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肃州
二月二十七日 晴 四十里铺地高六千九百眠
午后发凉州,晚宿四十里铺[今武威市西丰乐乡驻地四十里堡],计行四十里。早命车先发。余以西夏碑须多拓一二份,遂与陈君留,决意下午骑追,因至大云寺命工摹拓。又闻凉州有八景:日大云梵钟(此钟传系前凉物,杂五金铸成,声音宏远,世无其匹,现在大云寺旁),日镇海宝塔(在清应寺),日罗什倒影(在罗什寺),日滚龙石础(在东门楼),日通天楼柱(在北门楼,有一柱,柱底有孔通天),日夜雨打瓦(在南门楼),日方星宝剑(在西门楼,相传为薛仁贵故事),日海藏禅寺(在城北五里,规模宏大)。因驰往西门,寻览古迹,惟见城楼已毁,亦无碑祀可考。乃绕至南门,见城下古冢累累,令人起北邙[即河南洛阳北的邙山,借指墓地]之感。
旋至福盛馆用午餐,餐毕,至清应寺,拓杨椒山先生书联。拓毕,为时已晚,乃急起行。仅行二十里,至义成墩,已沉暮矣。再行二十里,道多顽石,至四十里铺(亦名永怀渠),无法前进。距余等大车所住之丰乐堡[今武威市西北丰乐镇驻地丰乐堡]尚三十里也。扣门人住,无被无肴,唤醒主妇,为作面食。见其尘垢满脸,掌黑如炭。草草一饱,和衣而睡,而意兴固甚得也。遇巡电杆者云,每站置工人一名,少坏则自修,大坏则通知工头来修。道路遥远,往返须时,西北电信之不灵,盖有由也。
自凉州以西,墩台甚整。每隔五里则有大墩一(高二丈余),小墩五,表明五里一站之意,然未必准确。墩皆有名,日云子墩、驿字墩、金字墩等。旧时驿道大通,规制颇严,其裨益于边政,亦属不浅,近则无人过问矣。
二月二十八日 晴 晚华氏十八度 永昌地高六千九百呎
早发四十里铺,晚宿永昌县,计行一百二十里。早七时发,西行。五里,酸酒店。五里,怀安驿[即武威市西怀安乡驻地驿城墩],均无人烟。小水数道,皆已坚冻,踏冰而过,滑达难行。幸昨夜未曾前进,否则夜深天黑,马行冰上,险可知矣。十里,昌隆堡。仆人来接,云昨夜恐余行差路,派人四出寻觅,竟不得信,正系念间也。又十里,丰乐堡。邵君等已先去,剩大车二辆,乃坐车行。五里,沙滩堡。五里,大墩。十里,柔远驿,即沙河堡。有居民数家。三里,永昌界牌,即武威与永昌两县交界处。三里,九坝墩。四里,八坝墩,居民三十余家。五里,丰乐腰墩。五里,丰乐铺,午尖于此。
午后仍西行。五里,七坝墩。四里,六坝墩[今甘肃永昌县东36里六坝乡驻地六坝]。一里,宣德堡。五里,五坝墩。五里,通津堡。五里,真景腰墩。五里,真景寨墩[在今永昌县东南18里,东寨乡驻地东寨]。五里,十五里墩。五里,十里墩。十里,永昌县,住城内。城周七里有奇,城内外人口千余家。有水磨一百二十座,均利用城北金川之水力也。
永昌有支路:(1)东北四十里,边墙。又三十里,宁远营[今甘肃金昌市金川区南16里,宁远堡乡驻地宁远堡]。九十里,昌宁墩[在今甘肃民勤县西86里,昌宁乡驻地昌宁堡]。县正北一百六十里,寺儿沟(为汉、蒙分界处)。(2)县西北二百五十里,玉泉墩,入蒙古界。其西七十里,青羊口,接山丹县。(3)县东南三十里,头坝墩[今永昌县东南东寨乡的头坝村],即寒站口[又名詹詹口,在头坝村之南]。三十里,唐家沙沟,有山日摩天岭。十里,黑沟口。五十里,黄城滩[在甘肃肃南县东南部的东滩乡西](元永昌王牧地,有避暑宫,蒙古语称斡耳朵城。前明正德中,筑堡屯兵,明季堡废。康熙中,为青海麦力干部族所占。雍正初,平青海,黄城始无毡幕。地当祁连山中,豁然开朗,东西长百余里,南北广数十里)。折西南二十里,东水关。六十里,酸酒河源,即一颗树口。一百里,过老虎沟至北大通营城[在今青海门源县浩门镇],此为凉州通西宁城之捷径。
