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井大道有二,均可趋省城。其一为余等明日所经。其一即:西行三十二里,东盐池。西南五十里,惠井子[今新疆哈密市西北接鄯善县界的灰井子沟]。又五十里,西盐池[今新疆鄯善县东北接哈密市界的西盐池]。西行一百零六里,土墩子[今新疆鄯善县东北的四十里大墩]。又三十四里,齐克塔木,或作七克腾木。西南行,九十里,鄯善县,亦称辟展。又西行,六十三里,连本齐,亦名连木沁[今新疆鄯善县西的连木沁镇]。又西行,七十里,胜金口[即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北的胜金乡]。西行,七十五里,吐鲁番县[1985年撤县建市]。又西行五十二里,芦沟驿。又西行四十六里,头道河[即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的头道河]。十八里,三角泉。四十里,白杨河[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接乌鲁木齐市和托克逊县界]。北过齐克达坂,六十四里,达坂城[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县东南144里的达坂城镇,为天山南北门户]。西北八十里,柴鄂博[今新疆乌鲁木齐县东南的柴窝堡]。北行,九十五里,至迪化,即新疆省城。此道俗称南路。余等拟行之道为北路。北路较短,而冬令不能行,以大雪封天山也。南路各站距离较长,而道坦平,又以在天山之南,气候温和,故行者多取之。
四月二十二日 晴
晚发七个井,次早抵头水[在今新疆木垒县东,接哈密市和巴里坤县界],计行六十里。今日向西北行,有分路碑:“西行往吐鲁番,西北往古城[即今新疆奇台县驻地奇台镇]”。均系往省城者,余等即取古城一道也。三十里,至山口。坐车中,但觉忽东忽西,左倾右欹,西傍危岩,道路逼狭。夜半遇险,车几倾陷,耸身下车,觉冷风砭肌,有如严冬。同时又见山上层冰欲坠,状至森怖,无怪冬令行者,经此辄被冻死也。六十里,至头水,入木垒河分县界。
头水车店二,旧驻兵一棚,今无。此道九月下雪,十一月起车不能通行,直至次年二月始开冻,三月初始通车。邮差骑马则终岁行之,取其捷也,然亦劳苦甚矣。柴草取自北山八九十里,粮食来自木垒河,至冬令均须将此二物预为之备,否则临时必至冻饿以死也。
今早车抵站后,急驰马至昨晚遇险处,不见有层冰,疑系月色射照岩石所致。岩石多花岗岩,有色如纵剖之核桃形者,殊觉奇观。凡行远道者,于坐车必须格外注意。车夫虽操客人生命之权,然殊不留意,余夜行眼未尝闭,盖以此也。
四月二十三日 晴 早华氏三十八度。午华氏五十度
午后发头水,次早抵大石头[即今新疆木垒县东150里大石头乡的大石头],计行六十里。今日向西偏北行,五里,上坡入高原,见四围尽是石山环绕。数里下斜坡,又数里登高坡,俗称对头坡。达坡顶,地势益高。又数里下长坡,入沟,道旁有车店一,即色必口[今新疆木垒县大石乡东30里的色必口]也。东通镇西大道,西达古城,白头水至此,计行三十里。再行前进,十五里,小石头。十五里,大石头,住。
