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06
4584900000011

第11章 文字类(2)

斯雷玛茨·斯戴万

(1855~1906)南斯拉夫塞力;维亚小说家。1855年11月11日生于桑塔,1906年8月13日在索科巴尼亚逝世。自幼父母双亡,在舅舅约万·焦尔杰维奇(作家、历史学家和著名的享有盛誉的社会政治活动家)的倡议和关怀下,到了贝尔格莱德,在这里读完中学和高等学校里的历史语言专业。塞尔维亚—土耳其战争期间,他作为一个志愿者上了前线,为祖国的生死存亡战斗了两个寒暑(1876~1878),并在解放区和尼什、皮罗特等地任中学教师。后来又迁回贝尔格莱德,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906年成为塞尔维亚科学院院士。

斯雷玛茨的文学活动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时,浪漫主义是他的作品的主要特色。90年代向现实主义靠拢,其中讽刺幽默作品占大多数。主要作品有《在伊夫科夫的光荣里》(1895)。《齐拉神父和斯皮拉神父》(1898、中文译名《二神父》)和《卓娜·扎姆菲洛娃》(1903)。

某名长篇《刘拉祖父和斯皮拉祖父》以作者故乡伏依伏丁那的民俗民情为背景,采取夸张、幽默的笔调,娓娓动听地讲述了两个同村的神父家庭之间由和睦相处到互争女婿、结仇斗殴、丑态百出的滑稽可笑的故事。小说在一片令人发笑的氛围里,深刻地揭露了宗教及神父的虚伪,辛辣地嘲讽了嗲声嗲气的小姐派头及庸俗的小市民情趣,同时作者怀着深切的同情和爱怜,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斯皮拉神父之女尤拉姑娘勤劳善良的品德与纯洁的爱情。斯雷玛茨去世后于1937年出版过七卷本《基雷玛茨全集》。1960年出版过三卷本文选。1972年又出版了两卷本文选。

桑戈尔·莱奥波尔德·塞达

(1906~)塞内加尔诗人、文艺理论家、政治家。1906年10月9日生于达喀尔南部小城若亚尔一富商家庭。塞雷尔族人。在达喀尔上中学。1928年中学毕业后去巴黎进修。1935年在巴黎大学文学院毕业,是第一个在法国取得语法教师资格的非洲黑人。接着,在图尔的笛卡儿中学教学三年,1938年转至巴黎郊区的贝特洛中学任教。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应征人伍,1940年6月被德军俘虏,在战俘集中营里度过两年。1942年由于健康原因获释,回到巴黎继续教学,随后参加政治活动。1945牛任法国制宪议会议员。1946至1958年任法国国民议会塞内加尔议员。1958年9月塞内加尔进步联盟成立,任总书记。1960年塞内加尔宣告独立,当选为首任总统,连任四届。他在组织黑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方面起过显著的作用。1980年底辞去总统职务。1983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是该学院第一位黑人院士。

繁忙的政治活动并没有妨碍桑戈尔成为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积极从事旨在恢复黑人价值的文化运动。早自1934年起桑戈尔和圭亚那的莱昂·达马、马提尼克的埃梅·塞泽尔在巴黎创办《黑人大学生》杂志,就提倡“黑人性”文艺。他认为黑人性是“黑人世界的文化价值的总和,正如这些价值在黑人的作品、制度、生活中表现的那样”。1945年,他发表了第一本诗集《影之歌》,离乡背景的诗人陈述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在《锡内之夜》中,他写道:“让我们聆听它的歌唱,聆听我们自己暗红色的血的流动,聆听非洲的深沉的脉搏在这个偏僻村落的夜雾中跳动。”在著名的《黑女人》一诗中,诗人把非洲比作他的母亲,恋人,认为黑肤色代表生命、代表着美:“赤裸的女人,黑肤色的女人/你的穿着,是你的肤色,它是生命;/是你的体态,它是美!/我在你的保护下长大成人;你温柔的双手蒙过我的眼睛。/现在,在这仲夏时节,在这正午时分,/我从高高的的灼热的山口上发现了你,/我的希望之乡/你的美犹如雄鹰的闪光,击中了我的心窝。”