二月二十九日 晴 水泉驿地高七千七百呎
早发永昌县,晚宿水泉驿[今永昌县西红山窑乡的水泉子村],计行六十里。早八时发,偕邵、陈诸君出北门游北海子。河山依旧,别来无恙。牧童殷勤导观,并谓此处有四奇,泥匾额、铁宝塔、香草湖、铃铛水是也。因汲马家泉水,呼少僧烹茶,饱饮后复行。以北门城根路不佳,复进北门,出西门。五里,西五里墩。五里,十里铺。顽石当途,车行摆甚。五里,牛王宫。五里,水磨关[今永昌县西焦家庄乡驻地],有小市,居民二十余家,破屋败垣,占市之大半。明代设关于此,为大黄山一带番民互市之所。一里,过水磨河(源出于西南六十里鸾鸟山中,一名灵川。东北流二百里,为昌口湖[原文不清,疑为甘肃民勤县昌宁乡境的昌宁湖])。河水暴发,浸及马腹。其北有泉,故四时不涸。三里,红庙墩,车店一家,居民十余家。有售面者,相与入店,午尖。
午后,西偏北行。经崇冈塘[在今永昌县焦家庄乡西北]、范桥,十数里(由水磨关西偏南有支路,经黄梁山、姚家寨、高古城、八角墩入山丹县。此路微偏南行,多上下坡),碎石满道,尚不碍车。坡尽,见一平原,广数里,有空心墩一座。附近有碑,题“张将军战胜处”,旁有小字“钦命平羌将军管理甘山等处兵马张”,其下阙,碑阴有文不可辨,只知系万历间所建耳。前进住水泉驿,有堡,周围一里八分七厘。居民三十余家,车店七家。
三月一日 晴 早华氏十二度
早发水泉驿,晚宿新河堡[今山丹县东南陈户乡的新河村],计行九十里。早西行,五里,五里墩,见有番民首级一颗,悬在竿上以示众。闻系前年在此行劫者,正法已二年矣。皮肉尚不烂,想系北方天气干燥之故耳。近代文明国家,大都废除死刑。即有用之者,其处死方法,务使犯人减少痛苦为主,其执行之地亦绝不公开。所以然者,其一,认犯罪发生之责任,非仅犯罪者本身所应负,而社会国家应共负之。其二,以为道德感化之力,胜于刑威。其三,保育人类仁爱之心,力祛报复之恶习。以上三者,均为废除死刑,及减少犯人痛苦之原因。其四,涵养个人好生之德,以免一般人因见杀而长杀机。此点则秘密执行之由来也。
惟我中国,对于死刑者,务必执行于市曹,或悬首以示众。至于“杀以止杀,刑期无刑[施用五刑是为了不用五刑]”,以及“乱世用重典”,种种观念,数千年来,牢不可破。曩在京师,常见执行大辟时,置犯者于大车,青天白日,游行街市。群众追逐于左右,犯人之强悍者,往往故作壮语,以引群众之喝彩。迨处决后,尝有持面包渍死者之血以食之者。此种野蛮恶习,不特助长社会杀机,抑且阴壮恶人之胆。与近世人道主义之原则,固不相容,即揆之我国古圣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之精神,亦大不合。是故自有国以来,日行刑杀之政,不特不能止杀,不能无刑,而且近年来,杀人愈多,而国乃愈乱。老子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畏”当作“惧”]之。”治国者应亦知所务矣。
西行十五里,十五口塘,无居人。至此石路尽,始行土路。闻南山有支路,斜对北山之青羊口,循边墙西行,可达肃州北境。五里,古城洼[在今甘肃山丹县和永昌县交界处],入山丹县界,无居人,汉朝之日勒县也。十里,定羌庙[即今山丹县东老君乡的绣花庙],旧驻把总,今无。无车店,以为午尖之所,惟有售清炖羊肉者,乃饱餐一顿而去。南北两山脉,至此渐近。又行平地,十五里,山丹峡,大石当道。五里,峡口驿[在今山丹县东南84里,为河西走廊咽喉],城外有车店二家,因憩于此。城长方形,一面倚边墙,周三里。有都司街,因昔日曾驻都司也。居民十余家,小商二家。同治之乱,为回军所陷,难民聚守瓮城中,幸得免。今城门尚填塞也,车从塌处进城。城外东南十余里大山中,有石一种,剖之,石心如蚌形,大者两许,小者可一二钱,土人呼为石燕。往来者争购之,而不明其用,询之医者,谓可配制眼药。余购数枚,费千余文。此地又产硝与盐,据云每硝五斤中,可取盐三斤,每月产二三百斤。
