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蒙新甘宁考察记
4581400000023

第23章 二月二十七日至三月十九日(2)

今日住甘州。今早已整装发,出西门,因风大,车马无法前进,折回。晚马护军使招饮,见其公署大堂两壁,旧日所画兰州以西形势图,及军队布置情形,彩色鲜明,虽不学者,亦易辨认。盖为不识字之带兵大员计,亦良得也。席间闻前清端王因附和拳匪之乱,判流新疆,逗留此间,迄未前进。甘省库每年给以数百金,王孙末路,苦逾常人。因其不喜见客,故亦无往见之者。

甘州有支路:(1)城东北六里,郝家墩。十里,赵元堡[今张掖市东北三闸乡的赵阳堡]。北过山丹河,四里,红沙窝墩。二十五里,合黎山人宗口[今张掖市西北40里的人峻口](明嘉靖中,巡抚杨传于谷内建山南关)。(2)城北十五里,寺儿堡。又五里,山丹桥。西北十里,靖安堡[今张掖市北34里靖安乡的靖安堡]。西三十里,抚彝县之明沙堡,西北直走新疆之哈密,不必经由嘉峪关也。

三月七日 晴

早发甘州,晚宿沙河堡[今临泽县城关镇驻地],计行八十里。早发南门,五里,出西门。五里,人河难,小石碍车,计十五里始尽。此时冻冰无水,春夏之交,雪水下流,其色深青,土入呼为黑水河。其浅处分流无数支派。土人择日祭河,祭后三四日,河水泛涨,傍岸田地,赖以灌溉,所谓不假天雨而庆大有是也。当其盛涨时,车马甚为难渡。拟筑石桥,则以底系沙石,筑基不稳,易被冲刷,行者苦之。天下事,无有尽利而无害者,此也。五里,至崖子堡,居民三十余家。骑马行,又过小河,入沙地,惟其底坚实,车行无碍。四周多树。三十里,沙井驿[今张掖市西北沙井乡驻地沙井],其东有沙河,今无水。夏令水发,汇入黑河。二十里,沙河堡,住。堡内外居民五十余家,商铺二十余家,亦以去岁鸦片营业失败,多倒闭。堡内旧驻把总,今废。车店数家,规模宏大,占地十余亩,是亦西北地价低贱之一征也。堡内有大佛寺一座。

黑水,《书》称弱水。弱水,古本溺水,后人用“溺”为“沈”、“炎”字,因改“溺”为“弱”,学者遂附会谓弱水不负芥。殊不知其洪流奔湍,有拔树排石之力也。黑水东源为山丹河(详三月二日),西源为张掖河。河出甘州南雪山之南,经高台县南山铁里甘达坂东麓,日野牛沟,东流有红土沟、酸茨沟诸水南北翼注之。东北流。屈曲三百余里,至古佛寺,有野马川及天棚河诸水来会。又西北经洪水营南约二百里,至张掖南雪山,《汉志》所谓羌谷水也。经板答口出山,北流,三十余里,过龙首堡。西折,西北四十余里,过四海渠,西分为四五道。又北二十里,至乌江堡[今张掖市西北22里乌江镇东北的乌江旧堡](乌江在张掖县西二十里,产米最佳),复合流。又北二十里,至靖安堡南,会山丹河,折西流。七十余里,至头霸堡南,受响山河。又西二十余里,经抚彝城北。又四十余里,经肃州高台县。北折,西北二十余里,过永丰堡,西会摆浪河(即摆通河,俗称山水河。又西北六十余里,经镇夷营[在今高台县西北黑泉乡北的黑河边]。又四十余里,出干粮山东。《水经》所云“至[据《史记正义》引《经》“至”下有“酒泉”二字]会水县人合黎山腹”者也。山在抚彝县北二十里)。又北一百三十里,过毛目县城西南,亦称额尔济纳河,会白河。河在肃州境,即今酒泉河。又北至额济纳蒙古境,为昆都伦河,入索科淖尔,亦称居延海,《禹贡》所谓“入于流沙”也。

三月八日 晴

早发沙河堡,晚宿高台县城,计行九十里。早西南行,五里,廖家堡。十里,古吉堡。五里,韩家堡。三里,唐家堡[应作“康家堡”,一名“亢家寨”]。七里,威狄堡[今临泽县西新华乡],居民百余家,车店三家,有小商铺,有关帝朝。午尖后,复行。二十里,戈壁腰站。十五里,双墩子。五里,仁和堡。折北三里,从仁堡[今高台县南华镇东的墩仁堡]。四里,高家铺。八里,三清河。五里,高台县城。