在《向面具祈祷》中,诗人交给善于舞蹈的非洲黑人一项任务,那就是“教垂死的大炮和机器的世界学会节奏”,“教希望成灰的人恢复生活的记忆。”

1948年,桑戈尔编辑出版了《黑人和马尔加什么法语新诗选》,价绍了16个黑人诗人的100多首诗篇,标志着“黑人性”诗歌创作的高潮。同年,他发表诗集《黑色的祭品》,这个集子可分三部分:战前黑人的处境和英法对德宣而不战的“奇怪的战争”(1935~1940);战俘营的诗(1940~1942);敌占时期黑人的处境和胜利时他们对殖民问题的思考(1942~1945)。在《和平的祈祷》一诗中诗人列举了“欧洲在文明发展的四个世纪里”对非洲黑人犯下的种种罪行之后说:“主啊,我的眼睛”里的冰块已化成模糊的泪水。/你看,仇恨的毒蛇我原以为已经死去,现在却在我的心中抬头……”但他仍祈求上帝“宽恕白种人的欧洲”,但愿五大洲的人民在和平的彩虹下“结成兄弟友谊的纽带,紧紧地拥抱大地”。

1956年,桑戈尔发表了第三本诗集《埃塞俄比亚之歌》。在《致纽约》一诗中,他把纽约的白人区曼哈顿和黑人区哈莱姆作了对比,想象着黑人的血给这座城市注入“生命的油”,擦擦去它钢筋铁骨上的锈点。在“多声部的悲剧诗”《沙卡》中,诗人通过19世纪初叶祖鲁族这位反抗白人殖民统治的英雄之口,表达了对非洲人民的责任感:“人民堆起了黑金的山、赤金的山——但他们却死于饥饿。/……他们苦难深重,任人嘲弄,难道我能无动于衷?”在这本诗集的后记《如同海牛到源头去喝水》中,桑戈尔强调,诗只是在“同时成为歌曲,歌词,音乐时才算完成”。因此他的许多诗注明要用非洲乐器伴奏,如《缺席的女人》注明“为三架科拉琴和一架巴拉丰琴而作”,《致纽约》注明“为爵士乐队而作,小号独奏”,《公主之死》注明“为一面送葬的达姆鼓而作”,《恰卡》中则有合唱队演唱,还有演员领唱。他要使非洲诗返回源泉,与歌舞结合。

第四本诗集《夜曲集》(1961)中以《献给西涅亚尔的歌》较为著名,这组诗曾以《献给娜埃特的歇》为名于1949年发表过。在《子夜的哀歌》中,诗人祈求:“你宇宙的主啊,让我在绿树成荫的若阿尔安息,/让我带着沙沙作响的梦幻,在童年的王国里复活……”1972年,他写出了第五本抒情诗集《雨季的信札》,随意描绘他熟悉的世界。他最后一本诗集是《主要的哀歌》(1979,附《关于法语诗歌的对话》)。诗人进入法兰西学院时,出版了《诗歌总集》,包括以上六本游集。他的诗继承非洲古老的文化传统,富于哲理性,形象复杂,色彩华美,诗句较长,具有独特的风格。

桑戈尔还著有四本沦文集《自由一集:黑人性与人道主义》(1964):《自由二集:民族与社会主义的非洲道路》(1971),《自由三集:黑人性与普遍的文明》(1977)。《自由四集:社会主义与计划化》(1983),内容涉及政治,美学,语言,艺术。诗歌、文学等各个方面,重要的文艺论文有:《半个世纪以来黑人诗歌的贡献》,《黑非洲的语言与诗歌》、《黑非洲美学》、《契卡亚,或从班图诗歌至黑非洲诗歌》。《非洲法语文学》等。

