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旗帜的力量
4582100000074

第74章 关于构建党校新的教学体系的思考

根据党校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党校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课,以《邓小平文选》为必修教材。党校课程大体可以分为五类: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三是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知识;四是现代科技和管理知识;五是文史知识。这五类课程各有其学科体系,它们共同构成了党校的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内容体系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居于核心地位,各门课程所占比重依班次、学制而有所不同。学制两个月的班次,主要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作为主要教材,同时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选学马列和毛泽东著作中的有关重要内容,适当开设其他相关的专题讲座。学制三个半月的班次,还应适当开设经济知识、现代科技和管理知识课程,并开设文史知识讲座。学制半年的班次,应在重点学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下,适当加大经济知识、现代科技和管理知识课程的份量。学制两年的长期班次,应根据学历教育的要求开设课程,但必须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安排一定的专题辅导和讲座。党校开设的各门课程,都要根据邓小平同志“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一步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体系,要处理好如下四个关系:一是主课与主题的关系,党校教学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课,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题,在各短期班次,主题和主课是统一的。二是系统教育与专题教学的关系,在长期班次侧重系统教育,在短期班次以专题教学为主,以专题带动原著、原理的学习。三是原理教学和原著教学的关系,在长期班次,以原理教学为主,辅以必要的原著辅导,在短期班次,以原著教学为主,以《邓小平文选》为主要教材。四是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的关系,以学好基础理论,解决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为主,适当拓宽课程设置领域,加大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的份量,增加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份量,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各个班次都要把党性教育作为学员的必修课,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性锻炼问题,突出反腐败斗争教育,坚持党性教育和理论学习紧密结合。

为了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必须认真研究这一理论的内在体系和逻辑结构。党的十四大报告把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创造性构想等九个方面。这九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关于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带根本性的问题,而且这九个方面相互之间,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和关系,已经形成了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这一理论始终的一条主线,它为这一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并把这一理论的九个方面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之互相融合,首尾一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但就其意义、地位和作用而言,它们之间又有着层次上的不同。其中特别重要的理论原则和理论观点有五个方面:一是它的方法论原则——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是它的立论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三是它的关键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四是它的政治灵魂——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五是它的哲学基础——生产力标准理论。如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比喻为一座大厦,那么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理论,就是这座大厦的四根最主要的支柱,而尊重生产力、尊重人民、尊重实践三位一体,构成这座大厦的基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深层次上有三大突破。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破除了那种追求“纯而又纯”、“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传统观念,强调我国社会还处在并在相当时期内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二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破除了那种一说市场就是资本主义,认为只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三是在社会主义本质和判断是非标准问题上,破除了对社会主义的种种扭曲的和错误的理解,确认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相应地把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其内在的体系和逻辑结构,只有按这一理论的内在体系、逻辑结构及理论突破安排教学,才能使学员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同志的革命风格、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从党校系统的实际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分大块进行教学,二是按系列专题进行教学,三是分单元进行教学,四是按学科设重点课题进行教学。总的来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尚处在“破题”阶段,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哪些是基本的,哪些是派生的,哪些是辅助的,现在应该形成一个共识。建议由中央党校牵头,设计出一个党校系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的框架,在教学内容上能形成一个规范化的体系。同时,尽快组织力量编出一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的教学大纲,以适应当前党校系统教学的急需。

根据党校教学内容体系的要求,应化大力气加强教材的配套建设。第一种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材,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辅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根据高、中、初级干部的不同情况和不同要求,编出份量不同的三种版本。第二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材,如《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著作选读》、《中共中央文件选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这是党校各种班次学员的重点教材。对这类教材的要求是,要全面系统的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体系、逻辑结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既要有理论高度,又要有可操作性。第三种是研究某一问题的专题教材。这类教材具有综合性(运用多学科的知识)、针对性(研究重大现实问题)和研究性(有新的见地和观点)三大特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是一种教材,又是一种科研成果。第四种是涉猎范围很广的讲座教材,如国际政治、市场、金融、投资、股份制、房地产、外经外贸、现代管理、现代科技、教育、法律、历史、文学艺术等。目的是让学员开阔眼界,增长多方面的知识,以适应党校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编写教材既要考虑不同班次和不同学制学员在校学习的需要,又要考虑干部学习理论、研究问题、增长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需要。有些教材,学员在校没有学或学不完,可以带回去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