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备忘录
4491500000082

第82章 思想之王——伏尔泰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往往是鞋里的一粒沙。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成就伟大的事业。

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

伏尔泰(1694年~1778年),原名费朗索瓦兹·玛丽·阿鲁埃,生于巴黎一个殷实的资产者家庭,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1694年,伏尔泰出生,少年时就读于大路易学院,攻读法律,但不久放弃。

青年时,由于写了一些政治诗文,伏尔泰被投入监狱,于1718年获释。伏尔泰被释放不久,他的戏剧《俄狄浦斯》在巴黎公开上演,受到了好评。

1762年,伏尔泰就“贵族人士认为他缺少一个平民所应具有的谦逊”之事和其中一个贵族罗昂骑士发生舌辩,结果,罗昂骑士被说得瞠目结舌、无地自容。不久,罗昂骑士唆使一帮恶棍殴打了伏尔泰,并把伏尔泰投入了巴士底监狱。伏尔泰答应离开法国,才被释放。

伏尔泰被释放出狱后,迁居英国。二年半后,伏尔泰返回法国,写了《哲学通信》一部哲学著作。

1750年,应普鲁士大王腓特烈私下邀请,伏尔泰前往德国,与腓特烈交往甚密,三年后,两人发生了口角,尔泰离开了德国。

离开德国以后,伏尔泰定居在瑞士日内瓦,五年后移居到弗尔尼庄园,接下来二十年一直住在弗尔尼庄园。期间,伏尔泰写出了大量文学和哲学作品,同时接待来客,和欧洲文化领袖保持密切联系。

1778年,伏尔泰83岁时返回巴黎,5月30日在巴黎逝世。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信奉自然权利说,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宣传“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信奉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的经验论,认为神是宇宙的“第一推动者”,对下层人民极为鄙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的哲学著作主要有《哲学通信》、《哲学辞典》、《形而上学论》、《牛顿哲学原理》等,其中《哲学通信》被后人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

在文学上,伏尔泰承袭17世纪欧洲古典主义的遗风,主要从事诗歌和悲剧创作,主要著作有史诗《奥尔良少女》、《亨利亚德》,悲剧《欧第伯》,哲理小说《老实人》,喜剧《放荡的儿子》等。在历史学方面,伏尔泰著有《查理十二史》、《路易十四时代》和《风俗论》等著作。

兴趣促进成长

伏尔泰出生在一个优越的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喜欢读书,尤其钟爱于文学。

一天,伏尔泰的父亲从外面溜达回来,听到儿子屋里有咿咿呀呀的声音,感到很奇怪。于是,父亲悄悄地走到儿子房间的窗外,想看看三岁的儿子到底在干什么。

父亲惊奇地发现儿子并没有在读书,而正在自言自语地讲故事。只见伏尔泰站在床上,嘴里咿咿呀呀说个不住,小手还不停地比划。一会儿得意洋洋,一会儿板着面孔……

父亲不明白他到底在搞些什么名堂,等伏尔泰讲完故事后,父亲走进儿子的房间,温和地说:“儿子,你在干些什么?时而洋洋得意,时而板着面孔。”

伏尔泰听见父亲和他说话,转过头来说:“爸爸,我在表演拉·封登《寓言》里的故事。”

父亲很惊奇,走到儿子跟前,抚摸着他的脑袋说:“别胡扯了,小孩子家,怎么懂得拉·封登《寓言》里的故事?”

伏尔泰坚定地说:“爸爸,我的确在表演拉·封登《寓言》里的故事呀,不信我把那本书给你,我再表演一下,你对着书看看我表演的有没有漏洞。”

说完,伏尔泰从被子下抽出了那本寓言,递交给了爸爸。

父亲打开书,慈祥地说:“好吧!你再表演一次,父亲给你看看有没有漏洞。”

伏尔泰高兴极了,把书翻到他要表演的那一页,然后深呼吸,开始表演。

父亲一边看着书,一边看着儿子表演。让他惊奇的是,儿子的话和书里的丝毫不差,而且儿子的举止与书的内容也配合得非常恰当。

父亲情不自禁地抱起伏尔泰,笑呵呵地说:“儿子,你太棒了!”

后来,在父亲的耐心教导下,伏尔泰进步很快,12岁开始写诗,16岁他写的诗歌达到了成熟的地步,到了20岁,伏尔泰就作为文官与他的父亲一起出使荷兰。

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兴趣——有了良好的兴趣,成功也就在向你招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