大石头有车店二,小店三,卡兵数名,西北有武庙一所。北有山沟,长四十里,有泉下流至店前,又折西灌溉田地,沟内有庄民数户。沟尽,再进数十里,即为蒙古及哈萨克游牧之处。今日道路由色必口以东,多硬沙地,车行甚稳,其西则多顽石当道,车摆甚。
四月二十四日 晴早华氏四十二度。午华氏五十八度
午发大石头,夜宿三个泉[即今新疆木垒县东68里的三个泉子],计行八十五里。今日向西行。数里,见山谷中有庄户,山间牛马成群。闻塔城及阿尔泰之哈萨克,近年因避官差繁重,多避来省城,求归杨省长管辖。杨令散居大石头南北山间,而收其草头税,所见牛马,即系此辈牧放也。二十里,出山口。自七个井进山口以来,至是始行出口,盖自天山南路穿越天山而抵北路矣。始则北望天山,兹则转眼南望矣。其气势雄伟,犹如万仞崇墉,北面一片戈壁,直至白塔山为止,广阔不下数百里也。
山口有木碑揭示:“左至小南路,右至三个泉。”小南路者,即经吐鲁番至省城之一路。谓之小者,系对于阿克苏、喀什之南路而言,其实吐鲁番亦天山南路也。又十里,三十里墩,土屋无人,一墩屹立。十里,沙河,即乌浪乌苏。有店一,无井,饮雪水。过此,大车屡升降坑坎,小石当道,颠摇异常,此身犹如珠跳玉盘,酸痛不可言状。四十五里,三个泉,即阿克他斯,住。有官店一,小店四。东面沙冈有武庙,其下有营盘,前驻哨官,今移驻大石头。本站周围皆牧地,所需木柴自二十里外运来,草及粮食自木垒河运来。
三个泉有支路:西南二十里,木家地沟。入山口,过达坂,入鄯善界。九十里,高泉。东南行,一百四十里,尖泉。又东南行,八十里,七克腾木。西南九十里,鄯善县。又由沙河站向南行,亦会此道。
四月二十五日 晴
晚发三个泉,次早抵木垒河分县[治所在今新疆木垒县木垒镇],计行九十里。今日西行,四十里,一碗泉,居民一家。十里,地窝铺,居民亦仅一家。四十里,木垒河分县,住。县南有山独立,如屏风,俗称照壁山,其上有泉。
木垒河,汉为蒲类国。《辛卯侍行记》云:其治在山谷不在海旁(按:此海指蒲类海,在今镇西县)。《新唐地志》:伊州,自蒲类县百六十里至北庭都护府。是蒲类居庭州东,应在今奇台县木垒河西。木垒,即蒲类之转音也。唐置蒲类县,隶昆陵都护府,统于北庭,后置甘露州。宋咸平中,辽修可敦城,又以城为镇州军。元并于畏兀儿。明为卫拉特地,属和硕特部。清初为准噶尔台吉游牧地,后内属。乾隆二十四年,建奇台县,木垒河属之,设守备一名。民国六年,设立县佐,属奇台县。其界东以头水山口为界,西以英格布拉为界,南以石人沟为界,北以哈布腮斯克山为界。县佐管理民刑诉讼,租税收入即归之奇台县,佐公费每月二百两,科员二人,共二十两,雇员六两。
本分县人口四百余户,县治居民五十余家。县公署附设半日学校一所,学生二十名,每月经费仅十六两。南山木家地沟、半截沟,租于俄国哈萨克牧放,岁收其草头税。先是,俄国及阿尔泰一带哈萨克,因避其国之差徭,逃居於此,驱之不去,故划此地以居之也。县署东有俄商所建房屋一家,屡有不法行为,县署无法过问。闻塔城、伊犁以及南路各地,俄人常自由购地建屋,官不知限制,久之遂成交涉,棘手殊甚。
四月二十六日 晴
晚发木垒河分县,次早抵旧奇台,计行九十里。今日向西行,过河滩。县佐刘君,旧相识也,骑送至此。河尽入沟口,日咬牙沟。顽石当道,车行甚摆,最易折毁车轴。旁有小庙,供一石块,遍石皆油。询其故,即云车夫惧石之折轴,故用油浇石,以媚之也。冬令遇大雪,沟被填没,深浅不测,车行最险。四十五里,东吉尔。十五里,西吉尔。再进数里,即入奇台县。三十里,旧奇台[今新疆奇台县东南的老奇台镇]。
