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备忘录
4491500000054

第54章 音乐神童——莫扎特

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

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

天下最可贵的,莫如时日。天下最奢侈的,莫如浪费时日。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791年),出生于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键盘乐器演奏家、小提琴家、古提琴演奏家、指挥家。四岁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8岁时已有几首奏鸣曲和交响曲问世,是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3大作曲家。

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出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粮食街9号,由于父母都是宫廷乐师,这使得莫扎特三岁就显露音乐天赋,四岁学习钢琴,五岁开始作曲,六岁被带进维也纳美泉宫为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演奏钢琴。

小小的莫扎特,跟随父亲跑遍欧洲,一次次巡回演出的成功,使他获得了“神童”的称号。

1768~1772年,莫扎特在伦敦出版了6首哈普西科德和小提琴的奏鸣曲,并创作了歌剧《虚伪的善意》、《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娜》、《本都国王米特里达特》和《卢齐奥·西拉》等作品。

1773年底,莫扎特返回萨尔茨堡。在萨尔茨堡,莫扎特创作了大量诸如歌剧《假园丁》和《牧人王》的作品。

1777年9月起,莫扎特先后在慕尼黑和曼海姆教学、演出,翌年5月回到巴黎后,由于母亲病逝,加上未能另谋职位,莫扎特不得不重返萨尔茨堡。

1780年,莫扎特完成了歌剧《伊多梅纽》的创作。

1781年,莫扎特辞职,到维也纳谋生。

1782年7月,歌剧《后宫诱逃》首演,获得成功。不久,在没有征得父亲的同意下,莫扎特同一位曼海姆音乐家的女儿康施坦丝·韦伯结了婚。

1784年,莫扎特参加了“共济会”,在它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启示下写了不少作品。

1786年,莫扎特完成并上演了歌剧《费加罗的婚姻》。《费加罗的婚姻》的出演,使莫扎特在布拉格家喻户晓。

1789年,莫扎特陷入贫困状态,虽多次演出,但始终没有摆脱他的经济困境。

1791年,当最后一部歌剧《魔笛》完成后,莫扎特身患重病,于9月创作音乐作品《安魂曲》时与世长辞,死后被葬在维也纳贫民公墓。

莫扎特作品极其丰富,体裁形式涉及到各个领域,最重要领域是歌剧,共22部。莫扎特的创作继承和发展了海顿等前辈的成果,对后来贝多芬等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代表作:歌剧22部,其中《费加罗的婚姻》、《唐璜》和《魔笛》最具代表性;交响曲41部,其中《第三十九交响曲》、《四十交响曲》和《四十一交响曲》最具代表性;钢琴协奏曲27部,其中《第二十钢琴协奏曲》、《二十三钢琴协奏曲》、《二十六钢琴协奏曲》和《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具代表性;小提琴协奏曲6部,其中《第四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具代表性。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风格通俗优雅、流丽、轻灵、诚挚、细腻,充满了乐观主义情绪,追求美好社会和光明、正义人的尊严。

敢于展现自我

小的时候,莫扎特对音乐非常着迷,他常常走到钢琴面前,在没有父亲的指导下,演奏着他曾经听过的音乐,即使是他曾来不知道的音乐,莫扎特也努力去创造。

有一天,莫扎特坐在钢琴旁边写曲谱。父亲从外面回来,看见莫扎特非常投入地样子,觉得奇怪,过去问莫扎特:“儿子,你那么专心,写些什么呀?”

莫扎特一边写着乐谱,一边说:“爸爸,我在写钢琴协奏曲。”

父亲吃了一惊,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他还是把莫扎特写的东西拿起来看了一看,激动地说:“啊,果是钢琴协奏曲!不错,不错,很有水准。”

父亲的眼泪都流了下来,莫扎特问父亲:“爸爸,我可以长大后当音乐家吗?”

父亲说:“当然可以了!我现在就让你当音乐家,而且要当一名赫赫有名的音乐家。”

父亲说完,走出家门,给莫扎特请音乐老师去了……

后来,在音乐老师的辅导下,莫扎特进步很快,成了音乐史上的神童。然而,莫扎特之所以被称为“神童”,是他推荐了自己,成为了自己的伯乐。

你如果发现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应当显现出来,会有人帮助你发挥你的才能,那么,你会在你具有天赋的领域里有很深的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