石头里的生命!

细节造就完美,完美却不是细节。

只有能从高山上滚下来丝毫不受损坏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1475年~1564年),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意大利著名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代表。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父亲是奎奇市和卡普莱斯市的市长,这使得米开朗基罗13 岁时就跟随佛罗伦萨著名的画家基尔兰达约学习绘画,不久后又被父亲转送到美第奇学院进行学习。

1496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不久创作了雕像《酒神巴库斯》和《哀悼基督》等,其中,《哀悼基督》是他的成名之作。五年后,米开朗基罗回到佛罗伦萨,利用四年的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

1508年,米开朗基罗奉命回到罗马,用四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

1513年,米开朗基罗负责建造教皇的陵墓,创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

1519,米开朗基罗回到佛罗伦萨,用了15年的时间完成了他生平最伟大的作品——圣洛伦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

1536年,米开朗基罗奉命又来到罗马,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创作完成了教堂壁画《最后的审判》。

至此,米开朗基罗生活在罗马,虽不再有伟大的作品问世,但他一直致力于雕刻、建筑和绘画的创作、研究,并于1564年2月18日在工作室中逝世。

米开朗基罗执著于艺术,建筑作品不多,但成就高、影响大,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中年所作的“大卫”雕像,被认为是象征着为正义而奋斗的力量。

米开朗基罗独力完成了《创世纪》的巨型天顶画,晚年设计了圣彼得大教学,在西方美术史上成了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著名作品:《大卫》像、《哀悼基督》、《奴隶》组像、《创世纪》等。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

米开朗基罗雕塑好大卫像后,感觉很满意,他看了又看,看了又看,一会儿前进几步,一会儿后退几步,米开朗基罗感觉没有可以改动的地方了,这真是艺术史上的一个杰作。

正当米开朗基罗为自己的作品暗自庆幸的时候,主管这件事的官员走了过来,他瞟了一眼大卫像,有点不高兴地说:“这样就好了,你看看,像样吗?”

米开朗基罗感到疑惑,问他:“先生,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吗?”

官员指手画脚,过了一会儿说:“其他的地方还差不多,不过鼻子太大了,整个塑像一点也不显得匀称了!”

米开朗基罗退了几步,凝视着雕像,感觉到鼻子刻画的妙极了,没有再改动的余地了。

官员不停地唠叨,催促米开朗基罗赶快把鼻子改动一下。

米开朗基罗迟钝了一会儿,笑着对官员说:“对,鼻子确实太大了,我这就去改动。”

只见米开朗基罗拿起工具爬上架子,叮叮当当地修饰起来。官员在下面看着,显出得意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米开朗基罗改好了大卫像,他转过头来问官员:“你看,这样可以了吧?”

官员捋捋胡子,高兴地说:“这回不错,完美极了。”

等官员走后,米开朗基罗去洗手,他并没有改动雕像,而是做个样子,偷偷抓了一小块大理石和一把石粉,他觉得他雕塑的大卫像没有可以再改动的地方了,官员絮絮叨叨,碰上这样的僵局,只有先退让一步,装作顺从的样子,不改动自已完美的杰作。

如果当初米开朗基罗真的相信官员的话,他的大卫像就不可能像原来的那样出神入化了,他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大卫像到了完美的地步,才能为我们后世留下大卫像这个不朽的杰作。

那么,做任何事情,你都要信心十足,比起你妄自菲薄,你的成绩会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