按:乾隆二十四年,回准悉平,始建奇台堡。四十一年,设县。光绪十五年,徙县治于古城[今新疆奇台县驻地奇台镇],仍名奇台,即今之奇台县,遂名此日老奇台。有粮仓,凡木垒河分县附近完纳之粮,均贮于此。居民二百余家,商业情形与木垒河相等。井水不可饮,秋令雪水发时,居民于街北挖池蓄之,称日涝坝,以备全市一年饮料。是以夏令池水将尽,池底余沥,臭不可闻,卫生二字诚难言矣。
四月二十七日 晴
上午发旧奇台,晚宿奇台县[今新疆奇台县驻地奇台镇](俗稍古城),计行九十里。自哈密至此,计九百二十二里。兰州至此,计行三千七百五十四里。丰镇至此,共行旱路六千五百十六里。自北京至此,共行七千三百三十四里。自木垒河以西,直至古城,沿途人家稠密,农田垦辟,仿佛中原。晚间时见南山树林自焚,宛如万家灯火。闻欧洲年代久远之森林,亦尝有自焚者,余于新疆所见,已非一次矣。
四月二十八日 晴 早华氏四十八度。晚华氏六十九度奇台地高四千一百呎
今日住奇台县。早访知事郑遂生,旧识也,相见甚欢。郑君谓塞外文化低落,人民识字甚少,识字而通顺者,则尤少。官厅文告,虽常张贴通衢,然鲜有了解之者。故往往听吏胥之愚弄,亦有一知半解,而引起误会者。如近日实业厅告示内,有栽种“有利植物”一语,人民误会植物中以鸦片为最有利,遂轰动四乡,相率下种。地方官闻讯,派人劝告,此信彼疑,群相观望,势不可遏。卒由杨省长下令严禁,枪毙一人,始止。
奇台,汉蒲类、车师后城长国。东汉为车师后部所拜[‘‘拜”当作“并”]。汉末属突厥。唐置蒲类县,隶昆陵都督府,统於北庭。后置甘露(在今木垒河分县东北),又设独山守捉(在城南百里之松山)。贞元五年,沙陀叛,附吐鲁番,随虏南徙,地遂空。其后仆固俊由北庭取西州,其地并入高昌,属阿萨兰回鹘。后唐同光初,辽逾流沙,取浮屠城,西域皆属之。宋咸平中,辽修可敦城(今木垒河附近),又以其城为镇州军。南渡后,为别失八里东境,属亦都护。元太祖西征至独山城,空无居人,乃移唆唆国六十户居之,再至则繁庶。后并于畏兀儿,封亦都护。泰定后,复以宗王镇焉。明为卫拉特,地属和硕特部。清初为准噶尔台吉游牧。康熙中,噶尔丹败,阿尔泰山以西畀策妄阿拉布坦,遂内属。光绪十五年,徙奇台县于此,仍名奇台。
奇台有满城,包围县城西南隅,旧驻都统,今废。全县人口六万余,汉人居其六,汉回居其三,缠回居其一,旗民千余人(原驻满城,今寥落不堪)。南北山多哈萨及蒙古游牧,岁收其租。改革以前,莺花遍地,秦陇之民,资为利薮。 岁来数万人,日种花花子,虚至实归,大都系亡命之徒,动辄生事,近则不复尔矣。
四月二十九日 晴
今日住奇台县。奇台,俗称古城,地居新疆北路之东枢,四塞灵通。秦、陇、豫、蜀、湘、鄂商人,出嘉峪关经哈密而至;燕、晋商人,由张家口、归化经蒙古草地而来。岁输入绸缎、茶叶、纸张、漆器及东西洋货,达三百余万,而归化来者居十之六七,归化则又来自京、津。商人设庄于归化,秋冬骆驼起厂时(骆驼一年只秋冬二季为强壮之时,春夏全身脱毛,疲敝无力,不能运货。故春夏必须休息,谓之下厂;秋冬起运,谓之起厂),运至古城。斯时骆驼阵阵,连云蔽野,殊为巨观。其所以取此路者,以长途平坦,无厘税剥削也。至古城后,乃分布于天山南北两路各商镇。是古城者,实新疆输入内地货物之总汇也。至于东北通乌里雅苏台(土人称日前营)、科布多(土人称日后营),外蒙古人每岁以皮革、奶油来,易布帛、粮食而去。西北通阿尔泰,该地米面、布帛,亦均仰赖于此。盖古城商务,在地理上不特为新疆全省之重心,且有绾毂[控制]新、阿、蒙三区之势矣。
