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58个细节
4491900000007

第7章 性格篇(2)

后来,他发现本来还在兴高采烈谈天说地的一群人只要见到他就立刻沉默了,很明显,大家都不愿意跟他交谈了。他无法再融入他们的圈子了。因为只要他一说话大家就会沉默。他非常痛苦。困惑不解的富兰克林去向当地一位富有智慧的老者请教。进老者家门的时候,老人说:“请低头。”富兰克林闻声略微低了一下头,结果“咚”的一声,富兰克林的头撞到了门上,起了一个包。老者对他说:“富兰克林,你很聪明,口才也很好。但是你太狂妄,认为自己的意见都是真理,不肯与别人探讨,更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所以大家就对你无话可说了。可是,事实上,你知道的并不是足够多,你说的话也并不都是真理。难道不是吗?”富兰克林听了老者毫不客气地批评后非常难受。但是他知道老者的话是对的。他明智的接受了老者的建议。

富兰克林后来在自传上说,从此以后,他不再轻易下肯定或否定的断语了。他说话的时候总是说:“我个人的意见暂时是这样的……”“据我所知,现在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这样一来,大家发现他们认识的那个狂妄的小子不见了,也都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既聪明又谦虚的他了。

富兰克林的后半生,可以说从不在他发表意见时,轻易下肯定或否定的断语。他常留有伸缩的余地,所以他从政达40年之久,没有一个人说他武断行事。相反,大家都非常愿意听取他的建议。

细节感言:

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有许多事,在我开始时以为是对的,可是经过实验证明后,又发现它错了。所以任何一件事,最忌先有成见和主观观念太强,必须慎思明辨,一旦发现了错误,马上把它更正过来。"这也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轻率下断语。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习惯于下断语,并且常常轻松地说“肯定是……”、“一定成”、“没问题”的人往往给领导一种爽快能干的印象。但事实上,这种轻易许诺、轻下断言的人往往工作草率,不善于发现问题。日久天长,大家就会发现这样的人是靠不住的。

细节延伸:

王雷刚从大学毕业,他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因为他在学校一直都表现得很出色,而且多次获得征文比赛的大奖。他一直想去外贸公司工作,所以很认真地履历表前去应聘。其中有一家公司给他这样的回复:“虽然你自认为文采很好,但是我们看了你写的简历,直言不讳地说,你的文章写得很差,甚至还有许多语法上的错误。”

受到打击的年轻人心底很不服气:“我怎么可能在履历表上出错误呢?”不甘心的他马上仔细查了他的简历,结果发现,确实有些他没有察觉出来的错误,而且这些错误的拼写和语法自己一直都这样用,却从来不知道。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这个年轻人写了一封感谢信给这家公司,小卡片上是这样写的:“谢谢贵公司给我指出我经常犯的错误,以后我会更加细心的。”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几天之后,他再次收到这家公司的信函,通知他可以上班了。

18.在发怒之前,要用一分钟思考下结果。

“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发怒之前,暂停一分钟,冷静地想一想,发怒的后果是什么,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做出后悔莫及让家人心痛的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一时的矛盾,头脑发热,失去理智,酿成惨祸的事实,却屡见不鲜。总而言之,恰当的理智,适宜的克制,合适的行动,才是做事时智慧的表现。

细节故事:

春秋时期,郑灵公在位期间,由公子宋和公子归生辅政。有一天,有人从汉江带回一个大鼋,献给灵公。灵公命屠夫炖肉汤招待朝中官员。这时,公子宋对灵公说:“我每次食指跳动,总要尝到好吃的东西。今天食指跳动了几下,果然又有好东西品尝了,你看灵验不灵验?”

灵公听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的食指跳动灵验不灵验,这一次还得由我决定!”于是,他暗中吩咐屠夫,如此这般,屠夫心领神会,含笑而下。到了品尝鼋肉的时刻,郑灵公命令诸臣按官职大小,依次坐定。公子宋位居第一,洋洋自得,等着品尝。郑灵公却突然宣布,今天赏赐从最下席开始,公子宋变成了最后一个,他明知道这是灵公拿自己开心,又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只好压住火气,耐心等待。大臣们一个个得到了赏赐的鼋羹,纷纷称赞,眼看只剩下公子宋一人了,公子宋眼睁睁地等着屠夫呈上来鼋羹。谁知,这时屠夫向郑灵公报告说,鼋羹没有了。在众臣面前受到如此冷落和戏弄,公子宋真是怒火中烧。目睹公子宋的窘态,郑灵公开心极了,哈哈大笑,指着他说:“我本来是命令遍赐君臣的,谁料想却偏偏少了你一个人没有。看来,这是命里注定你不该吃鼋肉啊。你看你的食指跳动要吃好东西的说法哪一点灵验呢?”听了此话,公子宋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灵公捣的鬼啊!他这时已完全失去了理智,非常的愤怒,遂不顾君臣之礼,突然起身走到郑灵公面前,将手探入灵公面前的鼎中,捏了一块鼋肉,放进口中,反唇相讥道:“我现在已经尝到了鼋肉,食指跳动怎么会不灵验呢?”说罢,不辞而别。公子宋的言行,深深激怒了郑灵公,他当着众臣的面,愤愤地说:“宋也太无礼,他眼中还有我这个君主吗?难道郑国就没有刀斧能砍掉他的脑袋不成?”众臣吓得纷纷跪倒在地,连连规劝,郑灵公仍愤愤不已。

