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旗帜的力量
4582100000029

第29章 科学的理论光辉的文献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邓小平同志自1982年以来在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的一部最重要最富有独创性的著作。这部著作连同10年前出版的第二卷,标志着我们党理论思维的成熟,标志着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列宁把社会主义从科学变成了现实,毛泽东则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则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挽救了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的解决,不仅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找到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为中国共产党实现正确领导找到了行动指南,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找到了伟大旗帜,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全书和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正是由于坚持了“解放思想、实是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才从“本本主义”和“两个凡是”中解放出来,回到了实践标准;从“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中解放出来,学会了“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从“坐而论道”和“抽象争论”中解放出来,懂得了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由实践作结论,“拿事实来说话”;从因循守旧、胆小怕事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懂得了只有发扬敢“闯”、敢“冒”的精神,才能走出一条新路,而发现错了,就赶快改正,总结经验,使之更符合实际。因此,可以说,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完善,也不可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理论去指导建设的实践。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涵盖全书并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邓小平同志在第三卷中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他根据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观点,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目的、任务、优越性、战胜资本主义的条件、进入共产主义的基础和检验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等方面,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重点及外交政策等问题的阐述,都是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核心问题的。

围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内核”,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支柱”的有七大基本理论: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这一论断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点出发,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二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一论断从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性质出发,正确地解决了中国的历史定位、定性和国情问题,从而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这一首要问题,为我们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总根据。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论。这是由初级阶段我国的国情和主要矛盾所决定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根本任务”、“首要任务”,必须始终扭住不放。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四是关于抓住机遇,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理论。这一著名战略,从我国实际出发,科学地回答了怎样分阶段、有步骤、定性、定量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问题,解决了在整个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要有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意识;要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抓住机遇快发展,过几年上一个台阶,保证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不能慢慢腾腾。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五是关于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动力理论。这一理论正确地回答了只有改革,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改革是唯一出路,而要解放、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这里应特别指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理论,如同毛泽东找到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一样,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架起了一座走向胜利、迈向21世纪的大桥。六是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保证理论。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和根本前提。邓小平根据经济和政治相互关系的原理和我国的实际,多次指出,如果动摇了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他指出,“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形势不行”,“稳定压倒一切”,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因此,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七是关于“两手抓”的社会全面进步理论。任何社会都是由物质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组成的一个统一有机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不例外。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本变革旧的经济体制,把发展看作硬道理,但我们同时要保证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邓小平关于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等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正是体现了社会全面进步的观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