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梁之光
4580800000017

第17章 开创陕甘边第一块革命根据地(2)

红二团连续出击,促进以照金为中心的根据地迅速扩大,地方游击队相继成立,并主动配合红军作战,威胁着国民党反动统治阶级在这里的势力。他们先后调骑兵团、警卫团、特务团配合当地民团,以孙辅臣为总指挥,向红二团发动“围剿”。面对十倍于我之敌,究竟应该怎么打,团党委存在着分歧。以刘志丹同志为首的,主张避开敌人的锋芒,跳出照金,到外线寻机作战,调动敌人撤离我根据地,这样可以争取主动;杜衡的意见是,坚守根据地,打防御战。最后,杜衡否定刘志丹等同志的正确意见,执意把部队拉到芋园,待敌进攻。结果,坐失良机,致使红二团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2月4日,敌骑兵团、特务团各一营,协同庙湾民团,分三路包围红二团驻地上芋园和下芋园。红二团被迫进行抗击。敌人火力很强、步枪、机枪、迫击炮弹,像雨点似的射来,眼看战士们一个个倒下,我军当即决定边打边向山上撤退。不料后路又被夏老幺民团截断,形势相当危急。幸好,渭北游击队赶到,及时阻击夏老幺部队,使红二团顺利地跳出合围。

这次战斗,我团伤亡了一些战士,丢掉了4门“榆木大炮”。“榆木大炮”是刘志丹的发明。他看部队没有重型武器,震慑不住敌人,让用榆木做了4门大炮的炮型,外边用红布套上,行军时用骡子驮运。群众看见后,高兴地说“红军有大炮哩!看狗日的民团还猖狂不?”为我们造舆论。当要攻击据点时,就抬出来支着,迷惑敌人,以助军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次突围丢了,暴露了“秘密”,还真有些可惜。不过,敌人抢“大炮”时,被我们的火力杀伤不少。

这次战斗,不仅使我们红二团失掉了作战的主动权,而且使根据地蒙受损失。但是,根据地的人民,并没有被敌人的反动气焰所吓倒。他们在当地党组织和游击队的领导下,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骚扰袭击敌人,搞得敌人昼夜不宁,不久便撤离根据地。

3月3日,红二团返回照金,杜衡离开部队回了省委机关。

1933年3月7日,中共陕西省委根据陕甘边区游击队迅速发展的形势发出指示:应即成立一指挥部,指挥边区耀县、宜君一带的游击队,积极开展游击战争。

3月中旬,以照金、旬邑游击队为基础,组建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又称耀县游击队总指挥部)。任命李妙斋为总指挥,习仲勋为政治委员,指挥部下辖照金、耀县、旬邑、淳化、宜君等21支游击队。总指挥部成立后,加强了对边区20几支游击队的领导,并从政治上、组织上进行了彻底整顿,先后遣散了一些纪律涣散、成分不纯的人员,建立起政治工作制度,开展了阶级教育和纪律教育,提高了游击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

1933年3月8日,中共陕甘边特委(下简称特委)按照省委指示在照金兔儿梁正式成立,金理科任特委书记,习仲勋任军委书记。李妙斋、周冬至、王满堂为特委委员,师克寿为团特委书记。边区特委下辖旬邑、耀县、照金苏区党组织。特委和总指挥部成立后,即开始了巩固地方工作,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开展起轰轰烈烈的游击战争。为了加强党的领导,适应苏区迅速巩固发展的需要,陕西省委提出了建立苏区各级党政组织的紧迫任务,并先后派金理科、习仲勋等到照金具体筹办。

习仲勋,1913年10月15日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入团,1928年由团员转为党员,这正是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猖獗之时。他15岁在领导学生运动时,被捕坐牢,其后又受命于危难,到杨虎城部开展兵运,当时年仅十六七岁,已具备坚韧稳健的斗争才能。1932年3月举行了有名的“两当兵变”,队伍改编为陕甘工农游击队第五支队,他任队委书记。部队向长武亭口方向转移途中,遭到当地地主武装围攻,兵变失败。此后,他回到家乡富平农村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先后担任渭北游击队第二支队政委、富平西区团委、武字区团委书记和三原县委书记。坚持开展武装斗争、农民运动和青年工作,后到照金做农民群众工作,参加了渭北苏区的创建工作。刘志丹、王世泰等领导的红二十六军红二团创建照金根据地时,习仲勋担任刘志丹特务队指导员。刘志丹嘱咐习仲勋:“你是关中人,种过庄稼,能跟农民打成一片,你一定要做好根据地的开辟工作,只要政策对头,紧紧依靠群众,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根据省委发展党组织的指示,逐乡逐村做调查研究,一家一户的发动群众,培养骨干,发展有觉悟的贫、雇农入党,先后建立起一批农村党支部和1个区委,造就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坚强核心。边区特委和游击队总指挥部还大力进行武装群众的工作,在各区、乡、村普遍建立了农民赤卫军和少年先锋队。赤卫军和少先队均由贫苦农民和少年儿童组成,在站岗放哨、肃清敌特、维护革命秩序、保卫斗争成果、配合红军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保卫根据地,边区游击队总指挥部还发动群众在薛家寨据险筑堡、扼要置关、改造山寨、整修岩洞,建成防守严密的红军后方基地,先后设立了红军医院、被服厂、修械所、仓库等后勤单位和关押豪绅地主的监狱。边区特委、革委会、游击队总指挥部以薛家寨为驻地,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革命斗争。

