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备忘录
4491500000084

第84章 德国的辩证法大师——黑格尔

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人应该尊敬自己,并且应该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年~1831年),1770年8月27日生在德国斯图加特,1831年11月14日逝世于德国柏林,德国哲学家、辩证法大师,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哲学家。

1770年,黑格尔出生,18岁时,考入图宾根大学学习法律。期间,黑格尔受一些哲学家和社会人士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斯宾诺莎、歌德、卢梭、康德及谢林等人的影响,逐渐有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1801年,黑格尔31岁时,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

此后,黑格尔致力于他的唯心主义哲学的研究。

1831年,黑格尔在柏林去世。··

作为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建立者,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认为绝对精神有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3个阶段组成。他强调逻辑,把现实的和合理的同一看待。

在国家制度方面,黑格尔承认王权专治,认为世袭君主制是国家制度发展的顶峰,国王拥有最高的权利。他还热爱国家,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分裂,提出国家、民族要独立自主,把日耳曼民族视为优等民族。

黑格尔著述颇丰,代表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美学》、《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哲学史讲演录》和《哲学全书》等。

黑格尔哲学代表了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好学深思有发现

受家庭严格的管理和教育,黑格尔从小就养成了多思考、少说话的习惯。每逢周末,他总要去法兰克福剧院。在剧院里,黑格尔总是认真地欣赏戏剧,很少说话。

一天,黑格尔从剧院里出来,一边往回走,一边低头琢磨着莫扎特的歌剧《魔笛》。

一位行人看见,走过去问:“嗨,伙计!你怎么呢,不会说话吗?”

黑格尔这才抬起头,看见一个30多岁的男人正出奇地打量着自己,很奇怪地说:“先生,你刚才说什么?你说——我不会说话?”

那个男子开怀大笑,说:“我是逗你玩的,你不认识我吗?”

黑格尔看了他一眼,摇摇头说:“似曾相识,但我忘记了在哪里见过。”

“唉!你怎么这么健忘?我们不是时常在法兰克福剧院见面吗?”

黑格尔想了一会儿,忽然想起,很不好意思地说:“哦,我知道了,我们的确每周末都在法兰克福剧院见过面。不过,我们每次见面的时候就像陌生人,曾来没有打过招呼。”

“这就怪你了,伙计!你剧院里抬头不语,出了剧院低头不说话,叫别人怎么给你搭腔呢?你老在想些什么,那么神神秘秘?”

黑格尔微微笑说:“没想些什么,只是我习惯了,总爱一个人默默不语。”

男子若有所悟地说:“噢,原来如此!”

停顿了一会儿,男子又说:“你不开口讲说,别人还以为你是个哑巴呢?好在我有先见,知道你不说话有你的理由,换了别人不知怎么想你呢?”

黑格尔说:“凭他们想去吧!我已习惯了沉默寡言。我觉得我在沉默中能思考问题,从而我能获取知识。”

男子向黑格尔投来敬佩的目光,说:“你行,伙计!要是我才没那个本事学习呢。我先前碰上你,看到你总是一个人默默不说话,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心病呢。这下可好了,你能沉默中获取知识,你将来一定是个亚里士多德样子的哲学家。”

果然,后来黑格尔成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古人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怠,思而不学则罔。”好学深思是一种很好的习惯,有了这种习惯,就能发现别人难以发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