自沙河至高台有二道。北道由沙河西北行。十里,花墙堡。十里,广屯堡[今临泽县西北18里小屯乡驻地小屯](俗称小屯)。十里,古寨堡,过此行流沙,车马难行。十里,抚彝县[旧县名,治所在今临泽县蓼泉乡](县城极小,周仅一里,与东乐县等)。七里,新工堡。八里,小鲁堡(即双泉堡)。沿途多硷地,间有沮洳,过此人流沙。五里,鲁湾墩。五里,渠口堡[今高台县城东南巷道乡的渠口]。七里,八里堡。八里,高台县城。计行八十里。此道流沙难行,夏秋尤多沮洳,故行者多取南道,即余等今日所行者也。

高台县,出产以米、盐为大宗。盐池在城西一百三十六里,池东西长十里,南北宽里许。夏秋水分被太阳蒸散,则结成晶盐。岁产万石,每石四百斤,每百斤税一元二角,盐本一石七钱。旧日产盐,统归运送所收买,捞盐者仅得盐本七钱,太觉困苦,不得不尽量贩卖私盐。近来运送所取消,人民只纳税,便可自由贸易,故税收反较以前畅旺。城内有官盐局一处,专司其事。米价一斗合一千七百文,每斗计三十八斤。

高台县城内居民五百余家,多汉人。有耶稣教堂一所,教徒七十余人。商务甚微,岁贸易额不过十万元。其西北为毛目县,毛目县之西南为金塔县。毛、金二县,为西路最寒苦之地。惟以北通西套蒙古,形势则甚重要。由高台经金、毛县境,二百四十里,可通肃州[今甘肃酒泉市的旧称]。惟流沙漫野,车行较难耳。

三月九日 晴

早发高台县,晚宿花墙堡[在高台县城关镇西北66里],计行七十里。早出西门,三里,月牙湖,有堤。二里,西五里墩。三里,西八里铺。三里,硷滩。四里,台子寺[又名镇西堡,在高台县西15里处],附近居民千余家。西凉李暠台址,后人建寺于其上,故名。一里,吴家堡。四里,宣化堡,居民百余家,有小街,商户十余家。三里,乐善堡,周围居民千家。五里,安定堡,小商十数家。四里,大凝堡(俗称羊达子堡)。二里,过摆浪子河(北入黑水),循河滩西北行。十六里,黑泉驿[即高台县城关镇西北52里黑泉乡驻地黑泉],有城,周三里三分,南北二门。居民三百余家,为高台西路之要冲。同治之乱,回军来攻,死守未破。午尖后,西北行。平日本应循电杆线偏北行,以此道流沙隔阻,车行不易,故绕道循黑水沿岸行。两旁村树稠密,沙鸥飞翔,风景佳绝。惟夏秋之际,黑水泛涨,潴为泥淖,又多硷滩,道路难行。此时地冻,则畅行无阻也。

花墙以产蚊子著名,夏秋行旅苦之。其西北三十五里,过黑河。五里,镇夷营[在高台县西北108里黑河东岸的天成]。又北,逾合黎山峡(俗名石门口),道路崎岖。六十里,清流墩。十里,双树墩。三十里,芨芨墩。四十里,毛目县[旧县名,治所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北124里的鼎新镇],过此即入蒙古界矣。是地气候干燥,产棉花。邵君今日在黑河沿岸猎得沙鸥数只,夜来烹食,味甚可口。

三月十日 晴

早发花墙堡,晚宿盐池堡[即高台县城关镇西北140里盐池乡驻地盐池],计行六十三里。早向西北行,地势渐高。七里,新添墩。五里,红寺坡。从此地面沙土参半,软涩滞轮。升至高处,北望合黎山下,白光一带,即黑水也。十里,山嘴墩,由此下坡。十里,深沟堡[在高台县城关镇西北盐池乡东],旧驻把总,今废。居民数家,车店二。有售米饭者,饱食一顿。盖米饭惟嘉峪关以东间或售之,关以西则绝不可复得也。

午尖后,仍西北行。十里,靖边墩。五里,双泉墩,俗称马莲井子。十三里,沙嘴墩。三里,盐池堡,居民八十余家。堡建于明代,旧驻把总,今废。西北一百二十里,通金塔县。

三月十一日 晴

早发盐池堡,晚宿临水驿[今甘肃酒泉市东北48里临水乡驻地临水堡],计行百里。早向西北行。十五里,半截墩。十里,苦水墩,其北有干粮山。五里,沙河墩。十里,双井堡[今高台县盐池乡西40里的双丰村],堡为前明建,居民十余家。午尖后,西偏南行。十五里,下营儿墩,出高台县,入酒泉县界(即肃州)。十里,硷沟墩。十里,黄泥铺。二十里,临水驿,宿焉。临水居民百余家。有红水,源出西南八十里。东北流,至临水驿,又北至下古城会讨来河[即今讨赖河]。

三月十二日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