3月下旬,红二团转入外线,主动向东出击,打下金锁关,消灭民团30余人,截断咸榆公路。随后,进军三原县武字区,与渭北游击队会合。我们利用游击队地理熟悉的特点,到处活动,捕捉战机。经侦察了解,心字区北原住着敌骑兵团1个排,于是决定消灭他们。战前,派游击队在附近打土豪,佯装“溃逃”,边跑边丢东西,有意让土豪去报告,引诱敌人。而我军则把1个连的部队埋伏在敌人必经之地西马道两旁。敌人果然上当,1个排被我军全歼。

4月5日,红二团南下泾阳一带活动。在三原、泾阳交界处,地下党送来情报说,杨虎城要陪美国人安立森(是一位水利工程师)到泾惠渠吊儿咀参观,估计有一连军队保护。我军认为:机不可失,应该进行袭击。晚间,部队向泾阳游击队驻地西凤山靠拢。在这里找到泾阳游击队队长苗家祥一问,知道杨虎城根本没来,安立森来了,也没有军队护送。翌日,决定一部分骑兵配合泾阳游击队攻打桥头镇,王世泰带1个排和七八个游击队员抓安立森,其余部队由刘志丹带到西凤山脚下集结。结果,桥头民团闻讯逃跑;王世泰带的战士,在吊儿咀1个水闸前,抓住安立森,缴了护渠队几枝支和七八箱炸药。当晚返回驻地,把安立森交给了泾阳游击队。

提了安立森,部队准备转移,晚间安排各连排,提高警惕,以防敌人偷袭。鸡叫前后,部队吃过饭由驻地向东出发,行至拂晓,与敌人遭遇。原来,捉住安立森,敌人十分惊恐,遂派1个团的兵力,乘汽车堵截我军,车上架着重机枪和迫击炮,气势汹汹,企图消灭我军,抢走安立森。由于我军早有警惕,两军相遇,我军立即开火,猛烈的枪弹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在晨雾中,敌人看不清,无法组织进攻,慌忙后撤,我军乘机登上西凤山。敌人看见我们撤出战斗,只好“望梁兴叹”,打了几炮,拉着死伤的士兵,原路返回。

红二团由西凤山过泾河,翻一座山到淳化县南村堡附近宿营。南村有个堡子,堡子里的民团开枪向我军射击。刘志丹下命令让二连连长吴岱峰、指导员高绵纯带战士向堡子发起进攻。高绵纯非常勇敢,头顶1个筐子,带战士冒着敌人的手榴弹,硬是冲进堡子,把敌人全部消灭了。

离开南村堡,部队继续向西行进,4月13日,在旬邑土桥镇歼敌河工队30余人。接着,又在彬县龙马、高村消灭了几股民团。不久,部队安全返回照金。

3.南下渭华受挫

红二团外线作战取得胜利,扫清根据地边沿地区的许多敌人据点,巩固了根据地;特委领导组织根据地内各游击队,打土豪、分粮食、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相继组织起农会、贫农团、赤卫队和游击队为创建根据地民主政权,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月15日,中共陕西省委致信红二十六军,认为陕甘边区的革命斗争“已经到土地革命与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阶段”,要求立刻由农联、游击队、共产党、红二十六军代表共同组成“边区革命委员会”。

1933年4月5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在照金召开陕甘边区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周冬至(农民)当选为主席,习仲勋为副主席。革命委员会下设经济、文化、土地、肃反、粮食、教育、内务等委员。分别由王满堂、王万亮、姬老六等人负责。革命委员会机关和赤卫军总指挥部,设在照金群众家里。不久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迁到薛家寨。

薛家寨位于照金镇西北方向约8公里处,高1500余米,在斧劈刀削般的千仞峰壁上,横向凹裂着5个天然岩洞,是被古人“叹其天险”的地方,洞里十分宽大,摆在1条山梁上,其中4个洞互相能通,原是当地人朱吉祥和其父修身养道的地方,主动献出作为红军游击队的营地。

指挥部在险要关隘,因势设防,修筑了战壕、哨卡、暗堡、便道。岩洞间筑起堞墙。红军医院、被服厂、修械所、仓库、监狱分别设在岩洞之内。洞内设施虽然简陋,但使红军、游击队有了比较可靠的后方基地。先后成立了红军医院、被服厂、修械所等。被服厂有二三十个女工,她们都是革命斗争中培养起来的积极分子,平时站岗放哨,缝制军服,浆洗纱布,照顾伤病员。战时同游击队一起执行任务,曾被人称为红军女游击队。修械所起初只有梅生芳、惠子俊等几个人,他们舍弃了西安兵工厂的城市生活,在山洞里,利用近乎原始的土设备修理武器,制造土炸弹、土地雷。