午后向西北,继转西行。路平坦,骑行。七里,八里墩,即余前年堕马处。今日纵马疾驰,竟不复堕,亦足证余马术之进步也。八里,丰城铺[今山丹县东南老君乡的丰城堡],土屋十余家。十里,老爷庙。八里,新添墩。七里,新河驿,居民三百余家,车店十余家,小商十余家。堡周三里,惟多塌坏。自峡口驿以西,两旁均大草场,大好牧场也。
三月二日 晴
早发新河堡,晚宿东乐县[旧县名,治所在今山丹县西北东乐乡驻地东乐堡],计行八十二里。早发,经堡之西门,渠水盈盈,闻大道更泛滥,乃择小道行。往北五里,出边墙(前进五里,有煤窑,俗称山丹窑,远近多取之),复向西北行。三十五里,山丹县,午尖于南关外。城周七里,只有东、南两门。居民约八百家。沿关商户,皆临渠而居,渠水满,则鱼游入室矣。城内东北隅有新修玉皇阁,颇壮丽,始创于明代。城外东南隅有转轮寺,寺门前有池有亭,风景颇佳。
午后,发山丹。过山丹河,即弱水[今黑河的古称]东源也(河有三源:一日甘泉子水,出县东南八十里焉支山;一日大马营水,出县东南九十里大马营之大黄山;一日永固营水,出县南一百二十里永固营之雪山。三水或西北流或北流,汇而为一。经城西,又西流,经东乐城北。又西五十里,至太平堡南。左右皆沙碛。有洪水出金山,西北流来会。又西五十里,至甘州北靖安堡,南入张掖,而弱水始大)。十里,大佛寺。山丹河屈经其东北,距寺前数里,土人又称为清泉河。三里,经石嘴岩,涉山丹河。西北行,二里,祁家店。五里,二十里铺。七里,大桥寨,寨西属东乐县。五里,十里墩。十里,东乐县城,住城内。
东乐,于乾隆十四年设立分县,分领十四堡钱粮。城周仅二里半。人民国改县,居民二百余家。知事山东沈炳文(蔚南),其科长蒋藩(叔屏,浙绍人),旧相识也,与谈甚久。夜间见有出丧者,僧侣前行,鼓乐随之,孝子扶柩行,妇女辈持香后随。其余亲友,各持香及浸油之纸条,遍插道两旁。自出发直至坟山为止,远者十余里,近亦数里,所费不赀。闻惟富者始克举行,询其取义,谓系照冥间路途,使死者不至迷失也。
东乐有支路:东南四十里,六坝[今甘肃民乐县六坝乡驻地六坝]。五十里,洪水营[今民乐县驻地城关镇],有洪水入于山丹河。又西南三十里,西水关口。一百六十里,官树窑。九十里,察罕俄博营[今青海祁连县东南八宝河北的俄博]。自官树窑向西九十里,至八宝山之古佛寺[祁连县西北黑河边的黄藏寺]。
三月三日 晴
早发东乐县,晚宿张掖县(即甘州),计行七十二里。自凉州至此,计行四百六十四里。兰州至此,计行一千零二十三里。丰镇至此,共行旱路三千八百零七里。自北京至此,共行四千六百十五里。早向西北行,十里,山阳铺,入张掖县界。十里,夹字墩。七里,仁寿驿,即古城子,城内外百余家,有车店二家,面店数家。连日所食,尽系粗面,至此始见有售挂面者。至于妇女尤多傅粉涂脂,亦不似前此各站所见者,尽皆蓬头黑脸,宛如历久未曾盥洗者。殊不可解。十里,硷滩堡[今甘肃张掖市东30里硷滩乡驻地硷滩。作者误为“盐滩堡”]。五里,马莲井墩。行沙窝,五里,过九龙江(即洪水河,出东乐南九十里,洪水营南金山。西北流,七十里,受虎喇水。又十余里,受大都麻水、小都麻水。又二十里,受马蹄水。又二十里,至新沟堡,入张掖境,日九龙江。北流,三十余里,在太平堡之南入山丹河)。水发冰解,车马渡河甚难。二里,二十里铺。五里,四角墩。七里,青龙铺。八里,甘州东关,有坊题“边关锁钥”。二里,南关,住。
