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04
4584700000013

第13章 宗教哲学(1)

贝特森

美国人类学家。1904年5月9日生于英格兰格朗特契斯特,1940年移居美国,1956年入美国籍;1917~1921年就学于伦敦恰特豪斯中学,剑桥圣约翰学院(1922年取得入学奖学金,1924年获校基金会奖学金,1927~1929年受业于安东尼·威尔金);1925年获生物学理学学士,1930年获人类学硕士;1936年与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结婚(1950年离异),有1个女儿;1951年与伊丽莎白·萨娜结婚(1958年离异),生1子;1961年与路易·埃马克结婚,生1女;1927~1928年在新不列颠,1928~1933年和1939年两度在新几内亚及1936~1938年在巴厘岛从事人类学田野工作。1928年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语言学讲师,1942~1943年任纽约现代艺术馆人类学影片分析员;1943~1944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海军政府管理学院讲师,1944~1947年任华盛顿特区美国政策服务局区域专家;1946~1947年任纽约新社会研究学院研究人员、1947~1948年任哈佛大学人类学客座教授,1949~1951年任旧金山朗莱波特诊所精神病和传染病研究人员,1951~1962年,在加州波洛——阿尔托退休军人医院从事人种学和酒精中毒方面的研究并任波洛——阿尔托斯坦福大学人类学教授;1962~1964年任维尔京群岛通讯研究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副主任;1964~1972年任夏威夷维曼那罗大洋研究所生物联系分部主任,1972~1978年任加州大学人类学和民族学教授(1976~1978年为加州大学基金会成员);1978~1981年,为加州大学苏尔伊沙伦学院国内学者。曾荣获:1946~1947年古根海姆奖金;1962年因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上成果卓著获得弗雷德——弗罗姆——赖希曼奖;1964年美国精神康复研究院奖,他是1972年伊利诺伊文斯顿西北大学理学博士;他还是全美科学促进协会会员。1980年7月4日逝世于旧金山。

著述

人类学

《那汶:从三点得出的关于新几内亚部落文化组合图景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考察》(Naven:A Survey of the Problems Suggested by a Composite Picture of the Culture of a New Guinea Tribe Drawn from Three Points of View)剑桥大学出版社1936年版;加州,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

《巴厘人的特质》(Balinese Charcter:A Photoarphie Analysis)与玛格丽特·米德合著,纽约,全美科学院1943年版。

《交流》(Communication:Thesocial Matrix of Psychiatry)与尤格·鲁西合著,纽约,诺顿出版社1951年版。

《走向精神生态学》(Steps to an Ecoloqy of the Mind)旧金山钱德勒和伦敦英特太克思出版社1972年版。

《思想和自然》(Mind and Nature:A Necessary Unity)纽约,杜顿出版社1978年版;伦敦,怀特伍德出版社1979年版。

研究著作:

《我们自己的隐喻》(Our Own Metaphor)M.C.贝特森(Mary Catherine Bateson)著,纽约,诺普夫出版社1972年版;《黑莓之冬》(Black Berry Winter)M.米德(Mead)著,纽约,莫诺出版社1972年版;《关于贝特森》(About Bateson:Essays on Gregory Bateson)J.布洛克曼(Brockman)编,纽约,杜顿出版社1977年版;《一个科学家的遗产》(The Legacy of a Scientist)O.李普塞特(Lipset)著,新泽西,英格伍德克利夫斯,普伦蒂斯霍尔出版社1980年版(含书目);《活力与想象》(Rigor and Imagination:Essays on the Legacy of GregoryaBteson)C.韦德——莫特和琼·H.维克兰德(Wilder-Mort and JohnH.Weakland)著,纽约,普赖格出版社1981年版。

从动物交流到雅特莫尔人的仪式,从精神分裂症到生物进化——在这样纷繁复杂的主题中,乔治·贝特森不懈地考察着“人如何思维并传递经验的系统本质认识”的基本前提问题。这些特质中的第一点,实际上是第二点的特殊表现,贝特森考察了我们用于精确思考事物的工具,因为他相信,它们乃是构成人类经验和知识系统中最少被人考察过的内容。由于贝特森各种卓越的工作,我们获得了有关联系系统是如何确立起各部分特质的一致解释。

贝特森最喜欢把他自己的态度比作一台机器,他说:

