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解密老子思想
4492100000068

第68章

道者,大道,

万物之注也,是万物的根本和主宰,

善人之葆也,是善人的保证和保护,

不善人之所葆也。是不善的人之所被保证和被保护的。

美言可以市尊,美好的言语可以换取尊重,

美行可以加人。美好的行为可以施恩于人。

人之不善,人之所以不善,

何弃之有?是不是什么也不放弃的原由?

故立天子,所以设立天子,

置三公,建置三公之制,

虽有拱璧,虽然拥有抱持的大玉,

以先驷马,并坐四马高车,

不如坐进此道,不如置身于这个道中,

古之所以贵之道者,历来之所以看重这个道的原由,

何也?是什么呢?

不曰求以得,不就是说是不求而得,

有罪以免邪?犯有罪恶可以得到赦免吗?

故为天下贵。所以它是天下最可宝贵的。

注解:

(一)道者,万物之注也

“注”:来源和归宿,指根本和主宰。道是万物的来源和主宰。

(二)善人之葆也,不善人之所葆也

“葆”:保持、拥有;有保证、保护之义。“所葆”:指所应具备。道是善人的保证,是不善人应该得到的保证。

(三)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市尊”:市指交易、换取;尊指尊重、尊敬。“加人”:有加惠于人,带动别人的美行之义。

(四)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此句不是讲对于不善的人不要抛弃,是讲人之所以不善,是什么也不愿意割舍,什么也不愿意抛弃。与下文正好相接。

(五)不如坐进此道

“这里的“道”,不一定指去修道,而是指要舍弃侈华,奉清静无为之道。

(六)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不曰求”:不是讲就是不求。无为而无不为,则无求而无不得。罪孽得到洗涤,恶性得以转化,则免矣。

(七)故为天下贵

这里的“贵”,不宜解为珍视,指最可宝贵的。直义比转义达意。

章析:

此章讲大道是万物的来源、归宿和主宰,是善人和不善人都应具备的;要具备它,就必须有所舍弃,连同荣华富贵;由此所得到的,是真实更大的东西,因此是天下最宝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