桑戈尔曾发起在塞内加尔的达喀尔主办第一届世界黑人艺术节(1966)。1971年4月,他组织文艺家,评论家等在达喀尔聚会,讨论黑人性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他本人曾多次获奖,文艺方面主要有闰际诗歌大奖(1963)、诗歌功绩金奖(1965),阿波利奈尔奖(1974),以及意大利第一届但丁国际奖等。

乌斯拉尔·彼特里·阿图罗

(1906~)委内瑞拉小说家,1906年生于首都加拉加斯一富裕家庭。1929年毕业于委内瑞拉中央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历任驻法文化专员,经济学教授,教育部长,总统府秘书,财政部长,内务部长,《国家报》主编等职。近些小年。因对委山瑞拉及拉丁美洲文学研究颇深,被聘为国内大学的委内瑞拉文学史教授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拉丁美洲文“学史教授。

乌斯拉尔·彼特里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深刻的历史见解,流畅而富有诗意的文风,以擅长创作历史小说著称。1931年他出版处女作长篇小说《红色长矛》、在文坛上一举成名。小说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为背景,描述委内瑞拉及南美洲解放者玻利瓦尔所进行的革命战争。1947年发表第二部长篇历史小说《黄金之路》,对西班牙殖民者残暴蹂躏土著居民;疯狂掠夺黄金的罪行作了真实的描述。1962年。1964年他又相继出版两部历史小说:《一张地理图片》和《假面具的季节》。作家对传统历史小说的创作形式作了大胆的革新,打破时空界限,赋予历史小说以现实感,着重表现历史人物的心态,以多层面反映历史事件,极大丰富了历史小说的表现手法。

此外,还创作了十余本短篇小说集,如《匪徒及其它故事》(1928),《红》(1936)、《三十人和他们的影子》(1949)、《脚步和旅行者》(1966)、《雨和其它故事》(1968)。这些作品大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反映委内瑞拉农村的风俗习惯和贫穷落后的状况。

此外,乌斯拉尔·彼特里还著有《委内瑞拉的文学与人》(1948)和《西班牙语美洲小说简史》(1955)等文学沦著,在《委内瑞拉的文学与人》中。第一次将“魔幻现实主义“一词引进西班牙语美洲文学;并且在日后的短篇小说创作中(尤其是198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强者》中),体现拉丁美洲魔幻般的“神奇现实”,为后来的青年作家开拓了创作的新道路。

1976年山版反独裁长篇小说《祭奠》。小说以委内瑞拉独裁者戈梅斯为模特儿,以经济和社会生活为背景,采用倒叙手法,逐步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的发展,描述庄园主佩拉埃斯如何和普拉托狼狈为奸,靠叛乱起家,夺取政权,又如何乘普拉托去欧洲治病之机,篡夺总统宝座,建立委内瑞拉历史上最长的独裁统治。小说写得有血有肉,颇具典型意义,与古巴卡彭铁尔的《方法的根源》、巴拉圭罗亚·马尔克斯《家长的没落》,并称为“当代拉丁美洲四大反独裁小说名著。”

武尔贡·萨梅特

(1906~1955)苏联阿塞拜疆诗人、剧作家。1906年3月21日生于尤哈里·萨拉赫利村,1955年5月27日死于巴库。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卒业于哈萨克师范学校。当过教师。后上大学。研究班深造。1924年初露头角,1930年出版了诗集《诗人的誓言》,继而发表诗集《路灯》(1932)。他作为诗人,自始便以反对“纯艺术”和形式主义为己任,明确地使创作服务于斗争和建设。他诗情洋溢,勤于笔耕,接连发表了《共青团的诗》(1933年发表第一部,余未完成),《死亡安乐椅》(1934),《二十六》(1935)。《巴士底》(1937)。《塔雷斯坦》(1938)等作品。他的作品响彻着对新生活建设的赞颂,也反映出他的社会主义美学理想——以劳动和头争创造幸福的未来,他的力作是英雄浪漫主义诗剧《瓦吉夫》(1937)和《法尔哈特和希林》(1941),荣获1941年和平共处1942年斯大林奖。卫国战争时发丧期,他坚信人民必将赢得胜利,以诗歌为武器,积极投入战斗,先后发表了《母亲的话》(1941)、《女护士》(1941)、《保卫祖国》(1941)、《乌克兰的游击战士》、《人们对我这样讲述》(1943)。他热忱歌颂各族人民的英勇战斗精神和真挚的友谊。卫国战争胜利之后,他又继续创作了多部长诗。他在《穆加尼》(1949)、《敌人》(1949)、《阿伊久》(1951)等长诗中塑造了一批英雄形象。他将长诗《黑人在说话》(1948)、《被焚烧的书》(1947)、组诗《忆欧洲》(1947~1950)等献给世界和平事业。《读列宁的书》(1950)和《时代的旗手》(1954)是歌颂党和领袖列宁的。

