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备忘录
4491500000056

第56章 奥地利"歌曲之王"——舒伯特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作曲。

能安详忍受命运之否泰者,然后能享受真正的快乐。

可爱的音乐,我忠心感谢你 ;可爱的音乐,我感谢你。

舒伯特(1797年~1828年),全名弗朗兹·彼得·舒伯特,1797年1月3日出生在维也纳近郊赫田塔尔,1828年的11月19日逝世于维也纳,奥地利作曲家,德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

1797年,舒伯特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学校长家庭,从小热爱钢琴和小提琴,11岁时进入帝国小教堂唱诗班担任小提琴手,并负责指挥该校乐队。

1813年,舒伯特离开帝国小教堂唱诗班,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到父亲所在的学校担任助理教师,同时坚持音乐作品的创作。

1815年是舒伯特创作的黄金时期,这一年,他写了144首歌曲,其中仅10月的一天就写了8首歌曲。

1816年,舒伯特辞去助理教师的职务,专心从事作曲。

由于舒伯特满怀热情地进行创作,而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比较贫困,使得他身心交瘁,于1828年11月19日年仅31岁时在维也纳溘然长逝。舒伯特死后,遗体被安葬在贝多芬墓旁。

作为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舒伯特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他一生创作了一千一百多部作品,以歌曲著称,被誉为“歌曲之王”。他的著名作品有《C大调交响曲》、《天鹅之歌》、《冬之旅》、《未完成交响曲》、《小夜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剧乐《罗莎蒙德》及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等。

舒伯特的音乐曲调朴素自然,富有大自然的和谐和生命力的气息,表现出独特的浪漫风格,对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成全他人,快乐自己

舒伯特是音乐史上的大音乐家之一,然而他却一生贫穷潦倒,经常为吃饭穿衣发愁。

有一天,舒伯特在维也纳街头散步。

到了晚上,舒伯特感到饿极了,急需食物充饥。本能地,他走进了一家高档次的饭店。

舒伯特进去后,才发现身上没有一文钱。他正想退出来,忽然看见餐桌上有一份报纸。

舒伯特拿起那张报纸,被一首抒情优美,情真意切的小诗吸引住了。

于是,舒伯特坐在餐桌旁,嘴里哼着节拍。

舒伯特觉得把这首小诗铺成曲子最合适不过了。他看了一下餐桌,拿起餐桌上的菜谱就作起曲来。

过了一会儿,曲谱完成了,舒伯特用舒缓、亲切、深情的语调倾情地哼唱着。

老板听到悠扬的歌声,感到奇怪,走过来打量着舒伯特说:“先生,你唱的太好了! 请问这是谁的歌曲?”

舒伯特很自信地说:“当然是我自己的了,你认为可以,我可以把曲谱送给你。”说完,舒伯特把曲谱递到老板手里。

老板看了一会儿,大声夸赞说:“曲谱太美妙了,你打算问我要点什么?曲谱我是不还给你了,有什么要求我都会满足你。”

舒伯特望了老板一眼,摸摸饥肠辘辘的肚子,说:“你可以给我一份土豆烧牛肉吗?我饿极了。”

老板一听,非常高兴,立刻让服务员上土豆烧牛肉。

舒伯特没有想到他的那首著名的《摇篮曲》的曲谱,多年之后,在巴黎拍卖会上竟以四万法郎起价。不过,《摇篮曲》产生的艺术价值,不仅仅是四万法郎所买得到的。

那么,当别人和你交换东西,如果他需要的是你不值得一提的,而他交换的又是你所需要的,你何不即成全他人,又快乐自己,两全其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