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06
4584900000019

第19章 宗教、哲学(4)

30年代,斯蒂文斯对测量的量表性质发生了强烈的兴趣。因为他认为,如果不能更好地理解测量,感觉特征量化一般来说是不可能的;在经过二、三次尝试之后,他终于构造出他本人满意的和开始超出心理学学科(尤其是心理物理学)领域,并在整个自然科学和统计学领域里广泛运用的测量量表分类(《论测量中的尺度理论》,《科学》杂志1946年)。不知是什么原因,出现在教科书里这种分类法常莫名奇妙地与斯蒂文斯的名字相割裂。

一共有四种类型的测量量表——名称量表,分类量表,间距量表和比例量表。量表按等级排列,比例量表包含有足以产生间距,分类和名称量表的资料:间距量表能产生分类和名称量表,但不能产生比例量表,等等。量表由使量表形式恒定不变的数学操作所规定。

名称量表通过测定对等性而经验地加以构造。如足球运动员的号码。这种量表上唯一许可的数学操作是一对一的替换。分类量表,如皮革质量或气味舒适度的量表,通过测定较大较小值加以构造,这种量表值能在保持原有经验材料基础上通过稍微增加单调功能而加以改变。间距量表通过测定间隔或差距的相等性加以构造(如,历时,温度的华氏和摄氏量表)。唯一许可的数学转换是例如作为从华氏温度(°F(x))到摄氏温度(C°cxt)的变化,最后的比例量表是通过测定相同比例(如长度重量)加以构造,唯一许可的转变是x’=ax,如从寸到厘米的变化。

分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分类限制了统计学对各种量表类型所处理材料的逻辑上的处理。例如,手段对标准差这种统计资料是间距和比例材料所允许的,但不适合分类和名称材料,几何统计只适合比例量表,等等。一般来说,量表的性质取决于构成量表的操作,量表类型则决定着允许的数学转换和一定材料的统计分析。

林奈分类法与斯蒂文斯思想十分相似,即在多样性的分布中寻找简单性。除量表分类外,斯蒂文斯还构造了一种对心理物理学十分有用的分类。(《心理物理学中的问题与方法》、《心理学公报》杂志,1958年)。还同谢尔登一起构造人体类型和人的性情的分类量表。

斯蒂文斯一生都是一位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多种感觉问题的实验科学家:源定位、视觉饱和、音高、音密,与音量、听觉和声学、听觉的电刺激、神经量、助听器、言语范围和听觉掩蔽等都在他的研究之内。他实验研究的主要领域是感觉量大小的量表测量,(尤其是1952年以后的实验),这种试验始于30年代那时知觉响度与费希纳在刺激强度刚好显示差别的整合作用基础上提出的对数函数已经明显不符。虽然斯蒂文斯创建了一种基于分成镏的量表,但把声响与音压联系起来的式子还是过于复杂。

由于写作《实验心理学手册》这部有影响著作和随后战时的研究需要,斯蒂文斯重新回到声强测量研究上来。新结果包括要求主体使数字与感知强度相匹称的著名“量评估”的方法开始出现,这一分法和其它一些方法有助于解释早期味量表的明显复杂性。更重要的是,斯蒂文斯和其他人,包括写纪念文章的一些人(不详述)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得出了简单而惊人的归纳结论。

在许多种感觉领域,如声音强度(响度),亮度,味觉和嗅觉强度,温暖,寒冷,表面重量,振动量——表面强度似乎按物质刺激的幂函数增加(通常称为斯蒂文斯幂律)。幂从一种感觉遭到另一种感觉道差别很大,它既能少于1(表示感觉按刺激函数慢速增长),又能大于l(表示快速增长)。强度的大小还依赖其它许多象感觉器官的适应状态这样的条件。

他在1970年曾这样说:“从1953年以来的17年间,心理物理学上的研究巳揭示出入的重要和意想不到的能力。正常的感知观察变成了奇怪的配称工具。具有惊人的连贯性,人把数字指定给在他看来程度上变化着的性质的任何方面,他能创造出和他主观印象强度相称的数字。已经有40多种感觉连续地由简单的数字配称——量评估(人们是这样称呼的)。同样重要的是,人的主体能使任一变量配称其它变量,例如表面的响度配称表面亮度,或紧握的力量配称反映表面的温暖,或表面上的持续时间配称表面上的区间,等等。这种交叉感觉道配称的成功意味着所有主观性变量间的相互联系都能用数量表示,一切感觉系统的操作特性的确定性描述是完全可能的;

尽管配称材料和公认的幂律表现出内在高度的统一性,但仍有人怀疑感觉能用比例量度进行正确测量。无论如何,斯蒂文斯的幂律宣告了19世纪先驱费希纳对数律公认时代的结束,斯蒂文斯足以推动全球对感觉过程的实验室研究,并将继续促进心理物理学思想与研究的未来发展。

