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解密老子思想
4492100000062

第62章

含德之厚者,修养德性深厚的人,

比于赤子。就好比是初生的婴儿。

蜂虿虺蛇弗螫,蜂蝎毒蛇不来螫他,

攫鸟猛兽弗搏。飞禽猛兽不来吃他,

骨弱筋柔,骨头嫩弱筋脉柔软,

而握固。而小拳却能握得很紧。

未知牝牡之会,不知道雌雄的交合,

而朘怒,但小东西却能坚挺,

精之至也。是精气非常充沛的原由。

终日号,成天啼哭,

而不嗄,而声音不沙哑,

和之至也。是气血非常调和的原由。

精和曰常,精气充沛气血调和叫做正常,

知常曰明,认识到事物正常的道理叫做明白,

益生曰祥,养生益寿叫做吉祥,

心使气曰强。用心意来调动气血调节身体叫身体强。

物壮则老,事物强壮了便会衰退,

谓之不道,这是因为不合于大道的原由,

不道早已。不合于大道就会很快消亡。

注解:

(一)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含德”:指修养。“赤子”:婴儿。这里把修养深厚的情况,用婴儿的情况来比喻说明。

(二)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

“蜂虿虺蛇”:指毒虫之类。“攫鸟”:指飞禽。“搏”抓击。

(三)骨弱筋柔,而握固

婴儿总能把拳头握得紧紧的,这与他骨弱筋柔似乎显得不相称。

(四)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

“牝牡”:雌雄。“朘”:指下面的小东西。“怒”:坚挺的意思。因为本身精气充足,故不知交配而天然能够坚挺。

(五)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号”:指啼哭。“嗄”:指沙哑。“和”:指身体气血非常和顺。

以上两句,是老子对“婴儿态”的赞美:“其能如婴儿乎?”即指这里讲的情况。

(六)精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常”:指正常。“明”:指明白。“祥”:不解为“不祥”,即是吉祥义。“心使气曰强”:心念、心意能调动气血运行,如能“握固”、“不嗄”等。

这几句是老子对婴儿态的升化总结。

章析:

此章以含德作始,以修炼作终,以婴儿态作为主要素材,暗指要想“得道不已”,就应当得到婴儿的这种能耐和状态,从而以柔弱得真强,达到修身养性、益寿延年的功效。因此,这章讲述的内容,主要是讲以婴儿态为榜样,进行修身养性的活动。

“赤子”、“婴儿”是老子用之以喻“几于道”和与道合一的修养境界,这是设喻,并非真正要人们去做赤子、婴儿——一切比喻都是有限的、近似的甚至是权宜的。而这种“不道早已”之“道”,不是别的,就是中道;“物壮则老”就走了极端,故谓之不道。

除了老子所讲的婴儿态,我还发现,婴儿的眼睛是最澄彻、最无邪、最具穿透力的,它似乎能够看透人的内心世界而使你内心一切猥琐的东西无处躲藏。为什么?因为它是至纯至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