一场盛会就这样不欢而散。从此,郑灵公与公子宋结下了仇恨。公子宋因惧怕灵公找借口除掉自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发制人,在这一年的秋天派人刺杀了郑灵公。两年之后,郑灵公之弟追查公子宋指染君鼎之罪,将公子宋杀掉,暴尸于朝,尽诛其族。

君臣二人就这样因为一件小事而反目成仇,最后双方死于非命。

细节感言:

没有必要和原本与你无怨无仇的人大动肝火,枪对枪、刀对刀地干起来,酿出个什么严重后果来,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在公共场所遇到窝火的事,实在不值得过度较劲发怒。有时素不相识的人冒犯你,其中肯定是另有原因,不知哪些烦心事使他此时情绪恶劣,行为失控,正巧让你赶上了,只要不是恶语伤人、侮辱人格,我们就应宽大为怀,以柔克刚,晓之以理。如果对方不讲理,我们就更没必要和他争吵甚至打架了。这样的人值得你发火吗?

细节延伸:

小刘和爱人刚搬到这个小区居住,他们对这里的一切都感觉很新鲜,对大家也比较热情。他们希望能和这里的人和睦相处。

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他们家附近小店卖馒头的妇女对他态度不好,每次和他说话总是尖酸刻薄,也好像专给他拣小的冷的馒头。他几次都想发火,但都忍住了。

他对妻子诉说了自己所受的委屈,临末说:“我又没欠她钱,她凭什么这样对我?以后不去她那里买馒头了。宁可多走一段路,去别处买。”他妻子说:“你先别生气,也许有另外的原因。”

后来他妻子打听到了那个妇女的身世:她丈夫有外遇,和她离了婚,老母瘫痪在床,上初中的女儿患哮喘病,每月只能开五百多块工资,一家人挤住在一间小平房里……难怪她一天到晚愁眉不展。当小刘得知这个情况后,就不再计较她的态度了,还建议大家都帮她一把,给她捐了一些钱物。那个妇女感动地痛哭流涕。

此后,她的性格变得开朗了许多,脸上也经常出现灿烂的笑容,态度自然也热情了起来。后来还又结了婚。与小刘比较熟之后,她向小刘道歉,并悄悄的告诉他,因为他长得与她的前夫比较像,所以当初才忍不住对他恶言恶语。小刘这才明白其中的原由。

19.失败和受挫时你常说“都怨……”吗?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抱怨“怀才不遇”?“ 当“怀才”者自认为“不遇” 时,首先要认真分析一下你的“才”是“真才” 还是“虚才”?如果是后者的话,你要做的就是赶快充实自己的才学 ;如果是前者,那你就要分析为什么不遇,是不遇人?还是不遇时?是被动等待机遇的来临?还是主动出击创造和寻找机遇?是自身素质不硬,还是用人单位的问题?

细节故事:

有一个青年大学毕业后离开家,去了大城市,想干出一番大事业,以便有资本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崇拜。但他不愿做任何小事,只一门心思地考虑着如何才能出人头地,他找工作也只去应聘经理之类的高层职位,但因为他没有资历,一直也没有找到工作。

后来,他钱快花光了也没有找到他理想的工作,就沮丧地回到了老家,老父亲见他成天不做事,还怨天尤人说别人没有眼光,不能慧眼识珠,就忍不住就教训了它几句。他辩解说:“我不是不想干事,而是想干大事,因为我要出人头地,可一直找不到出人头地的方法。但如果我现在做小事的话,我就会被埋没的。所以我宁愿自己先闲着。”

老父亲就带着他来到院子后的花园里,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包种子说:“这是九月菊的种子,现在你想个办法让它们早点开花,并让它们的花朵鲜艳夺目、出人头地吧。”

“想让它们在花中出人头地,还不简单吗?咱们把它埋进土里,它就会生根发芽,钻出土壤,在秋天开出美丽的花朵。”说完,他便刨土准备种下种子。

“你这样做是不是埋没了它们?”老父亲笑着问。

“可是,如果不经过埋没阶段,它们怎么可能发芽破土而出呢?”

