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心意,臣妾领受了,不过,臣妾有两句至言,要奉送给大王,愿大王虚心听之。”
夫差忙说:
“爱妃有何言要说,孤洗耳恭听。”
西施正色道:
“有道‘诡谲不可恃,人觉则计穷;伪装不能长,久之则露脚’。”说罢,取出一把剪子,将一幅锦缎拦腰一刀,复道:“大王若能将它重新连接,如天衣无缝一般,臣妾当即出这龙瑞宫,倘若不成,妾愿终老于此!”
夫差怔怔地望着被剪断的锦缎,良久不作一声。
吴王的烦恼远不止此。
吴国将士自北伐回归途中,已得悉越兵攻都城,太子友王孙弥庸被俘,加之连年筑邗沟、劳师北上,战事不断,国力日见虚弱,个个出怨言,不愿再战,吴王知士无斗志,民怨鼎沸,对外树敌颇多,在此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作出了退让。自己则深居吴宫,长夜饮酒作乐,套用越国生聚教训之谋略,阳则教民以休息,阴则以盟主身份,联络各国,密谋伐楚灭越之计。
三年后(公元前479年)的夏季,吴楚再度兴兵,两军恶战长达一年,吴击败楚国。幸好越国出兵救楚,吴国遂被战败。
匆匆之间又过三年(公元前476年),周敬王驾崩,翌年,周元王登基。往昔,周敬王因畏惧吴王夫差而称之为“伯”,诸侯虽多受强吴欺凌而敢怒不敢言,如今老王已殁,新王登基,各国诸侯便趁时与越王联络,欲推翻黄池盟约,文种是竭力主张越王称霸之臣,对各国公使的到来尤为热情,而此时的吴王对此浑然不觉犹在梦中一般。那么,如今的越国又怎样了呢……
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越国已是山青水秀、美丽非凡。自从在国内整治了河道,改造了沼泽之地,越国基本已消除洪涝之灾,人口总数已剧增到三十万人,按两丁抽一的数字,不仅已拥有了一支五万人的军队,而青壮男子已达十万人之多,相应加上等量的青壮年妇女,青壮年男女总数已逾二十万。
“蠖屈求伸,非终于屈;龙潜深渊,匪固于潜,大王事吴,为的是雪姑苏之耻,今吴国疲惫不堪,又频遭天灾,趁时伐吴正是时候!”文种不断提醒越王。
是啊,多年来种下的仇恨种子,早已成长了,黑子被杀害时,已经看出越民对复仇是何等迫切,然而,那次只是用“怒战”这策投石问路而已,如今要大举进军,成功与否在此一决,可战乎?勾践亦在苦苦思索。
文种的不停提醒,勾践不是不肯采纳,君臣相处日久,文种的内心作何想,勾践还会不知?不过眼下伐吴果是时候吗?此时此刻,他希望有一个超凡绝伦、足智多谋的超人与之谋议决断!
一天,申包胥来到越地拜谒越王,正在石塘观看越国水师演习的越王闻报心下大喜,匆匆赶回大城。
申包胥,楚国上大夫。他是楚庄王的旧臣,曾是伍子胥的同殿之友。当年伍子胥含怨受屈由楚逃奔吴国,途中巧遇申包胥,骤见挚友,伍子胥想起父兄被楚庄王杀害,不由悲从中来,他向申包胥哭诉怨屈后说: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我一定要倾覆楚国社稷,以雪此恨。”
申包胥闻子胥父兄被无辜杀戮,恻然动容,但当听到伍子胥要倾覆楚国,便说道:“虽然是楚王对不起你,可毕竟是你的父母之邦,为了楚国父老,你就不要记恨了,如果非要如此做,我一定要想办法将楚国保住。”
后来,吴军果然攻破了楚都,君臣作鸟兽散,宗庙毁、社稷倾,楚国势若累卵,此时,申包胥以超群的智力,在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只身赴秦廷搬取救兵,七天中他滴水不饮、粒米不沾,在秦廷痛哭哀嚎,他的一片赤心终于感动秦哀公。“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子兴师,与子同仇。”秦哀公怜惜这位大贤,涕泣之余,赋《无衣》诗表示敬意,发兵五百乘前往救楚。终于击退吴兵,使楚国得以幸存。
往事历历,至今仍镌刻在勾践脑际,如今这位心仪已久的旷世贤臣来到越地,越王对他自然敬重有加,格外重视了。
申包胥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看上去仍不亢不卑风骨嶙峋,“果然有贤者风范!”勾践见后暗暗赞叹,未等申包胥提出要求,勾践主动提出请包胥看看越国军事防御工程和机要重地。申包胥此来的使命是专程来说动越王进攻吴国的,对越王的建议自然一口应允。
巡视过越国各地,申包胥兴奋地对勾践说:“当年管仲来到这里,说‘越之水重浊而泪,故其民愚极而垢’,倘若他能活到今天,一定会说,‘越之水清澈而秀,故其民机智而勇’。”越王听后,精神为之一振。
由于两人有共同的急迫要求,两人很快进入实质性的商谈,勾践非常恭敬地问申包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