武尔贡的诗将生活真实、诗人的崇高理想和人民的豪迈气概熔于一炉,处处洋溢着爱国主义、国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他对阿塞拜疆诗哥的现代风格、语言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阿塞拜疆新诗歌的奠基者。他的创作被译成苏联多种民族文字,有些并被译成其它国家文字。他一生还撰写了评述普希金、马雅可夫斯基、高尔基等人的论著。同时又积极从事苏联其它文学的译介工作。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格鲁基的《少女与死》等名作,均经他的译笔而成为阿塞拜疆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他的卓越诗才和贡献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评价。生前荣获阿塞拜疆人民诗人和功勋艺术家的称号。他于1940年入党,1945年被选为阿塞拜疆科学院院士,还是一至四届的最高苏维埃代表。

奥德茨·克利福德

(1906~1963)美国犹大裔剧作家:1906年7月18日生于费城。1963年8月14日逝世于洛杉矶。童年迁居纽约市布朗克斯区,在那里开始上学。因家中经济拮据而过早辍学。工作维生。1923年起开始在纽约做演员。参加过各种演出,跟同行一起创建了同仁剧团。1933年起,边做导演边写戏,同时也为好莱坞写电影剧本。1934年参加美国共产党。但八个月后便宣布退出。翌年获新戏剧协会奖和耶鲁大学戏剧奖。1961年获美国文学艺术院奖。

奥德茨是一位写社会问题的严肃剧作家。早期作品敢于触及重大社会问题,针砭时弊。成名作《等待莱弗蒂》(或译《等待老左》,1935)是在五天内赶写出来的一曲政治鼓动剧,以1934年纽约市出租汽车司机大罢工事件为素材,通过对一系列下层人物困境的“分镜头”描写,阐明了必须罢工的原因,揭示出在经济大萧条的30年代美国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凄惨状况,统治阶级与被统治者之间矛盾尖锐化;它还号召人们读《共产党宣言》,进行武装斗争,作者构思巧妙,布局新颖,利用表现主义手法(“闪回”手段)将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将六个“插曲”跟开场白和尾声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大剧套小剧,每一个小剧也有完整的故事和独立的结构。作品思想性强,手法新颖,风格奇异,在30年代久演不衰。

奥德茨同时期写的其他剧本也很有社会意义。《醒来歌唱!》(1935)是他最著名的剧本,写美国经济崩溃时期犹太人伯格一家的悲剧,剧中人不悲观失望,为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而决心进行战斗。此剧受易卜生和契诃夫的影响显而易见。《失去的天堂》(1935)写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悲惨命运。《金孩子》(1937)的主人公是一个叫乔的黑人青年,他拉小提琴颇有天赋,由于金钱的诱惑而抛弃艺术,从事拳击,虽然发了财,出了名,却因在拳击中打死人之后仓促逃跑而死于车祸,剧本说明一味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就会毁灭艺术天才、毁灭人性。其他剧作还有《到我死的那一天》(1935)、《飞向月球》(1937)、《夜间的音乐》(1940)、《大刀》(1949)、《乡村姑娘》(1951)、《鲜花盛开的海滩》(195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