“请设想一下一台机器——我们将它分成四个部分——我可以随便称它们为‘飞轮’、‘调速器’、‘燃料’和‘汽缸’。此外,机器是以两种不同方式即‘能量摄入’和‘载荷’同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的……机器——飞轮驱动调速器,调速器又改变燃料供应状况。而燃料供应的是那反过来又驱动飞轮的汽缸——在这一意义上这过程乃是循环。

由于系统是循环,回路中任一点上所发生的事件就会影响该回路的各点。”

贝特森工作的中心就放在这种系统是如何对来自环境的输入作出反应的过程。比如,一台机器载荷的减轻就可能会引起飞轮的加快,但它又是怎样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呢·如果机器是由飞轮与调速器间的正向反应所构成的,那么,飞轮速率的加快就会引起汽缸燃料供应的增加并驱动飞轮转得更快,如此等等。因此,系统会不断加速,这样,似乎很可能会造成系统某一部分无法承受这种加速,从而这又使系统停止运转。相比之下,机器通常是处在飞轮速率与燃资供的调速器控制间所建立起的一种负向反应过程中的,而这样的系统相对说来更能维持持久的系统运行。在这两种情形中,系统的环境可以被设想为信息——而信息则被看作系统被改变并转达到下一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发展对系统的分析过程中,贝特森以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为基础,建立了对信息流及其控制的数理研究。贝特森将这些概念运用到一系列广泛问题上,以证明通常被学科边界相分开的课题之间存在着的联系。这种研究的跨学科性质使贝特森的著作具有繁琐的学院式工作所几乎没有的发现感。结果,贝特森获得了广大的不同寻常的“地下”听众,尽管他在任何学院学科中从未有一席合法的地位。

贝特森接受的是人类学家的训练,他的第一次田野工作(和新不列颠的贝宁一起进行)在他自己看来乃是“失败”的。他的下一次田野工作是在新几内亚的雅特莫尔人中进行的,这项工作的结果是写出了《那汶》一书——此书是民族志研究历史上一部尚未被人认识到的经典之作。它概括了贝特森在后来工作中所大量描述的学习的一般过程:作者曾对书中大量观点作过筛选,而后在附言中又对自己的分析作出了一种更一贯的阐述,但在此书的第二版中,作者又对自己早期工作提出了自我批评。贝特森对自己作品的反复推敲是同他对雅特莫尔人的仪式作为一个较大社会系统中内部联系诸部分间的信息和反应(包括男女之间、老幼之间和团体之间的信息交通)进行分析的一贯兴趣分不开的。《那汶》一书从许多方面不同于它那个时代人类学和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正统观点;也许最重要的一点是,贝特森承认,以一种不变方式起作用的雅特莫尔社会系统是由于心理和经济上的迫切需要。

在他论精神分裂症的著作中(这一工作对最近的“家庭治疗”运动有着巨大的影响),贝特森认为,儿童生长在一个对环境输入作出可认知反应时鼓励和惩罚两种选择同时存在的家庭系统中,就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的产生。简言之,如果孩子做了“×”,他会被告知做“非×”;而假如依这建议作出反应,他又会得到相反的信息。既然不可能有一致的反应,儿童便会在与世界相互作用的选择模式间摇摆不定,陷入“双重束缚”之中。贝特森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这项工作是他作为官方人种学家在退伍军人管理医院工作时进行的)证明了贝特森本人对人类学田野工作的信奉。他不但同医院的病人交谈,而且还伴随病人一同走访各自的家庭。

在后来的工作中,贝特森将他对系统行为的兴趣用到了生物演化和学习的问题上。他形成了有关这两种现象之作为“随机系统”或“随机成分和选择因素相结合系统”的统一见解。在他看来,一个种系的延续需要有一种对环境输入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但这种反应未必是全体性的:一个种系必须具有维持自身适应环境未来变化的能力。因此,在机体水平上,环境的变化会迅速使那些适应力差的个体消灭,但在基因库水平上仍有不同选择的可能性(这是由基因的随机结合所产生的)。不但有被保存下来的隐性基因,而且还要求适应不直接改变基因库,比如一种觅食的习得方式就并不成为下一代的程序指令,在贝特森看来,学习遵循着从一系列对新输入的可识别变化的反应进行淘汰的模式。比方说,迷宫中的老鼠会通过多种路线试探发现食物,并且最终去去除错误的选择路径从而懂得找到食物的正确路径。这种学习是比基因库选择更为灵巧的对环境条件的反应,但机体仍然表现出一种较灵巧的反应即学会学习或“再学习”。还是用上面的例子作说明,当老鼠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不同迷宫,它用以学会钻新迷宫的时间就会越短:老鼠学到了如何“解决”迷宫问题的某些知识。这种较一般的学习水平允许对变化作出反应中的较大灵活性:它允许对固定行为模式的依赖越来越小。