在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地相继成立桃渠塬、照金、老爷岭、马栏川、芋园、香山、七界石等乡级革命委员会;建立公开与秘密的农民联合会20几个,建政的过程中,边区特委、革委会还发动群众开展土地分配运动。金理科、习仲勋、周冬至、李妙斋等党政军负责人深入山寨,组织群众,在苏区掀起土地分配热潮。

土地分配是按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颁布的土地政策进行的。原则是按劳动力和人口混合标准分配。贫雇农享有优先权,对土地不足的中农予以适当补充。在黑土峪、乡房沟、大崖子、小崖子搞土改,实行谁种归谁,不交租纳税,把地主财东的土地分给穷人,在地里打木桩、插木橛,作为地界。

1933年春季换季时,为了活跃根据地经济,解决山上红军吃粮问题,李妙斋请薛家寨山底下停子沟的冯彦升当集长,在停子沟立集,让周围群众到这里搞交易,卖粮、卖菜。开始规定5天一集,后来只要不打仗,这里天天有卖粮卖菜的人。粮食中有白面、玉米、小麦、豆类、蔬菜,有洋芋、红薯、白萝卜、白菜、大葱、豆角、辣子,还有豆腐、活鸡、鲜蛋、猪、羊肉等。这里成了根据地内最繁华的地方。红军坚持公买公卖的原则,坚持“要先让群众买”的规定,很受群众欢迎。每次集快散时,冯彦升就替红军把剩余的粮食、蔬菜全买下。天黑时,红军把蔬菜、面粉搬上山,原粮交冯彦升的儿媳妇南云芳磨成面,然后再送上山。

游击队又连续召开群众大会,组织72个村庄的数千群众成立粮食委员会,没收分配了大地主囤积的粮食,激发了广大贫苦群众投身土地革命的积极性。选举一大批有觉悟、有威望的干部担任红色政权的领导职务,建立起革命新秩序。经过建政工作和土地分配运动,照金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苏区以薛家寨为中心,扩大到东至耀县王坪坡、胡家巷、西抵七里川黄花山,北迄伍房川、王家沟、断头川,南接老牛坡、高儿塬,横跨耀县、淳化、旬邑、宜君4县,东西50余里,南北80余里,面积约为200多平方公里的照金根据地,已粗具规模,成为红二十六军苦战中的一个依托点。

照金根据地的基本建成,这是陕甘边区建立革命政权的第二次实践。

照金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红二团和游击队的迅速发展,与渭北根据地紧密呼应,形成了陕甘边苏维埃运动风起云涌之势,直接威胁西安,人民欢欣鼓舞,敌人惶恐不安。

敌人再次调集警卫团、特务团、骑兵团和八十六师五一一团,配合旬邑、淳化、耀县、三原、同官、宜君6县民团,兵分4路“围剿”根据地。面对气焰嚣张的敌人,特委和红二团党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习仲勋、李妙斋等带领边区游击队,坚持根据地斗争,红二团插入敌后寻机打击敌人,“调动”敌人,粉碎敌人的“围剿”。

红二团跳出照金之后,向西进击,在旬邑地区消灭一些民团,转战北上。到宁县盘克塬武洛堡住了两天。在这里遭到驻守西峰镇的敌正规军两个营和几个民团的进攻。刘志丹考虑敌我力量悬殊太大,不宜交战,决定主动撤离。撤退时,骑兵连狙击敌人,掩护部队。敌人火力很猛,用重机枪封锁退路。战斗中骑兵连新任连长李光明不幸光荣牺牲。

5月上旬,部队进入子午岭宜君县上畛子稍事休整。这期间强世卿听说我军在宜君上畛子一带活动,带陕北一支队12个人,3条枪,7匹马前来寻找。强世卿向刘志丹汇报了他回安定后,串连几个人,伏击敌伪县长,拉起游击队,自称为一支队的情况。刘志丹听后,非常满意,并对其工作作了指示。这支游击队原番号为一支队,刘志丹认为继续沿用一支队为好,所以没有重给番号。为了加强一支队的领导,决定派杨重远担任一支队政委,派马佩勋担任副支队长。

待一支队走后,红二团继续西进。部队行至金村庙塬,听说敌驻守长武县何全升部一个连哗变,也来到附近。于是,便派人前去谈判、协调,最后收编了他们。为改造这支队伍,红二团派许多干部去做工作。但这股变兵,目无红军纪律,旧意识、旧习惯很严重,不安心当红军,常议论逃跑之事。因此,在一个早上,红二团突然缴了他们的械。80多个变兵,除少数表示愿意革命的留在部队外,余者发放路费,打发回家。

红二团离开金村庙塬,又在宁县一带活动多日,最后在段家集消灭民团数十人。与此同时,特委领导游击队和群众,在红二团外线作战的配合下,坚壁清野,骚扰敌人,以各种灵活机动的战术袭击敌人。进入根据地的敌人,在我军民的围困下,吃尽了苦头,很快撤离了。加之此次“围剿”的总指挥王泰吉系共产党员,同情革命,敷衍应付,对上假报战绩,使这次“围剿”草草收场。根据地军民又一次粉碎敌人的“围剿”。

杜衡由西安返红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