今日道路平坦,树木丛茂,形势开朗。甘州城周十二里,多系砖筑,辟四门,各门均有重闉。车店多在城内王府街。
三月四日 睛
今日住甘州。甘州,为甘肃西路枢纽,人口稠密,地土丰美,商务素称繁盛。输出以米为大宗,以黑水在境内分为五十四渠,农利甚溥也。皮毛,虽非本地产,然岁由青海来者,辄百余万斤,专售于各洋行。水烟,年由兰州运来数百担。煤炭,年产十余万斤,只供本地之用。余如牛、羊、骆驼、药品,所产亦颇不少。输入品,多日本货,由天津或包头运来,行蒙古草地,经北面大山及苦知林井,约三十余日而至。此道人烟稀少,骆驼驮载,开支甚省,税卡亦少。故甘州物价反较兰州为廉(秦、陇商人之赴新疆者,亦多取道于此)。青海、蒙古诸蒙番,岁携牛、羊、皮、毛至此间以易茶、面者,为数亦多。盖此地不特为西路繁盛商场,又为汉、回、蒙、番贸易之所焉。
城内大小商户五百余家,闻今年倒闭者达百余家,且系夙称殷实者。推原其故,盖因甘省商务发达与否,须视其惟一商品之鸦片如何。二三年前,内地鸦片昂贵,而新疆之鸦片,由俄国运来者,其价甚贱。以故甘、凉、肃一带商人之业此者,莫不获利倍蓰。其贸迁之法,向系运内地之洋货、布匹至新疆以换鸦片,再将鸦片输入于内地。去年输出新疆之货物太多,价乃大跌,资本已亏其大半。犹冀鸦片能获利,以抵偿也。讵鸦片又因陕西道阻,无法输出,价又大跌,两头亏折,遂至不堪收拾。闻仅甘州一处,已损失四百余万。当其热中时,多架空买货,初因获利故无妨。及损失太甚,本利俱无,前此架空买货者,至是均须交付实款,甲累乙,乙又累丙,相继破产。现在因债务而被押者,为数甚多,根本大伤,十年内,恐难恢复原状也。所希望者,东路早通,鸦片能有出路。只要价钱稍涨,现在存货尚多,或能补救于万一耳。
张掖全县人口十六万余。城内外八千余口,汉人居多,信仰释、道二教,占绝对多数,回教间亦有之。天主教全县五千人,甘州城内有教堂一所。城南又有新疆缠回数家,乃真正回族之奉回教者。全县丁粮收入三万余担。全县教育经费岁约二万余两,在甘省各县中比较为最多,而腐败亦最甚。各小学闻均村塾式,据本地在教育界者云,前任地方官热心而不熟悉,现任则熟悉而不熟心。加以教育之权,完全操于冬烘头脑者之手,稍有新智识者,均无法过问,其有此现象宜矣。
甘州旧驻提督一名,满清时辖二千五百人,其实数尚有千余名。民国以来,名目依旧,而兵额只百余人,前提督焦凯泉亡后,马安良继之,改为护军使。马故,马麟(旧凉州镇守使)继之,辖马队二营、步队一营。马为回教徒乩藏派教主,其部下均回教徒,所有汉军均被遣散,闻现又拟将护军使改为镇守使云。
三月五日 晴
今日住甘州。早骑马出东门,见长堤柳绿,流水澄清。向东北行,五里,至王母宫。建筑颇为华丽,按王母亦名金母,书无此人,殆取西方属金之义祀之者,殆同于崇拜社稷山川之意欤?游华,进城,环览各处,见城内水塘极多,几占全面积三分之一。甘省东、西、北各地均高燥,惟此不然,故能辟田种稻,供给全省也。
甘州城内房屋虽多,而古刹竟占其十分之一。说者谓地方之盛衰贫富,可于庙宇之多寡觇之,观此殊觉可信。盖甘州固为西路惟一富庶之区,而与北路之宁夏,南路之秦州,以及省城兰州齐名者也。其南四站野牛沟[在青海祁连县与甘肃肃南县交界处]、东南三站八宝山[即甘肃河西走廊南的陶赖山]均产金,惟以人工采取,无大批出产,为可惜耳。
三月六日 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