从根本上讲,贝特森自己的研究并不是想学习什么,甚至不是想进行再学习,而是对再学习的学习……贝特森总是想在业已确定的知识边界模式中寻找更大的自由度,而另一方面又仍然尊重每一模式的差别,把它们看成人类的一份丰富宝藏。

阿恩海姆

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1904年8月15日生于柏林,1940年移居美国,1946年入美国籍。曾就学于柏林大学,192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3年与玛丽·伊丽莎白·弗雷姆结婚,生1女;1933~1938年,任罗马万国联盟国际教育电影学院出版社总编;1943~1968年,任纽约新社会研究学院客座教授;1959~1960年,任东京御茶水大学富布菜特基金教授,1968~1974年,任哈佛大学卡朋特视觉艺术中心艺术心理学教授;1974年起,任安阿伯密西根大学荣誉教授;1978年任罗马美国学院驻外官员;1959~1960年、1979~1980年两度任美国美学协会主席;曾荣获:1941~1942年古根海姆研究基金奖;1976年全美艺术教育联盟杰出贡献奖;他是1976年普罗维登斯罗得岛设计学院的名誉博士,还是美国心理学协会和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

著述

美学和心理学

《来自美术馆之声》柏林,贝纳出版社1928年德文版。

《电影》(Film)柏林,劳霍斯出版社1932年德文版;伦敦,法伯出版社1933年英文版。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Film asArt)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1957年英文版。

《无线电》(Radio)伦敦,法伯出版社1936年版;纽约,阿诺出版社1971年版。

《儿童摄影》(Phototips on children:The Psychology,the Technigue and the Art of Child Photography)与玛丽·阿恩海姆合著,

伦敦,法库出版社1939年版。

《艺术与视知觉》(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1954年版;伦敦,法伯出版社1956年版。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名画》(Pieasso’S Guernica:The Genesis of a Painting)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1962年版;伦敦,法伯出版社1967年版。

《走向艺术心理学文选》(Toward a Psychology of Art:Colleeted Essays)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1971年版。

《建筑形式的动势》(The Dynamics of Architectural Form)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1966年版;伦敦,法伯出版社1967年版(含书目)。

《熵与艺术:论有序与无序》(Enfropy and Art:An Essay on Order and Disorder)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

《中心的力量:视觉艺术构造之研究》(The Power of the Centre:A Study of Composition in theVisual Arts)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文献书目,“论鲁道夫·。阿恩海姆”载《加拿大艺术教育与研究评论》(The Canadian Review of Art Education and Research)1980~1981年第6、7期。

鲁道夫·阿恩海姆说,他的目标即是减轻在他看来乃是致使当代文化衰竭的两种病痛:这病痛即是人们不能理智地看待事物——换言之,就是不能从形式性质和主题要素如何影响创作的意义上看待形象和客体;而大多数外行和许多心理学家不愿意承认:感觉——特别主要是视觉——不过是理智的仆从。阿恩海姆的许多著作即是根基于视觉思维——认为视觉本身乃是思想的主要形式,观看行为即是一个理智的过程——和任何“纯粹思想”运作同样复杂的概念。

“我的论点是称作思维的认知运作并没有高于和超出知觉的特别心理机制,而仅是知觉本身的基本内容。我这里指的是诸如积极探究、选择、要素把握、简化、抽象、分析、综合完成、纠正、比较、解决问题和结合、区分、介入于情景关系这类心理运作……在这方面,一个人直接观察和闭目‘思索’并没什么差别。”

阿恩海姆坚持认为,在感觉理智得到确认前,我们还会生活在理想主义心理学给我们提供的笨拙概念里。这种概念认为,我们的现象界乃是一大堆依靠感官的艰难收罗而由心灵进行“聚集”的片断性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