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越王勾践
449300000118

第118章 绝命姑苏山(14)

称山人都跪了下来,请求越王发兵,越王却执意不从,非得将尸体埋葬。此时范蠡走向诸发,悄悄与之说了几句,连连点头。但见诸发忽地跳上石蹬,大叫道:

“众位乡里听着。”诸发振臂一呼,称山人都安静下来,那诸发高叫道:“众位乡里,大王的苦楚我们难道不知道吗,他为奴为仆情愿自己受苦受难,还不是为了咱们百姓能活下来,他不肯出兵是怕称山有更多人被杀害,我有个好办法叫大王改变主意。”

“说出来听听!”

“现在,我们将黑子连同两位老人的尸体抬到大越城渐台上去,让越民都知道吴人是怎样杀害我们的!只要证明我们越国百姓万众一心,大王还会有后顾之忧吗?”

称山人欢呼响应。早有人抬过三块门板,将三具尸体搬了上去,大家簇拥着黑子母亲和二小向大越城而去。

望着黑簇簇的一群称山人驾着木船渐从水路向大越城驶去,

勾践和范蠡也骑上马向大越城陆道进发,路上,范蠡十分自信地对越王说:

“大王,这次王孙雄是必死无疑的了,不过,他至死也想不到会死于‘怒战’中。”

越王冷笑地说: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他咎由自取。从兵法而论,‘怒战’是激励士气的上上之策。黑子和他的家人也真惨,孤一定要为他们报仇雪恨,要用王孙雄的血祭他。”说罢,策马向大越城疾驰而去,范蠡拍马紧紧跟上。

“怒战”,兵家奇略,在对敌作战前夕,激励将士,使之怒发冲冠,杀敌心切时再出兵进攻敌军是怒战精髓,吴强而越弱,越国百姓一直恐惧吴兵,为扭转局面,使士兵奋勇杀敌,范蠡用“怒战”奇略激励国人对敌仇恨,而扑杀王孙雄则是越国对吴作战中“怒战”第一步。

诚如勾践所料,王孙雄并未离开越国,他尚在大越城四周掳掠,越军逮他并不困难,他是在稀里糊涂中被抓获的。

“箭在弦上,不可不发!大王,三天来百姓聚集在渐台不肯离去,受难者的尸体未曾下葬,该是您露面的时候了。”

听得文种一声禀报,勾践抬起了那颗疲倦的头颅,他已三天未曾合眼,与将士们在会稽山的燕山石室谋划对吴作战计划。此刻他点点头,揉了揉布满血丝的鹰眼,干咳一声说:

“兵分三路进攻吴城,中军利用王孙雄这一人质,引出其子王孙弥庸出战,诸稽郢右军去夺吴国粮秣军需,左军作为主力,诱逼太子友王子地出城,围而攻之,不过……”勾践略作停顿说:“太子友与兴夷太子感情弥笃,不要伤他们的性命,免得兴夷知道,病情更重!”

接着,勾践命范蠡决定于祭禹后五天的丙子日(即六月十一日)进攻吴国。

越王一声令下,渐台下的越民万众欢腾。称山村的村民被编入了陈音的左军,陈铎统领的一万“君子军”被编入了范蠡的中军,右军将领诸稽郢的三千兵士个个是“吴国通”,毋须动用全部兵力,成功的把握十有八九。尽管越民人人甘愿付出性命,但还是被越王好言劝阻,人们只好噙着眼泪和越王一起将三位死者安葬,越夫人将黑子母亲和她的一双幼女接进宫中,看到亲人得到隆重的葬礼,一双幼女又不至于挨饿受冻,黑子的母亲感戴不尽,她要求在宫中负责照料患病的兴夷,越夫人自然一口答应。

再说太子友闻报说越兵进犯吴国,心下纳闷,对王子地、王子山说:

“父王远在北边,守国仅留老弱残兵,万一有损失,我怎向父王交待,还是不去应战的好。”

王子地听兄长一说,点头道:

“太子哥说得有理,再说越国有我们的好兄弟兴夷,谁胜谁败于我们兄弟间都不是个滋味。”

王子山觉得也有理,兄弟仨人决定闭城不出。

兄弟们正在东宫议论间,忽然王孙弥庸气急败坏地闯进宫来,一见太子友便大声说:

“太子殿下,大事不好,越兵已围住吴城呢!”

太子友一摆手说:

“弥庸将军,命将士紧闭城门,严加把守,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得出城应战。”

王孙弥庸一听大急,道:

“殿下,怎能不出战,我父亲在越军阵中。”

太子友一听说王孙雄在越军阵中,吃了一惊,急问道:

“什么,王孙雄大将军怎会在越军阵中?”

王孙弥庸双手擂头,极其烦躁地说:

“他们将我父亲绑在战车上,我在城上都看见了。殿下,求求你快开城迎战,救救我父亲。”

太子友一听事情复杂,劝慰道:

“王孙雄大将军是多年驻越国的公使,怎会让他们绑了,应该先弄清情况,然后审时度势,决定战与不战!”

王孙弥庸一听大怒道:

“你怎能如此对待我父,你不战,我去!”说罢愤然离去,太子友等急欲相拦,可是无法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