“孩子,看来你早就知道出人头地的方法呀。”

年轻人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惟有先埋头,才能后出头。于是他收拾行装准备去一家小企业应聘。

细节感言:

古今中外,“怀才”的人虽然常有“不遇”的时候,但是请相信,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怀才其实正如怀孕,孕的早期也许不被别人甚至自己所知,但是随着时日的增进,肚皮不断地鼓起,特别是到了孕中期和后期,你想隐瞒事实都隐瞒不了呢。别人对你的态度总是取决于你所表现出来的实力。

细节延伸:

有一个年轻人自以为是个天才,可是在应聘面试中他却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但他却也不愿屈就一般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那些企业家们都没有眼光,他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没有伯乐来赏识这匹“千里马”。

痛苦绝望之下,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正要跳入大海的时候,正好智者从这里走过,一把拉住了他。智者问他年纪轻轻为何要走绝路,他回答说自己空有一身才干却不能得到别人的承认,没人欣赏和重用他,所以活着没有什么意思……

智者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随便扔在地上,对年轻人说:“小伙子,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我想这根本不可能!那粒沙子太不起眼了,何况又没什么价值,我没有这个必要费心去找它。”年轻人说。

智者没有说话,紧接着又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颗洁白无暇的珍珠,也是随便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那你能不能帮我把掉在地上的珍珠捡起来呢?”

年轻人回答“这当然可以!”

智者微笑着说:“那你就应该明白原因了吧?在你自己还不是一颗珍珠的时候,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别人承认,那你就要从普通的沙子变成一颗珍贵的珍珠才行。等你变成了珍珠,别人自然会承认你。你说呢?”

年轻人抬起了头,眼睛发亮地说:“谢谢您的教诲,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20.你是否习惯换位思考,注意他人的感受?

有句话话叫“理解万岁”, 每个人的想法和处理问题的方法都不一样。如果每个人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别人的问题,无疑会很难沟通。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就要学会换位思考,注意别人的内心感受,只有你关注他(她)的内心世界,真正愿意去理解他,才能打动他。

理解比单纯的金钱更能打动人。老板如果能注意员工的内心感受,理解员工,那么他在管理上就会事半功倍,也就可以轻松地做个好老板了。

细节故事:

小王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在情人节那天与自己的妻子在当地最豪华的华美大酒店享受一顿烛光晚餐。每当他路过那家酒店时就会忍不住驻足张望一下。他总是羡慕地叹一口气:如果能和自己的妻子在此享受一顿晚餐,在烛光前边吃边轻声低语,那该多浪漫、多幸福啊!可是价格那么昂贵,家里的房租还得按月交……

小王在一家公司已经工作三年了。他和同事一样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他们甚至在考虑是否应该换一份工作。

情人节那天,小王一如往常地埋头工作。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婚姻的平淡,让他和妻子已经很多年不过情人节了。吃过午饭回到办公室时,他突然发现桌上多了两张餐券,竟然就是日思夜想的那家酒店!小王惊呆了!他茫然四顾,发现其他人也和他一样露出惊喜和迷惑的表情。他又发现老板脸上有一丝狡黠的笑容。小王想起来了,去年圣诞节时,老板让每个人在纸上写下一个愿望,丢进玻璃瓶,祈祷来年愿望能够实现。大家都只当是个游戏,闹一闹就过去了,没想到老板都记得。

这天,小王终于和妻子享受到了他向往已久的烛光晚餐,他们又找回了初恋的感觉。

同事们的圣诞愿望也都实现了:有人免单参加一个短期培训,有人拿到回家乡的机票,还有人能免费享受一次高档SPA美容护理……大家收到礼物时都欢呼雀跃,很多人说,不想再跳槽了,因为老板是个圣诞老人,能理解他们,并为他们创造惊喜。

细节感言:

换位思考不仅适用于成人之间,对待孩子更应该换位思考。要关注他的内心,这样才会更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也才能使他愿意与你沟通。当孩子发现你很在乎他的时候,才会觉得你是爱他的。

现在很多人都以为让孩子吃好、穿好、玩好就是对孩子真的好了。其实对孩子好主要表现在对孩子心灵的关照上。要相信孩子,爱护孩子,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鼓励孩子……可是现实中,很多人都不是这样,他们无视孩子的尊严,说话口无遮掩,伤害了孩子的心灵而茫然不知。

如果你真想做一个好父母,就给孩子一个美好而纯净的天空,让孩子的童年快乐而幸福。

细节延伸:

小江是个问题少年,虽然只有13岁,却已经离家出走过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