列昂捷夫

美国经济学家。1906年8月5日生于俄国圣彼得格勒(现列宁格勒)。1931年移居美国,后入美国国籍。1921~1925年就学于列宁格勒大学经济系。1928年于柏林大学获哲学博士。1932年与艾斯泰勒·海伦娜·马克斯结婚,有1个女儿。1927~1928年、1930年任基尔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人员。1929年在南京任中国政府经济顾问。1931年任纽约国家经济研究所经济顾问。1931年在马萨诸塞坎布里奇哈佛大学任讲师,1933~1939年任助理教授,1939~1946年任副教授,。1946~1975年任教授。1948~1972年为经济规划主任,1973~1975年为亨利·李经济学教授。自1975年以来在纽约大学任教授。自1978年以来为经济分析研究所所长。1941~1947年为劳工部顾问。1943~1945年为战略服务局,顾问。1961~1962年,并自1980年始,任联合国顾问。自1966年始为商业部顾问。自1975年以来为环境保护局顾问。1976年任英国科学进步促进协会F分部高级研究员和主席。荣获:1940年,1950年,古根海姆研究基金;1970年,伯恩哈德,哈姆斯经济学奖(德国),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名誉博士:1962年,布鲁塞尔大学,1967年,约克大学,1971年,比利时卢万大学;1972年,巴黎大学,1976年,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1976年,兰卡斯特大学。曾为美国文理学院院士,国家科学院院士,经济学会研究员,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名誉院士,皇家爱尔兰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和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皇家统计学会名誉研究员:法国学院通讯研究员;

著述

Ⅰ.经济学

《经济即循环》柏林,1928年德文版。

《美国经济结构》(TheStructureOf:AmericanEconomy)马萨诸塞,哈佛大学出版社1941年版,1960年扩充版。

《美国经济结构研究》(StudiesintheStructureOfAmericanEconomy)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53年版。

《经济论丛))(EssaysinEconomics)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66年版。

《输入—输出经济学》(1nputOutputEconomics)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66年版。

《经济学新前景》(TheNewOutlookinEconomics)纽约,约克大学出版社1967年版。

《对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的结构分析的评价》基尔,基尔大学出版社。1971年版。

《在经济停止发展时代的经济体系》(TheEconomicSysteminanAge。OfDiscontinuity)纽约,纽约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

《世界经济的未来》(TheFutureOftheWorldEconomy)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

《经济学论文集》(EssaysinEeo·nomics)牛津;布莱克韦尔出版社1977年版和纽约,M·E·夏普出版社1978年版。

研究著作:

《第四届国际输入一输出技术会议会刊》(ProceedingsOftheFour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lnput,OutputTechniques)日内瓦,8~12月出版社1968年版,《瓦西里·列昂捷夫纪念集》(PublishedinHonurOfWassilyLeontief)A·P·卡特与A·布罗迪,阿姆斯特丹与伦敦,北荷兰出版社,2卷,1970年版:《卡尔马克思关于资本再生产概念的起源、内容及发展》雅克·纳吉·布鲁塞尔,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出版社1970年法文版。

大多数经济学家总把瓦西里·列昂捷夫与一个专题联系起来——即投资与产值或工业部门间经济学联系起来。这第一个有意义的采用真正普遍的均衡的方法在经验上为经济模型化的尝试对这门学科做出了主要贡献,这也是列昂捷夫的杰出的成就。

列昂捷夫,远远胜过绝大多数具有同样名望的其他经济学家,他一直继续进行这项他创造性地树立了自己声望的课题的研究。因而,他不是特别丰产的著作家,不能与许多其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相比,这点不足为怪。列昂捷夫一直着手解决收集、加工和简化现实资料的时间消耗问题。对他来说,用分析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比卷入理论争论更为重要。许多政府、商业部门与共他关心在经济学以外的若干学科中进行经验研究的院校广泛运用了投资——产值技术。这是对它们赞成关于经济学作用能解决问题的观点的报答。一般的经济学家却没有采取同样的赞成的态度,在列昂捷夫看来,他们表现出他们“继续为想象、假设而不是观察的现实性支配着。”在列昂捷夫的著作中占主导地位的主题是这样的观点:只有经济研究的可靠的测验才是其经验的意义和实际的含意。这是他在1937年的论文《经济学季刊》抨击凯恩斯和剑桥经济学家的基础。这也是他在1970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的就职演说中警告这门学科已背离事实朝向抽象理论化的动机。

列昂捷夫对经济学贡献的狭窄性因而就比实际情况更为明显。他写出了关于经济学的发展和经济政策的内容广泛的著作,还为经济学专业以外广泛的听众写作。不过一般的学院经济学家只倾向于承认他关于投资——产值的方法的技术性著作,这些著作描述了各种部门或工业在经济中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在最基本的层次上,这个描述只是对每个工业的总产量的目标的说明性陈述。每个工业总产量的目标或者是对其他工业的投资(间接产值),或者在于最终消费的货物。各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的思想可以追溯到魁奈(Quesnay)。他在1758年出版了《宏观经济学》。同样,列昂捷夫没有发明投资——产值分析的数学,而经济学家们称为“列昂捷夫模型”的东西长期以来就已为数学家们所熟知。列昂捷夫新方法的贡献在于;运用了具有实际数量的模型,它依据记载的资料计算投资——产值的系数并通过代数的运算为商业和国家经济计划的实际问题提供答案。