在昔国家承平,道路畅达,协饷不绝,金融流通,外势未侵,内力方固,古城市廛[市中店铺]迤逦,车击轮摩,气象蓬勃。改革以来,归化一带,匪徒横行,商旅因之裹足。且旧日中央每年协助新疆纹银二百四十万两,古城及迪化票号十余家,专事汇兑,商家亦即资以运用,由古城至归化镖银只三十余日便达。今则协款断绝,镖银停止,商人惟赖俄帖(即卢布)以支持。近来京、津一带,俄贴低落,而新疆因素恃俄帖应用之故,价格较高,持至京、津使用,损失甚巨,货物遂因之停滞。益以欧战以前,俄人恃伊犁条约,准其在“天山南北贸易,暂不纳税”,横行四境,出入无阻。我乃敲骨吸髓。层层剥削,是故新疆商务已如枯叶秋风,无复有生机之象,而古城特尤甚耳。
迩来俄乱方张,百工停废,昔之奇炫华丽之洋货,固已绝迹于市场。而我商人之由京、津运来货物,反倒灌入于俄境。民国六、七年两年,所人不下五百万,似已有返阳回春之象矣。无如以物品往,而易俄帖归,价格低落,损失更不堪言。且俄帖低贱,本省之纸币亦随之低落。近来汇水暴涨(交新疆省二百两,方能在天津取一百两),货物停办。殷实之商,虽可借存货以居奇,而一般商家,呼吁又甚于昔日。又归化一带,六、七两年,匪徒虽已敛迹。近因兵变时闻,掳掠无异于昔。虽有保卫团往来护送,商旅仍感不便。是非根本解决交通问题,则古城商务终难有振作希望也。
至于骆驼行期,由古城至归化,平常七十日可达,运货则至少非半年不可。盖任重道远,不能终日行走,或遇骆驼疲乏,则耽搁数月,亦往往有之。此种情形,影响于商家甚巨。盖资力薄弱之商家,因货物不来,不能变款,以致负债无法偿还,只得预先以贱价转售於巨商。因此而致亏折者,往往有之。而巨商则乘机屯积,待价而沽,必至获利而后止(盖此间所称巨商者,寥寥可数,故得垄断),不似内地商场竞争剧烈,盈亏不能预操也。
兹将古城著名商号调查列下:
文义厚、春义和、义顺长(以上均津商),大顺玉、义成样、天元成、永顺和(以上均晋商),以上各家每年贸易额在二十万左右。文丰泰、同盛和、义合永、德泰裕、瑞生津(以上均津商),福顺裕、日兴功(以上均晋商),以上各家,每年贸易额在十万左右。
四月三十日 晴
今日住古城。古城农产品以麦、高梁为大宗,豌豆、大豆、黑豆、玉蜀黍、小米、青稞亦均产之,岁销于蒙古之科布多、乌里雅苏台、阿尔泰为最多。南山产贝母,药材之一种也,其粉可以润丝,岁约万余元。满城产枸杞,胜于宁夏,旧为出产大宗。今满民穷极无聊,皆砍树为薪,已断种矣。南山多森林,大者合抱,可为铁路枕木之原料。木垒河一带居民,仅以为薪,大材小用,良可慨已。矿产多未发现,惟北二百七十里戈壁中有煤矿一处。矿区之广,周约数百里,自明季迄今,延烧不已。已烧陷者,长三十里,宽约五六里。夜间光焰腾腾,殊呈奇观,白昼但觉烟雾弥漫。土人于未烧处取煤, 岁运至古城数十万斤。凡喷烟之口,以石置其上,久之则凝结白色之晶,名日脑砂,亦药料之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